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直线运动专题训练(word 含答案).docx
-
资源ID:2952076
资源大小:153.96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直线运动专题训练(word 含答案).docx
2020年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直线运动专题训练不定项选择题11916年,爱因斯坦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中存在引力波,他根据麦克斯韦的观点“电荷周围有电场,当电荷加速运动时,会产生电磁波”,提出了“当物体加速运动时,会辐射出引力波”的观点,这个研究过程采用了类比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力、分力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B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结果,能用实验直接验证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D研究变速运动时,把变速运动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2一辆汽车以v0=8m/s的初速度前进,突然发现前面有石块,便以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2.5s内的位移为()A8mB10mC12mD15m3AK47步枪成为众多军人的最爱若该步枪的子弹在枪膛内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450 ms B子弹离开枪膛时的速度为600 msC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小于0. 45 m D子弹在枪膛内运动的距离大于0. 45 m4必修1教材讲到,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vt图像与t轴所围的“面积”。某同学通过类比得出结论:凡是物理量可以表达为横纵坐标乘积的,都可以用上述方法求解。下表中是他列举的四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t(加速度时间)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Ft(力时间)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力的冲量Fv(力速度)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功率UI(电压电流)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电功率ABCD5如图所示是P、Q两质点运动的v-t图象,由图线可以判定( )AP质点的速度越来越小B零时刻P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在t1时刻之前,P质点的加速度均大于Q质点的加速度D在0-t1时间内,P质点的位移大于Q质点的位移6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东行驶,前方突现危情,司机刹车减速,加速度大小为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从刹车开始至停止共耗时2.5sB汽车从刹车开始至停止共前进55mC汽车从开始刹车3s内位移为24mD汽车从开始刹车1s内位移为16m7如图所示,一小球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时间均为4 s,设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vA,则A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m/s2 BvA=2 m/sC小球在AE段的平均速度为3m/s D小球从D到E的时间为4s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人始终同向行驶 B甲、乙两人在第1s末相遇C在前5s内,甲行驶的路程比乙行驶的路程小 D在前4s内,甲行驶的位移比乙行驶的位移小9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小球落回原地。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小球落回原地。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空气阻力不计。则( )ABCD10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某竖井中矿车提升的速度大小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图线分别描述两次不同的提升过程,它们变速阶段加速度的大小都相同;两次提升的高度相同,提升的质量相等不考虑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对于第次和第次提升过程,A矿车上升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 B电机的最大牵引力之比为2:1C电机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为2:1 D电机所做的功之比为4:5填空题11某星球半径为R , 一物体在该星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若在连续两个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依次为h1、h2 , 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_12一列火车以2 m/s的初速度,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火车在第3 s末的速度是_ m/s,在第4 s内的平均速度是_ m/s 。1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当他们相距7m时。A在水平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以10m/s的速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A追上B用的时间为_。14将一个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_m,抛出后3s物体离抛出点的距离为_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15有一根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m的细杆AB,在杆的正下方离B端0.8m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若让杆自由下落,AB杆通过圆环所用的时间为_s。16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m/s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的O处有一质量为物体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力的作用, ,方向向右,的方向向左,大小如图乙所示,且在时刻同时将两力撤去物体在时刻从静止开始运动,则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时刻物体的速度为_,在_s时刻物体的速度最大,最大值为_18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频率为10赫兹,照片中像长度为物体实际长度的,则小石子经过A点时速度大小约为 ,小石子落到A点发生的位移约为 (重力加速度取)。计算题19一滑块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AB=15m,BC=30 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5s,求:(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3)滑块在A点时离初始位置的距离.20在某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 40 m/s,v2 =25 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 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160m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1)如果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如果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为a2=3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1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空坠物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民法通则及侵权责任法中都有规定,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发生脱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其所有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假设某高楼距地面H47 m高的阳台上的花盆因受扰动而掉落,掉落过程可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有一辆长L18 m、高h2 m的货车,在楼下以v010 m/s的速度匀速直行,要经过阳台的正下方,花盆自由下落时货车车头距花盆的水平距离为L224 m(花盆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1)若司机没有发现花盆掉落,货车保持v010 m/s的速度匀速直行,通过计算说明货车是否会被花盆砸到?(2)若货车车头距花盆的水平距离为L319 m时,司机才发现花盆正在掉落途中,经t0.5 s反应时间后采取加速(可视为匀加速)的方式来避险,则货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才能安全通过?22如图所示,质量为mB=4kg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A=2kg的小物块A,放在B的左端,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为0.5,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B为0.1。A以v0=3m/s的初速度沿B上表面从左端向右运动(A在B板上没有滑下),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1)A在B上滑动的时间;(2)A运动全过程中对地的位移。23摩天大楼中,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简化模型如图a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kg。在t=0时,电梯由静止开始上升,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图像如图b所示。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参考由v 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求电梯在第1s内的速度改变量Dv1和上升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ax;(3)求电梯在1 10s时间内上升的高度h与机械能的变化量E。参考答案1B2A3D4A5D6AD7AB8CD9AD10AC1112 3.5 3.75138秒1420m 15m 150.6s16(1)0.56 0.96 (2)2.0 170.5; 0; 1; 0.5; 18.,19(1)0.6 m/s2 ;(2)4.5 m/s ;(3)1. 875 m20(1)两车会相撞.(2)两车不会相撞.21(1)会(2)1 m/s222(1)0.5s;(2)1m2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