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论文〔3篇〕-精品文档.docx
-
资源ID:28638603
资源大小:19.3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论文〔3篇〕-精品文档.docx
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论文3篇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动、爱玩,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在学习上,自我控制力差。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既然爱玩,那就让他们在“玩中不知不觉浸透学习数学,因而,我将数学课堂进行了趣味化。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化低年级的小孩总是闲不住,课堂上经常会去关注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他们好动、好讲,注意力停留在学习上的时间较短,一节课上下来,往往前20分钟效果较好,而后20分钟学生接受的知识就比拟少了。为此,我做了一下尝试,以求能捉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一、情景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十分是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考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把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一年级的学生,刚踏进小学,有时还停留在幼儿园课堂的气氛中,他们对于可爱的小动物们总是缺乏免疫力的,一听到小猫小狗就会露出纯真的笑容。因而,在课的一开场,我常会介绍一位小动物朋友,如小猪先生,小猴贝贝,小熊盼盼等等来带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另外,6、7岁的孩子还爱听故事,只要一听到:“今天,教师给小朋友们讲个故事。本来闹哄哄的课堂一下子就会平静下来,所以,我也经常会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个小故事来创设一个情境,在通过质疑的提问来导入新课。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编了一个故事:“一天,小猴贝贝的妈妈把摘的桃放在桌上,让贝贝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贝贝看到这么多的桃,馋得直流口水,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贝贝算一算吗?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探究9加几的学习中来。二、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目光纳皮尔讲:“我总是尽我的精神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数学的学习相对于故事性强的语文是枯燥而又单调的。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我们也能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多姿多彩的画面能吸引学生目光,并且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知识详细化,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需要。如在教学(和是6、7的加法)时,我编了故事:“一天,数字宝宝6和7吵起来了。并电脑出示数字宝宝6,配以声音:“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拟多。“7马上跳出来,并播放声音:“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拟多。通过演示“6和“7的争吵,不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三、游戏与歌谣,加强练习,发展能力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以兴趣开场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获得成功。但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到数学是那么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强化数学练习的趣味性特别重要。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讲过:“儿童对游戏是喜好的,应知足这个喜好,不但要有游戏时间,而且要让游戏浸透幼儿的生活,儿童的整个生活是游戏。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设计游戏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动、好讲、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稳固新知,提高学习效率,并且使学生爱上数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游戏有:开火车、找朋友、对口令、小蚂蚁搬箱子等等,这些教材上也都有体现。除去教材上已有的游戏,我还设计了一些游戏,将你拍一我拍一改编成稳固分与合的拍手游戏,如稳固6的分与合时,一人拍手讲:“我拍4,另一人则拍手讲:“我拍2,两人拍手讲:“4和2合成6。学生在这样有节拍的拍手游戏中,不但乐在其中还借此稳固了分与合。再如稳固9加几时我设计了另一个游戏,请两名学生手握手搭成一个“桥洞,而后其余学生手持09的数字卡片穿过,穿过时由搭成“桥洞的学生提问:“9?=,手持卡片学生回答正确则放行,否则会被夹住并被淘汰。像这样的游戏都是能够延伸至课后玩,随时随地温习稳固了课堂所学。除了游戏,歌谣也是我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小孩子由于他们语言发展的还不够全面,对于一些数学的术语或者定理并不能熟练记忆和理解的。所以,在教学中要用他们能够听得懂的话语来讲明,并且要合适他们的语言发展,最方便他们记忆的当然要数简短押韵的歌谣了。在教学认识数字时,为了让学生能正确书写,编了顺口溜:“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嘎嘎叫;3像右耳认真听;4像小旗迎风飘。在区别“、“时,编了:“开口向左大于号,开口向右小于号、“开口对大数,尖头对小数。还有(9加几)中的“凑十歌:1、9,1、9好朋友,2、8,2、8手拉手,3、7,3、7一起走,4、6,4、6真快乐,5、5,5、5一双手。通过琅琅上口的歌谣,学生在拍手唱中,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熟练记忆把握了重点、难点。少年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新课程的数学也要一改正去那古板的面孔,让学生好好的“玩!四、精心雕琢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玩中感悟数学魅力乐学之下无负担。让小学生在无负担中考虑,让他们真正地“玩起来,进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地把握数学知识,是校小学数学教师的育人初衷。带着这样的信念,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上作了大胆的尝试,他们在课堂中创造“游戏式教学形式、“活动式教学形式、“开放型教学形式、“生成式教学形式、“问题解决教学形式、“自育自学教学形式等,可谓百花齐放,构成了我校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校园农场里,金灿灿的油菜花正在盛开,校园里弥漫着浓郁的花香,当孩子们幸福地沉浸在美丽而又富有诗意的校园风景中时,数学教师提了个问题可把小家伙们给“难住了。“校园农场里一共有多少朵油菜花?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数学教师神情地展示了数学的魅力。一步、两步、三步只见教师带着孩子们用脚步丈量油菜地的面积,再利用数学估算的方法得出了本人的答案,孩子们惊奇的眼神流露出敬仰之情。当我们拿起小学数学课本,“1、2、3、“1+1、1+2简单的知识,极少的内容,让我“轻率地以为本人三天就能教完所有知识点。然而,站上讲台,我并未感觉到简单,也没品尝到快乐,更多的是挫败感与众多烦恼。烦恼于课堂的无序、孩子的淘气,还有错误频出的作业,此时,我才开场真正体会到为师者的不易。面对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告诉本人:用“心去学。看视频、听讲座、查资料,精心备好每节课,以深化细致的“工匠精神,精心雕琢孩子的趣味数学殿堂,创造了数学教学的传奇与辉煌。五、结论总之,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介入、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经过。有效地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老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而,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凡合适的,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都应该引入教学经过,使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让学生真正介入进来,在玩中学,在学中记,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