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人教版.pdf
-
资源ID:29393693
资源大小:21.6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人教版.pdf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本课是从直观形象的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的一课,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谈谈我的构思。一、说教材(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即 P33页例 1 和 P34页的例 2 题及相关练习。(二) 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 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 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2)能力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以及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2、进一步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三) 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形成过程。(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二、说学情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学习平面图形扩展到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发展的一次逾越。 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等活动, 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 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三、说教法第多斯惠说过: 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 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儿童生活的指导者、 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四、说学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 让学生观察、 分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这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2.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 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最佳动力。怎样让学生体会求长方体、 正方体体积的方法的应用价值, 而不是让学生的学习停留在表面感觉这一层上呢?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现课程改革精神。五、说教学流程(一)教学准备1学生动手操作的小正方体积木若干套。2自制 CAI课件。(二)教学过程(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如下图,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体积各是多少?2、如果较大的物体用1 立方厘米去量好不好?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呢?( 2) 、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 实验探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并且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 然后逐步脱离操作直观, 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具体的过程是:1)每五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取 24 块 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积木,任意拼摆长方体,然后把数字记录在表格里面。 2)通过课件演示,根据学生的记录表,操作验证。小组讨论: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 归纳概括1)研究数字间关系。分组讨论:从这些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长方体体积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 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2)概括体积公式。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 =长宽高V=abh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V=abh 例 1.的讲解 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让学生计算例1。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正方体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V=a?a?a V=a3 V=a?a?a,也可以写成 a 3 读作 a 的立方,表示三个a 相乘,不要误认为 与 3 相乘。写“ 3 ”时,3 写在 a 的右上角。 例 2.的讲解 这样的教学是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使学生感觉新知识不新,新知识不难,实现平稳过渡,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让学生独立完成例 2,教师巡视。(3) 、反馈练习,实践运用。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 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 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1) 、堆积木,算体积。(2) 、通过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34 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先让学生动作操作,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记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3) 、做第 34 页“做一做”的第二题,先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是巩固刚学过的“立方”的知识,要使学生弄清,什么情况下可以写成一个数的立方,一个数立方应该怎样计算。 做题时,如果发现学生把3 个相同数连加与连乘混淆起来,教师应及时纠正。(三) 、全课总结。(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2)教师总结。这样设计目的对新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梳理,内化的过程, 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六、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