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认识分子教案.docx
10.1认识分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2)知道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原理。3)知道分子非常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同学们观察或分析前人所做实验的结果,沿着科学家探索分子的历程,领会猜想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感知分子的大小,逐步形成丰富的想象力。3情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科学家探索分子的历程和研究成果,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微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心。教学重点:猜想的研究方法,感知分子的小和多。教学难点:领会猜想的內涵。教学方法:观察引导、课上交流探讨、巩固总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章首诗,通过章首诗的内容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及科学探究究的领域和方向,引出本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二、新课学习(一)德谟克里特的猜想【探究活动】:1、水滴石穿水磨石头水冲涮的时间久了,为什么能使石头的表面变得圆滑?2.铜像变光滑走进花园,为什么很远就闻到花香?3铁铲铁铲用久了,为什么会变薄?4、花园一花香弥漫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四幅图片所展示的共同特点,引出德谟克利特的猜想与我们致。德谟克里特的猜想:他认为,石块、铁铲、铜像的手、花粉它们是很微小的点一点散失的。反过来,我们可以猜想:物质是怎样组成的?因此,他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德漠克里特把这种物质微粒叫做“原子”,这个词的意思是“不可再分割的颗粒”猜想是经验素材和科学理论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经常要用到猜想。(二)什么是分子1811年,阿伏加德罗把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多媒体展示人类认识分子的历程。自然界的生活现象一人类认识分子的历程-科学家们的实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概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大块物质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组成的。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分子是能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教育学生遇到困难时也要有“水滴石穿”“铁杵磨针”的意志品质。展示各种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说明固体、液体、气体,无论大小、轻重、有无生命,都是由分子组成的。阅读信息浏览,了解古代思想家对物质结构的思想。(三)分子的大小思考:扎紧的气球为什么时间久了会变小?学生讨论变小的原因并交流。利用数据感知分子的大小(多媒体展示2组数据)介绍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原理和方法。1、分子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大多数分子直径尺度,其数量级为10-10m(0.1nm)介绍纳米这一长度单位。2、大多数分子直径很小,质量也很小。如: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6Kg3、1cm3的水中,约有3.31022个水分子,如果全世界的人者都来数这些分子,每入每秒数1个,也需要大约17万年才能数完。展示欣赏:苯分子、DNA分子、SARS分子、禽流感病毒分子用比较法认识分子的大小:通过分子与兵乓球、兵乓球与地球直径的对比,感知分子的小。【活动】想象分子的大小(1)一小滴油酸体积是1/50cm3,在水面上散开后,可形成厚度数量级为10-10m的油膜。由此可以推断,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110-10m.(2)分子的体积很小,通常1cm3空气中,约有2.71019个空气分子,在一个容积为1cm3的小盒子上开一个小孔,如果每秒让一亿个空气分子逸出,要经过9000年,容器中的分子才能全部逸出,假如有这么多数目的砖块,它们不仅能将地球填满,而且其厚度可达120km。课堂小结:师生交流: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总结】第一节认识分子1、我们应该由一些物理现象作出大胆猜想1、保持物质性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叫分子2、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3、分子直径尺度很小,其数量级为10-10m(0.1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