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教案最新.docx
后赤壁赋教案后赤壁赋教案1课题后赤壁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学问及特别用法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3、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4、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剧烈冲突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2、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难点:1、鉴赏文章奇思遐想的浪漫主义特色2、道士化鹤的寓意教具打算多媒体投影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要求消退语言障碍,了解文章大意;赏析第一段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要求:(课前完成)1、熟读全文,留意栖鹘冯夷蒙茸悄然戛然翩跹等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以及巉的书写2、借助注释和词典,初步理解文意;查阅成语词典,积累成语时常之需水落石出风起云涌3、复习苏轼的赤壁赋(必修一P96)4、不懂的地方或吃不准的地方做上记号,打算提问或探讨5、思索课文后面的阅读与探讨1、2题,争取自己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二、导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的确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峻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其次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看法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看法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苦痛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决、镇静、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原委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三、诵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正音、释义,疏通文意(同学质疑,提出不会说明、翻译的词句,师生共同探讨解决)、点名诵读(最好是自告奋勇)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皋go坂bn行xng鲈l从:使跟从,译为带领坂:山坡,斜坡乐:以之为乐行:走已而:不久,一会儿何:怎么办薄:迫近举:撒顾:可是谋:商议诸:兼词,相当于之于须:通需(二)读其次段(同上),正音、释义巉chn栖q鹘h冯png划hu悄qio凛ln断:阻隔曾:才,刚刚摄:提上: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履:践踏,踩巉岩:险峻的高山,此处指赤壁披:拨开蒙茸:茂密的草丛踞:蹲坐危:高焉:相当于之,译为我悄:忧愁样子肃:恐惊的样子凛:恐惊的样子(三)齐读第三段(同上),正音、释义裳chng缟go戛ji翩pin跹xin揖y俛f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裳:古人穿的下衣缟:原指白绢,此指白色西:向西飞,方位名词作动词羽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羽毛做的衣服翩跹:形容轻快地跳舞俛:同俯,向下,低头,和仰相对畴昔:过去,以前寤:睡醒,与寐相对户:泛指门2、通过诵读来体会作者蕴涵在景物描绘中的情感:我们先来看一张表,同样是黄州赤壁,所游的时间是不同的,那么景色也发生了改变作者在前赤壁赋中的情感改变是乐悲乐,那么在后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脉络是怎样的?请同学们将自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读出来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分组探讨作者的情感改变再举荐代表诵读全文并简述节奏及重、弱读处理的理由(事先予以必要指导:叙述的句子要读得平缓,描写的句子要留意语境,争论抒情的句子要留意作者的主观感情色调,以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读出作者的情感)游前(1节):乐(优游自由)语调舒缓轻快游中(2节)悲(景非往昔,山景的阴森险峻让人悲恐压抑)语调由感叹渐入哀痛沉重游后(3节)惆怅(失意苦闷,茫然无绪)语调深长缓慢四、赏析课文第一段: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改变波澜的动词顾乐叹谋游(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时常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2、原委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老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化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建的过程,这也是许多学生缺乏也未能赐予重视的一种审美实力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爽,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尽显初冬景物之神韵:清静、明净、空灵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深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相识,有必要说明一下)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闻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季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干脆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略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要特殊提一下以备子时常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原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爱护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一般百姓中早已著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一般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全部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奢侈,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样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爱护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许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地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看法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索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供应了一个细细体会生命的平台其次课时教学要点:赏析课文其次段、第三段,从中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剧烈冲突和被贬之后在苦闷中寻求精神解脱的心情;比较阅读两篇赤壁赋;扩展阅读苏轼定风波教学过程:一、赏析课文其次段: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1、来到赤壁首先进入诗人一行视线的是怎样的景色?这四句写景句子,你最喜爱哪句,为什么?(先老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而后学生分析其意境,最终老师小结)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1)断岸千尺,夸张手法,明写岸之高,暗写(水之浅)(2)为什么会有山高月小的感觉?(农历十月,已是初冬,天气清朗,作为参照物的山,就显得特别高峻;相比之下,月亮就显得小了)小结: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不同于前赋的清幽它不仅呈现了月色下山水的那份遗世独立的美态,而且充溢着浓浓的凭吊江山之幽情,造物者的天工和历史心情达到了完备的统一2、由此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什么会有如此感慨?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既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奇妙的惊羡诗人由此生发了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因为上次游赤壁时所见之景是怎样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是何等邈远宽阔!现在反差如此之大,作者就不能不生感慨了3、学生翻译予乃摄衣而上俯冯夷之幽宫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实力,体会该语段句式参差所造成的特别表达效果该语段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摄、履、披、踞、登、攀、俯,写登山以六字句开头,间以三字句,后以六字句收尾,节奏呈缓急缓的改变节奏由急而缓,示意着登顶行为已结束,也预示着诗人情感的进一步改变4、诗人为何会划然长啸?融入自然后心情转为激扬(安静的乐激扬的乐),以啸声抒发内心感慨5、诗人又为何会悄然而悲,凛乎不行久留呢?登山所见景物巉岩、蒙茸、虎豹、虬龙、危巢、幽宫,色调是阴暗的,草木振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营造的是阴森恐怖的氛围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昂扬的心情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另,作者被贬黄州,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仍是待罪之身,起居行动还受到监视、管制,心中恐惊的阴影实在是挥之不去,沉痛、悲凉时时常地向作者袭来,所以这正是他艰难的政治境况和惊恐的心理状态的反映6、长啸之后的宁静哀痛,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漂浮,表现出诗人什么样情感改变?随遇而安的看法,感情又转为安静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肯定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实行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欢乐和心灵劝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7、小结:诗人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情感经验的改变:江山不行复识划然长啸凛乎不行久留听其所止而休情感的改变:安静的乐激扬的乐悲安静第三段:1、该段共三层:、江中见鹤、梦中道士化鹤、不见其处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特地独创胸前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要读懂此段,应引导学生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化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世界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瞬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苏东坡被贬谪黄州,某天与几个挚友在江上饮酒说话,不觉已经入夜,看江天一色,风露浩然,他有所触动,填了一首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下阕云: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今逝,江海寄余生(上阕为: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写完之后,与客人们高声唱了几遍,这才各自散去其次天不知道怎么一传,许多人就嚷嚷:苏东坡已经把冠服挂在江边,坐一条小舟长啸而去,不知逃到哪里隐居去啦!郡守徐君猷听了是又惊又怕,担忧真的丢失了这个罪人,急连忙忙赶到苏宅察看,却见大苏先生还酣睡未醒呢,小舟从今逝,江海寄余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罢了然而这事传得特别邪乎,连远在东京汴梁的宋神宗都听说了,也半信半疑的)鹤的象征义:形貌出众,有名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闻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闻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的化身这一情节示意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的影响密不行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是他一向心中所憧憬的且他在黄州期间结交的挚友不乏僧人道士,他也间一、二日辄往安国寺披览佛经)尽管苏轼一生崇尚儒学,讲究务实,奋厉有当世之志、致君尧舜,但每当其政治上遭受挫折失意,他便会从老庄思想寻求精神上的自我超脱(旷达不因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小结:道士化鹤这一情节在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境况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就像李白想借助梦游天姥与神仙相聚一样,也像李贺的天上谣,把天庭仙境描绘成令人憧憬的乐土一样,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想怎么样一样的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样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奇的奇思遐想,充溢着浪漫主义色调3、你又如何理解作者在梦鹤化为道士后又增加醒来找寻道士一笔?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志向、理想的迷茫,犹如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经常在儒家的主动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似冲突的思想是其困难感情的真实体现二、总结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与联系:(先学生说,老师小结)1、景物不同:一写初秋之物,侧重写江与月;一写孟冬之景,侧重写江月木石2、游踪不同:前赋侧重泛舟,人不离舟;后赋写了舟游、山游、舟游侧重登壁但相同的是都擅长依据不同季节、不同地点,抓住景物特征来描写3、表达方式不同:前赋通过主客问答,争论风生,后赋以记游为主,重在叙事;同:都采纳主客对话的形式,都寓情于物,寓情于景,都寄寓着作者的生活看法4、所抒情感不同:表达的情趣和胸襟也有不同,前赋表现作者胸襟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后赋却借助幽深寂寥的境界,主要表达想出世的思想,有虚无色调;但相同的是均为被贬之后所作精神苦闷,想寻求解脱三、全文小结: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歌,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而有豪壮之行,又因景物而生忧,忧而长啸,长啸后的宁静孤寂,放任漂流的安静心情,梦境的空灵等,显明地表现出视觉、听觉、动态及心中的感受,尤其情感随景物的转换更是奇妙,全篇描述了这么多的情感与景物,却完全融合为一体,若不是心中真实感受,必定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而将难以言喻之情,以精简的文字呈现,可见苏轼文学修养的不凡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悲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眠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欣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爱好、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一般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溢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行起企及的美四、布置作业:解决课后练习题板书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时间七月既望,初秋十月之望,初冬地点黄州赤壁黄州赤壁景色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月白风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心情乐悲乐乐悲惆怅迷茫后赤壁赋教案2学问与技能: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驾驭相关的文言学问,流畅地翻译全文。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改变,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困难的思想感情,培育学生主动向上的人生观。归纳积累文言学问;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看法的相识。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 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二、推动新课:1.介绍作者: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像(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 (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三、整体感知:1.识读:请学生朗诵课文,辨字形、字音。2.评读:分角朗读第一段,分组朗诵其次段,全班读第三段,勾疑难,疏通文意,“评点” 重点文言字词。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动身,打算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非常欢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妙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日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态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与妻子商议,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须要。”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与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巡游。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巡游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态的怪石上,又时常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振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悲伤悲伤,感到恐惊,觉得这里使人胆怯,不行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岸。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孤独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犹如黑裙子,身上的白羽犹如雪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巡游欢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突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3. 概括段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其次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与梦会道士两件事。4想象一下,假如让你以课文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会打算哪些景物?如何运用色调?明确:内 容,月、水、风、舟景物,色 彩:淡雅朦胧外貌、神态 整体效果:人与自 人物 ,活动 , 然之间是那样与 (体现出来的感情) 谐亲近四、作业:读熟课文,试着背诵课文。其次课时一、 导入新课:1.检查朗读状况,全班朗读课文。2.复习上节课段落大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其次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第三段:叙述夜逢孤鹤与梦会道士两件事。二、分析课文:(一)分析第一段:1.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会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明确:1)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2)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与他旷达的心胸。2.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明确:黄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深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与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二)分析其次段:1. 本段写了哪些场景?明确: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明确: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2)对赤壁之景旧颜不再的感叹实际暗含对世事改变无常,年华逝水的无奈盖叹;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奇妙的惊羡3.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1)、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妙河山满目凄凉。4.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明确:1)、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扬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2)、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激扬的乐5.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行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与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昂扬的心情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6.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扬哀痛后,实行了什么的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看法?明确: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修焉。”2)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三、小结:夜游赤壁情感经验的改变:江山不行复识 无奈、惊羡划然长啸 激扬的乐凛乎不行久留 哀痛、恐惊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四、作业:背诵课文第一其次段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二、分析课文第三段:作者是如何逢鹤的?你认为作者有否真正逢鹤?提示:孤鹤东来,明显是为文末梦见道士伏笔的,你怎样理解这个梦境?试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两个角度来谈谈。明确:()第三自然段写了江中见鹤,后梦见鹤化道士。()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名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 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与超脱尘世的情怀。()思想内容方面,作者的境况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作者“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一样。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奇的奇思遐想,充溢着浪漫主义色调。三、深化探究:1.与前赤壁赋的写景句子作比较,意境、情感发生什么改变?明确:1)意境:前赤壁赋整个意境恬淡飘渺;而后赤壁赋却奇崛瑰伟,不再“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再游赤壁,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历程:抛弃客人,独自踏上寻幽历险之路登越险境之兴奋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顿感“高处不胜寒”渺小与悲伤解缆登舟,随波漂浮,任其所止。2)情感:与前赤壁赋中“乐悲乐”的情感改变有所不同,后赤壁赋中的情感由安静的乐,到激扬的乐,再转为悲,但最终并没有复归于乐,而是归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无奈与淡泊。2.自读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提示:)从游的方式上去比较)从景色描写上去比较) 写作重点上去比较4)从作者心情改变去比较明确:1)前赋 后赋点 限于舟中主要写岸上景 字字秋色 句句冬景重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情 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2)形式、思想:就形式而论之,前赋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也;后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然有乐有悲,但存在乐观旷达,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恐,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的苦痛?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世间?四、小结: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再游赤壁 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 又因景物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看法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五、作业:背诵课文。后赤壁赋教案3学问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学问及特别用法。2、了解前后赤壁赋的异同和联系。实力目标:1、体会本文情、景、理交融的技巧;2、培育鉴赏古代散文的实力。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其“”外儒内道”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1、本文写景语句的鉴赏2、诗人情感的改变轨迹3、道士化鹤的寓意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打算:1、布置学生复习前赤壁赋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诗人去世前两个月所写,就其政治事业而言,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的确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苏轼平生受到两次严峻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其次次是在岁时被贬往惠州,岁时贬至儋州,到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虽说苏轼早就名震文坛,贬至黄州后且因畏祸而不敢多写诗文,但黄州时期仍是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都创作于此时。)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看法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看法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苦痛。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决、镇静、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原委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二、赏析课文、齐读至“复游于赤壁之下”,正音、释义。皋go 坂 行í 鲈ú从:使跟从,译为“带领”坂:山坡,斜坡乐:以之为乐行:走已而:不久,一会儿何:怎么办薄:迫近举:撒顾:可是谋:商议诸:兼词,相当于“之于”须:通“需“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个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能显示情节改变波澜的动词。顾乐叹谋游(初到黄州,苏轼寓居城东定惠院,不久他的家眷也来到了黄州,便迁居到城南江边的临皋亭。由于家里人多口阔,仅靠他微薄的薪奉,生活很感困难。后蒙老友马正卿为他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让其开垦耕种粮食,才基本解决了生活问题。他还在这里修房子,因是在大雪中修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取名为雪堂。堂前屋后广种果木佳蔬,可供生活时常之需,并将雪堂自比为陶渊明的斜川。因此地位于黄州的东坡,遂自此取号为东坡居士。)2、原委是什么样的美景令诗人“顾而乐之,行歌相答”?“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老师直译这四句写景的句子。、让学生用一段文字描述一下这四句所写之景。点一到两位学生朗读所写语段。“直译”到“描述”,对作品的鉴赏层面从意读上升到了美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只有对作品的语言进行想象、还原,才能深化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其实就是一个“再创建”的过程,这也是许多学生缺乏也未能赐予重视的一种审美实力。白描式的写景语言,质朴清爽,语淡而意丰。寥寥十六字,便逼真地写出了初冬月夜景色之清朗,环境之清空,静谧宁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深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广东的学生对霜没有生活的相识,有必要说明一下。“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我国东汉闻名科学家张衡的诗描述了火星西移的深秋季节,秋虫鸣叫,繁霜出现,草木凋零的景象。“严霜杀物”令“百工休”。霜并非是露结成,而是二物同一气,都是水气凝成,凝成物若暖则是露;若寒甚,水汽干脆凝华为冰晶则是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的诗说霜使秋色更美。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在诗中也赞美霜后色愈浓“荒荒瘦日作秋晖,稍略微喧破晓霏,只有江枫偏得意,夜摇霜水染红衣”。可见霜的出现可带来美景和好的旅游季节。)3、主、客、妇三方的对话要特殊提一下“以备子时常之须”。与友人一起饮酒赏月,进而诗歌相和,原来就是文人雅事、快事,更何况此酒乃贤妻所备?在患难之中,能有这样一位懂得爱护自己的妻子,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在生活中的苏轼是位什么样的人呢?苏堤和东坡肉在一般百姓中早已著名遐迩,而苏轼的家庭生活呢?在他的小品文中我们可以一窥一二。这些类似便条、日记的小文,记录了他作为一般人日常的喜怒哀乐。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二红饭:“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嚼之啧啧有声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然日中腹饥,用浆水淘之,自然甘酸浮滑,有西北村落气味。今日复令庖人杂以小豆做饭,尤有味。老妻大笑日:此新样二红饭也。”这篇小品文写于被贬黄州时,当时苏轼由于政治上坚持己见遭贬斥,连累了妻儿。甚至连工资也没有,他把全部的钱都吊在屋顶以防奢侈,每天只用一吊。生活异样艰苦,有时甚至要采杞食菊充饥。苏轼也亲自耕种大麦,和着粳米做饭,当然很难下咽。小儿女为此调笑说像嚼虱子。于是他设法改进工艺,加入了小豆。妻子就美名其曰为二红饭。在艰苦的环境下,一家人没有怨言没有责难,有的只是其乐融融的支持和理解。文中的老妻即是王闰之,一位能够懂得,爱护诗人的女性。她是王弗的堂妹,因排行的兄弟姐妹许多,称“二十七娘”。她是苏轼的知已。不仅能够诗情画意的生活,在患难中也能相伴共苦。在“乌台诗案”中,王闰之“几怖死”,哭得死去活来,苏东坡也万箭钻心、却“无一语之”,只回头“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王闰之听后“不觉失笑”。看到妻子笑了,于是东坡便分手而去。由此可看出,东坡与王闰之的感情极为笃厚,当此生离死别之时,尚能以旷达看法处之,说明他们间的理解是极深的。黄州的日子令苏轼成熟起来,也让他有了充分的时间思索自省,从而找到真正的自己。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其实,他并不是一个人。医治诗人伤痛最好的心灵补剂,恰恰是来自他的家庭,良好的家庭生活供应了一个细细体会生命的平台。)4、学生甲朗读第一段良宵、贵宾、佳肴、美酒,四美已具,重游赤壁,乘兴而为。时隔三月,初冬的赤壁又是怎样一番妙境呢?、齐读其次段,正音、释义巉chán栖q鹘hú冯píng划huà悄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