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docx

    • 资源ID:28793545       资源大小:39.99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详细的活动,相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依据随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随意角度详细方向的精确描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春季是运动的最好季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实行一次越野竞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呈现给大家。二、探究沟通 解决问题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2假如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3自主探究,小组探讨,合作沟通例1的学习是让学生明确可以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通过情境使学生明确须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活动中确定方向的详细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知道在动身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动身吗?假如这样会发生什么状况?这样确定方向精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精确?精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详细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距离 1千米)假如没有距离又会怎样?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三、巩固练习 内化提高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旁边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通过方向与距离的确定,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详细方法。练习三第1、2题是相应的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我们可以依据题目供应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2、相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3、学习运用视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教学重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教学过程:一、学前打算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同学们刚才视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觉面是有大小的,今日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二、探究新知1、教学面积的意义。(1)相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老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视察就能看出。(板书:视察比较)(2)相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3)总结面积的意义。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2、相识面积单位。(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帮忙。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2)相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老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老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提问:这是什么缘由呢?你有没有方法来证明呢?(3)带着问题自学。提问: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同桌两人相互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四、思维训练1、下图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请你写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动脑筋:先估算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简便?算一算。(单位:厘米)板书设计: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实践感知中理解了面积的意义,相识了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并初步建立了这些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的:、经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驾驭求简洁平均数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实力。、渗透统计初步思想。教学实录: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从孩子喜爱的球类运动入手:“小挚友们,你们都喜爱什么球类运动?”生:“足球!”“篮球!”“乒乓球!”师:“这么多小挚友都喜爱足球,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球迷!不过,今日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想组织一次拍球竞赛,有爱好吗?”生:“有!”师:“咱们全班男女生分为两大组,每组商议一下,先为本组起一个名字。”(很快,男生组起名叫“必胜队”,女生组起名叫“欢乐队”。)师:“假如一个人一个人地来拍球,时间确定不够,咱们想个方法,应当怎样进行竞赛呢?”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须要问题提出,同学们立刻有方法,各队推选一名最有实力的代表进行竞赛。竞赛起先,男生10秒钟拍球19个,女生10秒钟拍球20个,老师宣布“欢乐队”为胜。男生立刻不服气,“不行!不行!一个人代表不了大家的水平!再多派几个人!”于是,两队又各派四人上台。竞赛结果:男生队拍球数量为:17、19、21、23。女生队拍球数量为:20、18、15、23。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必胜队”拍球总数为80个,“欢乐队”拍球总数为76个。老师高高地举起男生代表的小手宣布:“必胜队成功!”“吔!”男孩子们兴奋地跳了起来,女生们则懊丧地低下了头。这时老师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劝慰女生“欢乐队的小挚友们,不要气馁,我来加入你们队好不好?”“太好了!”于是,我现场拍球29个。“快算算,这回咱们欢乐队拍球的总数是多少?”女生很快算出:105个。“这一次我宣布:欢乐队成功!”女同学的脸上现出了微笑,男生们却立刻反对:“不公允!不公允!我们是4个人,欢乐队是5个人,这样竞赛不公允!”“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比较哪组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站起来伸开双臂,结结巴巴地说:“把这几个数匀乎匀乎,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求平均数!”几个孩子脱口喊了出来。2、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你能想方法试一试吗?”很快,有同学把大数多的部分匀乎给了小数,使数字平均;有的学生用计算的方法:(17+19+21+23)÷4=20(个)(20+18+15+23+29)÷5=21(个)通过求平均数,比较得出“欢乐队”为胜方。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已经求出来了,但探讨并没有就此停止,我接着引导大家:“欢乐队拍球的平均数是21,21代表什么?你怎么相识理解21这个数?”孩子此时也发觉了问题:“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21呀?“是呀,21是谁拍的数量呀?”老师俨然一个大挚友般地与孩子们一起陷入了思索。此时的课堂很宁静,老师在耐性地等待着。最终,一个清秀的小女孩站起来说:“21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老师我立刻追问:“什么是平均数呀?”生1:“就是把大数多的部分往小数上匀乎匀乎。”生2:“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生3:“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详细的拍球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拍球的平均水平。”此刻,老师再也抑制不住激烈的心情:“孩子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你们的学习精神和理解实力真让我佩服!”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少儿歌手竞赛(出示题目)你知道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多少吗?同学们经过计算得出:(93+98+95+83+92+96+94+)÷7=93(分)。此时电脑上出现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94分。师:“咦?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小挚友们计算1号歌手的得分是93分,而电脑给出的却是94分呢?是我们错了,还是电脑错了?”老师里一片宁静。突然,一个小挚友大声说:“是我们错了!我们看歌手竞赛的时候,还要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呢?”师:“噢!想起来了,是这样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阅历找到了症结所在。同学们立刻自觉地又伏案计算,去掉一个分98分,去掉一个最低分83分,(93+95+92+96+94)÷5=94(分)。电脑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缺憾?你认为应当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结合实例和详细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驾驭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能利用镜子找寻对称轴(特殊是不能对折的物体)。2。实力目标:引导学生视察、探究、发觉、沟通,经验探究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说明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实力。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胜利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究镜面对称的一些特征。教学难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教学打算:课件,镜子。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引入新课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猴子在路边漫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觉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问题:“这是什么缘由?”(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觉类似的现象?”(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2。揭示课题。(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组织活动1。老师示范。(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视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觉?(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4)让学生试一试。2。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第(2)题(1)镜子中的小女孩是举起了左手,小女孩其实举起的是哪只手?(2)从镜子你能知道现在是几点吗?(3)小组探讨:你发觉了镜子中有什么数学学问?原委小女孩照镜子时是几时?(4)小组代表汇报小组探讨的成果。3。小嬉戏模拟照镜子的嬉戏。师:假设苏老师站在镜子前,谁来做镜子中的苏老师呢?(师生表演。)采访镜子中的人:你为什么能做得这么精确?(同桌相互做嬉戏,请一组学生全班展示。)三、归纳小结,提升相识师:今日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怎样?(评析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培育学生的总结归纳实力,关注学生情感。)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一、 创设情景、构造例题:1、播放一段鼓号队检阅的录象。(其中有队列变换的片段)2、师:今年九月份,常熟市也要实行了鼓号队的竞赛,现在各个学校都在抓紧训练,这是我们学校训练的场景。(出示图片)。(1) 看了这个队形你有什么感觉?(很整齐);(2) 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队列你立刻想知道什么?(一共有多少人);(3) 怎样才能很快地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呢?(出示每行12人,排成了4行);(4) 这是他们出场时的队形,假如要能在竞赛中取得好成果,你能否给他们提些建议?(进行队形的变换)。3、出示:同学们进行鼓号队竞赛,出场时每行12人,排成了4行。退场时假如每行排16人,_ ?(学生补充问题:可以排几行?)二、合作探究:1、 探究“退场时”的队形变换。(1)启发揣测:不管队列怎样变换,什么是不变的?(总人数)在总人数不变的状况下,原来每行12人,现在每行16人,那行数与原来相比是增加了还是削减了?(2)独立尝试,小组内沟通方法。(3)沟通汇报:求一共多少人?12×4=48(人) 以排成几行?48÷16=3(行)答:可以排成3行。(4)感知规律。我们发觉,在总人数不变的状况下,每行的人数从12人到16人是增加了,而行数从4行到3行,是削减了。你猜对了吗?2、 探究“竞赛中”的队形变换。(1)在竞赛过程中,他们还可以变换成怎样的队形,你能否帮忙设计一下?出示:同学们进行鼓号队竞赛,出场时每行12人,排成了4行。竞赛中 , ?(2)学生自主编题,同桌探讨?(3)出示:同学们进行鼓号队竞赛,出场时每行12人,排成了4行。竞赛中假如排成6行,每行排几人?>>(4)揣测:在总人数不变的状况下,排的行数从4行到6行是增加了,那么每行的人数与原来相比应当是增加了还是削减了?(5)计算验证。(6)汇报沟通:求一共多少人?12×4=48(人)每行排几人?48÷6=8(行)答:每行排8人。5、比较小结:刚才,我们解决了鼓号队竞赛中的两个数学问题。(板书:解决问题)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地方?(都是先求出总数。)为什么要先求出总数呢?(求出总数后我们可以用总人数÷每行的人数=行数。用总人数÷行数=每行的人数。)三、巩固应用:其实象这样用先求出总数的方法来解决的问题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许多。1、 请你解决。(1)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夏令营,假如租每辆乘48人的大客车,刚好须要3辆。后来联系旅游公司,他们只能供应每辆乘36人的中客车,现在应当租几辆车? (学生解答、评讲。)(2)学校给每辆车上的36人配了3箱“农夫山泉”饮用水,平均每人能分到几瓶? 学生尝试解答。(学生发觉缺少条件,须要补充“每箱矿泉水多少瓶”) 怎样才能知道“每箱矿泉水多少瓶”呢?(打开看一看;看外包装) 解答评讲。2、 请你参谋。小明一家打算暑假里到北京去旅游,这是他了解到的信息。坐汽车 每小时行80千米15小时到达坐火车 每小时行100千米?小时到达坐飞机 每小时行?千米 2小时到达(1)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学生选择相关信息解答。(3)假如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种交通工具,说说你的理由?3、 请你当家。双休日,小芳家来客人了,小芳帮妈妈去买水果,下面是了解到的市场信息。XX市场水果价目表品名 单价(元/千克)香蕉 6芒果 12桂圆 8芦柑 2妈妈给我的钱刚好买4千克香蕉小芳可以怎样买,正好把钱用完?(1) 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 独立思索,小组沟通。(3) 全班沟通:只买一种:(略)买两种:(略)买三种:(略)(4)小结:不管怎样买,都应当先求出一共带了多少钱。四、总结反思:今日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求出总数,再求出其他的问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教学重点: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教学难点:驾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32÷8 45÷5 63÷7 42÷6 54÷9 25÷513÷4 26÷8 33÷6 52÷8 46÷9 61÷8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760÷4 405÷2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二、新授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 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打开书31页,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2.做一做:615÷3 624÷6 218÷2 525÷5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3.推断对错33页,第2题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集体订正4.总结: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5及练习二第5、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看简洁的路途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途。2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表述实力和信息搜集实力。3使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沟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酷爱之情。教学重难点:会看简洁的路途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途。教具打算: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学问,谁来和大家说说?我们在参观巡游的时候也会用到。二、进入情境,运用新知1出示第9页例5彩图。这幅图画了些什么?2通过指定的一个方向,分辨其余的七个方向。同桌沟通,小组沟通,全班沟通。3说说各场馆所在位置。同桌相互问答。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结:我们在参观巡游的时候,先辨别方向,再弄清晰要去的场馆和设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假如有人问路,要把行走路途说清晰。三、巩固运用1第9页“做一做”。2小嬉戏:问路(第11页第3题)四、课堂小结: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2页第5、6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平均数作为统计学问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学问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驾驭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动身,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依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学问并不能简洁地由老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主动地加以建构。再依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肯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驾驭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敏捷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详细如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经验探究、思索、沟通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驾驭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让学生探究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依据详细状况敏捷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奇妙,培育学生的数学爱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3、培育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师: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我们的姓名,谁情愿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笔画数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美丽。(学生动手制作表格)师巡察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洁沟通。(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师:请视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2)比多少?(3)发觉数字间的规律。(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预设生(1)通过计算(7+5+9)÷3=7(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2、在对话沟通中明晰概念师:胡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7画,这又表示什么?预设生(1)表示胡必泛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学生小组探讨,老师巡察指导。探讨完毕,起先全班汇报沟通。)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觉,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7叫做胡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察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沟通计算的方法与结果。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出示老师巡察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2)比平均笔画数。(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探讨,然后组织全班汇报沟通。)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晰明白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2)比平均数公允,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允,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状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允合理。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沟通。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允与否。出示(1)文成县试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学生小组探讨,然后全班汇报沟通。)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肯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料每班的大致人数。(2)略(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师出示例题: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假如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探讨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行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学生列式计算,老师巡察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学生计算,注意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沟通。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沟通。(学生小组合作,沟通看法,老师参加探讨。)学生汇报后,老师简洁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在此短暂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2、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实力。教学重难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进行加法、退位减法。小数点对齐。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主体图。(用幻灯投影或挂图)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到商店里买学习用具。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些商品的单价:铅笔盒6.8元,书包25.8元,练习本2.6元,橡皮擦0.5元,卷笔刀0.8元,铅笔0.6元,水笔 1.2元)。二、经验探究,获得新知1、老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洁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又相识了小数,请猜一猜,我们也应当学习小数的什么?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简洁的小数加、减法。2、教学例3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需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学生经过探讨、沟通,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干脆用小数计算)。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老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干脆计算的方法。(3)要点分析。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视察算式: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3、教学例4.(1)提出问题: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干脆计算。0.2元=2角 8角-6角=2角结果正确(3)出示例4一枝水笔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要求学生用小数干脆计算。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1.2-0.6=0.6元说一说计算要点。两点:一是小数点对齐;二是减法退位,方法于整数减法退位是一样的。4、课堂小结(1)老师说明干脆用小数计算的简便状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相识驾驭小数计算的重要性。(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三、课堂活动1、课本第96页的“做一做”第(1)题是小数加法。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既有小数加法学问,又有小数大小比较学问。第(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提简洁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进行计算。2、补充问题。图中“找你6角”,猜一猜:小红给售货员多少钱,可能,买了什么商品?启发:找出购买商品的钱数尾数有4角的。四、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的第1-3下列各题。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娴熟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驾驭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次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驾驭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支配口算,在扩高校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打算。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育、提高学生的计算实力。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依次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验两位数乘两位数须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驾驭笔算乘法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驾驭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供应生动好玩、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并且,对于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力和良好的数感是非常有利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使学生经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过程。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点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第三课时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6162页练习十四第6、9、10、11、12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娴熟驾驭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育学生的类推实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育思维的敏捷性,促进思维条理化。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加口算,使学生佯称主动动脑、仔细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练习十四第6题。比一比,那组摘得多?2、练习十四第9题:夺红旗小嬉戏。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起先计时。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3、练习十四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沟通。二、估算练习1、练习十四第7题。(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3)全班沟通。2、练习十四第8题。(1)理解题意。(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须要的数据,估算结果。(3)全班沟通。3、练习十四第11题。(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2)独立完成。(3)组织沟通。三、课堂小结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教学目标:1、经验自主探究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的过程。2、会计算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和相应的减法。3、在自主探究新学问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具打算;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生谈话引入本课。二、新授:1、填符号、写算式。师出示小黑板,呈现(1)组图,先分别用数表示两个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提出在中填上合适符号的要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如:两个图形一样大,两个1/2合起来等于1。接着在里填“=”。2、在前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加法算式。接着激励学生:你能写出一个减法算式吗?在学生沟通写出的减法算式时,重点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3、(2)组图可仿照上面进行。三、看图列式计算:1、让学生独立视察图,说一说图表示的意思。2、激励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并计算。沟通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思路。3、看图写减法算式,仿照上述过程进行。教材只呈现了11/3=2/3的算式思路,教学时,还应启发学生写出12/3=1/3。四、练一练:第一、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沟通。第三题,先激励每个学生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己想到的问题,再依据问题列出算式。如,4/4=1,11/4=3/4,12/4=2/4等。五、:说说本节的收获及教法、学法。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教学目标:1、在详细、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经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过程,自主探究口算方法。2、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敏捷性。3、在学习新学问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类推实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口算思路,驾驭口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口算。教学方法:启发式和尝试教学法教具:题卡、小黑板、挂图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看卡片说得数(表内乘除法)二、提出问题,引入新知刚才的口算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表内乘除法口算,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常常会遇到很多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提出目标。)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挂图,你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依据我们获得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轻声说一说)师有重点地板书如下:生1: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黄瓜?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docx)为本站会员(ylj18****41534)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