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钻井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实施细则.doc
-
资源ID:2870196
资源大小:53.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油田钻井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实施细则.doc
油田钻井井控装置的安装试压使用和管理实施细则第1条 井控装置的安装包括钻井井口装置的安装、井控管汇的安装、钻具内防喷工具的安装等。第2条 钻井井口装置的安装规定:(一)钻井井口装置包括防喷器、防喷器控制系统、四通及套管头等。各次开钻要按设计安装井口装置。(二)防喷器安装完毕后,应校正井口、转盘、天车中心,其偏差不大于10mm。用16mm钢丝绳和反正螺丝在井架底座的对角线上将防喷器绷紧固定。防喷器顶部安装防溢管时,不用的螺孔用丝堵堵住。(三)防溢管处应装挡泥伞,保证防喷器组及四通各闸阀清洁。(四)冬季施工(11月1日至次年3月1日或最低温度低于0),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应采取保温措施,保证开关灵活。(五)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应装齐手动操作杆,操作杆手轮应接出井架底座,靠手轮端应支撑牢固。使用单万向节的操作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不大于30;使用双万向节操作杆应满足手轮转动灵活。手动锁紧杆离地面高度超过1.6m应安装手轮操作台。挂牌标明开、关方向、到位圈数和闸板类型。手轮处应有计量开关圈数的计数装置。(六)防喷器控制系统控制能力应与所控制的防喷器组合及管汇等控制对象相匹配。防喷器远程控制台安装要求:1、安装在面对井架大门左侧(侧钻井、老井加深井宜安装在面对井架大门左侧)、距井口不少于25m的专用活动房内(稠油井如受场地限制,距井口距离不宜少于20m处),距放喷管线或压井管线有2m以上距离,周围留有宽度不少于2m的人行通道,周围1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腐蚀物品;使用电动钻机,摆在钻台后方或井场左后方,距井口25m以远。2、管排架(液压管线)与放喷管线的距离不少于1m,车辆跨越处应装过桥盖板;不应在管排架上堆放杂物和以其作为电焊接地线或在其上进行焊割作业;在液控管线处应设立高压警示标志;井口处应使用耐火液压软管。3、远控台总气源应与司钻控制台气源分开连接,配置气源排水分离器,并保持工作压力;远程控制台应使用通径不小于16mm专用供气管线,不应强行弯曲和压折气管束。4、电源线应从配电房(或发电房内)总开关后直接引出,并用单独的开关控制。 5、远程控制台使用10航空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液压油,待命工况时,液压油油面位于厂家规定的最高油位与最低油位之间,且油面超过油箱高度的1/2。储能器瓶的压力在17.521MPa。液控管线备用接口用钢制承压堵头堵塞。6、远程控制台闸板防喷器换向阀转动方向与控制对象开关状态应一致;环形防喷器和液动放喷闸阀换向阀待命工况为中位。远程控制台上的全封闸板控制换向阀应装罩保护,剪切闸板控制换向阀应安装防止误操作的限位装置。7、司钻控制台上不应安装操作剪切闸板的控制阀。8、司钻控制台摆在司钻操作台附近,并固定牢固。节流控制箱摆放在钻台上靠立管一侧。待命状态时,油面高3050mm,气源压力0.651.30MPa,油压23MPa(孔板式节流阀,油压56Mpa),孔板式节流阀的开启度为3/81/2,筒形节流阀开启度为1823mm。节流控制箱立压表的立管压力传感器要垂直安装。9、液压管线与防喷器、液动闸阀的连接接口处应使用90-125弯头。(七)四通的配置及安装、套管头的配置及安装应符合SY/T 5964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中的相应规定。第3条 井控管汇应符合如下要求:(一)井控管汇包括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和放喷管线。(二)防喷、放喷管线应使用经探伤合格的管材;防喷管线每年探伤一次,放喷管线每三年探伤一次,若压井作业使用过,则完井后经检验探伤合格后才可使用。含硫油气井的井口管线及管汇应采用抗硫的专用管材。防喷管线应采用高压法兰连接,不允许现场焊接。放喷管线与节流、压井管汇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气井及井深大于4000m的井,放喷管线应使用高压法兰连接。(三)钻井液回收管线出口位于除气器进液管前或同一罐内,并固定牢靠(固定不少于两个点,固定间距不宜小于0.3m),出口处使用大于120的铸(锻)钢弯头,通径不小于78mm(侧钻井、老井加深井通径不小于62mm)。 使用硬管线时,每三年探伤一次,若压井作业使用过,则完井后经检验探伤合格后才可使用;转弯处使用角度大于120的铸(锻)钢弯头或具有缓冲垫的标准两通。 使用高压软管线时,有固定安全链(绳),软管中间固定牢靠; 35MPa、21MPa节流管汇可以使用14MPa高压耐火软管,70MPa及以上压力级别节流管汇可以使用35MPa高压耐火软管。(四)放喷管线安装要求:1、放喷管线应有两条,通径不小于78mm (侧钻井、老井加深井通径不小于62mm),不允许在现场焊接。2、管线布局要考虑当地季节风向、居民区、道路、油罐区、电力线及各种设施等情况,一般情况下管线应平直并向井场两侧或后场引出,转弯处应使用角度大于120的铸(锻)钢弯头或具有缓冲垫的标准两通;若用钻杆,公扣朝外;末端进行防沙堵处理。3、管线出口距井口的距离:浅层稠油井30m;生产井50m;预探井、评价井以及气井75m;含硫油气井100m。预探井、评价井、气井、含硫油气井和地层压力大于35MPa的井,副放喷管线长度执行主放喷管线标准。浅层稠油井、玛湖、吉木萨尔致密油等区块低渗油藏的生产井,可只接主放喷管线。其它井,在工程设计中明确副放喷管线长度。对于未接副放喷管线的井,应配备相应长度的放喷管线和固定基墩,在需要时可以随时连接。管线出口前方50m以内不应有居民区、营房、省级以上道路、河流、湖泊、盐池,也不宜有其它设备等障碍物。4、管线每隔911m、转弯处(前后基墩固定)、出口处用基墩或地锚固定牢靠;若跨越10m宽以上的河沟、水塘等障碍,应架设金属过桥支撑;放喷管线出口处使用双基墩固定,距出口端不超过1.5m,出口处固定压板下不得使用可燃物。 5、基墩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30mm,地脚螺栓在水泥基墩的预埋长度大于0.5m;固定压板(整体式,不允许焊接)宽100mm、厚10mm;基墩重量不少于600kg。6、为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放喷管线中部可以使用三通,以便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喷出物排入废液池内。通向废液池的短管,宜用基墩固定。(五)井控管汇所配置的平板阀应符合GB-T 22513-2008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中的相应规定。(六)钻井四通两翼应各有两个闸阀,四通闸阀分别双联后安装在四通两翼,车载钻机受底座空间限制时,1#和4#可以安装在井架底座外侧,4#闸阀为液动阀,2#和3#闸阀常开,1#和4#闸阀常关。浅层稠油井在四通两翼各有一个闸阀,1#闸阀常关,2# 闸阀常开。(七)压井管汇和节流管汇除安装高压表外,还必须安装带有旁通开关(处于关位)的1016MPa低量程压力表,度盘朝向应便于观察。(八)稠油井以及选择35MPa防喷器的井可以使用与防喷器压力级别一致的高压耐火软管作为防喷管线,管线中部应与井架底座或用基墩固定。第4条 钻具内防喷工具要求:(一)钻具内防喷工具包括上部和下部方钻杆旋塞阀、浮阀和防喷钻杆。(二)钻台上配备与钻具尺寸相符的位于开位的备用旋塞阀(顶驱钻机可以不配),钻具内防喷工具的额定工作压力与井口防喷器额定工作压力相匹配(超过70MPa的,选70MPa旋塞);定期活动旋塞阀,保证开关灵活。(三)准备一根防喷单根或防喷立柱(上端接旋塞),防喷单根(防喷立柱)在提下至钻铤前,应置于坡道上或便于快速取用的位置。(四)钻具内防喷工具每年检验一次,检验部门应出具检验合格证和试压曲线。(五)应使用上部带钻杆扣的整体式提升短节,以便缩短关井时间。(六)一类风险井油层套管井段钻进宜使用浮阀。第5条 井控监测仪器及钻井液净化、加重和灌注装置要求:(一)配备坐岗房。钻井液循环罐有液面监测声光报警装置(能直接读出罐内钻井液增减量,以立方米为刻度单位),报警装置分别安装在钻井液罐面(坐岗房内)和司钻操作台附近,报警值设置不宜超过1m3。钻井液增减量的数据读取误差不超过0.3 m3。循环罐、配液罐有容积计量标尺。应配备612 m3的专用灌浆罐。 (二)所有井(稠油井除外)都必须安装除气器,探井、气井及气油比超过300的油井还应安装液气分离器,液气分离器处理量不低于 240 m/h 。1、液气分离器安装在节流管汇的外侧,用三或四根直径12.7mm的、均匀分布的钢丝绳作绷绳牢固固定;其安全阀按规定进行校验,安全阀泄压出口指向井场右侧。2、液气分离器进液管线使用内径不小于78mm的高压耐火软管线,并用基墩固定;高压耐火软管线压力级别与节流管汇节流阀后端压力级别一致(若使用70MPa以上节流管汇,可使用35MPa高压耐火软管);35MPa、21MPa节流管汇可以使用14MPa高压耐火软管,进液管线应使用高压法兰连接。排气管线采用法兰连接,内径不小于140mm,接出井口50m以远,每10-15m固定牢靠,固定基墩重量不低于400kg,基墩地脚螺栓直径不小于20mm,地脚螺栓在水泥基墩的预埋长度大于0.5m;固定压板宽100mm、厚7mm。排气管线离放喷管线距离不小于1.5m。排液管线应使用直径不小于254 mm的硬管线,其出口端可以使用软管线,出口置于缓冲罐上部。井场备有通向排污池的排污管线,需要时再进行连接。3、除气器排气管线可以使用橡胶管线,出口距钻井液罐15m以外。(三)应使用保持型喇叭发报警信号。第6条 井控装置试压要求:(一)井控车间试压:环形防喷器(封闭钻杆)、闸板防喷器(剪切闸板防喷器)和节流管汇、压井管汇、防喷管线、试到防喷器额定工作压力,试压稳压时间不少于10min , 允许压降不大于0.7MPa,密封部位无渗漏。闸板防喷器应做低压试验,试压值为1.42.1MPa,稳压时间不少于3min,压降不大于0.07MPa,密封件部位无渗漏。检修好的井控装置超过12个月,应重新试压。送至井场的防喷器有试压曲线和试压合格证。(二)在井上安装好后,使用堵塞器或试压塞试压,在不超过套管抗内压强度80% 的前提下进行试压,环形防喷器封闭钻杆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70%;闸板防喷器、方钻杆旋塞阀和压井管汇、防喷管线试验压力为防喷器额定工作压力;节流管汇分级试压。放喷管线试验压力不低于10MPa(11月1日至次年3月1日,或气温低于零度,为防止放喷管线冻结,可以不做清水试压,但必须保证放喷管线连接密封可靠),稳压时间不少于10min , 允许压降不大于0.7MPa,密封部位无渗漏。侧钻井、老井加深井,试压值按照防喷器、采油树四通额定工作压力、套管抗内压强度的70%及预计最大关井压力四者中最小值进行试压。法兰式管挂井的全封闸板不做现场试压。(三)在井上安装好后,FZ23-70、2FZ23-70防喷器全封闸板试压15MPa。稠油井防喷器、放喷管线现场试压值为8MPa。稠油井装有双闸板防喷器的,下套管专用闸板可以每3口井试压一次。(四)第二十七条 (四)更换井控装置部件后、防喷器现场安装后二开井段每隔4045d,三、四开井段(稠油井除外)每隔2530d,用堵塞器或试压塞按照上述要求试压。下套管前,更换与套管直径一致尺寸的闸板后应进行试压。若使用5-51/2变径闸板,在下套管前应做5 1/2闸板封闭试压。(五)在井上安装好后,防喷器控制系统按其额定工作压力(21MPa)做一次可靠性试压,稳压时间不少于3min ,密封部位无渗漏。(六)防喷器控制系统用液压油试压,其余井控装置试压介质均为清水(冬季加防冻剂)。(七)现场试压由钻井工程师填写试压记录,安全监理现场确认并签字。(八)三开(稠油井除外)及以后各次开钻的试压,必须用专用试压车或泵车试压,井队留存试压曲线以备检查。试压介质一律用清水,不得用钻井液做介质试压。(九)采油(气)井口装置等井控装置应经检验、试压合格后方能上井安装(附试压合格证);气井还应做气密封试验;采油(气)井口装置在井上组装后还应整体试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第二十八条 井控装置的使用按以下规定执行:(一)环形防喷器不得长时间关井,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用来封闭空井;套压不超过7MPa情况下,用环形防喷器进行不压井起下钻作业时,应使用18斜坡接头的钻具,起下钻速度不得大于0.2m/s;环形防喷器或闸板防喷器关闭后,在关井套压不超过14MPa情况下,允许钻具以不大于0.2m/s的速度上下活动,但不准转动钻具或钻具接头通过胶芯。(二)具有手动锁紧机构的闸板防喷器关井后,应手动锁紧闸板。打开闸板前,应先手动解锁,锁紧和解锁都应一次性到位,解锁到位后回转1/4圈1/2圈。(三)当井内有钻具时,严禁关闭全封闸板防喷器;严禁用打开防喷器的方式来泄井内压力。检修装有绞链侧门的闸板防喷器或更换其闸板时,两侧门不能同时打开。(四)距井控车间距离在100km以外的井,井场或项目部(离井队不超过25km)应备有与在用闸板同规格的半封闸板、相应的密封件(存放温度1627)及其拆装和试压工具。(五)防喷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按SY/T 5964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中的相应规定执行。(六)有二次密封的闸板防喷器和平行闸板阀,只能在其密封失效至严重漏失的紧急情况下才能使用其二次密封功能,且止漏即可,待紧急情况解除后,立即清洗更换二次密封件。(七)平板阀开、关到位后,都应回转1/4圈1/2圈,其开、关应一次完成,不允许半开半闭和作节流阀用。(八)压井管汇不能用作日常灌注钻井液用;防喷管线、节流管汇和压井管汇应采取防堵(自安装之日起每5 10d用压缩空气对井控管汇进行一次扫线,保证管线畅通)、防冻措施(节流、压井管汇房内距地面0.3m处,温度高于3),保证任何状态下各闸阀开关灵活;最大允许关井套压值在节流管汇处以明显的标示牌(附录11)进行标示。(九)井控管汇上所有闸阀,都应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或标识牌(红色表示关,绿色表示开)标明其开、关状态。各种压力级别节流管汇待命工况下闸阀开关状态见图9-图14。压井管汇上的平板阀待命时均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十九条 井控装置的管理执行以下规定:(一)井控车间负责井控装置的管理、维修和现场定期检查;负责重点探井井控装置的安装指导,并对安装质量负责。(二)钻井队负责井控装置的安装,并落实专人负责井控装置的管理、操作,填写保养和检查记录。1、 技术员负责井控装置的日常巡回检查及维修;2、 司钻负责司钻控制台、节流管汇控制箱检查、维护、保养;3、 副钻负责远控房检查、维护和保养;4、 架工负责防喷器、四通两侧闸阀及套管头两侧闸阀的检查、维护和保养;5、 内钳工负责方钻杆上、下旋塞及开关工具的检查、维护和保养;6、 外钳工负责压井管汇、液气分离器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7、 场地工负责节流管汇、除气器及放喷管线的检查、维护和保养;8、 各岗位按上述分工每个班对井控装置进行一次检查、维护和保养。(三)井控车间应设置专用配件库房和橡胶件空调库房,库房温度应满足配件及橡胶件(1627)储藏要求。(四)欠平衡钻井特殊井控作业的设备配套、管理、使用和维修,由设备所有者负责。第三十条 所有井控装备及配件必须是经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认可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否则不允许使用。本油田内加工生产的产品应经过有关部门认证许可,附合格证方能送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