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论语》选读复习ppt课件.ppt
今天距今天距2014年高考还有年高考还有194天!天!有一个清晨,叫希望;有一盏夜灯,有一个清晨,叫希望;有一盏夜灯,叫梦想;有一种情绪,叫等待;有叫梦想;有一种情绪,叫等待;有一场战斗叫高考;有一种生活,叫一场战斗叫高考;有一种生活,叫高三;有一段时光,叫青春。高三;有一段时光,叫青春。 选读选读复习复习24论语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想。(4分)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欧阳修朋党论朋党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朋党论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2010浙江高考真题浙江高考真题 解答此题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写出解答此题有两个层面,第一是写出论论语语中与之相仿的句子,得中与之相仿的句子,得1分。除上面答案分。除上面答案中已经列举的中已经列举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外,答外,答“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怀德,小人怀土”的,只要是原文皆可。答的,只要是原文皆可。答题给分是:题给分是:写出原文一分,指出相同写出原文一分,指出相同1分。分分。分析流畅析流畅2分。分。 2011浙江高考真题浙江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 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韩非子子) 【注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分) 孔子:孔子: 韩非子:韩非子: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 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韩非子子) 【注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分) 孔子:孔子: 韩非子:韩非子: 23为政以德(或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以法治国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 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韩非子子) 【注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为吾善;自我完善。用:使。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分)2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所以要“德治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2011浙江样卷浙江样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题。(7分)分) 甲甲 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年饥,用不足,如之何?何?”有若对曰:有若对曰:“盍彻乎?盍彻乎?”曰:曰:“二,吾犹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姓足,君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1分)分)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年饥,用不足,如之何?之何?”有若对曰:有若对曰:“盍彻乎?盍彻乎?”曰:曰:“二,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么(1分)分)(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1分)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年饥,用不足,如之何?之何?”有若对曰:有若对曰:“盍彻乎?盍彻乎?”曰:曰:“二,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姓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有若的观点中所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3分)分) (2)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生存,这样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2011浙江样卷浙江样卷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题。(7分)分) 乙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思想。论语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才显得仁慈。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最能代表儒家思想。论语论语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是他思想的精华,自然也就传达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想的核心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仁。不管他要说什么东西,其最终目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的就是教人们一定要仁慈,别人打了你的左脸,一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定要把自己的右脸伸过去,只有这样才显得仁慈。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上面这段文字对儒家“仁仁”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分)24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不正确。儒家认为,仁者爱人,但主张张“以直报怨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2011浙江样卷浙江样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子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论语)子墨子言曰,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之。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必从而利之”。 (墨子墨子)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1分)分)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4分)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子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论语)子墨子言曰,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墨子)23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1分)分)孔子和墨子都主张以爱待人。孔子和墨子都主张以爱待人。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题。(5分)分)子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论语)子墨子言曰,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夫爱人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墨子) 24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简析孔子与墨子上述主张的差异。(4分)分) 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孔子的相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此(“尊尊尊尊”“”“亲亲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基础上推己及人;而墨子的兼爱是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是讲求互利的普遍之爱。层次层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文字文字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文章文章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赏学习章法、培养能力学习章法、培养能力文化文化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承传承文化、提升思想传承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政治 一一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二二 克己复礼克己复礼 三三 待贾而沽待贾而沽 四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学习与教育学习与教育 十十 学以致其道学以致其道 十一十一 诲人不倦诲人不倦 十二十二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 十三十三 沂水春风沂水春风修身修身 五五 仁者爱人仁者爱人 六六 君子之风君子之风 七七 求诸己求诸己 八八 周而不比周而不比 九九 出辞气远鄙倍出辞气远鄙倍哲学哲学 十四十四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 十五十五 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论语论语选读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政以德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求;周而不比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方法及思想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高山仰止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沂水春风:师生关系;社会理想师生关系;社会理想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德治)思想,均贫富含义德治)思想,均贫富含义 1 1、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庶矣哉!”冉有曰:冉有曰:“既庶矣,既庶矣,又何加焉?又何加焉?”曰:曰:“富之。富之。”曰: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曰:“教之。教之。” 3 3、子曰:、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时。” 4 4、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5 5、哀公问于有若曰:、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有若对曰:“盍彻乎盍彻乎”曰: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对曰:“百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 百姓观百姓观 1、以德、礼导民、以德、礼导民 2、富而后教、富而后教 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4、反对横征暴敛、反对横征暴敛 5、“足民足民”、藏富于民、藏富于民13.613.6子曰: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 。”12.912.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如?”孔子对曰: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20 2.20 季康子问: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子曰:“临之以庄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劝。” 孔子的德治思想:孔子的德治思想:爱民,富民,教民,举贤,正己。爱民,富民,教民,举贤,正己。重点问题重点问题 14.514.5南宫适问于孔子曰: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不得其死然。禹, ,稷躬稼而有天下。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为什么)为什么“羿善射,奡荡舟羿善射,奡荡舟” ,却,却“俱不得其死然俱不得其死然”?为什么为什么“禹,稷躬稼禹,稷躬稼”却有了天下?却有了天下? 前者用武力和权术来治理国家,后者用德政来治理国前者用武力和权术来治理国家,后者用德政来治理国家。通过对比,强调用武力和权术来治理国家不能达家。通过对比,强调用武力和权术来治理国家不能达到德治的效果。到德治的效果。2)孔子根据什么说南宫适是君子、是尚德之人?)孔子根据什么说南宫适是君子、是尚德之人? 孔子的政治主张: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德治。孔子的政治主张:鄙视武力和权术,崇尚德治。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的是周礼。礼乐崩坏礼乐崩坏(“无道无道”,要恢复,要恢复“周礼周礼”)“克克己复礼己复礼”是孔子在是孔子在“礼乐崩坏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礼的规范礼的规范(秩序,孝悌,报恩)(秩序,孝悌,报恩)复礼办法复礼办法(克己,正名)(克己,正名)礼与仁的关系:礼与仁的关系: 孔子的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仅讲不仅讲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制度、讲规范,还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范;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仁仁”是是“礼礼”的内核,的内核,“礼礼”是是“仁仁”的外在的外在表现。表现。 重点问题重点问题孝悌与仁的关系:孝悌与仁的关系: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孔子认为孝孝悌是仁的根本悌是仁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一个人只有做到了孝悌,才能真正的做到正的做到“仁仁”,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不爱的人,又怎么能做到对他人有仁爱之心?孝:孝: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孝心孝心,而不仅仅是而不仅仅是孝行孝行。也就是所谓的也就是所谓的“色难色难”。 重点问题“君君臣臣君君臣臣”要如何理解?要如何理解? 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孔子提倡要各守本分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如约,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强调臣有义。孔子强调臣有义务,君也有义务。不像宋儒将君臣义务绝对化。务,君也有义务。不像宋儒将君臣义务绝对化。 在孔子看来,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 重点问题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社会现实社会现实(社会转型,出世和入世)(社会转型,出世和入世)孔子及其弟子的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故事(事例)(事例)孔子的孔子的精神心态精神心态(循礼卫道,力求用世,(循礼卫道,力求用世,有责任感,孤独前行)有责任感,孤独前行)重要问题重要问题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同:忧国忧民同:忧国忧民异:孔子济世异:孔子济世 (用世)(用世) 隐士避世隐士避世 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社会责任感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信,是道德勇气道德勇气,是,是担当情怀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知识分子的楷模。 “政治政治”板块总结板块总结 对对统治者统治者的要求:为政以德。的要求:为政以德。 对对一般人一般人的要求:克己复礼。的要求:克己复礼。 孔子孔子的政治品格: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政治品格: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仁者爱人“仁仁”是是修身要务修身要务。 泛爱众而亲仁。泛爱众而亲仁。“仁仁”的的基本内涵基本内涵。 忠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仁”的的具体实践具体实践。 为仁为仁由己由己:近取譬,泛爱众,不拘小信。近取譬,泛爱众,不拘小信。 孔子的孔子的“仁仁”以以“孝悌孝悌”为根本为根本,以以“忠恕忠恕”为具体内容表现为具体内容表现。通过。通过近取近取譬喻譬喻,以己及人以己及人,最终实现仁者爱人。,最终实现仁者爱人。重要问题重要问题1. 1.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体现了他怎样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体现了他怎样的的“仁爱仁爱”观?观?2 2、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兼相爱,交相利交相利”,说,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人必从而利之”。孔子的。孔子的“仁爱仁爱”观和墨子的观和墨子的“仁爱观仁爱观”有何区别?有何区别?君子之风君子之风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君子具有君子具有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的精神。的精神。君子修养君子修养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志于道,杀身成仁,仁以为己任志于道,杀身成仁,仁以为己任。君子君子修养目标修养目标:仁者,智者,勇者,乐以忘忧。仁者,智者,勇者,乐以忘忧。君子修养必须处理好的君子修养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关系:“义义”与与“利利”的关系。的关系。“精神精神”与与“物质物质”的关系。的关系。“质质”与与“文文”的关系。的关系。重要问题孔子孔子说说“君子喻于义君子喻于义”,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后来的儒家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其道不计其功”。韩非子韩非子则认为君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则认为君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关系。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1 1、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要问题重要问题7.19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表达孔子表达孔子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忘食、忘忧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快乐,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而是追求真理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是经过努力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老忘老(“不知老之将不知老之将至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境界。),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境界。快乐的本源在于快乐的本源在于精神家园的固守精神家园的固守 12.812.8棘子成曰: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子贡曰: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这里是讲这里是讲表里一致表里一致的问题。子贡的意思是,的问题。子贡的意思是,良好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无法显现出来。 文文犹犹质质也(文质兼备也(文质兼备) 子曰: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君子。” 重要问题重要问题周而不比周而不比 人际交往观人际交往观察人之道察人之道 明辨君子和小人:考察三所,观过知仁。明辨君子和小人:考察三所,观过知仁。待人之道待人之道 躬自厚,以直报怨,言人分开。躬自厚,以直报怨,言人分开。交友之道交友之道 直谅多闻,适可而止,以文会友、以友辅直谅多闻,适可而止,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仁1 1、孔子说:、孔子说:“仁者爱人仁者爱人”;孔子又说:;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人,能恶人。”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你的理解。你的理解。( (周而不比周而不比) )重要问题重要问题 在现实中确实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在现实中确实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爱爱”,对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恶痛,对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恶痛绝。真正的仁者是绝。真正的仁者是“爱憎分明爱憎分明”的:爱人,才的:爱人,才能使人们敬佩你,归顺你;憎人,才能使小人能使人们敬佩你,归顺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远离你。敬畏你,远离你。孔子的孔子的 爱人爱人 并不是不讲原并不是不讲原则的爱。则的爱。2 2、 子曰: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子曰:子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曰: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哉人焉廋哉 子曰:子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结合以上文段,请说说孔子的交友原则。1 1、在与人交往中要、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 2 2、看人从不片面出发,而是详细考察一个人,作出、看人从不片面出发,而是详细考察一个人,作出综综合评价合评价。 3 3、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不能以言举人,也不能以人废言,要客观公正地待要客观公正地待人。人。重要问题重要问题 “以德报怨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善善”的心理,但是的心理,但是“以德报怨以德报怨”混淆了是非混淆了是非的判断标准的判断标准。如果是小怨,当然可以以德报怨,。如果是小怨,当然可以以德报怨,比如朋友之间的有些小误会不妨宽容一点,超比如朋友之间的有些小误会不妨宽容一点,超然一点然一点。“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即以自身的公正、正直即以自身的公正、正直来保持人生的效率和尊严,以正直的心和磊落来保持人生的效率和尊严,以正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表现了儒家的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表现了儒家的原则原则性性和和宽容心宽容心。3、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老子主老子主张张“报怨以德报怨以德”,孔子却主张,孔子却主张“以直报怨以直报怨”这是否违反了儒家的忠恕之道?这是否违反了儒家的忠恕之道?重要问题重要问题修身板块总结 仁者爱人:“仁”是个人的行动准则。 君子之风:仁人的精神风貌。 周而不比:在人际交往中实践“仁”。学习教育专题学习教育专题 诲人不倦:诲人不倦:各种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各种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 高山仰止:高山仰止: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师生关系。孔子和弟子之间的师生关系。 沂水春风:沂水春风:课堂实录,礼乐治国的思想。课堂实录,礼乐治国的思想。诲人不倦教育对象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教师风范教师风范有教无类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诲人不倦述而不作诗教礼教激励式教学重要问题重要问题 1.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和“唯上知与下愚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不移”有矛盾吗?有矛盾吗? “性相近也性相近也”强调强调后天因素后天因素的作用,的作用,重视实践。重视实践。“唯上知唯上知”强调强调先天因素先天因素的作的作用。孔子重视用。孔子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基于这样的,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认识。 2.2.如何理解其如何理解其“述而不作述而不作”的思想?的思想? 孔子孔子“述而不作述而不作”的思想和保守的政治文的思想和保守的政治文化思想是相适应的。化思想是相适应的。“述述”是整理古代文化典是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籍,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作作”。高山仰止沂水春风 这是一次课堂实录。这是一次课堂实录。 讨论话题:讨论话题:礼乐治国礼乐治国。 师生师生表现表现: 子路子路勇而直,争强好胜勇而直,争强好胜 冉有冉有谦而容,留有余地谦而容,留有余地 公西华公西华谦而退,年少知礼谦恭谦而退,年少知礼谦恭 曾皙曾皙从容洒脱从容洒脱 孔子孔子循循善诱,平等待人,雍容儒雅。循循善诱,平等待人,雍容儒雅。重要问题 孔子为什么曽皙的想法深表赞同?孔子为什么曽皙的想法深表赞同?1 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知道自己“道之不行道之不行”,有,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知时而不求为政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2 2、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三子之志是治国手段三子之志是治国手段曾点之志是最高境界曾点之志是最高境界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中庸中庸是一种看待万物的世界观、总体思想:是一种看待万物的世界观、总体思想:承认矛盾,又要调和矛盾承认矛盾,又要调和矛盾 “中中”恰到好处的把握事物运动的总体恰到好处的把握事物运动的总体规律;规律;“庸庸”有有“用用”的意思,有的意思,有“平常平常”的的意思。意思。中庸的表现中庸的表现 A、强调处事有、强调处事有“度度” B、强调符合、强调符合义义的原则性的原则性中义中义 C、强调、强调和和为贵,但要以为贵,但要以礼礼节制节制中礼中礼 中庸的精神实质中庸的精神实质适度适度 和谐平衡和谐平衡就是和而不同就是和而不同和:和: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同: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整齐一致。孔子心目中的反中庸形象孔子心目中的反中庸形象 子贡曰: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君子亦有恶乎?”子曰:子曰:“有恶。恶有恶。恶称人之恶者称人之恶者, ,恶恶居下流而讪上居下流而讪上者者, ,恶恶勇而无礼者勇而无礼者, ,恶恶果敢而窒者果敢而窒者。”曰:曰:“赐也亦有恶乎赐也亦有恶乎? ?” “恶恶徼以徼以为知者为知者, ,恶恶不孙以为勇者不孙以为勇者, ,恶恶讦以为直讦以为直者者。”子曰:子曰:“乡原乡原,德之贼也。,德之贼也。” 重要问题 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中庸中庸”与与“和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和谐。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折中主义折中主义 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等无原则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小,君子和小人是永恒不变的吗?人是永恒不变的吗? 君子与小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恒君子与小人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人取人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小人取人长,补己短,不断进步,就会成为君子。长,补己短,不断进步,就会成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