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最新.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二)(9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 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20、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 ) (2)朝服衣冠( )(3)暮寝而思之( )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译文:22.邹忌“孰视之”又“窥镜而自视”,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三)(7分)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病:困苦。忮(zhì):嫉妒。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23.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我至子所 ( ) (2)不乐依人焉( ) (3)燕不喻而去( )纪教化网2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B、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C、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25、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2分)(二)(9分) 20、 (4分)( 1 )长,高(2)穿戴(3)躺着休息,睡觉(4)偏爱21、(2分)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22、(3分)头脑醒悟,有自知之明。(大意写出即可)(三)(7分) 23、(3分)(1)处所(2 )依附,依靠(3)知道,明白24、 (2 分) B25.(2分)示例一:劝说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示例二:说明爱与恨、祸与福相互倚伏,相互转化的道理。(大意写出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2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1)臣之妻私臣 (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王之蔽甚矣 ( ) (4)面刺寡人之过者 ( )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各划一处)(2分)(1)今齐地方千里 (2)上书谏寡人者翻译。(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结合选文思索,齐威五能战胜于朝廷的缘由是什么?(2分)答案(1)偏爱;(2)认为、以为;(3)受蒙蔽;(4)指责。(每词1分,共4分)(1)今齐地/方千里;(2)上书/谏寡人者。(每处1分,共2分)(群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在公共场所争论(君王的过失)并使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说明了“闻”1分,留意了句式、语意连贯1分)齐威王之所以能战胜于朝廷是因为邹忌擅长劝谏和齐威王擅长纳谏。(2分,每点1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3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说明加粗的词语。窥镜:_王之蔽甚矣:_朝服衣冠: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3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_4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对待这种赞美。_参考答案:1照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早晨2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俊美。3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推断、冷静思索,能正视自己。4示例: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索,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4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太宗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注释:励精:激昂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 政道:施政的方略。雅:素来 经:治理 劳:慰劳1说明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1)孰视之( )(2)皆以美于徐公( )(3)王之蔽甚矣( )(4)思竭其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3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_。4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_5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_参考答案:1(1)同“熟”,细致(2)认为(3)受蒙蔽(4)完,尽2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丽,是偏爱我。( “美”“私”等关键词的翻译正确,大意对即可)3(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4不设统一答案。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擅长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纳设喻、示意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意思对即可)5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唐太宗特别思念和感谢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意思对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战国策一书,是 时期由 (人名)编辑整理的。(1分)2.说明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修八尺有余( ) 孰视之 ( )私我也 ( ) 今齐地方千里 ( )3.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2分)答:4.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白什么意思?(2分)答:5.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3分)答:阅读答案1.西汉(或汉)刘向(每空0.5分)2.长,这里指身高通“熟”细致偏爱方圆(每小题0.5分)3.略。(围绕“有自知之明,擅长思索;头脑冷静,客观分析问题,擅长视察,勇于深思;实事求是;不偏听偏信,能客观冷静地相识自己”回答。答出随意一点,意思对即可)4.略。(围绕“接受,认同,赞许,确定;意识到纳谏或广开言路的必要;能相识到兴利除弊的必要;表明改革的决心大”回答。答出随意一点、意思对即可)5.示例我: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喻国家大事,以小见大,自己及君,含蓄委婉。启发国君意识到自己受了蒙蔽,从而达到了进谏的目的。(围绕“设喻说理;类比推理;设喻;讽喻”中随意一点绽开回答。意思对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20xx题。(共14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三年春,帝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问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 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桓灵也。帝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选自资治通鉴·晋纪)注释: 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 官库:公家的库房。 殆:几乎。20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1)期年之后: (2)皆朝于齐:(3)喟然: (4)固为胜之:21、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以 此 言 之 殆 不 如 桓 灵 也。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2)朕可方汉之何帝?_23、阅读两文,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乙两个选段都告知我们作为臣子要向君王进谏。B甲、乙两个选段中进谏的语言都很生动感人,打动了君王的心。C邹忌与刘毅在进谏时都是讲究策略、方式,从自身作比,用类比的方法,从侧面相劝谏。D甲段中的威王是个明君,乙段中的司马炎是个昏君。参考答案:20、(1)满 (2)朝见 (3)感概地 (4)原来21、以 此 言 之 殆 不 如 桓 灵 也。22、(1)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2)我可以和汉代的哪一个帝王相比23、C (参考译文 春季,晋武帝亲自到南郊祭祀。典礼结束后,晋武帝感叹地询问司隶校尉刘毅说:我可以和汉代的哪一个帝王相比?刘毅回答说:可与桓帝、灵帝相比。晋武帝说:何至于到这个地步?刘毅说:桓帝、灵帝出卖官职的钱都进了官府的仓库,陛下出卖官职的钱都进了个人的家门,凭这一点来说,也许还不如桓帝、灵帝了。晋武帝大笑道:桓帝、灵帝的时代,听不到这样的话,现在朕有正直的臣下,已经赛过桓帝、灵帝了。)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7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说明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朝服衣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终写 及其结果。.邹忌胜利劝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日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分)答案穿戴 偏爱(2分。说明正确一字给1分)B(2分)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2分。期虽必需译正确,译错一字扣0.5分)切身经验 齐王纳谏(2分。一空1分)启示我们:说话要留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告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敬重被劝告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开心地接受看法。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8阅读文言,回答问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 说明下列文言句中加粗的词语。(1 )臣之妻私( )臣(2 )今齐地方( )千里(3 )闻( )寡人之耳者(4 )时时而间( )进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3.进谏难,须要志气和才智;纳谏也难,须要气度和胸怀。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观赏谁?请简述理由。参考答案:1.(1)偏爱(2)方圆(3)使听到(4)间或,偶然2.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王受蒙蔽很深啊。3.例:我观赏邹忌,理由是邹忌能够从家庭小事想到国家大事,现身说法并且委婉地劝谏。我观赏齐威王,理由是齐威王能够擅长听取臣下的看法,并且立刻进行改革。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9(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二)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选自金楼子·郑龙谏勿伤百姓)畋(tián):打猎。野人:农夫。伐:攻打。戮:杀戮。是:这是。缘木:爬树。爵:爵位。15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1)臣之妻私臣 (2)今齐地方千里 (3)王之蔽甚矣 (4)故缘木愈高者愈惧16翻译下面句子。(2分)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17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缘由是什么?(2分)18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纳了什么不同的方法?(2分)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1920题。(4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9.诗歌所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为美化的?你从哪句看出的? (2分)20.绽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所呈现的画面。(2分)15.(4分)(1)偏爱 (2)土地方圆 (3)受蒙蔽(4)因此,所以16.(2分)吩咐刚下达,很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像集市一样。17.(2分)有邹忌这样敢于进谏、擅长进谏的臣民(1分);有齐威王这样知错就改、擅长纳谏的国君(1分)。18.(2分)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指责。(意思对即可)19.(2分)自然造就 (1分),从“造化钟神秀”可以看出(1分)。20.(2分)山上云雾缭绕,飘渺有若仙境,心胸为之荡漾,睁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凝视着那些归巢的鸟儿。(意思对即可)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4说明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形貌昳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 闻寡人之耳者:15翻译下列句子。(4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6文中一起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有什么作用?(2分)17“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请说说齐国为什么能“战胜于朝廷”?(3分)18. 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听到一些比较夸张的奉承话。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该怎么去应对那些溢美之词。(2分)参考答案:(三)14光艳漂亮(2)以为美(3)蒙蔽,些处指因受蒙蔽而不明(4)使听到(4分)15。全体臣下,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受上等奖赏.(2分)(2)几个月之后,对时(有时)进谏(2分)16.为下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作铺垫.(2分)17.(1)因为齐国有邹忌这样关切国事,精明能干的治国之才(1分)他擅长讽谏,以生活小事喻国家大事,类比推理,大胆而含蓄地指出国家治理的问题所在君主备受蒙蔽(1分)(2)齐王胸襟文,擅长纳谏,齐国因此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使四方臣服,做到了”战胜于朝廷(1分)18.示例: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索,实事求是(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 说明下面加粗的词。皆以美于徐公 时时而间进2. 翻译下面的句子。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 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你更观赏那一位?说说你的看法。(二)陈晓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典郡:掌管郡务。伎:通假字,同“技”。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4. 加粗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 世以为神(以为:把当作)B. 及守荆南回(及:和,与)C. 坐客罔不叹服(罔:没有)D. 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务:致力,从事)5.翻译下面的句子。岂汝先人志邪?6.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打他?参考答案:1.比。间或、偶然。2.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进谏的了。3.示例:我更观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告,这是一种才智。我更观赏齐威王,因为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他人劝谏。4.B5.莫非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愿吗?6.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2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小孺子:年轻人。三旦:三天。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务:一心,肯定。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2分)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B、奉命于危难之间C、管夷吾举干士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14、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译: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2分)(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参考答案:12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3B14(1)当面指责(2)满一年(一年也可)15(1)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争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翻译时大意得1分谤讥闻译对得1分)(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害。(翻译时大意得1分,前顾译对各1分)16(1)都采纳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3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4分)(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今齐地方千里:(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翻译下面句子(2分)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2分)“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吩咐?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吩咐?( 2分)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2分)答案的确、实在;土地方圆;当面;间或。 ( 4分)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争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2分)门庭若市;造句略。 ( 2分)颁布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的吩咐,让人们敢于说真话,实现剤国治国安民、旺盛富强。( 2分)那句俗语没有错。我们可以有新的理解。劝诫别人要看对象,有人适合听顺耳之言,有人则非逆耳之言不起作用,但在多数状况下,我们肯定要讲究劝诫方式。既然是给别人提建议或看法,又希望被别人接受,最好选择一种让人开心的方式,因而忠言未必逆耳。( 2分)解析试题分析:诚在这里是的确、实在的意思。诚还有表示假设的用法,译为“假如”“假如”,如陈涉世家中的“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燕”。留意“地方”是两个词,地是土地,方是方圆的意思。面是当面,时时是间或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说明。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详细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常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驾驭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试题分析:留意谤议的翻译,指责争论,市朝是公共场所,闻是使听到的意思。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留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留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殊要留意一些特别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试题分析:出自这段选文的成语是门庭若市。要造句必需先弄清这个成语的意思。门庭若市:门前和院子里人许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许多。现形容来的人许多,特别喧闹。考点:本题考查成语说明及运用。点评: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做题时既要知道成语的原意,又要结合详细的语境进行说明。试题分析:从原文“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得到第一问的答案。齐王下达这个吩咐的目的是让人们敢于说真话,科学地治理国家,实现国家的旺盛富强。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点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出选段的主要内容,再依据题干的要求用原文的语句进行回答。试题分析:先指出那句俗语有没有错,再分析没有错的缘由。主要从劝诫别人要留意对象、留意方法技巧、说话的语气的角度去分析。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探究实力。点评:解答冲突与否的题目,先定性,说冲突不冲突再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此题分析时说话上要看对象、要留意方式方法,留意说话的语气。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4阅读下文,完成14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说明文中加粗词语。蔽:_闻:_孰:_以: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_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_3你认为邹忌和齐王各是怎样的人?试作概括。答:_4 请你从邹忌和齐王两方面谈谈邹忌进谏胜利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