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范例.docx
-
资源ID:28855246
资源大小:26.0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四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范例.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四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1一、说教材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学问的起步,也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学问的基础。用字母表示数,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头脑中的数是详细的、确定的,而字母表示的数是抽象的、可变的,这是相识上的一个飞跃。学生经验用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须要经验大量的活动,须要积累丰富的阅历。过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挖掘不够深化,学生体验不充分。课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本课我突出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反复体验,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作为教学核心,重在体验、感悟。教学目标:(1)创设不同的情境,促进学生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字母所表示的数的不同取值范围。(2)能在详细的情境中利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沟通。(3)渗透区间思想。(4)感受数学的简约之美。教学重点: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感悟用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知道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一个数、一部分数或任何数)。二、说教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纳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探究过程遵循:从详细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三、说学生学法首先老师创建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爱的、已知的、熟识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沟通、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字母不但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而且可以表示改变的数,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情景中所表示的数的范围也是不断改变的。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实力,从而达到培育学生挖掘问题实力、沟通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四、说教学程序:整个教学流程支配五个环节。环节一: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字母所表示的数的不同取值范围。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第一环节,我预设两个活动,一个活动就是一个不同层次的体验活动一:促进学生感悟字母表示一个确定的数。1,一上课,课件出示不同图片,使学生通过视察知道字母不仅可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还可以用来表示数,从而引入新课。2,出示例1,视察后发觉这些符号和字母可以用来表示数,用、等符号表示数学生以前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是新的学问。解答例1的目的是再次感悟用字母表示一个确定的数。活动二:促进学生感悟字母表示不确定的数,促进学生在详细情境下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区间。学生按所摆正方形的个数写出相应算式后,师提问:“像这样的正方形可以始终摆下去,你们能用更多的算式表示摆不同个数的正方形所用小棒的根数吗?”然后让学生接着往下写算式,目的使学生初步体验这样的算式恒久也写不完,从而相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再让学生想方法用一个式子来概括全部的算式,即用含有字母的算式来表示。使学生了解字母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改变的数,然后,引导学生视察发觉:正方形的个数在不断改变,小棒的根数也在不断改变,但是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始终不变,或者说用小棒的根数是正方形个数的3倍的这种关系却始终不变。这正如德国数学家开普勒所说的“数学就是探讨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最终,老师有意追问:“a”在这里可以代表哪些数,可以是小数吗?可以是分数吗?是学生初步体会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情景中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是不断改变的。本学问点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再一次探究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间的关系,同时,有机渗透函数思想,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环节二:探究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促进学生在抽象的形式下感悟字母表示数的不同区间。首先,师问:“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生答,师出示周长计算公式)“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生答,师出示面积计算公式)接着,课件出示有关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的字母表示要求。然后,引导学生依据这些要求分别用字母表示出这两个公式。(生答:板书:C=a×4、S=a×a)这一层次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已学过图形的计算公式,再次体会字母的作用。环节三:教学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1、学生自学,要求登记你认为重要的新学问,新发觉,和新问题,反馈自学状况接着,支配有关应用简写规则的练习:学生回答c=a×4、s=a×a的简写算式(师接上式板书)。2、巩固应用小组合作一个出题,一个答题3、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4、利用字母公式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先让学生说说要想求正方形的面积或周长必需知道哪个条件,然后让小组同学合作先测量出所摆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公式求出它的面积和周长。目的使学生初步感知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改变的数,而且所表示的数的范围也是不断改变的。生独立完成,重点强调书写格式环节四:全课小结环节五:拓展延长课件出示:人类最早运用字母的记载。介绍“代数学之父”韦达。这一环节将数学文化适时渗透,旨在使学生了解相关数学史学问的同时,受到思想教化和情感熏陶,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环节六:畅游“奥运迷宫”(逐一出示课件)首先,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从入口处到才智屋、游船馆、音乐吧的路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三段路程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进而体会在同一个算式里不同的数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接着,来到音乐吧。音乐吧里正在干什么呢?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整首“数青蛙”儿歌。(“试一试”1)再到福娃广场去看看(推断题)最终到才智宫去看看。才智宫里有一幅壁画,让生说说上面的画面与下面的7a有什么联系?假如把上面的7个排球去掉,你想想还可以给他换一幅怎样的画面?目的使学生知道生活当中好多有意义的例子都可以用7a来表示。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鉴于用字母表示数本身比较抽象、枯燥,所以特地设计了“畅游欢乐园”的情境串,旨在通过形式活泼、内容多样的练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并从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酷爱数学的情感。四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2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由于在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是由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学生来说在相识上是一次飞跃。同时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学问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学问和规则与原来的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学问和规律却是学习方程、代数以及函数的主要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学问与技能:驾驭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字母表示数及简洁的数量关系,体会字母所表示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活动,能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情感看法、价值观: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爱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洁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三、说教法、学法依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纳试验法为主,直观演示法、探讨、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我细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索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主动诱导学生思索,我适时运用电教媒体演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状态中,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实力。四、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激发爱好,设疑导入其次环节: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第三环节:巩固练习,解决问题第四环节:前呼后应,总结收获第五环节:了解历史,拓展提高(一)激发爱好,设疑导入。1、屏幕演示:(1)你在生活中见过用字母表示的符号吗?(如:CCTV、车牌号、P)(2)它们都有什么特点?(简洁明白,简单明白)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中的实例引入,给学生一种用字母表示事物的印象,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易懂,也为下面的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埋下伏笔。2、由儿歌引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数青蛙的儿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1)“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这样数能数完吗?(2)你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几只青蛙就有几张嘴,所以我们可以说“n只青蛙n张嘴。”这样唱起来也就简洁多了。(3)像这样从一只青蛙、二只青蛙到许多青蛙,我们可以用字母n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设计意图:我从儿歌入手,让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同时也降低了用字母表示数的难度。(二)探究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1、猜年龄嬉戏(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年龄。选用一个学生供应的数据进行下列的学习。(2)提问:老师比你大16岁,老师多大了_.(3)让学生推算在当你一岁的时候,老师的岁数是多少岁?2岁,3岁,。(4)当你的年龄为a岁,那么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5)拓展:当老师b岁的时候,请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自己的岁数。设计意图:从实际动身,以简洁的加减法为基础,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2、摆三角形,发觉规律。让同学们拿出事先打算好的小棒。(1)动手操作,摆出一个三角形。(2)提出问题:摆1个三角形须要多少根小棒?(3根)那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须要多少根小棒?摆3个呢?请算一算。摆a个呢?(3)电脑演示:三角形个数123a小棒根数1×32×33×3a×3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用字母表示简洁的数量关系。3、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1)出示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2)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3)用给定的字母试着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4)视频介绍数字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的规则留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数与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写为“点”或者省略不写;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简洁的数量关系,结合学生的试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强调表示的规范性,让学生既能从试验中得到数学规律,又要驾驭数学表示的严密性。(5)练习:(A组)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4×b=a×c=1×m=x×x=y×2=(B组)填空:一只手有5个手指,两只手有10个手指,N只手有_个手指。我们每76年才能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园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是在公元_年。(C组)推断下列各式的简便写法是否正确:(1)a×7=7a()(2)1×t=t()(3)12+x=12x()(4)x×x=2x()设计意图:通过两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与格式,由浅入深,让学生体会到学问学习后胜利的喜悦感与成就感,增加学生的学习爱好。(三)巩固练习,解决问题。1、填一填:(1)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n天共看了()页。(2)一条裤子a元,一件上衣比裤子贵12元,一条上衣元。(3)水果店运来25箱苹果,卖出去x箱,还剩下箱。(4)一辆公汽原有35人,新街车站下去x人,又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人。2、看图回答问题(1)小华家道学校的路程是()。(2)小军家都小丽家的路程是()。(3)小华家到小丽家的路程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3一、说教材分析用字母表示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4446页的学习内容。由于学生由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相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显得味同嚼蜡的。而这些学问和规则的驾驭程度,又是学习简易方程的主要基础,干脆影响到后序学问的学习。二、说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运算定律,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和技能解决问题。2、经验由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优越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酷爱数学的情感和学习数学的爱好。基于对教材的分析,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并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是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号的简写和缩写,运用字母公式和数量关系求值。三、说教法、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行之有效.(1)感悟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采纳情境体验法。即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究,去应用,从而发觉学问,理解学问,驾驭学问。(2)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采纳讲练结合法。即让学生自学简写规则,然后老师引导归纳小结,并在运用中加强理解与相识。2、学法学生通过视察、比较、思索、沟通、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四、说教学过程依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一)创设情境、感受意义学生伴随着音乐齐唱英文字母歌ABC,利用喜闻乐见的符合年龄特征的儿歌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通过列举生活中字母表示的事物(如CCTV、M、KFC、NBA、扑克牌、JQK)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字母牌分类,并根据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起来。使学生感知字母就在生活中。由字母表示事物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发觉字母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而且在数学王国中也应用地特别广泛。那么,今日就与大家一同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环节一初步感知字母表示数依据新课标的理念,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经过不断地思索和转变,有效地经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探究过程。在这个环节中,先出示了例1中的三道练习题,通过探究规律和百宝箱解密码两个活动,让学生进行独立思索、合作沟通,动手计算来感悟新知-用、或a、x、n、m这些图形符号、字母可用来表示一个特定的数。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字母表示数,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的例子,引出例2。环节二通过对用文字叙述与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对比,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你能很快猜出这些算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数吗?你是依据什么方法来猜的呢?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这些运算定律用文字怎样叙述?用字母怎样表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填写表格。通过对比,你更喜爱用哪种表达方式?为什么?很快得出用文字叙述更?锁,有时不简单说清晰。而用字母表示更为简洁,易记又便于应用。这样形成显明剧烈的对比,进一步感知字母表示的优越性。环节三探究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通过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学会怎样用字母表示已学过图形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再次体会用字母表示的必要性和优越性。环节四、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自学书本第45-46页的内容后,然后老师引导归纳小结含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字母公式求值。假如=6厘米,你会用字母式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吗?同时支配有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刚好反馈、巩固,从而避开混淆。有效化解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简写。(三)练习巩固、强化提高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a×= b×c= 4×m= ×5=b×8= b×1= ×= y×y=2、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a 2 2.5×2.5 x?x 62x 2 6×2 2.52 a×23 、推断(1)a×0.3写作a0.3 ( ) (2)a×b×c写作abc ( )(3)7×7写作77 ( ) (4)a+2写作2a ( )(5)b×2×c写作2bc ( ) (6)1×a写作a ( )(7)b×b可以写成2b. ( )4、5、请同学们运用字母公式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与周长。本节课的练习形式多样。加强对比练习,区分数字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的乘号才能省略,其他的运算符号都不能省略。整个应用设计有坡度、难易适中,使不同学生的实力得以提高。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在愉悦的情景教学中学习和巩固了新知。(四)总结评价,拓展延长1、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介绍先驱,传承文化。3、总结评价设计总评:本节课力求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的教学理念。创设问题情境,从情境中发觉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经验学会用字母表示事物特定的数-运算定律计算公式-计量单位的过程。数形结合,在对比、沟通、探讨、共享中,初步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四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4一、说教材:用字母表示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3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对简洁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已经比较熟识,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学问的重要基础。同时本单元学问又是学生进入代数学问学习的入门学问,是学习方程的基础。二、说教学目标:1、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习用代数符号语言进行表述沟通。2、经验把简洁的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发展符号感。3、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洁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三、说教法,学法:教法:1、感悟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属于“程序性学问”,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纳建构主义教学策略,详细实施方法是情境体验法。即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究,去应用,从而发觉学问,理解学问,驾驭学问。2、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法属于“陈述性学问”,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采纳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式,由学生自学简写规则,然后在运用中加强理解与相识。学习方式多样:视察,比较,思索,沟通,概括,应用与反思等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的理解。四、说教学教学设计理念1让学生自己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本节课教学用字母表示数,全部含有字母的式子都让学生自己写出来。每个例题都为学生写式子留出了空位。可以说,没有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教材告知学生的。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呢?我实行了两个策略。(1)直观形象地显示数量关系。第1道例题我用奥运纪念邮票为素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爱好,而且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数学内容,理解数量关系。买一套纪念邮票就有6枚,买两套就有2x6枚,同时课件出示相应的套数,让学生明白了买几套就有几个6枚。为学生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创建了条件。(2)从列出的算式类推。在例1的教学中,先列出一些算式,接着再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就简单了。先写买2套、3套、4套拥有邮票的数量是2×6、×6、×6,学生很简单类推出买a套拥有邮票的数量是a×6。让学生经验自己写出含有字母式子的过程有三个作用:一是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二是在写式子的时候自觉感受其含义;三是初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解决问题的'须要,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1)体会用字母能代表一大批详细的数,含有字母的式子能概括地表示数量关系。第一道例题在写出式子a×6以后,提示学生想一想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假如接着买,a可以表示5、6、7接着又会想到a也可以表示已经买过的1、2、3、4,于是得到a可以表示1、2、3、4多数多个自然数。尽管在其他的例题里教材没有这样的问题,教学中我仍旧提出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多次进行这样的从部分到全体的联想,学生就能体会到字母表示数具有概括性的特征。(2)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一个详细的数,这时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有一个确定的值。其次道例题写出表示射击队人数的式子16x,并知道这里的x也可以表示很多个数之后,让学生计算当x时射击队的人数。学生又经验了从概括到详细的相识过程,体会到含有字母的式子当字母有确定的值时,式子的值也确定了。(3)体会用字母表示公式便于表达、易于记忆。例3教学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以正方形的周长为例,学生都会先想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是边长乘4,并以此写出×4。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字母公式比文字表达简便。在写出字母公式以后,学生乐意用这个公式代替“路程等于速度乘时间”,这正是体会了字母公式便利后的自觉选择。3让学生初步驾驭用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定。字母与数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的时候,有一些书写上的规定应当遵守,主要有三条:第一,数与字母相乘时的乘号还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都省去不写,但数必需写在字母的前面。如a×通常写成4a。其次,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去不写。如x×y通常写成xy。第三,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如a×a可以写成a。在全课小结后出示“你知道吗”,介绍闻名数学家韦达。最终通过联系实际的思索题,让学生在较困难的问题里用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四年级下册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5一、说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浙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数。简易方程是小学生学习代数学问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们联系学习代数初步学问的起先。由于小学生由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相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学问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相识和习惯不同,而这些学问和规律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中学里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2、教学目标:原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是以“驾驭必要的学问技能”作为标准对学习目标进行分解的,依据认知领域发展的不同层次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认知学会驾驭”,要求学生理解和驾驭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知道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能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由于仅仅着眼于认知的角度,单纯以学问技能的驾驭为标准来分解目标,因而由此而形成的学习目标是缺乏“整体、系统发展”的意义。新教案对学习目标的分解是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进行的,更注意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目标的可操作性。学习目标首先被分解为“学问和实力”、“过程和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不仅解决了“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喜爱学”和“主动学”的问题。二、说教学方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纳了情景教学法和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三、说学生学法首先老师创建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喜爱的、已知的、熟识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沟通、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以表示数量关系,也可以表示数量。再通过各种联系将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实力,从而达到培育学生挖掘问题实力、沟通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四、说教学活动1、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原教案的导入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上是按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的,思路在接着“教教材”,不仅教学过程一般化,学生也没有真正进入主动能动的学习状态。老师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一种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从用教材中的材料教,到选择、设计合适的材料教,更是一种创建和发展。老师要擅长发觉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谐发展。本节课抛开了教材中的原有例题,从学生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我们认为选择这样的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能促使学生主动思维,有利于组织学生主动主动地投入学习。老师不应当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应当成为课程的创建者和开发者。故在新教案中的导入和对学问技能的驾驭上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包括老师自身的优势、特长)所设计的。课前谈话就足以激发起学生的爱好,用“帅、酷、牛”等时尚用语及一首儿时的歌谣“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深深激发学生新奇心和主动性。一则“失物招领”和“畅想年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眼前一亮有了簇新感。同时还注意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创设了肯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去畅想自己和老师的年龄,购买喜爱的物品,既直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2、以学生生活经验为素材,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到数学角度。原教案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忽视了充分利用学生的学问阅历基础、认知特点。新教案的学习活动重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如在“失物招领”中,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字母a可以表示随意一个数,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又大胆调用学生熟知的生活阅历,使数学学习变得易于理解驾驭。学生对于怎样用单价、数量求总价已经很熟识,因此,我就干脆让学生根据老师的特别要求自由选购食品,并列出求总价的式子。经过分析,概括得出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这节课的练习中,支配了以下几个情境练习:从儿歌“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中感悟、理解代数式的意义;依据相关条件用代数式表示任课老师和听课老师的年龄。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新意。3、“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原教案中老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忽视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因此学生的学习热忱没有达到高涨。新教案中老师则充分留意到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须要引导和在“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情景条件下才能有效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学整体上更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也更紧密,更多的是在详细的情境中产生问题进而萌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的构建学问。最终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加以巩固。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现有的学问和生活阅历都得到了广泛的调动。使学习过程不仅具有了“最近发展”的意义,而且也是“经济化”的。4、关注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接着发展须要。原教案的作业和反馈都是较单一的,形式上和要求上还不够多元。在新教案中老师考虑到了不同的学生完成作业的量上可以有差异,尤其在在反馈上实行的形式和评价也是多样的,比如老师评价、学生自己一自己喜爱的方式评价自己,并依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赐予不同的指导和反馈。5、自主的问题情境,开放的练习视野,引发了蓬勃的思维活动。学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家人年龄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学习材料,从而使其对学问的驾驭由形象感知迈向抽象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学问”在老师细心设计的发展性练习中得到有效拓展。一是深度的拓展。“男生a人,女生b人”,从只有一个字母,跨越到含有两个字母,认知的思维已走向深化;二是广度的拓展。“你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在想方设法提问的过程中,势必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反思检阅自己的已有学问模块。这样一来,学习呈现出了一种整合性的态势,学问的范围已走向宽泛。因此,用这样一个发展性练习结课,真可谓意味深长!五、本节课引出的几点思索1、课程改革的关键还是老师观念的变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让学生经验学习的过程,通过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2、课堂的活动设计得有实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要解决“学到什么”和“怎样学习”的问题,还要解决学生“喜爱学”和“主动学”的问题,重视学生的情感看法,肯定要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特点为动身点。3、学生的学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不能把一堂课作为教化的终极目的和结果,更主要的是方法和爱好的引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