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ppt课件.ppt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置 一、食品安全事故及应急管理 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三、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一、食品安全事故及应急管理1.食品安全事故的概念2.食品安全事故的特征3.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级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5.综合施策,防止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6.应急管理1 1、食品安全事故的概念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具有潜在严重危害的食物中毒事故;食用感染疫病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引发或可能引发重大食源性疾病,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传染病爆发与流行以及食品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被人恶意投毒,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其他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事故也有明确的定义,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1.食物中毒: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一般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五类2.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疾病等。3.食品污染:是指食品及其原料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因农药、废水、污水各种食品添加剂及病虫害和家畜疫病所引起的污染,以及霉菌毒素引起的食品霉变,运输、包装材料中有毒物质和多氯联苯、苯并芘所造成的污染的总称。生 物 性 、 化 学 性 及 物 理 性 污 染 三 类 。2、食品安全事故的特征1、危害性:危害着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2、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突如其来,征兆不明显3、不确定性:食品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和难以预测性4、公共性:食品的生产以批为生产单元,产品流通渠道复杂,导致食品安全事故中直接受害者是特定或不特定的多数人,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3、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级食品安全事故的分级:按照食品安全事故的改造、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分级:按照2011年10月5日修订并发布的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I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III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IV级)4 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一)客观原因1、食品产业发展很快,但门槛低、分布散、规模小;2、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3、企业投入不足,生产经营管理条件差;4、监管体系建设滞后,监管能力跟不上需要;5、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6、食用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小、散问题突出(二)主观原因1、认识不到位;2、工作落实不到位;3、应对处置不到位;4、科普宣教不到位。5 5、综合施策,防止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一)充分认识食品安全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三)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四)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六)完善相关保障措施(七)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l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l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l强化基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体系 (三)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l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l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l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 (四)落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l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l落实企业负责人的责任l落实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处置及经济赔偿责任l加快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l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健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加快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六)完善相关保障措施l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强化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七)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l大力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l构建群防群控工作格局6、应急管理(一)、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是应对与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而提出的。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对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二)、应急管理工作的意义:应急管理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应急管理工作是提高食品药品监管系统驾驭能力的重要保障(三)、应急管理方针:坚持预防和应急并重,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四)、应急管理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靠科技,提高素质;(五)、应急管理内容(六)、应急演练(五)、应急管理内容 应急管理内容概括起来叫做“一案三制”一案指应急预案三制指应急工作体制、运行机制、法制。l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l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l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运行机制l建立健全和完善应急法制(六)、应急演练一、应急演练的目的l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l辨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资源l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l在企业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大众认可和信心l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l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l努力增加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社区应急预案之间的合作与协调l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六)、应急演练二、应急演练的类型l桌面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的非正式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演练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调和职责划分问题。l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举行的演练活动,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l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1、应急预案的概念2、应急预案的作用3、编制原则和程序4、应急预案的结构和内容(二)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1、总则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前期准备4、监测预警、报告与评估5、应急响应和终止1 1、应急预案的概念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食品安全事故,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2 2、应急预案的作用1、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2、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危害3、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风险防范意识3 3、编制原则和程序编制的原则包括: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编制的程序分为五个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4 4、应急预案的结构和内容应急预案的结构包括六大要件1、总则。规定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编制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2、组织体系及职责。具体规定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与职责、组织体系框架。3、管理流程。根据应急管理的时间序列、划分为预警预防、应急响应和善后处置三个阶段。4、保障措施。规定应急预案得以有效实施和更新的基本保障措施,如通信信息、支援与装备、技术、宣传培训演习、监督检查等。5、附则。包括专业术语、预案管理与更新、跨区域沟通与协作、奖励与责任、制定与解释权、实施或生效时间等。6、附录。主要包括各种规范化格式文本、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讯录等l编制目的:建立健全餐饮服务环节应对食品安全事故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l编制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l事故分级: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属于食品安全范畴。 事故等级的评估按照国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的规定执行。l适用范围:餐饮服务环节突然发生、群体性、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l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评估、依法处置、居安思危、预防位置。1、总则2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l领导小组及其职责负责:对本部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l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职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部署,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l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处的职责:对食品安全事故现场监督检查,对肇事单位调查取证等。l财务后勤部门职责: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的储备和及时补充,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车辆、通讯设施等后勤保障工作。3、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前期准备建立应急处置专业队伍1.分管领导:负责全面指挥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各项工作2.成立现场工作小组:一是赶赴医疗机构负责现场调查食品安全患者发病和救治情况。二是赶赴食品安全事故事发的餐饮单位现场,负责现场控制和调查取证车辆和通讯设备的准备 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应急交通工具:现场检测车、调查处理队伍用车、指挥车等。以及足够数量的对讲机、手机等通讯设备移动办公设备和调查工具的准备 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箱,包含以下物品: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食品中毒现场处置箱、调查取证工具如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应急灯、车载冰箱或样品低温保存箱等。执法文书/ /调查表格的准备 行政执法文书包括现场检查笔录、监督意见书、责令改正通知书、询问笔录、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等。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表、食品安全事故登记表。相关食品安全资料的准备 根据食品安全事故具体情况,准备查阅相关食物中毒资料,掌握其特点及有效的防控措施。有关法律、法规、规章、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等实验室相关检测的准备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平时做好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检验检测工作,包括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的准备工作。要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其他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保持联系和沟通。4、监测预警、报告与评估l检测和预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故检测、报告、信息和通报网络体系,建立举报电话。l报告和通报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或举报电话,受理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举报。包括责任报告人、报告时限、接报、核实、事故报告程序、报告方式、事故评估。5 5、应急响应和终止 应急响应 1.食品安全事故的响应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 2.应急响应的升级与降级 3.食物中毒事故的分级响应分为级级级和级响应。 应急响应的终止 终止条件:事故消除、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有效控制。 终止程序:达到终止条件经本级政府应急指挥部批准,本部门领导小组批准终止应急响应,并按照报告程序逐级上报。三、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一)、立即赶赴现场核实基本情况(二)、责令事故发生单位采取先期控制措施(三)、参加政府层面应急会议(四)、召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急会议(五) 、现场应急处置(六)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七) 、统一权威发布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信息(八) 、善后处理(九) 、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协调配合机制( (一) ) 、立即赶赴现场核实基本情况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食物中毒事故报告、举报或通报后,应立即指派工作小组的监督执法人员赶往现场核实基本情况,向餐饮单位负责人、炊管人员及医务人员详细了解本次食物中毒的人数、同餐进食的人数、共同进食的人数、共同进食的食物类型、中毒者的临床症状及共同特点以及抢救情况。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如果初步判断为食品安全事故后,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经排查,如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管理的疾病,按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进行应急处理。怀疑是以食物为载体的投毒案件,应立即通知公安部门参与处理。( (二) )、责令事故发生单位采取先期控制措施 现场工作小组初步判断为食品安全事故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立即责令事发的餐饮单位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保留当餐食谱,不得毁灭相关证据。( (三) ) 、参加政府层面应急会议1、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及时参加当地政府召开的应急会议,汇报食品安全事故初步有关情况,并提出应急处置的建议。2、根据会议决定,立即启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全面展开应急工作。3、接受政府分配的应急任务,参加相应工作小组的应急工作。4、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 (四) ) 、召开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急会议接报处室核实后报告主管局长、报告局长。(1)召集局领导小组会议(2)召集、组织食品安全事故领导小组和现场工作组(3)研究部署应急处置措施,立即启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工作方案,全力展开应急处置。( (五) ) 、现场应急处置1 1、现场封存控制和监督检查2 2、到医疗机构调查取证 注意:现场应急处置要点包括到事发现场封存控制、到事发现场和医院调查取证、依法对肇事餐饮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监督肇事餐饮单位进行整改。应在最短时间内采取行政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开展调查取证工作,为后期的行政处罚积累证据。1 1、现场封存控制和监督检查 工作小组到事发的餐饮服务单位要对现场进行1)现场封存、2)现场控制、3)现场采样、4)监督检查等措施1)、现场封存包括:封存措施、封存的实施方式、封存控制时间现场封存措施l封存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立即委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或其他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制作并送交技术鉴定委托书文书。l 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工用具、容器。对可疑现场进行保护,在调查结束前不能责令当事人进行清洗消毒,以免破坏现场销毁证据。需要制作并送达查封(扣押)物品决定书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决定书文书。现场封存的实施方式l 使用加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印章的封条,制作现场笔录。l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可现场予以封存并制作笔录。采取封存措施后,补送查封(扣押)物品决定书。l餐饮服务单位当事人接到查封(扣押)物品决定书后,要承担对封存物品的保全责任,不得私自转移。l现场封存控制时间 l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在封存之日起15日内完成检验或卫生学评价,作出行政处理学决定。l经检验属于污染的的食品,做出销毁的行政决定,监督销毁。制作并送达查封(扣押)物品处理决定书和检验结果告知书文书。l属于未污染的食品以及已消除污染的食品工用具、容器等,予以解封,送达解除行政控制决定书并开启封条。2 2)、 现场控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采取各项措施,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l责令餐饮单位停止出售和使用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l责令餐饮单位收回已售出造成食品中毒的食品或者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l有外来污染物,应同时查清污染物及其来源、数量、去向等,采取临时控制措施。l可疑中毒食品来自食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及时通报质监和工商监管部门。l责令餐饮单位进行清洗消毒。3)、现场采样 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人员要现场采集食物及环境样品,检验结果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同时配合相关部门确定食物中毒病因,采样送检的重点为剩余的可疑食物、患者的吐泻物。l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时,应对加工、盛放或接触过食物的容器、工具、设备、物体表面,按规定实施无菌采样、登记、送检,进行细菌检验。l对食品加工经营人员和直接接触食品服务人员,可根据需要采取局部皮肤涂抹取样作带菌检查。l采集鉴定检验用的可疑食物、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等样品,制作产品样品采样记录文书,对超市商场购进的直接入口的定型包装食品要制作产品样品确认通知书,对散装食品或烹饪调餐食品应按规定,实施无菌采样、登记、运送。现场采样样品名称 采样数量饮用水 5L固体食品 可疑食物200500g,取不同部位流体及半流体食品 可疑食物200ml(g),充分搅拌后取呕吐物 50200ml (g) / 人洗胃液 200ml / 人腹泻物 50g (ml) / 人尿液 100200ml / 人血液 510ml / 人工具容器洗涤液 100200ml / 件4)、现场监督检查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向有关餐饮单位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要求餐饮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重点检查可疑食品加工的场所、设备、工具、厨房及其加工过程进行现场检查或勘探,调查可疑食物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及加工烹调方法、操作卫生情况等从中找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污染环节,初步 分析判断食物中毒原因。l检查造成或可能造成食物中毒单位或个人是否取得有效餐饮服务许可证,及生产经营人员卫生和健康状况。l检查食谱,了解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配方l检查食品原料来源、质量、索证索票状况。l检查可疑食物加工制作过程。l了解患者发病前24-48小时各餐次所吃食物种类、数量等。l检查食品从业人员,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文书l检查食品加工至食用前整个过程及现场环境卫生情况,重点检查食品存放温度、条件、方式与时间,及使用工用具情况等。注:以上监督检查情况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文书记录在案。对加工人员提供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认真记录、分析,辨别真伪。2、到医疗机构调查取证1)收集食物中毒证据包括发病人数、时间、地点、临场症状及体征、诊断、抢救治疗情况,填写食物中毒调查登记表等。2)依法开展调查取证包括录音拍摄取证,对调查材料、检验结果及其他证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依法定程序,认真做好监督检查笔录、询问调查笔录,笔录应有食品安全监督员和被调查者签字。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程序接报告接报告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人员准备人员准备2小时内赶小时内赶赴现场赴现场物质准备物质准备交通工具准备交通工具准备记录中毒情况记录中毒情况询问报告人姓名、询问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单位、地址向有关领导向有关领导报告报告告知保护现告知保护现场场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程序现场调查参与抢救病人患者调查可疑食物调查从业人员健康调查临场症状进餐史采样加工制售环节环境卫生医务室查询病假情况采样采样现场调查参与抢救病人患者调查可疑食物调查现场调查参与抢救病人患者调查可疑食物调查从业人员健康调查从业人员健康调查临场症状临场症状进餐史进餐史采样采样加工制售环节加工制售环节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医务室查询医务室查询病假情况病假情况采样采样采样采样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参与抢救病人参与抢救病人患者调查患者调查可疑食物调查可疑食物调查食品安全事故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程序现场处理行政控制返回销毁中毒食物返回销毁中毒食物指导现场消毒处理指导现场消毒处理修订治疗方案修订治疗方案定案定案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结案结案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上报上报现场处理现场处理行政控制行政控制(六)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坚持预防为主、依法查处、迅速科学、综合治理的原则,边调查、边处置,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危害后果。l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l成立事故调查组l事故调查的内容l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l事故调查专家组l食品安全事故原因的确定l事故处理包括提交事故调查报告、行政处罚、监督整改l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六)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1 1、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1)查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经过确定食物中毒病例查明中毒食品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查明造成食物中毒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污染、残存或增殖原因)2)提出并采取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措施3)对中毒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4)收集对违法者实施处罚的证据5)提出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6)积累食物中毒资料,为改善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食品安全事故原因的确定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点对与食物中毒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根据GB14934-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进行分析,提出食物中毒原因的鉴定报告。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的组织协调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现场监督检查、实验室检验结果等资料,共同研究确定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七、统一权威发布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信息依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可能产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避免消费者恐慌。信息发布应及时主动、开诚布公、实事求是,防止片面炒作,注重社会效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与主流媒体密切配合积极沟通信息,避免信息混乱,正确引导舆论和消费者。八、善后处理后期评估总结资料收集整理责任追究九、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联动协调配合机制 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过程是很复杂的,仅仅靠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应积极探索在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下,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联动协调配合机制。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联合成立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队伍,互相配合,确定负责人,明确任务,授予权利,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依法、有序、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