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早》教案.doc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鲁迅”这个名字吗?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知识。(名言、故事、文章等)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早就是一篇和鲁迅有关的文章,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俗语或谚语?2、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3、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2、自学生字新词,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读词,说说意思。)理解: 书塾、子曰、诗云、八仙桌、戒尺、对课、绣像、二十四番花信风、当铺3、指导书生字(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引导评价,适当范写。(2)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游览三味书屋的经过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给我们的启示。) 三、指导分段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空间顺序、游览顺序。)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1):讲深冬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第二段(2-3):介绍三味书味的陈设。第三段(4-8):由梅花开得早,想到鲁迅桌上“早”字的来历。四、指导朗读 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2、指名读,其余同学划出描写方位的词语。3、自由读16句,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集体辨位,教师指导看图。4、自由练习介绍“三味书屋”的摆设。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早这篇课文(齐读课题),同学们看,这就是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 屋子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很奇特的。它到底有哪些特别之处呢?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三味书屋”的摆设。1、指名答: 南墙上东面正中画面前东北角上2、自由读,画出描写方位的词语,并根据插图找到正确的方位,进行辨认。3、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介绍了哪些陈设?指名答:方位顺序(匾、画、先生座位、学生书桌)。在图上指。4、谁能来找一找鲁迅的书桌。5、下面老师来口述,同学们边看图边在脑子里想想这些陈设的位置,体会作者是怎样有条理的叙述的。教师引读:(书屋朝西东北角上用过的一张。)(1)作者写得清楚吗? (2)谁能按照这样的方位顺序介绍一下我们的教室?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叙述有条理,语言简洁。二、精读指导过渡:三味书屋是鲁迅早年求学的地方,和我们的课题“早”有什么关系呢?1、自由朗读课文48小节,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事物的“早”? (品评两种“早”的异同,可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也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2、梅花早过渡:找一找哪些句子是写梅花的?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1)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师指导:梅花开得多(形态美);梅花的色泽很有韵致(颜色美);飘香送暖;开得最早(品格美)。这样的梅花你们喜欢吗?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齐读。(2)是呀,梅花太美了!它不仅外表美丽,而且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梅花开得最早。师适当介绍“二十四番花信风”。师: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吟颂梅花,它不仅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还被称为“群花之魁”。想想看,有哪些吟颂梅花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爱梅花是爱它的不畏严寒傲雪开放,送来春的信息,爱它的冰清玉洁。(板书)它一般来形容什么?你觉得是在讲谁的品德高尚? (用蜡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来比喻鲁迅一生的品格就像蜡梅花一样。)3 、“早”字的来历。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字。这个“早”字有什么来历吗?出示:(1)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他为什么会迟到?是有意迟到的吗?可以设想每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心情怎样?师:即使这样,品行方正、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还是严厉地批评了他,于是他默默地回到座位上(2)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读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鲁迅刻在书桌上的这个“早”字,它看似“轻轻地”“小小的”,实际上他是把这个“早”字刻在了心上,刻得重重地,大大的,因为从那以后,鲁迅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师:“从那以后”中“那”指什么? 是啊,就是一次小小的迟到,却深深地烙在了鲁迅的心中,成了他的座右铭,成了他一生奋斗的目标。)4、理解“梅花”和“鲁迅”之间的关系 课文赞美了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为什么要写梅花呢?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梅花开得最早,而鲁迅也时时早,事事早。以花喻人)5、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一枝”。(1)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2)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 (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3)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6、现在你知道这篇课文为什么要以“早”为题了吗?作者通过“早”,将蜡梅花与人的品格自然而然地联系并融合了起来,统摄全篇。用“早”字为题,给人以警策,印象深刻。7、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板书:4 早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以花喻人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精品文档】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