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题 .pdf
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在某生态系统中,1 只 2 kg 的鹰要吃 10 kg 的小鸟, 0.25 kg 的小鸟要吃2 kg 的昆虫,而100 kg的昆虫要吃1000 kg 的绿色植物。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绿色植物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 0.05% B. 0.5% C. 0.25% D. 0.025% 2.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A. 24kJ B. 192kJ C.96kJ D. 960kJ 3.在一条有5 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A. 25 kg B. 125 kg C. 625 kg D. 3125 kg 4.由于 “ 赤潮 ” 的影响,一条4kg 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 来自植物,1/4 来自草食鱼类, 1/4 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120kg B.160kg C.60kg D.100kg 5.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 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A. 2110WWB. 215WWC. 2110WWD. 215WW6.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到该生态系统内的所有植物叶面上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7.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利用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几乎为 0 kJ B.106 kJ C.2 106 kJ D.3 106 kJ 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9 页 - - - - - - - - - 2 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11.在由草 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人到狐体内的能量1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13.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率均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虎要获得1kJ 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是()A.150kJ B.125kJ C.100kJ D.75kJ 1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15.a b cd 是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测得a、b、c、d 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分别为m1、m2、m3、m4。对这一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a 所固定的太阳能为流入食物链的总能量B.m1、m2、m3、m4 之和为该食物链的总能量C.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多少是abcd D.四种生物呼吸所消耗的能量多少是abcd 1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草羊兔狐虎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9 页 - - - - - - - - - 3 在农作物 家禽、家畜 人这条食物链中,家禽、家畜含有的能量越多,人获得的能量越多在农作物 家禽、家畜 人这条食物链中,家禽、家畜含有的能量越多,人获得的能量越少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AB CD1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X1 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 过程吸收的CO2 总量与 Y1 、Y2、Y3 及 Z 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 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 过程能量值的1% D 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 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解析 图示 X1 表示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参与的生物可能是绿色植物或原核生物蓝藻等,X2、X3 等表示动物通过摄食同化有机物的过程,Y1、Y2 等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Z 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一般情况下,X 固定的二氧化碳大于Y 和 Z 过程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因为还有一部分有机物未被利用。Z1、Z2、Z3, 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分解者自身的有机物中。当生态系统到达动态平衡时,X3X1 10% 10%。18.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 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 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9 页 - - - - - - - - - 4 为 abce 解析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CO2 的形式进行循环利用的,而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则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故 A、C 正确;大气中的 CO2 进入植物体是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的,而消费者和分解者则是通过呼吸作用把CO2 释放到大气中,故B 正确;夏季植物正常生长,则 abce,因为植物体有一部分能量未被利用,故D 错误。19.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 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 型增长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2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甲、乙和丙、丁、戊所对应方框各代表一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戊不一定是微生物C.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只有乙2 和丙 2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2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39 页 - - - - - - - - - 5 A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 B若 C 的食物中 D 占 1/4,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 C 体重增加 10kg,至少需要 A 为 325kg C若火山爆发将上述生态系统毁灭,在火山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D图中 C、都属于消费者,其中D 属于第二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22.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 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 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 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J、K、L 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 AD、BE、CF B.K 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至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 23.如图是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某一时期统计的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下列有关该生态系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甲、乙、丙及分解者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B.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高于乙到丙C.各营养级的生物输出能量之和约为输入该营养级能量的10%20% D.各营养级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使生态系统稳定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39 页 - - - - - - - - - 6 24.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 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 是未利用部分 ),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 h 产生的 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中i 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 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解析: A 项中,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由于每个营养级都有未利用的,所以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应大于各h 产生的 CO2量;C 项中, k 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 项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循环。25.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 表示能量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 100% C.N5 将有两个去向 ,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6.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 a),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39 页 - - - - - - - - - 7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27.1942 年,生态学家林德曼对一个天然湖泊 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图 1 所示的数据 能量单位是(焦每平方厘米 年)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4644J/cm2a B图中 “ 未利用 ” 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此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传递效率是1352% D图中的2.1 是指植食性动物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28.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 (m2?a) 表中的 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为分解者 GP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 表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 NP=GP-R) , 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GP NP R 15.91 2.81 13.10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39 页 - - - - - - - - - 8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D.营养级 GP 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29.假如一个人在代谢过程中,其全部同化量的1/2 来自植物,另1/2 来自牛肉,并且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均为10,现有G 千克植物通过食物链被摄入人体,问最多能使人体体重增加多少(不计人体呼吸作用所重新消耗的部分能量)()AG/10 B2G/11 CG/55 DG/280 30.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单位为 kcal/m2 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0%左右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X)的部分能量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少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6% 3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 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因细胞呼吸而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乙乙 中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丙中有自养型生物D.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和丙的总能量之和选择题答案:1-5CBCBD 6-10CACAB 11-15BCDCB 16-20CCDCB 21-25BBCBA 26-30ADCCA 31A 32.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图是根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39 页 - - - - - - - - - 9 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符合的是()AB.C.D.33.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野兔、狐和狼, 它们共同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经测定其各种生物所含能量如下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生物种类草兔狐狼所含能量 KG 9.5 1091.5 1090.08 1090.05 109(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它由草的 _所固定,经逐级流动,到第_营养级能量最少。(2)设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XkJ/(km2 y) ,那么 X 的数值为。A.X= 9.5109B.X 9.5 109 C.X9.5 109D.X9.5 109(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答案:(1)太阳能光合作用三 (2)B (3)34.下图表示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 A 表示 _ _;B 表示 _ _。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_ _ _。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 107kJm2)2.50 13.30 9.80 0.28 220.00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0 (2)从图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 _、_ _ _。(3)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 _。答案:(1)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5.下图为某湖泊的能量流动图解。据图回答:单位: Jcm2 a (1)该生态系统中,以呼吸热的形式散失的能量数值是Jcm2 a。(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Jcm2 a。(3)能量由 A 流到 B 的传递效率为。(4)B 营养级不能得到A 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A 营养级生物内的部分能量_ _;其次是A 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 _;还有少数能量_。答案: ( 1)122.6 (2)464.6 (3)13.5 (4)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随着遗体和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存在于粪便中未被利用(三者顺序可颠倒)36.下表是某生态系统层次上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 Pg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 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 ,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卡 /m2/年)分析回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1 ( 1 ) 能 量 从 第 一 到 第 二 营 养 级 的 转 化 效 率为%,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2)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3)在上述食物链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 600mol 的氧气,则流入到次级消费者的能相当于mol 葡萄糖所贮藏的能量。(4)表格中 X1的能量去向有。(5)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为什么 ? 答案:(1)16.2% 11.3% (2)82.4% (3)1.83 (4)被分解者所利用以及形成化石等燃料等。(5)增加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案该生态系统单位时间内输入能量大于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或答Pg(生产者的)R(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37.下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和结果。AE 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营养功能的归类群体。 GP 表示总同化量, NP 表示净积累量, R 表示呼吸消耗量。请据图分析回答:(单位 105J/m2/a) (1)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2)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有_未被消费者同化,能量从B 到 C 的传递效率是_。( 3 ) 人 若 直 接 以 植 物 为 食 , 可 以 供 养 更 多 的 人 口 。 从 能 量 流 动 的 特 点 看 , 这 是 因 为_。答案:(1)B、C、D (2)7.3017107J/m2/a 11.28(或答 11.3)(3)能量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环节未利用Pg 和 Pn R 植物X1Pg=208.1 Pn=88.3 119.8 动物 1 X2Pg=33.7 Pn=14.8 Y2动物 2 X3Pg=3.8 Pn=0.67 Y3分解者Pg=50.6 Pn=4.6 46.0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2 38.在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自己呼吸作用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这部分能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下表是科学家通过调查得出四个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入射日光量、生产者呼吸消耗量与总初级生产量的比值。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玉米田荒地Meadota 湖Ceder Bog 湖总初级生产量 /总入射日光量1.6% 1.2% 0.4% 0.1% 生产者呼吸消耗/总初级生产量23.4% 15.1% 22.3% 21.0% (1)四个生态系统中,光能利用效率最高的是_,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2)下图表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和分解者的能量相对值。请绘制由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形成的食物网简图。(3)根据第 (2)小题的信息, 在答题纸相应图中用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答案:(1)玉米田荒地(2)(3)39.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 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 为分解者。Pg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 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 ,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 102千焦/m2/年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3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0.9 0.3 0.6 D 141 61.9 79.1 E 211.5 20.1 191.4 分析回答:(1)能量流动是从A、B、C、D 中的哪个营养级开始的,为什么。(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为什么【答案】 (1) B B 营养级含能量最多,B 为生产者(2) 5.7% (3) 增加。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40.在如下图 3 所示的食物网中, 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 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多少千克?图 3 解析据题意, 与丁食物来源相关的食物链有三条:戊庚丁,戊甲丁,戊己甲丁。丁以甲和庚为食,则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各需甲、庚10kg 10% 250kg。甲要增长50kg需摄食己和戊共50kg 10%500kg,则己、戊各250kg,己要增长250kg 则需摄食戊250kg10%2500kg,庚要增长50kg 则需戊 50kg 10%500kg。共需戊: 50025002503250kg。41.已知在如下图4 所示的食物网中, C 生物同化的总能量为a,其中 A 生物直接供给C 生物的比例为x,则按最低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A生物的总能量(y)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图 4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3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4 解析本题中, C 获得能量的途径有二条:从A 直接获得和从A 经 B 传递间接获得,已知C 从A 直接获得的比例为x,则直接获得的能量为ax,需要消耗A 的能量为 10ax,间接获得的比例为(1x),则间接获得的能量为(1x)a,需要消耗A 的能量为 100(1x)a,那么消耗A 的总能量为 10ax100(1x)a100a90ax,亦即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y100a90ax。42.有一食物网如下图5 所示,设 E 种群干物质量为5.8 109kJ,B 种群干物质量为1.3 108kJ,则A 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是_。图 5 解析本题首先要搞清楚:由于能量寓于物质之中,所以计算干物质量的值也就是计算能量的量值;其次,由于E 种群的干物质的最终去向有B 和 A,所以要使A 种群所得干物质的量最少,只有在 E 种群以最低的传递效率传给B(这时 E 种群剩余干物质最少),E 剩余部分再以最低的传递效率传给A 时才可能发生。B 种群干物质量为1.3 108kJ,从理论上讲,至多消耗E 种群干物质为 1.3 108kJ/10%1.3 109kJ,由于 A 与 E 相隔一个营养级,因而A 种群干物质量的值至少为( 5.81.3) 109kJ 10% 10%4.5 107kJ。43.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 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 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4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5 (2)图乙中,若 A 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 表示 _,C 表示_。若图甲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 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4)若图甲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右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解析(1)m1是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光能。m2是系统散失的能量,是热能。在能量传递中由于大量能量散失,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较少,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 (2)图乙中,若A 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摄入的能量有一部分未被利用(如粪便 ),b(B)表示同化的能量, 同化的能量去掉呼吸散失的,即是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为b,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y,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b/y 100%。(3)由图乙看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m kJ,(mmx) 1/5 1/5mx 1/5A,m25A/(1 4x)。答案:(1)太阳能 (或同化固定的能量)热能 (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 (或营养级高的物种,往往体型较大)(2)同化固定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y 10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25A/(1 4x) 44.某生态学家对某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情况调查表,得到了甲图所示的食物网和乙表中的能量数据,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有食物链条,双翅目幼虫和太阳鱼的种间关系是。(2)浮游植物同化的能量,除了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外,还有的去向有。(3)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4)如果去除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动物和双翅目幼虫,则鲈鱼的产量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5)该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开办了一个采矿场,土体、土壤和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采矿中的混浊黏土水排放到该水生生态系统中。经检测发现, 水中的含氧量大幅度下降,原因是 _。答案: (1)3 捕食和竞争 (2)自身呼吸释放、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 )(3)18.52% (4) 增加下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5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6 (5)水变浑浊,妨碍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氧气的释放量减少45.在澳大利亚某草原上生活着一群澳大利亚蜜罐蚂蚁、灰仓鼠、蛇、野兔、鹰以及澳大利亚特有物种大袋鼠、袋獾(有袋类肉食动物,主要以地面小动物如蛇、兔等为食)等动物。(1)草原上的上述各类动物和植物能否构成生物群落?_。(2)设某段时间内植物固定的总能量为2.4 104KJ,且能量以食物链平均分配。此时,若当蛇灭绝后,鹰所获能量大约为蛇灭绝前的_倍。 (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保留1 位小数)(3)与兔一样,灰仓鼠也具有“ 狡鼠三窟 ” 的特点,某些 “ 狡鼠 ” 在捕捉过之后,很难再一次捕捉。因此在用标志重捕法最后计算时的数据值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答案: (1)不能(否)(2)1.2 (3)偏大46.如图甲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部分简图,、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 AF 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正确表示图甲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图甲中应该补充能量流动情况是(用图甲中相应的符号和箭头表示)( 2)若图甲所示的湖泊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10000m2,则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百万千焦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湖泊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6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7 ( 4) 图乙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碳元素以形式进行循环请以字母和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捕食食物链( 5)图乙中的农作物被重金属污染,图中字母代表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解:( 1)生态系统流入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包括本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自身生长发育储存在体内以及被微生物分解一部分题甲图中少了、营养级自身呼吸消耗的一部分能量( 2) 流 经 生 态 系 统 的 总 能 量 为 生 产 者 所 固 定 的 太 阳 能 总 量 , 营 养 级 的 总 能 量 =( 3.0+11.8+42.5+60.3) 10000=117.610000=1.176106(百万千焦) ,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8117.6100%=10.03%( 3)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自身的相对稳定( 4)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碳元素以CO2形式进行循环,图乙中A 为生产者,B、C、 D 分别为初级、次级和三级消费者,E 为分解者,F 表示空气中的CO2,食物网构建如下:( 5)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后不能被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营养级越高,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也越高,故D 正确答案 :( 1) a 、 a (2)1.176106 10.03 ( 3)负( 4) CO2( 5) D 47.下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乙图是对甲图群落中某一食物链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丙图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据图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7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8 回答:(1)若甲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 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A 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2)乙图中牛属于_营养级,如果对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预测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主要依据的种群特征是_。(3)丙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实现了。答案: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生产者 (2)第二标志重捕法年龄组成(3)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48.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请据图回答:图甲中与图乙C 的营养级完全相同的生物是。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要,请简要叙述理由。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 来自雷鸟, 1/8 来自植物, 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那么其中直接来自雷鸟和植物的能量分别为KJ 和KJ。图乙中 D 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8 页,共 39 页 - - - - - - - - - 19 同化总量( 106J)储存能量( 106J)呼吸消耗( 106J)A 900 200 700 B 100 15 85 C 15 2 13 D 180 60 120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答案: (1)捕食 (1 分) (2) 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1 分) (3)200(1 分) 100(1 分)(4)分解者(1分) (5)900 (1 分) 15%(1 分) 否(1 分) 49.如图 1 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 2 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图 1 中能构成群落的是,图 2 中的乙相当于图1 中的(填字母)(2)F 的粪便被分解者分解,表示(填字母)同化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 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 数量的影响是(4)根据图 2 中四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5)若图1 是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当作燃料使用,粪便、废水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答出两点)等不良后果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 再生纤维共混膜 ” 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 中的(填字母)产生的催化降解答案:(1)BCDEF F( 2)E(3)数量都减少(4)植物 乙 丙 甲( 5)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增加 CO2排放、引起环境污染、容易引起病虫害传播、农业成本高等C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50.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9 页,共 39 页 - - - - - - - - - 20 (1)将 A、B、C、D 各营养级的名称依次写在下列横线中:A. BCD(2)图中 a1代表。(3)图中 a2代表。(4)a3 a2的原因是。(5)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上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到下一个营养级只有。因此,一个食物链一般不能超过。答案:(1)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2)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从第一营养级流动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4)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所以a3a2;( 5)10 20,五个营养级。51.甲、乙两个水池中各有由5 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平衡状态。请据图回答:假如鲫鱼的1/4 食物来自绿藻, 1/2 来自轮虫,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那么其中来自绿藻和轮虫的能量分别为kJ 和kJ。答案: 如果鲫鱼种群增加的能量为200KJ,来自绿藻提供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