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记事本》教案精选.docx
绿色记事本教案绿色记事本教案1(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改变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漂亮,有时又把天空覆盖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绚丽;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2)我们还可以依据云上的光彩,()天气的状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四周,有时会出现一种漂亮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的,外层是()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经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早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出现晚霞,表示()。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1。第一段的中心愿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第一段的结构形式是。3。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4。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5。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方,这些比方有什么作用?6。其次段中处应填的词语是()A。断定B。推定C。推想D。猜想7。其次段处应填的颜色是,处应填的颜色是。8。其次段处填天气状况是,处填天气状况是。9。“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10。其次段文字第一句话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11。其次段文字采纳了的说明方法。12。其次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A。总分B。分总C。总分总13。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绿色记事本教案21。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亲密,看云可以识天气。2。总分总3。比方、排比、对比4。生动、形象,既精确又详细。5。精确详细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白云的各种形态。6。 C7。红色;紫色8。阴雨天气就要到来;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9。预先露出来的迹象10。 B11。举例子、作诠释、引用12。 A13。略绿色记事本教案3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讲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通过呈现一位小学生的环保日记,来引发人们去关注自然,爱护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加,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1.相识“供、耗”等7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3.教化学生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1.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爱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2.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多媒体课件。二至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1.板书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2.据题质疑,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精确、读通顺,画诞生字词。2.读读生字,识记字形。3.同桌互读,订正读音。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着重介绍了小奥茨的“环保日记”。)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1.细读全文。2.你通过自学,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弄懂的。(如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学探讨等。)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4.分小组沟通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汇报。老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围绕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孩子们在环保方面有一些什么好的做法,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5.你喜爱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四、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抄写生字词。其次课时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2.复述“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二、再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生自由读课文。2.除了小奥茨外,其他同学写的“环保周记”有什么好的地方?(如“当娜煮蛋法”和“设计环保收支簿”。)3.比照插图,让学生说说“当娜煮蛋法”。三、总结全文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学习小奥茨及其他同学时时到处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化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四、拓展训练谈谈自己在平常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正面事例,也有一些破坏环境、奢侈资源的反面典型,要让学生对这些事例说出自己的感想、体会。)五、布置作业试着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验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指导学生从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选材,可以写为了节约电能,夏天少开空调多用蒲扇,假如肯定要开空调,就把温度限制在26度。也可以写如何劝告妈妈把淘米水再次利用来洗菜,再用洗菜水冲马桶的事情。还可以写去饭店时不运用一次性木筷或买冷面的时候自己带小锅而不用一次性饭盒的事情)绿色记事本教案4教学目标:1、教化学生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爱护环的习惯。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3、会认“供、耗、攒、购、臭、簿、限”等7个生字。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爱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教学难点:理解“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让大人们也不禁肃然起敬”这句话的意思。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用的纸主要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吗?每年造纸工人都要砍伐大量的木材。为了少耗费木材,人们把废纸回收,再生产出新的纸张,这就是再生纸,也叫环保纸。今日,我们学习的这篇文张绿色记事本中记事本就是用再生纸制成的。2、板书课题:12* 绿色记事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二、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互动。1、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把自学的生字再仔细地读好、记牢。2、汇报积累的字词。(1)课件出示会认的字,读字并组词,多种形式读。(2)你想提示大家留意那个字的读音。(3)理解词语的意思。面临、弥补、别出心裁、严于律己、肃然起敬。a、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哪句话里,用喜爱的符号画出来,并仔细的读一读。b、集体沟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5、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状况。6、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小组探讨: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7、检查学习研讨状况。8、学习课文。(1)自己出声读课文,仔细揣摩自学题。(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状况(4)小组合作学习:A、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B、小奥茨和他同学们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C、你喜爱小奥茨和他同学们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D、学习了课文你有感想?受到了什么启发?7、学习成果展示,师生评议。三、总结全文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作为我们来讲,也应当向他们学习,从现在起先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四、反馈检测:1、绿色记事本这篇课文,说它是“绿色记事本”是因为:( )( )( )2、绿色记事本的意义是:( )3、这篇课文写了很多生活中关于环保的小事,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 )( )。4、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你的方法是:( )。5、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验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板书设计:12 * 绿色的记事本“绿色”“环保”记事本封面 记录内容 制作材料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反思:上完本节课,增加了孩子们的环保和节约意识。课后我让孩子们一篇环保日记,没想到有的同学写得特殊好,特殊是张小艺同学,我让她在全班读了自己的日记,得到了全班同学热情的掌声,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热忱。绿色记事本教案5地球的外衣大气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似乎地球的外衣,在科学上叫大气层。大气层特别厚,在靠近海面的地方非常稠密,越往高越淡薄,在海拔6到7公里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削减了一半;在500公里的高度,大气已经非常淡薄。大气层可以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上升1公里,温度差不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空气对流就形成了风。再说,对流层里有大量的小蒸气和灰尘之类的微粒,因而会形成云、雾、雨、雪。刮风下雨是对流层常常发生的现象。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公里。在平流层里,高层和低层的大气温度几乎没有改变,差不多都是摄氏零下五十六度,因而空气没有上下方向的对流,所以叫平流层。由于平流层里的水蒸气特别少,没有云雨等现象,所以相宜飞机飞行。从平流层往上,直到800至1000公里的高处,是电离层。这里的空气受到宇宙射线和阳光紫外线的剧烈照耀,分子被电离成带电荷的离子,所以叫电离层。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给无线电通讯带来好处。电波沿地面只能传播100公里远,通过电离层反射回来,可以传送20xx公里外,晚上,我们能听到远方的电台广播就是这个缘由。电离层还会产生一种漂亮的自然现象,就是极光。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淡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电子流受地球磁场的影响,总是偏向地球南北两极,所以极光都发生在两极地带。在电离层以上是扩展层,因为这里离地球很远,地球的引力特别小,空气分子就常常逃离散到星际空间去,所以叫扩展层。扩展层并没有明显的边缘,几乎延长到了3000公里以外,从这里渐渐过渡到宇宙空间。大气层实在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志向的外衣。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供应养料地球有了这件外衣,白天的阳光才不会把地面晒得太热,夜晚太阳落山以后,才不会变得过冷,为人类创建了相宜生存的良好环境。这件外衣还象一件盔甲,可以抵抗陨石和宇宙射线、紫外线的攻击,爱护我们的平安。大气层真是一件宝衣啊!1。什么叫“大气”?什么叫“极光”?请依据文章内容分别给二者各下个定义。大气是极光是2。简述大气层和大气层中的“平流层”的主要特点。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3。大气层大体上分为四层,最终一层的名称叫。这四层是按 依次来说明的。4。对流层中刮风下雨是常常的事,其缘由:5。大气层对地球的作用,除“大气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供应养料”一项外,还有两项作用,它们是:; 。(每项表达不得超过20个字)绿色记事本教案6一、复习1。听写生字词。2。复述绿色记事本的主要内容。二、再读课文,感悟、理解1。学生自由读课文。2。除了小奥茨外,其他同学写的环保周记有什么好的地方?(如当娜煮蛋法和设计环保收支簿。)3。比照插图,让学生说说当娜煮蛋法。三、总结全文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感想?受到什么启发?学习小奥茨及其他同学时时到处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化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四、拓展训练谈谈自己在平常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正面事例,也有一些破坏环境、奢侈资源的反面典型,要让学生对这些事例说出自己的感想、体会。)五、布置作业试着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验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指导学生从一些日常生活的事例中去选材,可以写为了节约电能,夏天少开空调多用蒲扇,假如肯定要开空调,就把温度限制在26度。也可以写如何劝告妈妈把淘米水再次利用来洗菜,再用洗菜水冲马桶的事情。还可以写去饭店时不运用一次性木筷或买冷面的时候自己带小锅而不用一次性饭盒的事情)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教案及练习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二。教学目标:看云识天气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理清文章的思路。3。领悟运用比方的妙处。4。培育学生视察自然的爱好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绿色蝈蝈1。速读课文,概述文章内容;2。体会文中美词佳句,试分析作用;3。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奇妙的爱好。三。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方的妙处。2。培育学生阅读文章,概述文章内容,并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实力。四。学问分析:看云识天气(一)结构分析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接下来的4段详细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2段是后面3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经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写作思路与上面几段相同。从第6段起先,文章转入了另外一层意思,即“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应当说,“云的光彩”是被第1段中“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改变无常”所涵盖了,所不同的是3、4、5段是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的,第6段转为从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二)主题: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三)的写作特点:1。层次清晰,有纲有目。2。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3。语言生动,运用比方、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4。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绿色蝈蝈(一)的写作特点:1。文艺笔调。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而是敏捷生动,不拘一格。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2。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溢了宠爱之情,因此在语言的运用上尽量生动感人。比如,“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兴致勃勃”“它坚决果断地都接受”“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这些语言都很传神。3。拟人手法的运用。像“蝈蝈在窃窃自语”“蝈蝈酷爱甜食”“蝈蝈是彼此非常和谐地共处在一起的”等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自然、亲切,增加了可读性。4。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爱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白作者对各种昆虫的习性了如指掌。1。说明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招牌”:(2)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经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预兆: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1)那最轻快、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整,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3。文章最终一段指出:“天气改变异样困难,看云识天气有肯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雪白的绫纱。()(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4)积云假如快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5。说明下列比方句的本体、喻体和相像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方应留意的问题。(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本体:喻体:相像点:(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雪白的绫纱。本体:喻体:相像点:说明文运用比方应留意: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1)“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2)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3)在太阳和月亮四周,有时会产生一种漂亮的七彩光圈。(4)那最轻快、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1)这句名言不仅说明白一种生活现象,更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2)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答案:1。(1)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记2)预先露出来的迹象。2。(1)生动说明(2)平实说明(3)生动说明3。 C4。(1)打比方(2)打比方(3)引用、作诠释(4)摹状貌5。(1)本体:云;喻体:招牌;相像点:都有标记作用(2)本体:卷云;喻体:羽毛、绫纱;相像点:颜色、动态;说明文运用比方应留意:喻体能够精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6。第四句,语言比较生动,其他的语言较平实。7。(1)一个人在自强独立,必需有丰富的学问。或:假如一个人没有学问,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独立。(2)略,符合要求即可(答题时间:60分钟)阅读分析绿色记事本教案71。 大气是包围着地球的气体;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淡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2。 空气越往高处越淡薄(或空气低浓度高);空气向水平方向流淌。3。扩散层;空间(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空气由浓到稀”)4。 对流层中温度下高上低,空气对流而成风;对流层中有大量水蒸气和尘土之类微粒,遇冷而成云、雾、雨、电。5。 调整地球昼夜温差,使之适于人类生存;为地球抵抗陨石、宇宙射线、紫外线的攻击。绿色蝈蝈教案10绿色蝈蝈法布尔学习目标:、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的描述,生动活泼的修辞表达。3、学习法布尔的探究精神和视察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和探究未知世界的爱好。教学方法:通过朗读探究合作等方法,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课时支配:1课时学习要点:预习课文,能筛选、概述文章内容,了解蝈蝈的生活习性。学习过程:一、学生展示(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二)白板展示1、请你说说你知道的蝈蝈。蝈蝈是螽斯科类昆虫,主要分布于河北及河南、江苏等地。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翅发达、不发达或消逝。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旁边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蝈蝈具有发达的跳动式后脚,当遇到紧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爱护色也是蝈蝈的防卫绝技,由于蝈蝈的体色几乎清一色是绿色或褐色,加上有些外观会拟态树叶或枯叶,因此当它们不鸣叫的时候,天敌很不简单一眼便发觉它们的行踪。蝈蝈为三大鸣虫之首,一只母蝈蝈能繁殖200450多粒卵。2、给加点的字注音。mì è shn qián liè cuàn yn y xs fn静谧大颚吮吸钳子低劣篡夺喑哑窸窣气氛ku huì dù jì gu shòu jié xio lán ro盔甲蝉喙嫉妒篝火狩猎劫掠喧嚣贪欲扰乱kù zhng w jù chóu酷爱螽斯莴苣更胜一筹弱肉强食隐隐隐约连绵不断夜色苍茫惊惶失措开膛破肚兴致勃勃断肢残腿坚决果断3、说明词语弱肉强食: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隐隐隐约:看起来或听起来很不清晰,感觉不明显。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晰。寂静:特别静,没有一点声音。静谧:宁静。篡夺:用不正值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利)。惊惶失措:因胆怯惊慌而没有了方法。劫掠:抢劫,夺取。兴致勃勃:形容有味道或有兴味。酷爱:极其爱好。4、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法布尔:法国作家,昆虫学家。在1879年写成昆虫记第一卷,此后他开足生命马力,不知疲乏地从事独具特色的昆虫学探讨,把劳动成果写进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昆虫记虽然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其内容及风格都比较和善,甚至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敬重与酷爱。绿色蝈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鲁迅先生称之为写“昆虫的生活”和“昆虫的故事”的楷模。5、佳句赏析:(拟人句赏析及方法介绍)6、整体感知。用自己的话归纳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思路。二、课堂提升1、导入语。同学们肯定听过知了歌颂,蟋蟀的鸣叫,看过蜘蛛辛勤织网,蚂蚁满载而归吧。这些昆虫,它们是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也是人类密切的挚友。今日,我们要跟随法国闻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美丽文笔,去倾听蝈蝈的歌声。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明确:课文第1段并没有写蝈蝈,是写在别人欢庆国庆的日子里,自己还没有遗忘去视察昆虫。“我独自一人”说明作者对他酷爱的事业的执著。第2段写蝉在夜晚不再鸣叫,它要休息了。突然,蝉的一声哀号引出了的“主子公”蝈蝈。这是多么富有匠心的写作思路!3、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爱吃什么食物的呢?明确:作者是通过试验和视察知道蝈蝈喜爱吃蝉肚子的。早晨,作者漫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隐私,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这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看法。4、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明确:(1)外表特征“这种昆虫特别美丽,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美丽,苗条匀整,两片大翼轻快如纱。”作者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从第4段到结尾,这是文章的主体,其中8、9、10三段是对蝈蝈食性的补充说明。11段是写蝈蝈彼此非常和谐地共居一起,从不争吵。5、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请找出这些称呼并说说作者在什么状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明确: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视察和试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更深刻的印象。6、作者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什么方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三、拓展延长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就这段文字与课文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笔法特点并归结的写作特色。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编写人:张聪教学反思:绿色记事本教案8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有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自己尝试,主动参加,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1。相识供、耗等7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3。教化学生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1。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爱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2。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多媒体课件。二至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1。板书课题,质疑。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2。据题质疑,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精确、读通顺,画诞生字词。2。读读生字,识记字形。3。同桌互读,订正读音。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着重介绍了小奥茨的环保日记。)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1。细读全文。2。你通过自学,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弄懂的。(如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学探讨等。)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4。分小组沟通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汇报。老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围绕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孩子们在环保方面有一些什么好的做法,然后说说自己的感想。5。你喜爱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四、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抄写生字词。绿色记事本教案9教学目标1、教化学生爱护环境要从小做起,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写好环保日记。3、会认“供.耗.捐.购臭.簿.限”等七个字。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爱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沟通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教具打算1、让学生了解环保小学问。2、生词卡片导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小挚友奥茨在新学期起先时,得到了一本记事本,这是一本很特殊的记事本。你们想看一看吗?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绿色记事本。(板书课题)2、质疑课题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各抒己见)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都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读读课文吧!1、仔细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本课的生字。2、边读边想:课文中关于“绿色记事本”写了什么内容?3、小组汇报读文,检查生字理解词语:耗费、面临灭亡、购物、收支簿、限额4、读了课文,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三.默读课文,探究内容.(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老师给他的“绿色记事本”很有特点,谁来读一读,并说说你发觉了什么?指导朗读:你觉得这样的记事本怎样?喜爱吗?读出感情来。2:这个记事本在用途上有什么特殊之处?读一读3:关于这个记事本,还有什么特殊之处?4:为什么叫它“绿色记事本”?它和什么关系亲密?(二)学习三到十自然段师: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你喜爱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1: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2、你觉得小奥茨记事本的内容有什么特点?3、你认为他哪件事做得最让你观赏?把你喜爱的或不喜爱的内容读给大家听。4、说说你或身边的人有过类似环保或不环保的行为。老师可自我反省一下,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三)学习最终两个自然段当老师表扬小奥茨得记事本时,他得意忘形,可是,当他看了其他人的记事本后,就不敢“翘尾巴”了,这是为什么?自己读读课文。1:小奥茨为什么不再傲慢了?你从哪读出来的?2:让他佩服的两名同学的记事本记录了什么特殊的内容?3:了解了这些学生的“绿色记事本”中的内容,你有什么感想?现在,你能说一说它为什么叫“绿色记事本”吗? 你喜爱“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四. 总结全文: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作为我们来讲,也应当向他们学习,从现在起先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关于爱护环境,节约能源,你有哪些好方法?五.拓展训练:谈谈自己平常在环保方面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生活中的小窍门。师: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恒久是我们的挚友,希望同学们能够善待挚友,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绿色记事本教案10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小奥茨的老师发给孩子们一本“绿色记事本”,用来记录一些环保行为和想法。通过这种写环保日记的形式,让孩子们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并从生活中学习环保学问。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教化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教学目标:1、相识“供、耗”等7个生字。2、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3、教化学生爱护环保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爱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教学方法:讲授法、探讨法、朗读法等。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第6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 谈话引入新课。二、 检查预习状况1、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状况。3、 幻灯片出示本课生字词。4、 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5、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爱好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生自己的感受。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探讨: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事什么事?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反馈学习状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四.学习课文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状况3、出示学习提纲(1)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2)小奥茨的绿色记事本里记录了些什么?(3)你认为他做的最“别出心裁”的事情是什么?(4)小当娜煮鸡蛋的新方法你了解了吗?(5)费格小挚友的什么做法让大人们都肃然起敬?(6)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自学,小组内先相互沟通。5、反馈学习状况。绿色记事本是用再生纸制成的,原料是废纸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费大量的木材。作用:给学生特地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板书设计:12 * 绿色的记事本材料:废纸垃圾作用:给学生特地记录环保行为和想法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