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习题.doc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一、文学常识1、杜甫(712-770),字_,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_,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_、_,唐代伟大的_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_”。 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_”。2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在_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茅屋”,后人把这里叫做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_3全诗先叙事,后_,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_ 的博大胸怀。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风怒号( ) 2三重( )茅 3挂罥( ) 4塘坳( )5布衾( ) 6广厦( ) 7大庇( ) 8突兀( )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八月秋高风怒号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3高者挂罥长林梢_ 4俄倾风定云墨色_5布衾多年冷似铁_ 6骄儿恶卧踏里裂_7长夜沾湿何由彻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三、课文理解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好在哪里?试分析3、在描写秋风破屋时运用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4、群童为何抱茅?5、“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6、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7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9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本文中表现诗人为了百姓的幸福宁可牺牲自我的句子是什么?12、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1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14、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答案1“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3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4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会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5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6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8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9秋风卷茅 群童抱茅 秋宵屋漏 祈求广厦 10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11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2(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13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 14(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精品文档】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