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2862194
资源大小:112.7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含答案).docx
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一、单选题1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ABCD2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A、蔗糖溶液 B、浓盐酸C、澄清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3托盘天平调平后,托盘天平上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等质量的硫酸溶液,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2.5克铝粉,右盘烧杯中加入2.5克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中都没有固体剩余物,则此时托盘天平()A左盘重 B右盘重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4当物质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燃烧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烧反应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B燃烧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C燃烧反应可能属于置换反应 D燃烧反应可能属于复分解反应5善于归纳和总结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检验纯度B碱溶液的pH> 7,碳酸钠溶液的pH也大于7,所以它属于碱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定由分子、原子构成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则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CO2气体(HCl):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干燥B铁粉(Fe2O3):通入足量的CO气体加热后冷却CCaO固体(CaCO3):将固体高温加热至质量恒定后冷却DKNO3溶液(K2SO4):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后过滤7实验室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为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试剂瓶塞就可以判断出稀盐酸-瓶口有“白雾”B观察试剂瓶的瓶塞可以判断出氢氧化钠溶液-是胶塞C打开试剂瓶塞尝味道可以判断出氯化钠溶液-有咸味D将pH试纸伸入试剂瓶中可以判断出稀硫酸-pH小于7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ACO2CO点燃BCaOCaCO3高温煅烧CNaOH溶液Na2CO3适量稀盐酸D盐酸硫酸适量Ba(NO3)2溶液AABBCCDD9已知:2Al+Fe2O3Al2O3+2Fe,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生成的铁融化,可以用于野外焊接钢轨,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0向 pH 为 a 的某无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液的 pH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不变 D一定在 a7 之间1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2:1C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12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H2O、MgO、H2CO3都属于氧化物 BHCl、HNO3、H2SO4都属于酸CNaOH、Ca(OH)2、Fe(OH)3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都属于盐13下列物质可用作复合肥的是()AK2SO4BCa3(PO4)2CNH4H2PO4DNH4NO314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干冰、冰、H2OB烧碱、纯碱、NaOHC熟石灰、消石灰、Ca(OH)2D大理石、生石灰、CaO二、实验题1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1)用甲装置测定水的组成。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_。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小红同学用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蜡烛中含有氢元素”,该判断所依据的现象是_。(3)用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填字母)。A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B 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 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消耗氧气的体积(4)为测定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中的金属含量,现将、的混合物16克,与109.5克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此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_。16宁波有较长的海岸线,每年能生产大量的食用盐。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2、CaCl2、Na2S0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人过量的BaCl2、NaOH、Na2C0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较纯净的食盐。(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 杂质。(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三、推断题17下图是初中化学一些常见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金属和CO2。请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化学式为 ;(2)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黑色固体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2)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四、计算题19现有一包Na2CO3和NaOH固体样品,为了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20g,加水搅拌至全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生成气体的质量_;(2)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_20维生素C泡腾片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小林同学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泡腾片产生气泡的原因是发生了反应:3NaHCO3+C6H8O7=Na3C6H5O7+3CO2+3H2O。他为了测定泡腾片中NaHCO3的质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加入水后的饮料瓶及瓶盖中的5片样品的总质量(如图),记录数据为448.50g。将样品加入水中,摇动至无气泡产生,再次称重饮料瓶及瓶盖,记录数据为446.30g。请计算:(1)生成的CO2的质量为_。(假设生成的CO2全部逸出)(2)每片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_(假设泡腾片中的NaHCO3全部参与反应。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1A 2D 3B 4C 5A 6A 7B 8B 9C 10D 11A 12A 13C 14C 151:8 烧杯内壁上有水雾 C 70 16(1)引流;(2)硫酸钠;(3)稀盐酸17(1)O2 (2)Fe + CuSO4 = FeSO4+ Cu (3)4CO+ Fe3O43Fe +4CO2( 18Ba(OH)2、Na2CO3、Na2SO4 KNO3 复分解 194.4g 53% 10% 202.2g 0.8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