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docx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 学生_ (60分钟完卷,总分80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解词:(12分)见: 庇: 丧乱: 安得: 突兀: 何由彻:_2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12分)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_.写风声宏大,读者如闻秋风咆哮的短语是_.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一句是_.“倚杖”与“_”相照应.3.此诗选自 ,题目中的“_”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_的思想.(6分)4.群童抱茅单是“欺我老无力”吗?这一情节对后文有何作用?(6分)答:_5诗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具体描写_的情状,既显示_之大,又描绘出茅飞之状,更见诗人的_之情。结尾诗人由自己的困苦推及“_”, 表示宁愿“_”受冻至死,也要使天下人得到安乐,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10分)6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画,再拜涕泗流。”本文中的哪些诗句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4分) 答:_7解释诗中加点词:(4分)俄顷: 何由彻: 8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_(6分)9填空: 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具体_并渲染了特定的_;二是烘托出诗人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_ 的伟大胸襟蓄势。(10分)10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 参考答案:1通“现”,出现 保护,庇护 指安史之乱 如何能得到 高耸的样子 略2安得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风怒号。 唇焦口燥呼不得 老无力3 歌 忧国忧民4不是。因为穷困。是结尾的伏笔。5茅屋为秋风所破 风力 焦急和痛苦 天下寒士 吾庐独破6 安得广亦足。7一会儿 通(彻夜,通宵)8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9时间;气氛,氛围;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 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10例如: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5、6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诗的第一节是怎样描绘秋风肆虐的情景的?诗人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描绘? 6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为什么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请谈谈你的理解。 5采用拟人的手法和一系列的动词具体描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突出受害之大,灾难之重。 6这是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遭遇来表现天下“寒士”的遭遇,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更是推己及人,表达了“天下寒士”都居“广厦”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按要求作答。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填空: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_并渲染了特定的_;二是烘托出诗人_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_的伟大胸襟蓄势。【解析】这是一道填空题。填空题主要用于能直接从诗词中找到的又不需要归纳概括的包含某种信息的词、句,或概括诗文要点,即必须经过分析归纳推导出答案。要解答好填空题,首先,要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相关知识,那就难以填对填准。其次,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考虑应填的内容,切不可孤立地去处理每个要填的空格。第三,要注意适应题干中语言文字的特点。例3答案: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精品文档】第 - 4 -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