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DOC

    • 资源ID:2986553       资源大小:724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DOC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条 文 说 明 目 次1 总则2 基本规定3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31 一般规定 32 区域地质和地震 33 水库 34 坝址 35 长引水线路 36 勘察报告4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4. 1 一般规定 42 区域构造稳定性 43 水库 44 坝址 45 引水线路和厂址 47 天然建筑材料 48 勘察报告5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51 一般规定 52 水库 53 坝址 54 地下洞室 55 渠道 56 地面电站和泵站厂址 57 溢洪道 59 天然建筑材料6 技施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6. 1 一般规定 62 专门性工程地质问题勘察 63 施工地质附录 B 喀斯特渗漏评价附录 C 浸没评价附录 D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取值附录 E 岩体风化带划分附录 F 边坡稳定分析附录 G 环境水对混凝土腐蚀评价附录 H 黄土湿陷性判别附录 J 岩土渗透性分级附录 K 岩体结构分类附录 L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附录 M 土的渗透变形判别附录 N 土的液化判别附录 P 围岩工程地质分类1 总 则101 自从1978年以来,国内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基本上按照前水利电力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DJ 14-78进行地质勘察工作。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很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建成,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许多工程吸取国外新技术,勘察方法日趋多样化。有些工程采用国际上通用作法,正在与国际标准接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与方法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原规范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进一步统一和明确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程序,勘察内容,深度要求和方法,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是指按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 50201 所确定的大型工程。2 基 本 规 定201 勘察阶段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四个阶段,是采用前水利电力部大中型水利水电前期工作程序的暂行规定中的阶段划分意见(详见85水电水建字第33号文)。202 勘察任务或勘察合同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依据和需要满足的要求,实践经验证明,明确的工程或设计意图是组织实施经济有效的工程地质勘察的前提。所以,工程或设计单位提出勘察任务书或勘察合同时,都应首先交待清楚工程的设计阶段、工程规模、建筑物类型、工程布置方案、天然建筑材料实际需用量以及有关设计指标和布置图等,以便于勘察单位结合工程实际需要编制工程地质勘察大纲,从而达到预期的勘察目标。203 工程地质勘察大纲是勘察工作的实施计划。本条主要强调勘察单位在编制勘察大纲之前一定要进行现场踏勘,实地了解工程地区的地形、地质、交通等场地情况和工作条件,以便能作出符合实际的勘察计划。 考虑到勘察是一种探索性工作,初期设计的勘探布置和计划的工作量很难完全符合实际,随着地质问题的不断发现和揭露,调整勘探布置和工作量有利于深入解决这些问题,在条文中增加允许调整的规定是必要的。204 本条较详细的列举了勘察大纲的内容,这是因为现在的大纲与过去的勘测技术大纲的内容是有差别的。过去的大纲偏重于单纯技术要求,不完全能适应当前的需求。今后的大纲应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内容,所以,列出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2. 0. 5 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最基本方法。首先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不仅可以查明基本地质情况,发现工程地质问题,而且可以指导勘探工程的布署,物探方法的选择和代表性试验位置的确定。 本条特别强调做好工程地质测绘需注意的三个问题: 1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尺,以保证填图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 2 地质观察点是保证填图中地质界线精度的基础。在露头良好地区布置足够的露头观察点,在露头不良地区应布置适量的勘探点,才能保证地质填图的精度。 3 遥感地质解译是一种快速的填图方法。虽然,各种影像资料含有丰富的地质信息,但也具有多解性,为避免解译错误,对遥感解译成果进行野外校校是不可缺少的。206 物探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物探方法的种类很多,如:电法勘探、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勘探、电磁波勘探及综合测井等。物探方法轻便、高效,但其应用有一定条件和局限性。所以本条规定应用物探方法时,要根据实地的地形地质和物性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有效的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各种物探方法可探测的地质问题可按表1进行选择。2. 0. 7 坑、孔、洞、井等勘探工程是勘察地下地质的主要手段,在布置和施工过程中要综合利用,注意安排好地下水位观测、水文地质试验、试样采集、原位测试及物探测井等,达到一孔多用的目的。208 本条是对岩土试验方法选择的原则规定。对岩土试验采用不同的方法规定主要基于: 1 主力学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室内土工试验方法比较成熟,并为土木工程界广泛采用。一般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采用室内试验基本上可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只有遇到某些特殊土或某些特殊情况时,室内试验不能满足要求时,才进行现场原位测试。 2 岩石力学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由于岩体中节理发育的复杂性,室内岩块试验尚不能完全反映某些复杂的非均质岩体结构的特性,故开展原位测试是必要的。在岩石力学研究中,岩块室内试验和岩体原位测试是互为补充的。 各种工程所需进行的岩土室内试验项目和野外原位试验项目可按表2选择。3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3. 1 一 般 规 定311、312 规划阶段是设计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任务是了解河流或河段的区域地质条件和各梯级的工程地质条件,以便选出水库、坝和长引水线路的最适宜地段。在各梯级中对近期开发工程或控制性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做较深入的了解,分析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为选择近期开发工程设计提供较系统的资料,并为可行性研究作好准备。 3. 2 区域地质和地震321 区域地质研究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即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条件。这些资料是分析河谷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 本条中各款只列举了主要地质现象,细节问题可根据规划河流或河段的具体区域地质特征有所侧重。例如,在可溶岩地区,重点应放在喀斯特发育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上;在地震烈度较高地区,要特别注意地质构造和断裂活动的情况;在第四纪沉积地区,要重点了解第四纪沉积物的类型、河流发育史和阶地发育情况等。3. 2. 2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已完成了1:200 000 区域地质测图,少数地区已开始进行1:50 000 区域地质测图。大多数省已出版了地质志。不少地区还进行过区域工程地质编图、环境地质编图和灾害地质编图。这些资料都是进行河流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资料。但是这些图出版年代不一,物理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最新资料不足,不完全能满足规划阶段的需要。因此,本条规定,河流或河段区域综合地质图的编图应以已有资料为基础,缺什么资料,补充什么资料;补充调查方法可采用遥感地质方法和路线地质调查方法。323 区域综合地质图的比例尺可根据流域面积的大小和区域地质的复杂程度在1:500 0001:1 00 000之间选择。33 水 库331 水库地质的勘察内容主要是根据威胁水库或梯级成立的重大地质问题而提出的。大规模的坍塌、泥石流、滑坡等物理地质现象以及严重的坍岸,库区渗漏或库边浸没,常常影响水库效益。特别是可溶岩地区的喀斯特水库渗漏,更是影响梯级方案成立的重大地质问题。这些问题在本阶段都需要进行初步调查,阐明其严重程度,以便选择最适宜的梯级开发方案。3. 3. 2、3. 3. 3 水库勘察方法基本上分两种情况: 1 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水库地质条件,如不存在严重威胁水库建立的地质问题,本阶段可以不进行水库工程地质测绘。 2 根据已有的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水库可能存在渗漏、坍岸、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时,应当进行水库工程地质测绘。为了查明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可布置少量的勘探工作。勘探工作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工程地质测绘是水库勘察的主要方法。测绘比例尺的选择可以根据水库面积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定。34 坝 址341、342 规划阶段对各梯级坝址地质勘察的内容偏重于基本地质情况的了解。条文中所列各款内容,包括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河床及两岸覆盖层厚度和组成物质、坍滑体、喀斯特洞穴及天然建筑材料分布情况等都是选择梯级坝址所需要的基础地质资料。343 规划阶段坝址勘察方法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 工程地质测绘是最基本的方法。应当根据坝址区地形的陡缓、地层和构造的复杂程度及坝址区面积的大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定合适的比例尺。 近年来物探技术发展很快,准确性也有很大提高。使用物探方法探测河床冲积层厚度、岸坡风化深度、较大的断层和溶洞等地质缺陷可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本阶段特别推荐用物探方法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 本阶段坝址钻探工作量一般较少,所以,对近期开发工程和一般梯级坝址的钻孔布置应区别对待。一般梯级坝址和近期开发工程坝址钻孔数量是最低要求,地质条件复杂时可以适当增加。 钻孔深度的确定受很多具体因素的影响,如坝高、河床冲积层厚度,两岸风化深度,基岩的完整性和透水性等。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本阶段不确定因素较多,难以具体规定。根据国内外经验;一般约为1倍坝高。执行中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坝址区岩、土、水的试验数量未作具体规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易定名的岩石,特殊土的不良性质,以及地下水进行少量试验,以鉴定其名称或有害性。近期开发工程也可以选用回弹、点荷载等简易野外试验方法测定软岩的强度特征。3. 5 长引水线路3. 5. 1 长引水线路通常指引水式水电工程或长距离调水工程。长引水工程可能是隧洞,也可能是渠道,或二者相间衔接。 长引水线路方案的比较,需要充分了解沿线的主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便作出正确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出最优越合理的开发形式。 长引水线路的勘察内容本条共列出6款,都是分析隧道或渠道稳定和渗漏问题的基本地质资料。其中对隧洞的进出口地段和渠道上的建筑物地段给予了特别注意。3. 5. 2 长引水线路的勘察方法主要是工程地质测绘。根据国内现有地形图的情况和设计使用的需要,测绘比例尺定为1:50 0001:10 000,测绘范围的宽度定为引水线两侧各1 000m。 近年来国内外已应用地震勘探方法进行隧洞沿线剖面波速测定。在地形条件适宜的地方,也可以采用地震法作为辅助勘察方法。 穿越河流或冲沟的引水线路,为了了解冲洪积层的厚度和成分,可以采用物探方法或少量的钻孔。3. 6 勘 察 报 告361366 本节对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基本内容和附件作了简要规定,其目的在于使勘察成果能够系统的反映出来。4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41 一 般 规 定411 可行性研究是继规划之后的一个勘察设计阶段,其任务是确定河流规划报告所推荐的工程在环境、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可行性。前水利电力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程序暂行规定(试行)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任务是选定坝址,初选基本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应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诸方案的可比性,满足选择自然条件最好的坝址和引水线路、初选最适合工程场地的建筑物型式,评估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编制工程概算的需要。412 本条规定的4项勘察内容系根据4.1.l条要求提出的。 本条第1款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决定工程可行性和坝址、引水线路方案选择的关键性问题,必须先行一步作出评价。 本条第2款水库区工程地质问题,如喀斯特区水库的渗漏问题,不仅关系到建库的可能性和工程建成后能否发挥效益,有些问题还涉及环境评价问题。 本条第3款和第4款坝址或引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则直接关系到坝址、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选择的根本性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作出初步评价。42 区域构造稳定性421 区域构造稳定性问题是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是否可行的根本地质问题,在可行性研究勘察中必须对此作出评价。 本条第1款区域构造背景研究是评价所有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工作。 第2款断层活动性问题是评价坝址和其它建筑物场地构造稳定性以及进行地震基本烈度或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主要依据。因为活断层可导致其上建筑物发生难以抗拒的损坏,此外活断层又是历史和现代地震以及古地震震源所在,其规模大小还可影响到地震震级,所以本阶段应对场地和区域内的活断层作出鉴定。 第3款地震危险性是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准确地确定工程区的地震基本烈度或地震危险性参数。 第4款发生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的研究,虽然存在很多困难,但本阶段根据区域地质和水库地质条件进行预测还是可能的。4. 2. 2 活断层的判定和地震危险性分析都需首先进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区域构造背景研究通常分3个层次进行: 包括坝址周围300km范围,或坝址所在的、级大地构造单元及相邻单元有关部分地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分析。 以坝址为中心,半径2040km范围内的坝区构造稳定性评价,主要是调查此范围内的区域性断裂及其活动性。 进行距坝址8km范围内的坝址区的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主要是对影响坝址稳定的活断层作出判定。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的范围取决于确定对大坝安全构成威胁的潜在震源区的需要。因为,根据现有资料,强震引起破坏的最大范围可达300km左右。而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往往是区域性大断裂,甚至是活断层通过的地带。但对大坝有严重破坏作用的,主要还是离坝较近的活断层和潜在震源区。所以,坝址区构造稳定性评价需要进行1:100 0001:25 000专门性构造地质测绘,而离坝址较远的地区,则以搜集区域资料为主,并可沿用全国区划图上所划的潜在震源区,对其进行必要的校核即可。坝址,包括距坝址8km范围内的活断层的判定,可结合坝址区工程地质测绘进行,是坝址勘察的主要任务之一,以保证选定坝址有可能避开直接破坏大坝的活断层。424 活断层的时间下限,根据第四纪构造运动的研究,应力场的变迁和地质年龄的测定,本规范把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过的断层定为活断层。根据我国新构造活动的资料,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之间,构造运动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变化,在很多地区,有些断层如鲜水河小江断裂带,在中更新世以水平走滑为主,一进入到晚更新世,便呈现强烈的差异升降运动,其主压应力方向亦发生改变;又如海南岛,在中更新世以东西向水平挤压为主,到晚更新世则是北北西一南南东方向的挤压。这些事件的发生,根据大量晚更新世地层和断层的测年结果,距今约1015万年。428 由于地震基本烈度是每一个水利水电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作出明确结论的关键性地质参数,但地震危险性分析涉及的面比较广,是一项费时、费钱的工作,因此,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区域构造特点区别对待。本条规定与原水利电力部和国家地震局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地震工作的通知(87水电水规第(55)号)的精神是一致的。 坝址区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超越概率地震动参数的确定,系工程抗震规范的范畴,本规范未做规定。现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所标示的地震烈度值系指在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烈度值。该烈度值称为地震基本烈度。429 自1959年新丰江发生水库地震以来,国内先后发生过水库地震24起,分布在全国14个省区,由于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机理较为复杂,本条提出的预测方法,仍然是靠经验估计的。4210 本条从区域构造稳定性观点出发,提出了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场地,主要是坝址选择应遵守的两条准则。这是基于目前国内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水平考虑的。43 水 库431 本条规定的水库工程地质勘察内容都是水库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其中,岩溶渗漏、库岸稳定和浸没问题,都有可能对工程效益、造价和库区环境造成影响,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影响建库的可行性。所以,本阶段勘察应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预测和初步评价。4. 3. 2434 分别提出水库渗漏、库岸稳定和浸没勘察的内容要求,条文列出了为评价上述工程地质问题应取得的地质资料。 抽水蓄能电站的上、下库,从实质上说也是水库,所以其勘察内容与一般水库没有很大差别,但需注意两方面的问题:(1)抽水蓄能电站的上库,由于需要充分利用上库与下库之间高差,一般建在谷顶;某些跨流域引水工程的调节水库和泵站的上、下池,往往修在干河谷或地下水埋深较大的地区,因此,其渗漏问题主要表现为整个库盘的向下垂直渗漏。(2)抽水蓄能电站的上库一般位于山顶,谷坡风化、卸荷深度较大,其水位日变化比较频繁,而且变幅也较大。所以,勘察中还应注意库水位的这种变化对上、下水库库岸稳定的影响。这些问题分别在第4.3.2条第3款和4.3.3条第2款中做了强调。 喀斯特区水库浸没问题不仅发生在库边河谷阶地上,也可以出现在水库两侧,甚至分水岭外侧的喀斯特洼地内。洼地浸、淹没可能由于水库回水引起;也可能由于库水向邻谷渗漏引起(如云南那姑盆地);甚至汛期洼地排水不畅(如广西的岩滩、恶滩)也可能引起暂时性淹浸没,三者不能混为一谈。第4.3.4条第5款的内容是为分析评价这一类型浸没而提出的。4. 3. 6 勘察方法。 测绘比例尺的选择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国家现有地形图和航摄图像资料的情况,以采用1:50 0001:10 000 较为合适。如果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库区面积很大,可以采用1:50 000;如库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者为了研究库岸稳定或浸没等专门问题的需要可采用1:25 0001:10 000;对可能威胁工程安全的滑坡和潜在不稳定边坡,有时需采用更大的比例尺。 本条第3款和第4款近二三十年来利用物探和勘探相结合的方法,在查明库、坝区工程地质问题方面,效果是明显的。由于本阶段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中,不可能布置较多的勘探钻孔,因此,只要地形和物性条件允许,都应充分利用物探。经验证明,如果选用方法适当,物探在探测覆盖层厚度、地下水位以及古河道、滑坡、喀斯特通道和大的隐伏断层破碎带等问题方面都是有效的。 第5款本阶段应结合勘探工程的进行,选取代表性岩、土样,做一定数量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的测试工作。但由于本阶段试验数量不可能很多,所以,条文允许按工程地质类比法选用经验数据。 第6款观测和监测,除特别重要地段外,本阶段一般不布置专门的长期观测工作;但对可能发生渗漏或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地段,在勘察中利用已有钻孔和水井、组织几次在同一时段内的地下水位观测是必要的。44 坝 址441 由于本阶段坝址区勘察的任务是选定坝址,初选基本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其中选定坝址是主要的,但不能脱离坝型和枢纽布置而谈坝址选择。这里说的基本坝型指的是土石坝还是混凝土坝要在这一阶段初步选定。为了保证各比较坝址方案的可比性,所以本阶段勘察工作不仅范围广,而且每个比较坝址的勘察工作都应同时考虑满足混凝土坝和土石坝的各项要求。本条文所列的9款勘察内容都是可行性阶段坝址勘察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考虑到坝、闸址的地质条件千变万化,有些是峡谷型河流,有些是由巨厚的第四纪沉积层组成的平原河流,另外还有大量的河床中有深厚覆盖层的峡谷坝址,情况错综复杂。本条只对某些特殊情况,如平原区和喀斯特区坝、闸址的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作了补充性规定。442 勘察方法。 本条第1款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是按下列原则考虑的:一般峡谷区视坝址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采用1:5 0001:2 000;丘陵区和平原区可用1:10 0001:5 000。 第2款测绘范围主要是为阐明坝址区的地质构造和有关工程地质问题以及设计上为研究枢纽建筑物布置方案的需要考虑的。 第3款条文指出坝址勘察中物探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特别强调了与勘探剖面线结合,以发挥钻探与各种物探方法的互补性,有利于提高勘探成果的精度。 第4款勘探剖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取决于地质条件和坝型、坝高。但为了保证各比较坝址方案的可比性,本规范规定各比较坝址均应有一条主要勘探剖面线,如果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或坝比较高,可以在主要勘探剖面线的上、下游补充布置辅助勘探剖面线,其数量视具体需要决定。 勘探点的间距,条文所指的勘探点包括钻孔、平洞和竖井等重型勘探工程。根据以往选坝工作经验,本阶段勘探点的间距不宜大于100m。但有的峡谷型坝址,河宽不足百米,有的仅2030m,为了保证河床部分有适当的钻孔控制,所以条文规定:峡谷河床部分应不少于2个钻孔,另外还规定对坝址比较有重大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都应有钻孔或平洞等勘探工程控制。 平洞在了解地形坡度较陡的谷坡和产状较陡的地质构造等方面,竖井在了解缓倾角软弱夹层方面都有特殊的效果,所以条文对此作了强调。 第5款峡谷型坝址勘探钻孔的深度取决于下列需要: 1 调查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面高程; 2 划分岩体风化带,确定各风化带的厚度; 3 调查坝基范围的岩性分层和夹层情况; 4 调查坝基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等; 5 调查卸荷裂隙带的发育深度; 6 划分含水层,进行地下水位观测; 7 进行渗透试验,确定相对隔水层的埋深和岩层的渗透性; 8 调查滑坡,喀斯特等专门性地质问题的情况; 9 其它特殊需要。 其中除专门性钻孔和其它特殊需要钻孔需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孔深外,一般坝址勘探钻孔的孔深,岩石地基按1倍坝高考虑是足够的,但对坝高在70m以上的高坝,特别是200300m的高坝,就没有必要都打到基岩面以下1倍坝高孔深。所以条文规定70m以上的高坝,河床覆盖层小于40m的,基岩勘探孔深一般为H21H(H为坝高)。从坝基稳定和防渗要求来说,孔深达到这个深度已可满足要求。对可溶岩区孔深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当河床覆盖层厚度超过40m时,从目前施工等因素来看,要全部清除覆盖层已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勘探工作只能按软基考虑,所以对基岩面以下的勘探深度可以适当减少。对有深厚覆盖层的低坝和阐来说,为了调查基岩中有无埋藏深槽和避免对河床覆盖层厚度的误判,孔深达到基岩面以下1020m是必要的。 第6款平原区第四纪地层土坝、闸址的勘探钻孔深度是根据持力层深度和从坝基渗流分析及研究防渗方案需要考虑的。并且都应从建筑物底板高程开始计算。在此深度内如钻孔仍未穿透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土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加大孔深。 第7款为了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稳定计算和防渗设计的需要,进行钻孔抽、压水试验和各项专门试验,以取得有关地质参数是必要的,但试验组数不可能很多。由于本阶段钻孔数量不多,所以基岩钻孔段原则上都应进行压水试验。 第8款岩土试验的组数大都沿用习惯作法。对土基特别是细砂、粉土和粘土地基,除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外,野外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等钻孔原位测试也为各地所广泛采用。在第四纪地层上进行坝、闸址勘探时,应考虑一定数量的标准贯入试验、触探和十字板剪切试验。45 引水线路和厂址4. 5. 14. 5. 4 本节专为长度在2km以上的长引水线路勘察制订的。在水利工程中的调水工程和水力发电工程中的引水式水电站中,引水线路方案的选择,对工程可行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引水建筑物包括隧洞和明渠两种主要类型,在工程实践中,两者往往相间出现,在选择引水线路方案时需要通盘考虑。另外,泵站和引水式水电站厂址的地质条件也是选择引水线路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本规范把引水隧洞、渠道和厂址勘察合并在一节逐条叙述。455 勘察方法。 本条第l款可行性研究阶段隧洞和渠道线路的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定为1:25 000l:5 000,主要考虑长引水线路通过地带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一般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引水线路较长时,宜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山区渠道或隧洞线路,宜用较大比例尺。引水式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厂址一般都布置在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建筑物又比较集中。常常需要采用较大的比例尺,所以条文规定厂区、泵站和渠道建筑物场地为1:5 0001: 1 000。 第24款引水线路勘探工作的布置,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和地形、地质条件。钻探是最常用的勘探手段,但对隧洞线路来说,隧洞的埋深越大,要求钻孔的深度也越大,但有效进尺却增加不大,因此利用率很低。所以,一般都布置在隧洞进出口、傍山浅埋段、跨沟段,因为这些地段的上覆岩体厚度较小,在这里布孔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用率。同时,工程实践也表明,这些地段也是最容易出现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 勘探平洞是一种直观而有效的勘探手段,可以进行直接观察、素描和测试,所以,在地下洞室的工程地质勘探中,被广泛采用。特别在隧洞进出口、压力管道和地下厂房区,平洞应作为首选勘探手段。47 天然建筑材料471、4. 7. 2 天然建筑材料产地情况是影响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坝型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第4.7.l条规定本阶段对土料、石料和砂砾石料进行初查,在需要采用人工骨料时,应对料源进行初查。人工骨料勘察一般是在缺少天然骨料或当地的天然砂砾石骨料的质量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的。48 勘 察 报 告481488 条文所列的内容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的。实际上,每个工程所包括的建筑物和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都不一样。所以,报告不要求面面俱到,使用时应按本工程的实际,作相应的增加或简化。5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51 一 般 规 定511、512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是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划分的要求制定的。本阶段要求查明水库及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评价和结论。勘察内容中将水库、主要建筑物、附属建筑物、天然建筑材料、观测和监测等五项工作同时列出,要求在工作中给予重视,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区别对待。勘察工作中以往有时在某种程度上有“重坝轻库”、“重建筑物轻建材”的思想,这会给勘察工作带来一些影响,有时甚至会给工作造成损失。 施工附属建筑物场地、施工和生活用水的勘察工作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 27等有关的要求进行,本规范中不作具体规定。 地下水动态在研究水库和绕坝渗漏中是重要内容之一,特别在喀斯特区,洪枯季地下水位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就更显得重要。岩土体变形监测是新增内容,近年来水电开发向地质复杂的峡谷地区发展,工程规模也日益巨大,岩体变形问题成为勘察中的常见问题,且边坡高度和变形体规模大。为适应需要,观测和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因此规范中将其单独列出。52 水 库 5. 2. 1、5. 2. 2 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对水库渗漏已经作出初步评 价,如非可溶岩的单薄分水岭、强透水层、大断层破碎带和古河道等已对渗漏量作出估算,初步设计勘察是提高精度的问题,条文中仅规定应根据问题的性质做相应的勘察研究工作。但可溶岩地区喀斯特渗漏问题比较复杂,可能还遗留较多具体问题,可行性研究阶段不容易做更详细的工作,因此将查明喀斯特渗漏的程度,主要漏水地段或通道的位置、形态、规模和估算渗漏量,提出防渗处理的范围和深度等列为初步设计勘察的内容。这里牵涉到处理工程的数量,会影响工程的概算,所以喀斯特地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防渗问题需作较充分的估计,以免在初步设计时增加工作量过多突破工程概算。需要强调的是深喀斯特对防渗工程量和难度都有影响,初步设计勘察中要认真查明其情况。洞穴追索和测绘是多年来喀斯特调查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一些工程在勘探工程中遇到喀斯特洞穴时和对已调查到的洞穴采用勘探工程追索都获得较好的效果,条文中对此予以明确肯定。 物探工作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可以比单一工种的物探提供更多的信息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但物探的应用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不顾条件应用物探常常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条文中建议在地形地质条件许可时采用物探技术探测喀斯特的空间分布可以少花费用取得所需资料,希望引起各方面重视。条文中也推荐一些在工作中常用的有效方法。 条文中规定在多层含水层结构时,各可能渗漏岩层内应不少于两个钻孔,主要是为了取得各含水层,特别是可能渗漏层的可靠地下水位以及地下水水力比降的资料。 地下水含量分析是水文地质上研究地下水年龄的手段,水利水电系统用于研究喀斯特水年龄及来源是从乌江渡水电站开始的,目前已较成熟,应用也较普遍,本次列入条文。同一类方法中还有半衰期不同的其它同位素也在应用,但水利水电系统内还没有或很少应用,条文内没有列入这些方法。5. 2. 3、524 关于浸没标准在条文中未予明确,原因是不仅与地下水位的深度有关,而且也因作物种类而异。 条文中可能浸没区所在的地貌单元主要指各级阶地。勘探剖面线一般垂直库岸或平行地下水流向布置的目的是取得较可靠的地下水水力比降资料。 勘探剖面线间采用物探方法加密,是考虑到所列出的地下水位、相对隔水层或基岩埋深资料在与勘探资料对比的基础上,是物探有可能解决的项目,也是地下水壅高计算中的必要资料。其它如土的分层,使用地面物探不一定有效,因此没有列入。 水库库尾淤积使当地河水位抬高,从而影响地下水壅高值,因此在计算中必须予以考虑。最终和分期的预测浸没范围都应在相应的泥沙计算成果的基础上作出。5. 2. 5、5. 2. 6 坍岸预测中自然稳定坡角、浪击带坡角和水下浅滩坡角的资料不是完全可以从试验得出的,故条文中强调应搜集、调查地质条件相似的已建水库库岸和湖、河岸的各类坡角,在预测计算中和试验成果结合选用。 根据已建水库运行情况,坍岸物质中的粗颗粒(卵砾石、碎石等)在库边回流不能带走的情况下将堆积在坍岸岸坡下,随着坍岸作用的发展,坍岸库段的坡脚形成了一个粗颗粒物质组成的堆积体,一俟堆积体发展到浪击带顶部,就构成自然形成的护坡,坍岸不再发展(如官厅水库)。这种情况下,实际坍岸宽度将小于预测宽度。因此,预测中要计算库岸组成物质中粗颗粒(库边回流不能带走的颗粒)的含量,考虑其在坡脚再堆积对库岸的保护作用。528 不稳定岩土体的监测是勘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工程地质评价有重大影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稳定岩土体一般先建立简易监测,然后逐步完善监测网。监测基准点应选择在不稳定岩土体范围以外一定距离,确保稳定的位置上,保证监测工作有效。监测网点的布置尽可能考虑施工期及运行期监测预报需要,以保持资料的连续性,便于分析应用。5. 2. 9、5210 水库诱发地震的机理无论是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还没有完全解决,水库诱发地震的类型、潜在震源区上限的预测严格说是探索性的。大型工程为了研究其对工程的影响,还是需要进行此项工作。根据上述情况,条文规定不是所有大型工程,而是有可能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才进行地震活动性监测。监测方法是先设临时性台、网,确有长期监测需要时再建立永久性台、网。 53 坝 址531 混凝土坝址是包括建在岩基或非岩基上的混凝土坝、闸址,但本条内容实际偏重于岩基,第四纪地层作为混凝土建筑物地基的勘察要求可部分参见本规范第5.3.3条的有关内容。 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是在对岩体进行全面研究基础上的综合,划分出的各类岩体均附有必需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不同风化带的岩体亦按照其工程地质特性和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分别划入不同类别,设计上可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类别分别选用不同质量类别的岩体作为建基面。这样,在条文中就没有再专门提到研究确定建筑物的建基面,即地基开挖深度问题。施工和生活用水水源的勘察可以是在施工单位或业主的专门委托下进行,也可以是设计上根据实际需要在勘察任务书中提出。532 本条说明如下: 本条第1款工程地质测绘中规定岩性复杂时应测绘详细的岩层往状图,这是指例如砂岩与页岩、砂岩与泥岩、灰岩与页岩等互层或软弱夹层密度高的情况下,不同岩性交替频繁、软弱岩层和夹层性状差,而测绘比例尺又不易反映时,应该测制详细的岩层柱状图,按岩性逐层测量和进行描述。根据统计再将此岩层细分为若干个岩组,并分别编制出岩组的柱状图供制图和分析用,如果层间构造夹层或岩性在坝址各地段有变化时,还应按地段各自分别实地测量,编制各地段的岩层柱状图。 本条第2款中强调了物探工作,原因是初步设计勘察中勘探孔、洞数量较多,利用孔、洞间纵波或横波波速测定,可对岩体进行波速分区,还可为风化带、卸荷带及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提供更多的依据。 本条第3款根据不同的需要,在勘探工程中对帷幕线上钻孔与一般勘探孔的深度区别对待,作了不同的规定。可使勘探工程的布置和目的性更加明确。第四纪地层上闸基的钻孔根据覆盖层厚度和建筑物底宽的关系对孔深所作的规定主要是从了解全部持力层情况和渗流分析需要两点考虑的。 勘探点间距是指钻孔、平洞、竖井等各类重型勘探工程的间距。 本条第4款中的专门性试验常常是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的,条文中所列部分也只是常用的,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专门性试验项目。 本条第5款规定坝基、坝肩及帷幕线上钻孔须全部进行压水试验。一般坝基钻孔则不必全作压水试验,但这一规定是针对基岩地基的。533 土石坝是指利用工程地点附近天然建筑材料所建的坝,包括堆石坝、主坝和土石坝等。 土石坝坝址包括第四纪地层坝址和基岩坝址,但条文内容偏重于第四纪地层坝基。对基岩地基,由于当地材料坝对地基强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基岩地基一般都可以满足,为此条文中只强调了岩层中比较重要的透水层和相对隔水层、喀斯特情况和基岩的风化带、卸荷带等部分。5. 3. 4 本条说明如下: 本条第2款中增加了覆盖层孔间横波波速测定,主要是为砂土液化评价用。 本条第3款勘探点间距亦指所有重型勘探工程的间距。 勘探钻孔深度按覆盖层地基和基岩地基分别对防渗线钻孔和一般勘探孔作了规定,由于两种地基条件差别较大,这样可以做到相对合理一些。覆盖层地基中,下优基岩埋深小于1倍坝高时,孔深到基岩面以下1020m是指一般情况下而言。从国内情况看,山区适宜修建

    注意事项

    本文(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条文说明.DOC)为本站会员(fz****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