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共6729字).docx
-
资源ID:28631537
资源大小:22.9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1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共6729字).docx
【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共6729字)摘要:通过中职学校的创新实践和应用案例,寻求和探索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实训教学深度融合的施行策略,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评价改革,以期实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与创新传统的教与学构造,优化教学经过,改良教学策略,到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目的。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教育;深度融合;实践一、“深度融合的界定对于“深度融合的解读,专家学者各持己见,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以为,“融合不同于整合,寻找新的途径与方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改变教育的系统构造;刘文东教授以为,“融合体现了教育教学思想的深入变化,信息技术不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和手段,而是与教育教学互不分离、相互浸透、有机结合、无缝连接;张永涛、藏志超等教授以为,“融合必须实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系统性的改造与流程革新,建构起信息化教育新形态;解文明、欧少敏等教授也持有“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构造的根本变革的观点。综合专家意见,结合信息技术基本属性和中职教育教学特色,笔者以为,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就是通过创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入到中职教育教学经过中,实现既能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特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进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使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发生根本性变革。也就是讲,“深度融合的本质和核心是通过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构造,将老师主宰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构造,转变为“老师主导学生主体型教育教学构造,进而实现教学经过最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1。二、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设计与施行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要把握下面几条原则:一是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老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监控者。二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信息化资源是借助于当代信息技术传播的教与学资料,如立体化教材、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网络课程等资源,也包括多媒体教学素材库、教学软件、工具等。三是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主线,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任务性、目的性,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做。同时注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经历与实际相类似的认知体验。四是强调“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包括老师之间的合作或协作。五是强调针对学习经过和学习资源的评价,通常采用灵敏的、可视化的方式进行阐述和展现,能够有效评价学习效果,注重经过性和发展性2。信息技术与中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中职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课题名称:走进西藏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西藏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是学生心中可望而不可即的圣地,以信息资源为平台辅助教学有助于缩短时空距离,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把握西藏的基本大概情况、旅游资源特点及特殊的政治历史地位,能够熟练地进行导游讲解。经过与方法目的: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搜集、整理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目的:体会汉藏两民族友好团结的重要意义,树立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对西藏旅游资源的认知和岗位应用;教学难点是体会西藏六十年巨变,升华民族情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信息化教学资源:网站及电子杂志、图片、音乐、动画、视频、教学课件、实训软件等。教学策略:在教学经过中,综合运用网络、电子杂志、声像动画和教学软件等多媒体技术,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通过电子杂志课前解读西藏、创设情境课中融入西藏、完成任务课尾感悟西藏、能力拓展课后保护西藏,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环节:环节一:课前预习,讲述西藏印象。课前分组,通过西藏旅游网、中国西藏电子杂志进行西藏旅游资源的搜集和预习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讲述“我眼中的西藏,成果上传到班级群分享。环节二:导入。以一曲饱含西藏风情的视频歌曲(天路),引出本节旅游目的地西藏布达拉宫。环节三:创设情境,体验岗位。假设你是一名导游,从事西藏的旅游接待工作,你怎样将最美的西藏展示给旅客?学生运用图片、Flash动画、视频等信息化资源进行西藏导游讲解,分组示范、同学互评。本环节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交替,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环节四:任务驱动,突破教学难点:任务一:服务“老师暑期考察团。借助信息化资源学习西藏人文景观、自然风情、西藏宗教及重大历史事件,归纳整理,提取西藏历史文化知识要点,分组示范讲解,老师指导点评。任务二:服务“学生暑期夏令营。运用信息化资源学习感受五彩西藏(红、黄、白、蓝、绿),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西藏、热爱西藏,懂得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学效果点评:本节课没有为了追求信息化而盲目地将技术与内容嫁接,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将音像、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资源适时、适度地融入到教学中,创设情境,任务引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地位与作用的改变,从根本上促进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在教学施行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应重点关注下面因素:1.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当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下,借助当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沟通、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当代教学形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项目教学理论乃至系统论、建构主义理论都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其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2.围绕建构新型教与学形式来进行融合从教学目的出发,在互相融合中构建一种老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形式。老师运用当代信息技术使教学经过呈现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景象,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融合中要重视教与学构造的改变通过融合改变课堂要素(老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之间的关系,老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者,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促进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对中职教学活动产生深入的、革命性影响。4.注重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信息技术最大优点是方便了资源的传播和整合,为资源分享提供了有效平台。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重要方面,老师应注重收集、整理和开发多种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由过去只是辅助老师突破重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老师“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的认知工具、协作沟通工具、情感体验及内化的工具。5.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到课程设计与教学施行评价中,对专业学科课程进行升级改造,运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建立全新的信息化课程。三、信息技术优化实训教学的施行策略专业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特色,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中职实训教学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多、频率快、时间长,而由于中职学校实训老师数量缺乏,实训老师在操作演示时,无法关注所有学生,老师指导不到位,出现了学生模拟练习时操作不规范、不正确甚至无从下手的情况。另外,由于一些专业如数控、汽修等专业,实训设备数量、场地有限,实训耗材成本高,无形中会减少学生的实训操作时间,以避免个别学生因盲目操作而导致设施设备受损和教学安全事故。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将当代信息技术融入专业实训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完成实训教学中的资源存储、虚拟仿真、实操记录、在线测评等功能,实现实训教学的全程、全员、全信息管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和管理成效。下面以中职中餐烹饪专业(提拉米苏糊的制作)实训课为例,解析信息技术优化实训教学的施行策略。中餐烹饪专业(提拉米苏糊的制作)实训课主要借助在线学台、交互式仿真实训软件及移动式互联资源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本节课践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导入,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目的,创设任务情境。课前,学生利用手机学习提拉米苏的相关知识,登录学台完成测试,老师根据测试成绩,由问题切入,施行教学;课中,利用模拟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提拉米苏糊质量的主要原因,解决学生理解困难、操作欠佳等问题。学生登录交互式仿真实训平台,完成仿真演练,利用老师演示的微视频让学生把握烫蛋操作成功的判定方法。在实训中,学生根据仿真平台上的自主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开展提拉米苏糊的实作训练,并参照企业产品质量标准,采取“一展示、二观察、三品尝、四填表的方式完成自评和互评;课后,优胜小组协助合作单位完成婚礼宴会300枚提拉米苏生产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线查阅资料、模拟仿真演练、观察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给予学生愈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使其获得学习自信及成功体验。教学效果点评:本节实训课信息化手段丰富,采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演练,利用微课实时讲解突破难点,使用三维模拟动画来深化分析,及时总结操作的关键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仅将抽象原理可视化,还化解了传统实训教学中耗时、耗材、结果不易把控等难题,使教学经过得到系统优化,评价反应鼓励及时,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融合于实训教学各环节,能够最大限度地虚拟仿真常见的实训设备及容易出现的问题,且带有步骤分项演示、人机交互操作、智能评分等特点,极好地解决了当前的实训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开发仿真软件和实训平台,通过文字、图形、动画、视频、模拟仿真等多种手段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讲解,学生能够自主选取所需的教学资料,解决实训中碰到的问题。针对设备场地有限、耗材成本高的数控、汽修等专业,实训初期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实际操作的费用,提升学生实操的安全性。同时,使用模拟软件,学生能够一人一工位进行操作,有助于老师的个别化教学指导,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实训老师还能够利用信息化的实训平台,控制实训设备的使用,记录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将传统的实操训练与数字化虚拟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自主收集资料、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自主考核评价等主动学习行为,培养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之,信息技术融入实训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实训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技能训练水平,为学生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四、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是根据明确的教学目的,采用科学方法,对教育观察、调查、测量的数据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量化,并对量化结果作出价值性判定的经过。1.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教学评价的发展性。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最大的差异是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其施行的关键是要请教师用发展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经过、重评价对象主体性,使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在整个学习经过中,既反映学生全程学习结果,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学评价的多向性。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向形式,而构成多向性教学。多向性教学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向性。其评价既要包括老师的教学活动,又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既要考虑师生互动,又要考虑生生互动;既要考虑“人机交互,又要考虑“人机人的交互,十分要关注学生主体的介入4。教学评价的开放性。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封闭的,评价主体是单一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教学评价是开放的,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企业都能够介入评价,注重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多渠道反应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评价方式多样化。传统评价往往通过终结性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把握情况,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经过性评价提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地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这就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要一把“尺子,而是有多把“尺子,进而突破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2.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经过性评价的应用与施行经过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经过以及在这个经过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在整个教学经过中,经过性评价能够肯定学生的成绩、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地记录学习经过,即时地、积极地对学习进行评价,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经过中积极地反思、改良学习策略,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实现个体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电子档案袋是一种典型的经过性评价方法,也是本课题研究经过中试点校尝试使用的一种新的信息化评价手段。电子档案袋以文件夹的形式存放学生的各种学习成果,如作业、小测验、论文、计划书、实习报告、学习心得、学习日志、调查与访谈纪录、成长记录、家校联络沟通卡、学生作品集、音频、视频资料等。例如,一个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的电子档案袋里,能够有他每个阶段的机械制图、工件作品,参加各类比赛的心得体会、视频资料,还有老师建议、家长的认可及同学之间的鼓励。电子档案袋能够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后检查本人的成长,老师能辅导和支持学生改良学习策略。经过性评价与教学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它直接评价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因而不能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分离开来。基于学习的基本经过、特点以及学习中的评价内容,经过性评价在施行经过中应遵循如下流程:经过性评价是伴随着学习经过进行的,每次学习之前,老师要把评价量表和学习日志发给学生。学习经过中,完成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老师总评。学习结束后,老师针对学生的经过性评价和表现,要对部分学生进行追踪访谈,学生完成学习日志,老师把评价结果及时反应给学生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5。经过性评价结果能够作为改良教学的根据:发现学生在学习经过中存在的问题,获知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老师也能在教学反思中,实现本身的专业成长。自2016年8月,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在全省十余所中职学校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施行推进。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已获得初步成效。实践证实,信息技术与中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构造和教与学的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后续本课题研究将着力在理论引领、实践检验等方面深化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