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范本.docx
-
资源ID:28991055
资源大小:21.7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范本.docx
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3536页,例9及做一做。练习九第6题素养教化目标(一)学问教学点驾驭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二)实力训练点1.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2.能精确的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三)德育渗透点进一步感知学问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教学重点使学生驾驭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依据100以内的组成学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精确计算。教具、学具打算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填空(1)40是( )个十(2)45里面有( )个十(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3)38里面有( )个十( )个一,3个十和8个一是( )2.口算(出示口算卡)6+3=5+8=9-4=15-7=8+9=15-6=14-6=4+6=二、探究新知1.设疑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同学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驾驭。那么,假如再给你一些比20大的数字,让你计算加减法,你能算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老师边口述边板书课题。)2.教学例9(1)用小棒摆一摆。请同学们先摆出4捆小棒,明确:它们代表4个十。(板书:4个十)再摆出5根小棒,明确:5根小棒代表5个一。(板书:5个一)请同学们把两部分合到一起,探讨一下,一共有多少根?引导学生明确: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4个十是40(板书:“40”)5个一是5(板书:“5”)老师讲解并描述: 40加5(边口述边板书上“+”)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所以40+5=45(板书:“45”)(2)引导学生探讨总结40+5的计算方法。把40看成4个十,5看成5个一。40+5就是把4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45所以4O+5=45(3)老师出示:60+3引导学生思索用小棒怎样表示,学生叙述老师在投影仪上演示。引导学生说出:把60看成6个十,3看成3个一,60+3就是把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63所以60+3=63(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1题,第(1)小题。投影出示题目,学生摆小棒。明确:5捆小棒是5个十,也就是506根小棒是6个一也就是65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56列成算式是:eq x(50) eq x(6)=eq x(56)(填书)让学生边说算法边计算出结果。30+4=20+8=50+2=3.教学:“45-5”(1)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45-5=?说一说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明确: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组成的,也就是4个十和5个一,减去5就是去掉5个一,还剩4捆,就是剩下4个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2)老师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45是4个十和5个一,45-5就是从4个十和5个一中去掉5个一,还剩4个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3)学生试算 63-3(板书:63-3=)引导学生说出:63是6个十和3个一,63-3就是从6个十和3个一中去掉3个一,还剩6个十,也就是60,所以63-3=60(板书“60”)把例9填充完。(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1题,第(2)小题。让学生看书摆小棒填书启发学生说出想法。eq x(35) eq x(5)=eq x(30)计算并说出算法。36-6=48-8=4.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想一想:5+40=(板书)应当怎样计算?(1)可以启发学生再摆一摆小棒,引导学生明确:5+40表示5个一和4个十合起来,得45。与例9:“40+5”只是加数的位置不同,但结果相同。(板书结果“45”)(2)反馈练习试算2+50并叙述计算方法。自己编几道同类加法口算题,再颠倒位置口算。三、巩固发展1.填空2.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3个十和5个一是( )3.看图写算式四、全课小结让学生结合例9说一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五、布置作业36页练习九6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相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既是前面学习口算的拓展,又是以后学习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的基础。分析学生的状况,我们认为有的孩子已经能够口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多数学生也能够自主解决本课的新问题,只是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所用时间长短和方法会有所不同。但是孩子们要相识到“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这一算理层面,还须要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如何让学生在原有学问的基础上学习新学问,找准新旧学问的链接点就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数学问题。 现在我就结合本次课例谈谈我们的做法。一、大量练习唤旧知功夫在诗外各位老师已经感受到这节课的复习旧知时间很长,共出示了15幅图片,近三分之一的同学来回答,目的是为了唤醒学生的旧知。与本课学问的链接是在两个单元之前,相隔时间较长,孩子们年纪小易记但遗忘也快,大量的练习就是一个对学生思维渐渐预热的过程。大家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细微环节:起先孩子们还一个一个地去数是不是整十,后来一眼就看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当这个练习结束之后,面对本课的新问题,孩子们很自然地理解30+5=35算理是3个十和5个一加起来就是35。算理的难点迎刃而解。陆游曾在教孩子写诗时说过:“假如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本节课我觉得要想弄懂算理,其功夫也正是在旧知。二、为后续学习作铺垫无意插柳柳成荫作为计算教学,前后学问紧密连接是其显著特点,每节课相对后续学习来讲都是下一个学问的生长点,对后面的学习影响很大。弄明白了,以后的学习水到渠成;理解不透,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纵观本课所处的第八单元,不难发觉无论是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还是笔算加减法,都须要学生明确算理,而本课又是这一学问链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将本节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使学生明确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其意在为学生深化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这一学问作好打算。假如我们每节课都扎实地为学生营造说算理的活动,让学生每天在这种看似无意的训练中得到“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收获。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例题,第91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经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比较娴熟的进行口算。2、了解加、减发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培育用数学的观念看四周的事物的意识,培育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的看法。教学过程一、教学例题1、设置情境。谈话:小猫开了一家餐馆,现在它正忙着洗盘子呢!(出示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看图列式,思索算法。提问:依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指名回答,老师板书算式 30+4 = 4 +3 =34-30= 34-4 =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小结:你们是依据数的组成来思索的。34+4就是把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34-30就是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还剩4个一,还剩4个一。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1)4个一和3个十和起来是34。(2)因为30+4 =34,所以4 +30=34。3、解答“试一试”。谈话:“34-4”你会算吗?填在书上,并轻声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沟通。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1)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谈话:每个小挚友都有自己的名称,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 =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对了,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什么呢?讲解并描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边说边在“30+4 =34”的算式下面板书各部分的名称:加数、加数、和)提问:谁来说一说算式4 +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2)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谈话: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出名称。在34-4 =4里,减好前面的数叫做什么?请你猜一猜。讲解并描述: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板书:被减数)那么,减号后面的数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说。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板书:减数)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什么呢?请学生试着说说。减法算式中的得数叫做差。(板书:差)指名说出算式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称。(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分?二、教学“想想做做”1、第1题。(1)出示20只白兔和8只灰兔的图片,让学生说图意。(2)依据左边20只白兔和右边8只灰兔,列出四个算式。(3)组织沟通:算式是怎样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2、口算第2题。同桌同学合作练习,说出得数。沟通:说说怎样想的?提问:依据60+3 =63能想到其他三个算式吗?3、第4题。(1)让学生依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3)校对。4、第5、6题。(1)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然后说说题意。(2)列式计算。订正第6题诗追问:“我拔的个数和山羊同样多”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知我们兔子拔了几个萝卜?三、全课总结讲解并描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并且知道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号前后的数都叫做“加数”,加得的结果是“和”;减号前面的数是“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是“减数”,减法中的得数叫做“差”。四、作业“想想做做”的3题。教学后记:情景导入得好,注意学生说的实力培育.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3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1-43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驾驭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洁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相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打算。2、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1结合数的相识,使学生驾驭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数学问题。情感看法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培育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培育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驾驭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依据100以内数的组成学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精确计算。二、说教法及学法本节课采纳多媒体演示教学法,为学生供应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求知欲望,主要采纳创设情景、视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帮助学生驾驭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视察事物思索问题。三、教学过程1、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课始通过“文字叙述填空”和“一数分两数图示填空”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2.创设情境、培育学生学习爱好和计算意识通过课件展示“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的情景,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主动思索,培育他们常常思索、提问的意识。教学时、老师要结合图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3.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幻灯片出示摆小棒,请学生细致视察后,列出相应的算式,再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随后依据老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依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育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4.“找挚友”嬉戏在音乐声中让上台的5名同学出示算式依次呼叫找挚友。数学嬉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学问与实力得到了进步。5.反馈练习通过计时计算课本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计算实力,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同时老师在巡查中驾驭全班同学对本讲内容的驾驭状况。6.数学嬉戏:谁先吃到玉米通过好玩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嬉戏情境之中,利用嬉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加学习的主动性,使全班学生都参加到开心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学问驾驭的程度。另一方面,提升了一年级小同学的留意力。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注意“动手实践”数学嬉戏的设计,有利于“寓教于乐”,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学问与实力得到了进步。充分利用了新课程试验教材的特点,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了常规教学。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4一、巩固旧知进行铺垫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题卡)10+2= 4+10= 13-3= 12-10= 6+10 = 10+5= 15-5= 17-10=请一两个学生说一下你是怎样算的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一个十和几个一中去掉几个一剩多少2、数的组成的练习。6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8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一,几个十?通过对已学学问的巩固达到对新学问进行铺垫的目的二、创设情境1.利用进行动画演示:小明要过生日,请了好多同学,妈妈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请学生视察要买的酸奶,怎样放的,引导学生看到成排放置,每排10瓶,放了三排,还放了两瓶2.解决30+2。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师板演用小棒代替 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 板书:30+2=32 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30和2合起来用加法,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3.还可以怎样列式 解决2+30。老师板书:2+30=独立思索后写在练习本上,发表看法,进行全班沟通。巩固练习 30+3= 6+20= 70+8= 9+40=4.解决32-2。老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细致看图发生了什么事(小明拿走2瓶),还剩多少瓶?请列出算式,学生口答,老师板书:32-2=30。你能告知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指出: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学问,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巩固练习 63-3= 57-7= 48-8= 29-9=请多个学生说说怎样算的,新知的强化。让学生明白整十数加一位数与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三、运用实践操作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请一名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其他同学一起按要求摆小棒学生细致视察后,提出问题在练习本上写出相应的算式,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先摆5捆,再摆6根 (一共有多少根?)50+6=56 6+50=56先摆44根,再拿走4根。 (还剩下多少根?)44-4=402.填一填 连一连课本做一做第一题填空,个别同学在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订正。其次题数学嬉戏:在课本上连线,在展示台展示正确者嘉奖玉米图片3.我当小法官4+60=46 4+60=64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4 4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4665-5=60 65-5=6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57 5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是7574-4=? 90+6=?出示小兔和小猫他们那分别对应同一道题,结果不同,学生用手势比划小兔对还是小猫对,面对全体学生共同参加,出的是学生简单出错的题,学生在明白算理及细致视察对比下选出正确的。最终一组题要求学生自己解答进一步巩固四、解决问题(第43页的第6题。)在这里将首先出示一张春天的景色图进行情景创设,春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去春游,在出游时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须要你们来解决运用多媒体出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看后先进行同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请个别学生汇报探讨的结果。40+3=43 4345 所以够 五、全课总结:今日我们学的什么学问?我们学的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几十几减几这样的减法,下课以后同学之间相互出题,相互说得数,回到家里,和家长相互出题,相互说得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精确性。一年级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1、经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比较娴熟地进行口算。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培育用数学的观念看四周的事物的意识,培育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的看法。教学重点:1、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娴熟地进行计算。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学资源: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自主学习1、师:今日,小猴的桃园丰收啦!它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去吃桃。(出示挂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提问:依据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1)一共有多少个桃?30434 43034你是怎么算的?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34;数:30、31、32、33、34(可借助计数器或小棒)每个小挚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加法算式中的每个数也有各自的名称。老师介绍“加数”、“和”。引导学生说说“43034”中各部分的名称。(2)一共有34个桃,筐里有30个,外面有几个?34304你是怎么算的?34是3个十和4个一,去掉3个十,剩下4个一(借助学具)想加法。(3)一共有34个桃,外面有4个,筐里有几个?列式并说说算法。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视察四个算式的特点,揭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二、巩固练习,深化应用1、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805 5650 622 9690350 280 206 288选择几题说说各部分名称2、“想想做做”第1、2题(1)出示图,让学生说图意。(2)依据图意,列出四个算式。(3)反馈沟通。3、“想想做做”第3题(1)同桌合作练习,说出得数。(2)反馈沟通,说说是怎样想的。(3)依据下面的算式,你能想到其它三个算式吗?370 5444、“想想做做”第4题(1)让学生依据表中第一行的名称说说左表用什么方法计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计算。(2)算一算两张表中的得数。(3)反馈沟通。5、“想想做做”第5题(1)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完成。(2)沟通并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阅历:怎样才能做得既对又快。6、“想想做做”第6、7题(1)学生自己独立完成。(2)沟通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三、反思今日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事?板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挂图30 4 34 34 30 4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