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数学教案汇总.docx
位置数学教案位置数学教案1公开课教案授课时间: 20xx.11.17早上其次节 授课班级:初三、1班 授课老师:教学内容: 7.7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向学生渗透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育学生视察、分析、概括、学问迁移的实力;2. 通过例题教学,培育学生敏捷运用学问的解决实力。情感与看法目标:让学生从运动的观点来视察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关系、关注学问的生成,发展与改变的过程,主动探究,勇于发觉。从而领悟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改变着的,并且在肯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教学难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探讨及运用教学程序设计:利用多媒体放映落日的动画,初中数学教案数学教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公开课)。引导学生从公共点个数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两方面体会直线和圆的不同位置关系。学生看投影并思索问题调动学生主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中探究新知今日我们学习7.7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通过视察直线和圆的公共点个数得出直线和圆相离、相交、相切的定义。2、视察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r的大小改变,类比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由圆半径和点与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来判定,总结得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来判定。得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和性质。6 厘米,O的半径为r厘米,当圆心O从点A动身,沿着线路AB一BC一CA运动,回到点A时,O随着点O的运动而移动在O移动过程中,从切点的个数来考虑,相切有几种不同的状况?写出不怜悯况下,r的取值范围及相应的切点个数布置作业1、课本第101页7.3 A组第2、3题2、课余时间,留心视察四周事物,找出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实例,说给大家听。位置数学教案2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体会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2、能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3、发展学生的识图实力。情感与价值观:1、由学生感爱好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2、通过运用位置确定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到数学与人类生活是亲密联系的。教学重点:会依据已知条件正确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如图,假如用(0,0)表示点A,(1,0)表示点B,(1,2)表示点F。想一想:根据这个规律该如何表示其它点的位置:二、新授:1、学生分小组探讨,找出规律,然后回答沟通:C(2,0),D(2,1),E(2,2),G(0,2),H(0,1)2、做一做:(投影P126,图5-3)假如用(0,0)表示点A的位置,用(2,1)表示点B的位置,那么(1)图中五角星五个顶点的位置如何表示?(2)图中五枚黑棋子的位置如何表示?(3)图中(6,1),(10,8)位置上的棋子分别是哪一枚?师:这里的数据有两个,一个表示水平方向与A点距离,另一个表示竖直方向上到A点的距离。3、例2(投影图5-4)借助刻度尺,量角器解决如下问题:(1)教学楼位于校门的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上?到校门的图上距离约是多少厘米?实际距离呢?(2)某楼位于校门的南偏东约75°的方向,到校门的实际距离约240米,说出这一地点的名称。(3)假如用(2,5)表示图上校门的位置,那么图书馆的位置如何表示?(10,5)表示哪个地点的位置?同桌学生合作,利用刻度尺,量角器等工具,在书上测量并计算。(1)北偏52°,图上距离为2.5cm,实际距离为250米(留意单位的换算)(2)240米=24000厘米,24000÷10000=2.4(厘米),经测量位于校门的南偏东70°的方向上,到校门的距离240米的地点是试验楼。(3)图书馆的位置表示为(2,9)、(10,5)表示旗杆的位置。4、想一想:上例中,分别是通过何种方式表示一物体的位置呢?仅有一个数据,能精确确定教学楼的位置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师总结:两种方式:方位角和距离。与0点的水平距离及与0点的竖直距离的两个数据。仅用一个数据不能精确地确定教学楼的位置。5、做一做,投影图5-5假如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途经过的第3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让学生思索后,分别让若干个学生说出其他几个位置的表示方法:(0,0)、(1,0)、(3、2)、(3、4)、(5、4)、(5、6)、(7、6)、(7、8)师:这里我们习惯上把表示水平上的距离的数据写在前面,表示竖直距离的数据写在后面,组成的一对数表示某点的位置。三、随堂练习:P128、1、2T1,四人小组合作,在图中画出条路途,写出表达方式。T2,先引导学生选择确定位置的方法,再利用工具测量。四、小结:确定位置的两种方式。五、作业:(1)习题5、2(2)作业本位置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依次。一、导入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相识,假如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洁又精确吗?2、学生各抒己见,探讨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二、新授1、教学例1(1)假如老师用其次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留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其次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根据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其次个数据表示行。假如这两个数据的依次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3、练习:(1)老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精确位置。(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须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4、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假如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2)依按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探讨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3)同桌探讨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4)学生依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三、练习1、练习一第4题(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3、练习一第6题(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变更?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变更?(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4)视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觉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变更,上移时行也就是其次个数据发生变更)四、总结我们今日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驾驭的状况如何?五、作业练习一第1、2、5、7、8题。教学追记: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从学生熟识的座位依次动身,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育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位置数学教案4目标:1.区分左右关系。2.发觉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的差别。打算:1.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笔。2.每位幼儿右手贴一标记。3.纸蝴蝶人手一只。过程:一、 发觉自身的的左右。1.启发幼儿发觉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眼、耳、鼻孔、腿、脚等)2.嬉戏:看谁做得对。幼儿依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摸右耳”、“举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头”,右手叉腰”等。3.嬉戏:蝴蝶飞飞。幼儿人手一只蝴蝶,当老师说“蝴蝶停在左肩上(或其它部位)”,幼儿就把蝴蝶放在左肩上,。老师检查,幼儿全放对了,嬉戏接着进行;假如幼儿把蝴蝶放错了,请个别幼儿来帮助订正。4.请幼儿说说自己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二、尝试以客体为中心判别左右。1.请一组56个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又是谁。2.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这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3.活动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三、操作活动。1.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详细的左右关系。课后反思:在上本课之前我先给幼儿在右手上系上一个彩色的蝴蝶结,然后引导幼儿来进行区分左右。左右对于幼儿来说要精确区分有肯定难度,活动中半数幼儿能够区分的很清晰,但还有很多小挚友让他反复按口令来区分还是简单分错。针对这一状况可请家长在家里对于孩子的学习状况进行摸底检查和教孩子区分左右。平常还可利用玩嬉戏形式帮助孩子区分左右,加深记忆。位置数学教案5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初步理解东偏北(南)、西偏南(北)等方向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育学生视察实力、识图实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实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情境中学生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洁的路途图。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洁的路途图。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说看过。谁知道竞赛的.结果是谁赢了?一起说乌龟。为什么是乌龟赢了?生说:因为兔子睡了一觉。兔子知道自己错了。今日又要跟乌龟再竞赛赛跑:请看龟兔赛跑续集观看龟兔赛跑图片,导入课题。小兔为什么又会输?生笑着说这是因为小兔跑错方向了。怎样才能走到终点呢?由哪几个要素确定?今日我们就来探讨有关于:终点在起点什么方向上?终点和起点相距多远?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日的新课:位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方位?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还有呢?生: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我们已经学习了8个方位。课件出示。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每年我国的沿海地区都会受到台风的侵扰。瞧,这是某年的一个强台风位置图,请测算一下。(一)教学例11.现在台风中心的位置。(课件出示)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A市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2.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假如只有这个条件,能否确定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吗?3.假如这样预报会发生什么状况?这样确定方向精确吗?怎样预报会更加的精确?4.还要预报什么?(距离)(距离600千米)假如没有距离又会怎样?5.小结:预报台风时既要说方向又要说距离。强调:东偏南30°还可以怎样表示?也可以说成南偏东60°,但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6.口答:台风大约多少个小时后到达A市?7.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0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操作中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然后集体订正。(二)教学例21.课件出示:台风到达A市后,变更方向向B市移动。受台风影响,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km。请你在例1的图标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2.怎样表示距离呢?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假如学生没有说到,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准备怎样在图上表示出200km?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用1cm表示100km比较合适。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订正后沟通: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留意什么?怎样确定?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老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依据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5.口答: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km/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6.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1页的做一做,打开课本第21页的做一做:(1)有关信息: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2)师:要在平面图上精确地标出一个地方的位置,你认为须要考虑哪几个方面?(3)师生共同梳理:A.先确定好平面图的中心。B.确定方向和距离。(4)自主操作,独立绘制平面图。(5)指名展示沟通,完善绘图过程。学生展示绘制的图,并演示过程,其他学生评议补充。看来画图的过程有点困难,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画图的过程和方法清晰了吗?刚才你们是不是这样画的?三、学问反馈,巩固应用看来同学们对本届的学问驾驭的还不错。现在你们有志气来挑战自我吗?课件出示:1、警察局收到卧底送来的示意图(1)犯罪分子1在警察局的()方向,距离是()米。(2)犯罪分子2在警察局的()向,距离是()米。(3)犯罪分子3在警察局的()方向,距离是()米。2、做一做,课件出示,独立完成后订正。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位置与方向,生活常遇到,要想定位置,两点要记牢:方向是首要,距离少不了。五、拓展延长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你们能用今日所学的学问创作一幅学校建筑平面图吗?自己起先试一试吧!位置数学教案6一、三维目标1、学问与技能(1)理解圆与圆的位置的种类;(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两圆的连心线长;(3)会用连心线长推断两圆的位置关系、2、过程与方法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1)当时,圆与圆相离;(2)当时,圆与圆外切;(3)当时,圆与圆相交;(4)当时,圆与圆内切;(5)当时,圆与圆内含;3、情态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视察图形,理解并驾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培育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与难点:用坐标法推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三、教学设想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结合学生已有学问以验,启发学生思索,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老师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并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学生回顾学问点时,可相互沟通、2、推断两圆的位置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引导学生明确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发觉推断和解决两圆的位置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留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解题的方法、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关系的方法、学生视察图形并思索,发表自己的解题方法、3、例3你能依据题目,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方程所表示的圆吗?你从中发觉了什么?培育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老师应当关注并发觉有多少学生利用“图形”求,对这些学生应当赐予表扬、同时强调,解析几何是一门数与形结合的学科、4、依据你所画出的图形,可以直观推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如何把这些直观的事实转化为数学语言呢?进一步培育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实力、利用判别式来探求两圆的位置关系、师:启发学生利用图形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几何问题、生:视察图形,并通过思索,指出两圆的交点,可以转化为两个圆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后是否有实数根,进而利用判别式求解、5、从上面你所画出的图形,你能发觉解决两个圆的位置的其它方法吗?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精神,培育学生师:指导学生利用两个圆的圆心坐标、半径长、连心线长的关系来判别两个圆的位置、生:相互探讨、沟通,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通过图形的直观性,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两点间距离公式寻求解题的途径、6、如何推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呢?从详细到一般地总结推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一般方法、师:对于两个圆的方程,我们应当如何推断它们的位置关系呢?引导学生探讨、沟通,说出各自的想法,并进行分析、评价,补充完善推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7、阅读例3的两种解法,解决第137页的练习题、巩固方法,并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题、生:阅读教科书的例3,并完成第137页的练习题、问题设计意图师生活动8、若将两个圆的方程相减,你发觉了什么?得出两个圆的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师:引导并启发学生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的求法、生:通过推断、分析,得出相交弦所在直线的方程、9、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否可以转化为一条直线与两个圆中的一个圆的关系的判定呢?进一步验证相交弦的方程、师:引导学生验证结论、生:相互探讨、沟通,验证结论、10、课堂小结:老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索:(1)通过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的推断,你学到了什么?(2)推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如何利用两个圆的相交弦来推断它们的位置关系?作业:习题4、2A组:4、7、位置数学教案7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材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1能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2通过形式多样的嬉戏与练习,让学生娴熟驾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发展其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行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3. 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培育对数学的亲切感。使学生经验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驾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一、从实际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学生学会在详细情景中用数对确定位置1谈话引入。今日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欢迎吗?老师们都很想相识你们。咱们先来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可以吗?2合作沟通,在已有阅历的基础上探究新知。()出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长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写或画在纸上。汇报:班长的位置在第组的第三个,他在从右边数其次组的第三排哪个小组也用语言描述出了班长的位置?请班长起立,他们的描述精确吗?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长的位置,有的同学说第几组,第几行,第几排)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组、排、行、等多种方式,还可以从不同的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了我们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语言达成一样,一般规定: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板书:列行老师左手起第一组就是第一列,横排就是第一行班长的位置在第列、第行。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画图的方法:假如大家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看全班的座位,这张图应当怎么放?(课件)把座位图转过来,班长的位置变了吗?为什么?(没变,还是第四列第三行,因为老师和我们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但位置没变)()探究新知。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师指图:这是谁的位置?(我的,我的位置在第五列,第个)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同桌说说自己的位置。今日老师还要教你们一种更为简洁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吗?板书:(,)你们知道,这是谁的位置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像这样用两个数来表示位置,我们称它们为数对。(板书)下面我们就来探讨用数对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板书)()巩固新知。、谁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两个,说出数对的含义,板书出来。老师板书:(,),请这个同学起立,回答问题:(,)(,)这两个数对都由数字、组成,他们表示的位置一样吗?为什么(两个数字组成依次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老师出示图中的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推断对错。(,)(,)(,)当出示(,)时,问:两个的意思一样吗?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假如有个班级最终一个同学的位置是(,),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人吗?为什么?(个,因为表示有列,行,所以人)、小嬉戏:接龙。老师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起立,说出下一个同学的位置,以此类推。先让学生在心中想好你想叫得同学的位置。、找寻新位置。同学们都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了吗?下面这个环节要检验你们每一个同学是否真的会了。整理好你的东西,依据你手中的数对,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学生的数对里有两个特别设计:(,)和(,)二、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出示动物园示意图。你能看懂这张图吗?图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请你用数对说出飞禽馆和南门的位置。请你写出狮虎山,猴山,大象馆的位置。视察这三个地点在图中的位置和他们的数对,你有什么发觉?周六,小红和妈妈去动物园玩,她们的游玩路途如下请你说出她们的参观路途。请你设计一条路途:(1)从南门进,从北门出。(2)经过全部的景点。(3)不走重复路途。用数对写出路途方案。2老师的礼物。老师相送给每位同学一份礼物,但是只有驾驭了今日所学的学问的同学才能看到这份礼物。学生根据数对涂色。介绍阅历:这么多数对,你是怎么做到不丢不重,又精确的找到位置的。看来这些同学取得胜利时有方法的,老师真心庆贺你们,没有胜利的同学也别气馁,老师把信念送给你们,只要吸取好的阅历,下次肯定会胜利。思索:在这幅图中,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和之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方法一样,一组数对表示一个方格,而不是一个点)第页第4题第()小题:描出下列各点并按字母依次依次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这道题的构图方式和刚才的心行构图有什么不同?三、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举出例子吗?老师出示:地图、围棋图四、小结五、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任选构图方式,用数对确定位置,设计一个图案。把设计方案和效果图都记录在图表纸上。位置数学教案8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能依据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培育学生空间观念和小组合作实力。教学重难点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讲解定向运动,导入新课。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南针,根据标绘在地图上的方向线,在野外环境中自行选择行进路途,不断地推断并订正前进的方向,依次通过赛会预先放置的各个检查点,以最短时间到达全部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是一项健康的户外运动、是一项人与自然融合的运动、是一项挑战自我的运动。在运动中人们有回来自然、身心放松的良好感觉。定向运动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园里进行,也可在环境美丽的校内里进行。二、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挑战一次公园定向越野赛。自己探究:这次探究公园定向越野赛,第一赛段是从起点到1号点,那我们如何去找1号点呢? 生:1号点在起点东北方向,我们从起点向东北方向走。师:只知道向东北方向走,能又快又准的找到号点吗?生:我认为不行。从起点到东北方向有许多路途可以走。师:对啊!我们只知道方向,但怎样才能很快到1号点呢?生:我认为找起点到1号点路程最近的方法最好,这样才能很快到1号点。师:现在我们同学有两种方法,一种只看方向,另一种只看两地的距离,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样能精确描述1号点吗?师:那怎样才能精确地找到1号点呢?生: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师:那怎样利用已有的方向和位置来确定1号点的位置? (分组探讨)生:1号点在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大约要走1000米。生:1号点在起点北偏东60°的方向上,大约要走1000米。师:提问:确定随意一点,应从哪几个方面描述?生:从方向、距离来描述。师:同学们能否指出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一生指出东南西北方向。师:你能依据自己所在的位置指出东偏北30°的方向吗?(学生指出了)小结:同学们,平常我们在生活中描述位置方向,一般以夹角较小方向上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就说偏向那个方向。三、拓展练习:1、图上练习:教材第18页“做一做”2、实践活动:分组沟通描述学校里各个建筑物的所在位置方向。四、总结:你在本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位置数学教案9谁的位置动了这节活动课,幼儿比较难理解,为了引导幼儿能够清晰区分左和右,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知觉和推断力,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将本节活动课,设计成嬉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愉的气氛中参加、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问。1、区分左右关系。2、发觉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3、发觉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4、发展幼儿的视察力、空间想象实力。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育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精确性、灵敏性。1、用海绵纸做红、绿两种手镯。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3、水彩笔。(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小挚友,你用哪只手握铅笔?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对了,我们都要用右手。我们的右手很能干,给它戴上红手镯,那左手就戴上绿手镯。今日我们就来区分左和右。(二)发觉自身的左右1、启发幼儿发觉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2、嬉戏:看谁做得对。让幼儿跟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起先速度可以较缓慢,随后嬉戏的速度由慢变快。如:"举起你的右手(戴红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绿手镯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盖"。"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三)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1、请5-6名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xxx的左边是谁,右边有是谁。2、嬉戏: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老师的指令作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3、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四)操作活动1、请幼儿翻开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详细的左右关系。让幼儿区分左右,加深对左右空间方位的相识,进一步相识左右是一对在肯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相对概念。一、依据学生相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阅历。一般学生在6岁时就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辨别尚未发展完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上、下”“前、后”,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对“左、右”的辨别,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的功能来帮助学生相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进而使学生对左右的相识逐步深化。二、在嬉戏活动中引导学生分辨位置关系。新课程提出,学习目标应由“关注学问”转向“关注学生”,课堂设计应由“给出学问”转向“引起活动”得到“经验、体验”。新课程改革也视学习为“做”的过程、“阅历”的过程,凸现学生学习的实践性特点。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听口令和听反口令拍手的嬉戏活动,当看到自己拍的和别人一样时,他们的笑容是那样的绚丽,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胜利感。假如发觉自己“上当”的同时,他们就会抓紧订正。如此设计,不仅注意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意,使学生心中充溢激烈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溢和满意。心理学的探讨也表明:只有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学生无疑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主动投入学习。位置数学教案10教学目标:1、参加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建立“上、下”、“前、后”方向感的过程。2、能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对性。3、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学打算:课件。预设流程:一、谈话导入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嘴巴上面有什么?(鼻子、眼睛等)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板书课题:上、下)二、探究新知1、举诞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你能举诞生活中有关上、下的例子吗?(生举例)2、视察主题图体会上、下含义。小挚友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知道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想知道吗?今日老师就带大家到南京长江大桥去开开眼界。(课件出示主题图)提问:请小挚友们细致视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生回答)我们小挚友真了不得,发觉了这么多,那谁能说出,汽车的下面有什么?(生回答)你们有什么想问大家的吗?(学生提问,其余同学解决)3、把课本的第1页空白的地方补充完整。4、做一做(课本第2页“做一做”第1题)。(1)把数学书放在语文书的下面(同桌相互检查),把铅笔盒放在语文书的上面。(老师检查)(2)感受上下的相对性:谁能把它们的位置调整一下?(指名2生变更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余同学摆。)三、课堂作业1、拍手嬉戏:上拍拍,下拍拍,请把小手伸向前;前拍拍,后拍拍,请把小手伸回来。(反复做3遍)学生会了以后,自己找好挚友合作做。(巩固上下、前后概念)2、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拿数字卡片摆一摆)有一场汽车竞赛,去采访的记者阿姨发来了手机短信,关于到终点的次序有这样几条信息(课件出示信息: 2号车排在最前面;1号车在5号车和3号车的后面;3号车的前面是5号车。)你能推断他们分别是第几名吗?四、小结今日你学会了什么?位置数学教案11教学目标:1、通过详细的活动,相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2、能依据方向(随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3、能描叙简洁的路途图。重点难点:1、能依据方向(随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描叙简洁的路途图。教学打算:小方向盘纸、小猴纸片、小鹿纸片、小熊猫纸片教学过程:1、探究新知1)学生看图,收取有用信息。2)学生用工具测量它们的方向。3)把学生获得的信息综合起来。2、出示情境图:你有什么方法确定大鸣山在大本营的什么方向?3、完成试一试中的第一题。1)师生按要求共同演示。2)同桌相互摆、说。3)全班沟通。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5、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1)同桌相互探讨。2)看法反馈,相互补充。学生动手测量小组沟通讨学生自己演示,逐步体验。通过动手操作,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白确定某一物体的详细位置,仅靠单一的方向和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详细位置。从详细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体会两物体的方向是相对的。理解到运用,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6、课堂小结。7、作业布置:练一练的其次题。学生思索位置数学教案12核心导读:活动目标:1、感知55坐标格的空间位置关系。2、能用语言清晰、精确地表达坐标的详细位置,学习坐标的书面记录方式。3、对数学活动感爱好,喜爱运用数学语言。活动打算:1、幼儿用书。2、15的数活动目标:1、感知5×5坐标格的空间位置关系。2、能用语言清晰、精确地表达坐标的详细位置,学习坐标的书面记录方式。3、对数学活动感爱好,喜爱运用数学语言。活动打算:1、幼儿用书。2、15的数字卡片两套。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相识单元和楼层。1、设置故事情景,激发幼儿对相识坐标的期盼。师:动物园盖了一座新的大高楼,有许多房间。(出示没有楼层和单元数字标记的5×5楼房图片)小狗、小猫、小兔子、小狮子还有大象每人选择了一个房间搬了进来。(老师分别把动物图卡贴在相应的坐标位置)它们搬进了新居子,兴奋极了。可是这下忙坏了门卫大叔叔,因为这些小动物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