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陕北窑洞与民俗文化研究-孙秋菊.doc

    • 资源ID:29413439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北窑洞与民俗文化研究-孙秋菊.doc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陕北窑洞与民俗文化研究 孙秋菊2、由羊看文化 崔向东3、走进陕北民歌 贺堂飞4、陕北剪纸文化 张书平5、Wipe Away your Tears-Wenchuan Earthqualee 张昕6、英语写作辅导与训练 贺瑜7、英文歌曲欣赏 刘学松8、英语校本课程(供高中各年级使用) 李媚9、地理校本课程 杨诚10、高中生政治常识系列讲座之冷眼看世界 贺昌荣11、高中历史校本课程 徐彬 陕北窑洞与民俗文化研究 神木中学语文组 孙秋菊一、陕北窑洞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如园林之于苏州,山水之于江南,提及窑洞,能让人们在第一时间想起这个常常被我们遗忘掉的地方陕北。窑洞是陕北的一张响亮的名片。陕北,通常是指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总面积约80744平方公里,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二十六个县市,这一带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是窑洞。时至今日,面对着楼房的巨大冲击,虽然窑洞的覆盖率在逐渐降低,但就陕北地区的广大的农村而言,窑洞仍是居民最主要的居所。 陕北窑洞历史悠久。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北的吴堡县相继发现了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头城,其中就有窑洞式房址近70座。古人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并逐渐形成聚落。这种窑洞雏形的产生距今已有4500年的历史了。陕北窑洞发展到周代还是半地穴式,到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为什么从几千年前到现在人们一直钟情于窑洞这种居所形式呢?原因有三点,其一是这里深厚的黄土和丰富的砂石,具有很强的直立性,为建造窑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二,陕北历史上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烽火连连,百姓经常要迁徙避难,因此少有人家建设豪宅大院,多数百姓只掘三丈土窑,就可安家立舍,战乱一起,弃之而去而且土窑洞简便、成本低廉、省工省力、冬暖夏凉;其三,黄土高原地区缺乏高大的乔木,盖瓦屋也存在实际的困难,因而窑居是非常合适的选择。正是由此,窑洞在陕北代代传承。 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但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石窑和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成的窑洞。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从底到高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在陕北,许多农户住的就是这种窑洞。而像米脂的姜氏庄园、马氏庄园、常氏庄园等地主庄园的设计更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把其他建筑风格和窑洞建筑结合在一起,美观大方而又气势恢宏,集陕北窑洞几乎所有的优点和其他建筑风格优点于一体,是陕北窑洞的精华和典范。 一般窑洞修三孔或五孔,大多中间为正窑、四孔、六孔较少,意在回避四六不成材的俗语。窑腿上一般有小窑,用以祭祀天地神只。窑洞都接窑檐或用砖砌花栏来防止雨水冲刷窑面。有的人家用木料石料在窑前形成走廊,称之为穿厦。窑洞的门窗多用柳、杨、榆、椿之木。窗棂格式多样,曲直交错,长短相间,构图古朴曲雅或新颖别致,有八角楼、十二莲灯等雕刻花卉图案,十分考究,经彩绘油漆,显得美观大方。窑洞的门多为双扇,开在中间,如在一侧则为单扇。有的地方的门是镂空的,称为棂子门,但大多数地方的都是实心门。窑洞的门窗都是木质框架做成,并装架在窑洞正面。上部为两扇天窗,下部左侧为两扇木板合对而成的门。用麻纸裱糊木质窗格,显得明亮干净而又保暖散气。窑洞上面叫脑畔,用以打晒粮食。窑洞前面吊硷畔,多用来种植蔬菜。窑洞内主要有两大构件,一是火炕,有的把水炕设在窑洞最后与窑掌相连,叫掌炕,有的把它设在最前紧靠窗台的位置,叫前炕或窗前炕;另一个就是灶台。一般而言,锅灶相连,用上好的石料打做方形炉台,石板旋口盖面。其下为炉灶,上置锅,其面称为锅台,用于切菜等用。炉灶之火曲折经过炕底后从烟囱而出。 陕北窑洞的装饰是别具一格的。窑洞内部装饰包括窑洞别致的设计,如窑洞内部形状、过洞(即在两孔窑洞中间的小门)及掩饰过洞的门帘等。此外还有装饰画,家具、家电及其外套或遮掩物,炕上被子的叠放方式等。这些基本上都是当地人对家庭主妇的评价。窑洞的外部装饰指除了窑洞窗子的手艺、窑洞窗子的材料和花样及其工艺、窑洞门帘的样式和花色、窑顶花栏的样式等这些与窑洞直接相关的东西,还有门前院子的样式和干净程度、石碾子、石磨、庭前花卉树木的品种和繁茂程度、燕子窝、大小门和石墙、晾晒的粮食和辣椒等。窑洞的外部装饰显示了这家主人是否勤劳以及家庭的富裕程度。 陕北黄土高原地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它们不仅品质和营养明显优于全国其他产地,而且无污染、纯天然,完全符合现代绿色食品的要求。由于这种环境的影响,陕北古老的土窑洞里从几千前就开始产生了独具陕北特色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和饮食风俗。如;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吃摊黄:冬季要喝黄稠米酒;寒食节要吃燕燕:喜好羊肉、揪面片等饮食习惯。民间历来就有不吃狗肉风俗。这些产生于窑洞的陕北饮食具有自然性、保健性、食疗性等特点,有清热解毒、去火降暑、健脾开胃、保健美容等功效。二、窑洞文化与陕北文化的概念与范围 何谓窑洞文化?通过我们上边对窑洞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出窑洞文化的概念应该突破单体的窑洞建筑而包括窑洞建筑各个构件和整体风格、窑洞内部装饰品、窑洞外部包括整个院落在内的所有物品以及在窑洞内外进行的各种活动所容纳的文化内涵。陕北文化是陕北地带人类实践活动在物质、社会、精神三大方面的投射、凝结与表现,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活动在陕北区域范围内于物质、社会、精神三大方面的投射、凝结与表现。这是从广义文化定义出发关于陕北文化概念的定义。定义的第一部分侧重表达了陕北文化的原生性、区域性,第二部分又强调了陕北文化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关联性、从属性。无庸讳言,陕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陕北文化研究的对象是迄今以来陕北境内所发生的一切文化现象,包括宗教信仰、文物考古、历史人物、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摄影绘画、戏剧音乐、电影电视、科技教育、出版印刷、饮食起居、方言俗语、民间美术等诸多内容。三、窑洞与当地风俗习惯的关系 通过对陕北窑洞具体深入的了解,我们发现陕北窑洞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紧密相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灵的敬拜。比如从窑洞的选址开始,修建窑洞之前,首先必请阴阳风水先生看地势、定方位、择良辰吉时。在当地百姓心目中,建造窑洞是一件关于家族兴衰、子孙繁衍的大事,因此,兴土动木之时有许多民俗讲究,甚为郑重,先要相宅,择吉地,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靠山厚”,俗语称:“背靠金山面朝南,祖祖辈辈出大官”;宅后临沟无依托者,谓之“背山空”多忌之。修成后又由阴阳择日进行合龙口,正式居住前还有安窗、安土神、暖窑等习俗。不论一块地方的土地有多么结实,视野有多么开阔,只要阴阳先生说风水不好就一定要换。合龙口的时候也是祭祀天地的一种具体形式。至于安土神和在两孔窑洞中间对天地土神的祭祀就更是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这一带的群众有着比较普遍的泛神论的信仰,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甚至普遍至常见的石碾子。传说是由一只青龙所变,转动的石滚子是青龙的眼珠儿。还说青龙有克夫之嫌。故此,陕北许多农村人遇到红白喜事经过石碾子,主人总要有一块红布将它盖上,惟恐冲了青龙。每逢过春节之际,主人都在石碾子的碾维架上上粘贴横贴“青龙大吉”四个大字以避邪消灾。这一带的民俗活动,也大都与神鬼有关。比如大秧歌中的四人场子,即古代巫师的跳神演变而来;秧歌队沿门子拜年,据说就是为每家每户乞福消灾。而民间的转九曲,有人说它来自于古代战争的黄河十八年,其实它是阴阳八卦图的现示。“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此种传达室统传风俗与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据传:封神榜中三仙岛的三位娘娘(云霄、琼霄、碧霄)为报杀兄之分在西岐布下一座战阵,叫做“九曲阵”。自立了玉帝、三官庙(天官、地官、人官)和古佛殿后,为纪念三位娘娘替兄报仇丧命而改为“九曲灯”。此风俗从此在民间盛行起来,并一代一代地流传至今,久盛不衰。对当地人际关生关系的影响。窑洞对当地人际联系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首先,窑洞一般是一家一排三孔、五孔和七孔,住的都是血缘至亲。解放前有的地方有一个大的家族住在一个院落里,到现在这种格局基本消失了;其次,就是虽然大的家族不住在一个院落里,但是居所仍然相对集中,有的分布于一个山头,有的分布在几个相邻的几座山上。最后,就是以前的深宅大院的消失,墙体变得矮小,使家庭生活部分公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较多,距离比较小。 2、对手工艺的促进。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姑娘们的剪纸手艺、木工匠人做门窗和其他家具的手艺、木工匠人做门窗和其他家具的手艺、石匠们化腐朽为神奇的手艺这三个方面。因为在窑洞的修建过程中需要木匠和石匠这方面的工作,而人们对美不断的追求则迫使他们不断挖掘这方面的潜质提高自身的修为。窑洞的门窗等也越来越精致美观了。同样出于美的追求,人们从各个方面想办法以不断装饰自己的家,剪纸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农民画。农民画发源于陕北民间生活,由农家炕围画、锅台画、箱柜画等演变而来,是土生土长的现代民间艺术。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简练概括、用色大胆,多用传统手法,再现出纯朴的民间气息,具有奇异独特的艺术效果和生命力。它是典型的随着窑洞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窑洞的出现还对其他的民间艺术形式比如缝纫刺绣等艺术的发展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对文化艺术的影响。这一点在陕北说书艺术得到了具体的体现。陕北说书是流行于陕西延安、榆林地区的一种鼓书。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三弦或琵琶,此外,还有绑在小腿上的,以两块木板制成的的甩板,和绑在手腕上的,称“嘛喳喳”的一串小木板,这是作为打节奏用的。陕北说书长期在农村演出,唱词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陕北说书唱腔激越、粗犷,具有浓郁的陕北风情。陕北的说书先生通常都是走南闯北的艺人,其中有很多是盲人。这些艺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专门人员接待,然后到要求说书的人家家里去说书。说书的地点就在窑洞里。昏暗的灯光,激扬的故事,遍身的乐器,拥挤而出神的听众在窑洞里,一切都显得是这么和谐。窑洞给了艺人们一个表演的舞台,也给了艺术一个传承的机会。著名的盲艺人韩起祥就是在民间窑洞里说书成名的。 4、对陕北石刻艺术的影响。陕北石雕源远流长,其写意的造型,流畅的线条自成一体。在中国石雕艺术中占有独特位置。最早的石刻作品产生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距今约3500-5000年。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窑洞的特殊式石窟中产生的。所谓石窟就是石窑洞。山海经中有段关于二负的传说:“汉武帝发盘石,石屋中得一人”,其中的“石屋”,应该就是一种石窑洞。在陕北比较有名的石窟有子长县的钟山寺石窟,富县的石泓寺石窟,延安的清凉山石窟、黄陵县的双龙寺石窟、米脂的万佛洞等。其中钟山石窟已被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北民间石雕艺术尽管有悠久的历史,但保存至今的艺术作品为数不多。能较全面反映陕北民间石雕艺人的创作灵感和技艺的,当属散见于陕北各地的唐宋及其以后的众多佛教、道教的石窟寺造像。窑洞对石刻艺术的促进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缓德石狮。绥德石狮起源于炕头石狮,民间主要是用来拴孩子的,为防止孩子乱爬跌下炕头,既是孩子的忠实的守护者,又可作为玩具。如今,它与三边剪纸同是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民间艺术珍品。绥德汉子创造了炕头石狮多为当地能工巧匠的随意即兴工作,一般在不足尺、小不过寸,与旧时官府门前的石狮截然不同。绥德炕头石狮雕凿自然、想象丰富、神态生动、妙趣横生,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有美术家评论说:“缓德石狮有一种大匠气概。表现了生活中最可爱、最生动的一种神韵,是真正的写意传统,纯正的民族特色”。飞架于无定河千狮桥上千余尊形态各异的石狮是其精湛艺术的集中表现。四十里铺如今是中国最大的石雕市场,其中,以雕刻石狮为主。这类石刻艺术源于窑洞内的需要或者出于宗教信仰而在窑洞中产生的,它们一经产生就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开始了飞快的发展,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窑洞对石刻艺术有过一定程度的影响。四、窑洞饮食中体现的陕北文化 1、反映了陕北文化的多民族性。历史上陕北是一个充满争纷的地方。这里来过赤狄、白狄、犬戎等古老的民族,也有后来的匈奴人、党项人、鲜卑人、蒙古人等等。陕北文化融合了这许多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其中,蒙古族文化的影响比较大。陕北对犬的禁忌中,蕴涵着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整合与冲突的因子。陕北风俗中,民间历来不吃狗肉;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吃摊黄,摊黄鏊转送过程中,必须用笼布把摊黄包严实,千万不能让狗看见,若是让狗看见,摊黄就会变白口唇(黄边较厚实的部分不再能摊成焦黄、好吃好看的色)等等禁忌。平日里不能看狗撒尿,如果谁看见了这个人就会得一种起白斑的皮肤病。据研究,这是殷周以来一直活跃在陕北大地上的、信奉狗图腾的赤狄、白狄、犬戎等民族的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上冲突与整合的结果。汉民族虽不认可狗为祖先,但也承认狄等民族对狗的崇拜,天长日久,“狗肉不上抬秤”就变成陕北民间一项普遍遵守的习俗。摊黄不可让狗看见,就是两种文化融合中一潜在的冲突和对抗成份,包含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汉族对于戎狄民族排的一面,又有承认其所信图腾具有巫术和魔力的一面。另一个方面陕北人对羊肉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其饮食中有闻名已久的四十里铺羊肉面、榆林羊杂碎以及对羊蹄羊脑羊肝羊肺羊血的各种吃法,这都是蒙古人在陕北留下的影响。陕北人饮食习惯中的游牧民族食风,还有以下几方面:一、烹饪以熬煮为主。熬南瓜、熬洋芋是乡间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主菜;风味小吃熬羊肉、羊杂碎等,也是佐以调料熬煮而成;还有一种粉汤的小吃,即把粉条、肉丸、肉片烩在一起,即使逢年过节,也很少有人变着样炒几个菜,一般都是把肉、粉条、蔬菜烩在一锅,每人一碗。如果待贵宾,就烤一只乳羊或乳猪便是规格最高的礼遇了。二,以炒米炒面为干粮。这种干粮,多以糜子为原料。吃炒面时需和水调成稠团,炒米则可随便吞食。三,腌酸菜。陕北气候冷,冬季无新鲜蔬菜可食。群众多在秋季腌几大缸酸菜。这都是游牧民族半耕半牧的习俗给陕北人带来的影响。脱离饮食,也可以看出蒙古民族在这一带的影响。时至今日,这一带的畜牧业仍是普遍保留着的一种经济手段,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畜养,但与昔日那种“群羊塞道”、“牛马衔尾”的景象相比,已相去甚远了。这里的生产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一般人家大都以种地为本,在可能的情况下再牧养少量牧畜,狩猎遗风普遍盛行,但季节性很强,一般在冬季农闲时进行。陕北文化吸纳蒙古文化的另一个方面的表现就在于对火的崇拜。古代许多民族都崇拜火,如蒙古簇就形成的年“火”节在现在的陕北,有的地方整月十五燃火,谓“神火”;正月二十三燃火,谓之“鬼火”;正月三十燃火,谓之“人火”。有的地方有围绕火堆左右环绕来避邪的,有的地方则是需要从火堆上空跳过去达到这样的目的,人们把这称为“散灾”。有的地方正月十七、十八燃火,叫“送蛐蜒蝎子”,把柴草灰烬用铁锨一一倒于坡洼或大路旁,谓之将蚰蜒、蝎子等毒虫送走,全家人将不会受毒虫的伤害啮咬。二月二也燃火,祈求当年风调雨顺,并将未燃完的余火分为十二堆,从其熄灭的先后来占卜预测本年每一个月的阴晴阳缺。尽管时间和称谓不同,但这些风俗活动都与火有关。有的地方有在正月二十三的火堆里放一个种叫做“枣山”的面制品的习俗,用以避邪。 2反映了陕北文化的继承性。每逢寒食节的前夕,当地的婆姨们就忙活起来了,磨白面,买颜料,准备捏燕燕,说是燕燕,其是不光是燕燕,而是用手工将面团捏制成各种各样的东西,牛、羊、马、猪、鸡、鱼、石榴、寿桃等等想得到的各种形状。“燕燕”们一个个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给老人送“寿桃”,寓意长寿;给媳妇吃“石榴”盼生贵子;给小孩吃“小猴”,使其聪明活泼。清明节吃不了的,串成长串,晾干挂墙上,成了观赏品。燕燕又叫“子推燕”,相传与春秋时代晋国贵族介子推有关。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躲避后母的陷害,在介子推等心腹的随从下流亡到翟国(在今陕北境内)。在一次极度饥饿却没有食物可寻的情况下,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煮给重耳吃了。后来,重耳做了晋文公,介子推不愿作官,与老母隐居到了山西绵山老林。晋文公以为三面烧山,期待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出来,最后被烧死了,遂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并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生烟火。后又下令每年寒食前后三日,全国不许生火做饭。这就是陕北许多的全国性的纪念活动,但是保留下来的没有多少,陕北的捏燕燕的风俗就是其中保留下来少数纪念活动之一。 3、反映了陕北文化的封闭性。有人说,在北方农村,很可能最数陕北人饮食的种类多样化了,有些食物的名称,任何食谱上都没有记录,也找不到和土语相适应的汉字,只有让人怀疑是已消失了的一种或几种语言的残留语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陕北黄土高源一带属边远山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极差,经济价值不高,加之少数部族对这里的长期侵扰,因此历来得不到朝廷的关注,成了一个战争的漩涡,一个犯人流放地,一个与外地相对隔绝、相对闭塞的地区。几千年过去了,中国大地上原有的各种部族、民族在长期的融合中先后达到了同化,除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外,汉族文化基本实现了大同,然唯黄土文化例外。长期的相对封闭,使它至今仍更多地保留着它本来的特征原始文化、古代文化的特征,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立体型资料。因此,对陕北文化的研究具有着探示中华民族文化、特别是中国北方文化原有特质的意义。比如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也就是陕北人现在称呼的燕燕,属于一种面塑艺术。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据说这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如今,在中国的其它地方,清明节时的这种风俗早已茫然无存,但是在陕北却仍然保留下来的除了这种风俗,还有这种面塑艺术中所包含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在陕北的民间,人们仍然保持着早期的宗教观念,也就是周文化的特点,信奉鬼神,信奉自然,民间巫术十分盛行。民间许多职业或兼职的阴阳先生,是此类活动的主持人,这些阴阳先生是人与鬼的中介,他们能卜能占,能避邪攘灾,能引导和规劝善鬼,能镇赫驱赶对产恶鬼,因而在民间极负权威性。这种民间的巫术,诸如星占、卜卦、祭性、祭牲、符咒、驱鬼等,在史前就十分盛行了,而其源头恐怕要追溯原始社会。如今,其他地方的这种习俗早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但是由于陕北文化的封闭性而在这块土地上千年不变地保留了下来。还有陕北的剪纸中也保留有古老的其他地方早就消失的图腾。它主要是延续了原始社会的图腾文化和龙凤文化。比如在洛川挖掘出的蛇身人首、狮身人首、鱼身人面的剪纸;安塞的鹿头树剪纸,手拉手娃娃剪纸正是这一时代的文化遗存。 4、具有极强的寓意性和宗教观念在宗教信仰方面,陕北文化明显地体现了我民族的文化特征。最简单的体现就是陕北汉子的白羊肚子手巾,这是犬戎族关于白犬图腾的崇拜的影响。多民族宗教观念的融汇,增强了多元性,却失去了同一性,反倒使得这一带没有了主体宗教。道教,为中国传统宗教,佛教从北朝时传入这里,这些大教,都在这里留下了它们的印记,位于黄河岸边的佳县城南五里之处“白云观”,当为这一带道教之第一大观,可是佛教的石窟、佛像、佛塔(浮图)遍及该地区。但是在民间,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还没有形成完全信仰,这一带的宗教建筑还是很多名称,不知其宗教所属。在人们的心目中,只要是个庙即可,都一样,且许多庙宇释、道交混。这在饮食反面的表现有:正月十二老鼠嫁女之日不吃囫囵食物(应吃磨碎的食物,多吃面食),不用刀子切东西,恐伤了老鼠,鼠害更历害;六月六天贶节半夜熬奠浆水(绿豆汤)到祖坟浇奠,为亡魂解暑;六月十九,食素以敬佛;腊八节吃决心闷饭(腊八粥);腊月二十三给灶君吃枣山山(用面蒸成山状,镶嵌若干红枣),期盼灶君上天言好事;当地人多爱吃米糕或油糕寓意于步步高年年高;寒食节(有些地方是在七月十五)捏的燕燕里有蛇盘兔等造型,其中蕴涵了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的寓意;钱钱饭更是寓意明确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之,陕北饮食文化里蕴含着一些来自宗教方面和其他方面的信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或者对不可知的大自然的畏惧和崇拜,具有多种宗教共存在特征。【精品文档】第 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陕北窑洞与民俗文化研究-孙秋菊.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