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程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测量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
资源ID:2917447
资源大小:519.7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接触网工程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测量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接触网工程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测量预制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节 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测量一、施工准备1、劳动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负责人人1蒹记录2悬挂点承力索高度测量人13跨距测量人34防护人1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1多功能接触网检测仪台1测承力索高度2钢尺50m把1测跨距3喇叭把14防护旗红、黄面各15安全帽顶6人均1顶6粉笔根若干二、工艺流程图测量悬挂点承力索高度结 束测量跨距施工准备三、操作方法1、施工准备承力索架设并超拉完毕,完成承力索座归位和中锚安装后,可进行吊弦测量。将当天所测量支柱号及安装图号提前填入记录表中。2、测量悬挂点承力索高度将多功能接触网检测仪放置在悬挂点下轨面上,操作检测仪,测出承力索距轨水平面的距离值报记录人。3、测量跨距一人拉尺头,一人拿尺尾,其余一人中间扶钢尺,并拿平面图或事先将当天测量跨记录在一张纸上,向拿钢尺人报设计跨距数,一般每跨分两尺测完,如与实际不符,将测得的值进行加减后报记录人。l hr04、结束完成当天任务,收回工具、材料,施工负责人整理测量记录,填写施工记录。四、技术标准1、直线沿一轨测量。2、曲线沿外轨测量,但要注意“直缓”,“缓圆”点的位置,将准确位置距支柱值测出报记录人。五、注意事项防护人员按安全技术规定负责防护。载流式整体吊弦计算测量记录表 区间(站) 上(下)行 第 锚段(道) 附表1支柱号安装图号实测跨距(m)实测承力索高度(mm)支柱号安装图号实测跨距(m)实测承力索高度(mm)支柱号安装图号实测跨距(m)实测承力索高度(mm)支柱号安装图号实测跨距(m)实测承力索高度(mm)测量负责人: 年 月 日第二节 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预制一、施工准备1、劳动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负责人人1负责组织和质检2作业人员人4下料,加工,预制,标识,包装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1预制作业平台台式(自制)台12压接钳台13断线钳弧型把14电工工具套5人均1套5标识笔油墨型支23、主要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1吊弦线THJ-10m依工作量确定2套环按设计图纸件依工作量确定3压接管按设计图纸件依工作量确定4线鼻子按设计图纸件依工作量确定5承力索吊弦线夹按设计图纸套依工作量确定6接触线吊弦线夹按设计图纸套依工作量确定7标签不干胶件若干8镀锌铁线1.6kg若干9绑扎胶带透明若干二、工艺流程图精调吊弦长度压 接穿 线复核检查施工准备结 束包 装挂 标 签三、操作方法1、施工准备领取预制计算单。依据计算单领取当日加工材料,并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检查制作工具及检测工具。2、穿线从线盘拉出一定长度的吊弦线,将线头散股部分用弧型断线钳剪掉。将吊弦线绳穿入压接管,再将线头回头从压接管穿出,穿另一压接管,并回头后穿回(如图)。在第二个压接管的吊弦绳回头内套入套环。将穿入压接管与镶入套环的线头一端拉紧,同时将压接管上推,使吊弦线与套环圆弧密贴。回头线从套环中心到线头长度为275mm。用上述3、4方法,按计算长度减承力索、接触线线夹长度调整到位。留出275mm回头,剪断吊弦线。3、精调吊弦长度可先将一头压接。将调整到位的吊弦,一头挂在平台一端固定的钢筋柱上,另一头挂在滑动的柱上拉直。长度与计算尺寸相等,可进行下一步骤压接。如偏差过大应调整,再重复测,直到达到精度要求。4、压接用德方提供的压接钳压制压接管。将线鼻子套入线头,用德方提供的压接钳,压接好线鼻子。5、复核检查对压接好的成品吊弦应进行复核检查,总长度超过1.5mm视为不合格品,应另加工。6、挂标签将吊弦顺号标签捆绑在吊弦压接环上。7、包装一跨吊弦扎一捆,扎时应理顺,用1.6铁线最少扎两道(两头),在绑扎线上标上跨距支柱号。一个锚段扎一大捆,标上区间锚段号。然后按站、区分装,并予以标识。8、结束负责人填写预制记录。四、技术标准1、THJ铜绞线无散股、断股等现象,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零配件表面光滑无毛刺,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两端回头揻制方向相反。4、吊弦长度偏差为1.5mm。5、两套环应在同一平面内。6、两端线鼻子的弯曲方向相反。7、吊弦标签应标明锚段#-#第根吊弦。五、注意事项1、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2、试验段应将承、导吊弦线夹连在一起进行精度复测,以保证其精度(平台上固定钢筋改为导线即可)。3、在捆装过程中,应保证吊弦线顺直,不弯曲变形,必要时在每扎吊弦内垫一根小木方。第三节 载流式整体吊弦(整体吊弦)安装一、施工准备1、劳动组织序号项 目单位数量备 注1施工负责人人1全面负责2作业人员人4测量、安装各2人3司机人2正、副司机各1人2、工机具序号名 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1作业车台12作业凳0.9m高台13梅花搬手M17把24力矩搬手套1人均1套5吊弦间距测量仪台16粉笔支若干7毛刷把18接触线线面校正器把19安全帽顶5作业人员人均1顶10电工工具套5作业人员人均1套3、主要材料、设备序号名 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 注1吊弦按施工表根2吊弦线夹按施工表套3U型卡钉按施工表个4电力脂Kg若干二、工艺流程图结 束安装吊弦测量吊弦位置施工准备三、操作方法1、施工准备承力索、接触线超拉完毕。吊弦预制完成后,即可进行吊弦安装。2、测量吊弦位置依据吊弦布置表,用钢R从中心锚结向下锚方向在钢轨上测量。3、安装吊弦作业车在封闭点内运行至作业地点,在安装支柱处停车,升起作业平台至工作高度,支起作业凳。一人在路肩,一人在作业凳上,两人配合,用线坠将钢轨上的吊弦位置标记引上承力索。安装时载流圈面对列车前进方向,吊弦线夹螺栓穿入时应先穿线鼻子,再穿线夹,带上螺帽,用梅花搬手拧螺母。打入U型卡钉。 作业平台人员安装接触线吊弦线夹前,应检查导线工作面是否正确,如不正,利用校面器,将导线面校正。卸下螺帽,取出螺栓,先穿线鼻子,再将螺栓穿入线夹,扶起导线预带螺帽,用梅花搬手拧紧螺帽,安装好止动垫片。重复上述16步骤,安装其余跨中载流整体吊弦。4、结束封闭点结束,降下作业平台,放倒作业凳子,收回工具、材料,作业车返回停车站。施工负责人填写施工安装记录。四、技术标准1、布置吊弦及吊弦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一跨吊弦间距测量完毕后,如实测间距与安装间距误差小于200mm时,可将误差均布在各间距内。误差过大应上报技术,该跨不能安装。3、吊弦间距不得大于50mm。4、吊弦线夹螺栓紧固力矩为25N.m,用力矩搬手检测。5、U型卡钉与电载流圈方向在同一侧。6、载流圈方向与承力索相反。7、螺栓紧固力矩为25N.m,用力矩搬手检测,未达标应使其达标,止动垫圈安装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8、承力索、接触线采用同一材质时,在任何温度环境下均垂直安装,偏差不得大于20mm。五、注意事项1、测量起点与闭合点以悬挂点为准。2、所有线夹与承力索、接触线接触面应涂电力脂。3、每一悬挂点拉出值方向应在布置表中明确,并注明吊弦线夹螺栓穿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