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专项复习课件(共16张PPT).ppt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1.热点透析,2.典例剖析,3.规律方法,4.跟踪训练,5.真题演练,生物与环境,一、热点透析,1.热点透析,请点击图片,1.“J”型和“S”型曲线的比较,2.“S”型曲线关键点(区段)的分析,3.“S”型曲线的K值及其变动示意图,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4.密闭条件下的“S”型曲线,封闭环境中,无物质和能量的补充,最终导致K值下降。,二、典例剖析,2.典例剖析,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标准的“J”型;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变,此时种群增长率为0;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答案:B,解析,S型曲线前半段也不是J型增长,图中显示第1年到第3年期间值为1,或者在变动,“J”型曲线其值应大于1且恒定,故不属“J”型增长,A错误;第3年末与第5年中期虽然的值相等,但由于种群上一年起始数量不同,则种群数量也不相同,C错误。该野兔种群在第4年末的数量应远小于第5年中期数量,D错误。答案:B,解析,数值先大于1后小于1。,三、规律方法,3.规律方法,关注不同曲线模型中“K值”与“K/2值”,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四、跟踪训练,4.跟踪训练,1在农田生态系统害虫防治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如下。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农药的作用下,害虫的抗药性基因突变率在D点显著高于B点BE点是生物防治,A、B、C、D点是药物防治C害虫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食物的短缺降低了害虫的存活率,解析农药的施用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选择,但不会引发害虫的抗药性变异,A错误;在曲线的不同点上,害虫的年龄组成是不同的,C错误;据图不能得出食物短缺与害虫存活率有关的信息,D错误。答案:B,2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图1中曲线a代表出生率,曲线b代表死亡率,A项错误;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K/2时,E点为K值,B项错误;在F点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不利于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C项错误;图2中的G点对应图1中的E点,均表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项正确。答案:D,五、真题演练,5.真题演练,1.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由坐标曲线图分析可知,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加,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变化不大,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明显下降,有利于禾草植物的生长,禾草植物与非禾草植物之间的竞争将减弱,A错误。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