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测试卷(提升版)(无答案).docx
-
资源ID:2937003
资源大小:178.5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测试卷(提升版)(无答案).docx
七下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检测 满分120分班级:_姓名:_学号:_成绩:_1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点P是直线外一点,A为垂足,且PA=4cm,则点P到直线的距离为( )A、 小于4cm B、等于4cm C、大于4cm D、不确定2、 下列图形中,AB/CD,能得到1=2的是( )3、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0,DE过点C,且DE/AB,若ACD=550,则B的度数是( )A、350 B、450 C、550 D、650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B.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如图,已知CDBE,如果160,那么B的度数为( ) A.70B.100C.110D.1206.已知直线mn,将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其中A,B两点分别落在直线m、n上,若1=25,则2的度数是( ) A.25B.30C.35D.557、 如图,直线l1l2l3,点A. B. C分别在直线l1、l2、l3上,若1=72,2=48,则ABC=( )A. 24 B. 120 C. 96 D. 1328、 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EMB=END B. BMN=MNC C. CNH=BPG D. DNG=AME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定理是命题,而且是真命题B. “对顶角相等”是命题,但不是定理C.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是定理D.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是定理10. 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中所示的位置摆放,两条斜边互相平行,则 1= A. 75B. 70C. 65D. 60 二、填空题11. 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OA 平分 EOC,EOD=120,则 BOD= 12. 命题“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中,题设是 ,结论是 ;此命题是 (填“真命题”或“假命题”)1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角分别是(2x10)和(110x),则x 14.如图,ABCD,CBDE,B50,则D 15.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表达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推理形式:因为 ,所以ab.16观察下列图形:已知在第一个图中,可得1+2=180,则按照以上规律:_度.三、解答题17如图,直线,、是、上的两点,直线与、分别交于点、,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重合),连接、(1)当点与点、在一直线上时,则_(2)若点与点、不在一直线上,试探索、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8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点P是直线CD上的一个动点。(1)如果点P运动到C、D之间时,试探究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PAC,APB,PBD之间 的关系是否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19.如图,ABAB,BCBC,AB交BC于D.请判定B与B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0. 如图,直线l1l2,120,则23的值是多少? 21如图,现有以下3个论断:ABCD;BC;EF.请以其中2个论断为条件,另一个论断为结论构造命题(1)你构造的是哪几个命题?(2)你构造的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请选择其中一个真命题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