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数学教案10篇 .docx
七上数学教案10篇(七上数学教案10篇)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能够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七上数学教案第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能够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反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学习目的1.把握相反数的概念;2.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相反数;3.体验数形结合思想;4.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符号.二、知识回首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在下面画出一条数轴: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在上面的数轴上描出表示5、2、5、+2这四个数的点.3.观察上图并填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有2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2、-2;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2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5、-5.三、新知讲解1.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关于原点对称.2.相反数的概念像2和2、5和5、3和3这样,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把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十分地,0的相反数是0.四、典例探究1.相反数的几何意义(相反数的引入)【例1】假如a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两个,即一个表示a,另一个是,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边和右边,我们讲,这两点关于.a和互为相反数,也就是讲,-a是的相反数.总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我们也讲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关于原点对称.练1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的距离.2.相反数的概念辨析【例2】判定下列讲法正误.(1)-5是相反数.()(2)-5是5的相反数,5不是-5的相反数.()(3)符号相反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总结:理解相反数的定义,要注意下面几点:1.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是指两个数之间的特殊关系,它们不能单独存在,不能讲“-2是相反数;2.是相反数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的,如的相反数是,反之的相反数是;3.“只要指的是仅仅是符号不同,而数字(绝对值)是一样的,如-3和5不是相反数,由于它们的数字不同.练2辨析:由于向东6米和向西3米是一对相反意义的量,假如规定向东是正方向,向东6米能够记作+6米,向西3米能够记作-3米,所以+6和-3互为相反数.()3.求一个数的相反数七上数学教案第2篇作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内容】教材第3页例题,"试一试",第4页"想想做做"第16题。【教学要求】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经过,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本人的学习经历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重点难点】估计商的大致范围。【教学经过】一,温习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讲出其中一,两题的考虑方法。120÷40560÷70420÷60240÷80320÷40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图,指名讲讲题意。提问:要求"能够分给几个班"算式如何列学生列式。提问:42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估算出结果。学生独立考虑。同桌沟通估算的结果和方法。笔算出结果。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30怎么来的教学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讲讲计算经过。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一样的和不同的地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同学们分小组讲一讲,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能够如何算师小结,补充完好。四,想想做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指名版演。选择其中两题讲一讲计算经过。比拟前两题和后两题,为什么被除数一样,但商的不同"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全班沟通,分析错误原因。"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左表,你们有什么发现四,布置作业七上数学教案第3篇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2.经过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络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考虑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图里.难点:把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讨论沟通如今,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学生列举:3,5.7,-7,-9,-10,0,-3,-7.4,5.2议一议你能讲讲这些数的特点吗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讲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七上数学教案第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以内的加法)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珍藏。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联络详细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经过,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详细情境填写加法算式。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互相沟通,初步把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3使学生结合详细情境,初步学会解释本人的考虑经过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拟和推理能力。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重点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圆片5个。教学经过:一、游戏导入、温习旧知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的分与合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把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1教学例题图。1观察图意。师:学校欢庆十一国庆节,校园里一群小朋友也为此奉献本人的微薄之力,咱们去瞧瞧他们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师:你描绘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讲一讲?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师:你讲得很完好。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如今呢?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师:谁还会讲?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讲一讲?讲得既清楚又简洁。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师:他讲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讲一讲。你会讲吗?同桌相互讲一讲。2认识加法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师:你能把刚刚大家讲的连起来讲一讲吗?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请同桌相互讲一讲。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讲清楚?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讲一讲教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老师板书325加号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3理解算法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那谁来讲讲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讲一讲?反复请学生讲,同桌讲325表示的含义。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生:3和2合成5。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2教学试一试。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图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儿童乐园里有?又来了?会讲吗?本人小声讲一讲。师: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讲给大家听?生: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生:如今有几个人?师:要求如今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指名讲,老师板书。翻开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本人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读一读。师:得数是3,你是如何想的?由于1和2合成3,所以123。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三、练习稳固、拓展思维1摆一摆,讲一讲。师:如今我们来做个摆圆片游戏吧!动手操作拿出5个圆片。请学生上台来摆。我来讲,你来摆,边摆边讲。1左边摆2个,右边摆3个。一共有几个呢?谁来报算式?2左边摆4个,右边摆1个。一共有几个呢?算式是?教师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讲吗?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学生口报,老师板书2讲一讲,填一填。师:瞧!可爱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出示第一幅图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讲图意?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我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讲一讲。指名讲。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完成算式。请学生讲图意、报算式追问: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来是52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读算式有什么一样的?不同的呢?生1:每次多加一个,又多一个。生2:加号后面的'数都是1。生3: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大。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讲述:刚刚我们看图写算式,如今没图,你会算吗?3算一算,写一写。直接报得数。213和123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生1:我想到3的分与合,1和2,2和1合成3。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师: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得数呢?都是3。师: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4连一连。讲述:瞧!一个绿色的身影正在繁忙着,他是谁呢?出示一张邮递员投信的照片原来是邮递员叔叔,他在为四面八方的人们送信呢,我们去帮帮他,好吗?师:如何把信准确送进邮箱?谁知道?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都送到邮箱里吗?本人连一连。发信封,请手上有信的邮递员,把信准确地送到上面的邮箱里自觉排队。听同学报算式,检查本人的连线对不对。学生汇报,开火车。师:瞧!这些邮递员的信送的对吗?这些都是合格的邮递员,不简单,他们能把信准确地送进邮箱。讲述:只是看起来有点乱,请小朋友们动动脑。把他们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吗?学生排师: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根据一定的顺序排的,是什么顺序?生:加号前面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按数的大小。这个小朋友真能干,他这种排法就能一个不漏地把得数是2、3、4、5的算式记清楚,思维真灵敏四、拓展延伸1这个算式中括号里填什么数,会吗?你能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都报出来吗?同桌相互讲一讲。()5讲述:他是根据从小到大的有序地报一报,我们还能够从大到小地排。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分与合的时候?看到415就能想到?讲述:像这样根据数的分与合一组一组地报,也能找到得数是5的算式。25同桌相互讲一讲。学生报一道,老师翻一道。师:这些算式得数小于5,也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得数是2、3、4的算式。瞧!我们如今又能够把得数在5以内的算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得数小于5的算式,另一类得数是5的算式。五、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讲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七上数学教案第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客人教师来看我们上课你们高兴吗比一比哪位的小朋友们表现的最出色。表扬(××××)。教师表扬的这些同学你们知道吗但客人教师不认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客人教师也能认识他们呢2、同桌讨论:你想用什么办法向大家介绍3、沟通:讲讲你有什么办法4、小结:我们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法把这些小朋友介绍给客人人教师。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确定位置B、试一试:刚刚几位同学的位置你会确定了,那么你你自己的位置会确定吗1、向你的同桌介绍一下。2、沟通3、考考你()坐在第3组的.第5个;坐在第5组的第3个是();我们的班长坐在第()组的第()个。4、找朋友(讲出你好朋友的位置)一个学生讲我的朋友在第几组的第几个,另一个学生讲出你好朋友的名字。二、联络实际、稳固新知:1、出示小动物做操图:(课件)出示小猴子的话:问小猴子的第一排是指哪一排同桌讨论:沟通:听听小熊是如何介绍的提问:讲讲它是如何数的如今小猴指的第一排到究竟是哪一排小结:在这里排数是从前往后数,个数是从左往右数打开书对你的同桌讲讲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沟通:(1)老师点小动物,学生讲它在第几排的第几个。(2)老师讲第几排的第几个,学生上来点2、出示小动物住宿图学生自由讲讲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号。沟通3、出示书架图谁能找一找小辣椒向我们介绍的新华词典在什么位置讲讲你是如何找到的小结:在这里的层数是从下往上数,本数从左往右数。同桌讲讲(成语词典)、(数学家的故事)分别放在第几层第几本。沟通:三、找座位“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两个不同的剧院:讲讲剧院里有些什么座位号有什么特点单号从哪边走较快哪双号呢出示两张电影票讲讲如何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四、闯关:(第3题)第一关:画(1)第1排第3个;(2)第1排第5个;(3)第4排第2个第二关:画(1)第3排第1个;(2)第4排第3个第三关:画(1)第2排第4个;(2)第5排第5个五、全课总结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外实践:请同学们课后观察我们生活中有关物体的位置,和身边的人讲一讲。七上数学教案第6篇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经过。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经过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络,加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考虑。4、让学生感遭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沟通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教学重点:把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经过: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讲讲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本人的一份爱心,真棒。4、齐教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示信息)5、谁来讲讲,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如何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老师摘录信息:教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怎么列式126+132=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讲一讲。(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4)讲解竖式算法。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2、探索验算:(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能够来验算。(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一样,讲明我们算对了。三、作业练习,反应探究。1、想想做做第1题2、想想做做第3题填表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1、判定对错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例题)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4、算路程:从学校到公园走那一条路比拟近呢生算5、很多小动物在玩套圈游戏,选择2个来算一算一共多少分五、系统回首,延伸探究1、小朋友们今天学得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我们平常要多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七上数学教案第7篇本节课的教学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课的开场,我让学生进行两道计算练习:561+325=37+25=通过学生的计算与沟通,稳固了竖式计算中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方法,同时也温习了以前所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这样的温习既稳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在新课教学中,我还是利用前面的图书馆借书的情况统计表这个题材,根据各个年级的借书情况学生采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列出进位加的算式后,我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由于在笔算两位数加法时,学生已经把握了个位上数相加满10要想十位进1的方法,因才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尝试着本人做题,在沟通算法时,提出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十位上的8+4=12,该怎么办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在教学试一试时,固然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对学生来讲比拟高,但遵循的是一样的运算方法,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考虑计算,再同桌沟通。沟通时,我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十位上哪几个数相加,得多少,你是如何处理的每道题目加的顺序时如何的为什么从个位加起通过这些提问,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加法技能的把握,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然后及时引导学生比拟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进而更好的稳固了用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同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在习题的练习时,我安排了竖式计算、改错,还有解决问题。竖式计算中学生计算速度比拟慢,改错题中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很快发现错误原因,再进行改正。在练习的最后安排了填方框里的数,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来得及完成。本节课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络,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本人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使学生较轻松的把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构成一定的计算技能。本节课固然是计算课,但是练习设计应更儿童化一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七上数学教案第8篇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课本11-12页1.2.4绝对值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的:借助于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初步学会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2.经过与方法目的:通过从数形两个侧面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介入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以及求绝对值等于某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经过一、创设问题情境1、两只小狗从同一点O出发,在一条笔直的街上跑,一只向右跑10米到达A点,另一只向左跑10米到达B点。若规定向右为正,则A处记作_,B处记作_。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标出A、B的位置。(用生动有趣的引例吸引学生,即温习了数轴和相反数,又为下文作准备)。2、这两只小狗在跑的经过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在数轴上的A、B两点又有什么特征(从形和数两个角度去感受绝对值)。3、在数轴上找到-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和的点呢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无需考虑数的正负性质,比方:在计算小狗所跑的路程中,与小狗跑的方向无关,这时所走的路程只需用正数,这样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概念绝对值。二、建立数学模型1、绝对值的概念(借助于数轴这一工具,师生共同讨论,引出绝对值的概念)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比方:-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记|-5|=5;5的绝对值是5,记做|5|=5。注意:与原点的关系是个距离的概念2.练习1:请学生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明解决有的问题只需考虑的数绝对值。温度上升了5度,用+5表示的话,那么下降了5度,就用-5表示,假如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上升还是下降),只考虑数量(即:温度)的变化,我们能够讲:温度的变化都是5度。银行存款,假如存入100元用+100表示,那么取出100元就用-100表示,假如我们不去考虑它的意义(即:存入还是取出),只考虑数量的多少,我们能够讲:金额都是100元。(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三、应用深化知识1、例题求解例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1.6,0,-10,+102、根据上述题目,让学生归纳总结绝对值的特点。(老师进行补充小结)特点: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零的绝对值是零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3.出示题目(1)-3的符号是_,绝对值是_;(2)+3的符号是_,绝对值是_;(3)-6.5的符号是_,绝对值是_;(4)+6.5的符号是_,绝对值是_;学生口答。师:上面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部分构成。如今教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在上一节课中我们规定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那么大家在今天学习了绝对值以后,你能给相反数一个新的解释吗5、练习3:回答下列问题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什么数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这个数是什么数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吗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对吗绝对值是同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这句话对吗(由学生口答完成,进一步稳固绝对值的概念)6、例2.求绝对值等于4的数(让学生考虑这样的数有几个,是如何得出这个结果的呢对后一个问题由学生去讨论,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个方面考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从数字上分析|+4|=4,|-4|=4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画一个数轴(如下列图)从几何意义上分析,画一个数轴(如下列图)由于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等于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即表示+4的点P和表示-4的点M所以绝对值等于4的数是+4和-4.6、练习:做书上12页课内练习1、2两题。四、归纳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2、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3、由学生自行总结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的体会。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去寻找一些生活中只考虑绝对值的实际例子。2、课本15页的作业题。七上数学教案第9篇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经过:一、看一看:情境创设老师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图形,其优美的构造值得我们鉴赏,其巧妙的性质等着我们去探究。请听来自世界图形的对话吧。设计:1卡通A代表平面图形:“我是平面图形,是大家的老朋友,我家的家庭成员一定比你家多。2卡通B代表立体图形:“我是立体图形,是大家的新朋友,大家知道的并不一定比你少。老师问:卡通A、B身体各部分是什么图形?通过卡通A、B的对话,组织学生讨论,派代表指着屏幕上图形讲明本人的观念,让学生主动介入,激起他们的兴趣。培养集体意识,加强团队精神。老师导语:看来同学们非常擅长观察图形,不知你们能否用数学的目光观察生活中的图形?请看来自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音乐响起,屏幕播放录象。二、议一议课堂讨论问题1:你发现录象中的这些物体与哪些立体图形相类似,你能找出与这些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吗?组织学生围绕以上问题四人一小组讨论,讲明本人的观念,其他小组积极点评,补充,得出常见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球、棱锥。问题2:比拟这些立体图形,看看互相之间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电脑演示:1球体2圆柱3圆锥并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得出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分类:球体、柱体、椎体。电脑演示:由圆柱变成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问题3以三棱柱为例,讲出一个棱柱的棱数与底面的边数,侧面的平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诱导学生考虑:当棱柱的棱柱的棱数越来越多时,棱柱就越来越趋向于什么立体图形?用类似的方法,电脑演示:将圆锥演变成棱椎三棱锥、四棱锥、五棱椎,再由棱锥演变成圆锥。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让学生把握从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的的认知思想,了解图形之间的互相联络。通过比照,确立分类思想。并用类比的方法,自主的讨论、归纳,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三、练一练评价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根据“主体介入,分层优化,及时反应,鼓励评价的原则,我设计了下面训练题:1、发给学生一些图片或实物,讲讲手中的图形,是什么立体图形?没有发到的学生,举出立体图形的实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发言,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七上数学教案第10篇学生很容易解决,互相沟通,自己评价,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3、电脑演示:如下列图,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构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由平面图形动成立体图形,由静态到动态,让学生感遭到几何图形的巧妙无穷,愈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四、做一做实践1、用牙签和橡皮泥制作球体和一些柱体和锥体,看哪些同学做得比拟标准。2、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试将它折成一个正四面体。五、试一试探索课前,发给学生阅读材料(晶体自然界的多面体),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什么是正多面体,正多面体是柏拉图约在公元400年独立发现的,在这之前,埃及人已经用于建筑埃及金字塔,以此鼓励学生探索的欲望。老师出示实物模型: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1、以正四面体为例,讲出它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2、再让学生观察、讨论其它正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将结果记入书上的P128的表格。引导学生发现结论。3、延伸:若随意做一个多面体,看看能否还是那个结果。学生在探索经过中,可能会碰到困难,师生能够共同介入,适当点拨,归纳出欧拉公式,并介绍欧拉这个人,进行科学探索精神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介入集体讨论,建立良好的互相了解的师生关系。六、小结,布置课后作业:1、用六根火柴:最多能够拼出几个边长相等的三角形?最多能够拼出如下图的三角形几个?2、针对我校电脑室对全体学生开放的优势,老师告诉学生网址,让学生从网上学习正多面体的制作。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根据本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七上数学教案10篇这篇文章共34456字。(散步教案):第1篇散步教案一,激趣入题1打出图片,同学们,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要我们拥有一双擅长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感遭到动物也有其天伦之乐,明白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奉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2南方初(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作为一位出色的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采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共同的家)原文及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