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8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教师版).doc

    • 资源ID:29891456       资源大小:187.8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教师版).doc

    桃花源记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填人名)。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处处志之 诣太守 便扶向路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缤纷: 开朗: 阡陌:交通: 俨然: 怡然:妻子: 邑人: 绝境:外人: 间隔: 无论:不足: 未果: 问津: 垂髫: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有什么作用?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13、用原文回答:(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 , 。(2)、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 。(3)、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 , 。(4)、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 。(5)、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6)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 。(7)、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 14、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15、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 1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桃花源记参考答案:1、东晋 陶渊明2、顺着、沿着 遇到 花瓣 走尽 开阔 同“邀”邀请 摆、 邀请 告诉 作标记 到 顺着 从前 计划 不久 渡口3、繁多的样子 开阔明亮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整齐的样子 愉快的样子 妻子儿女 乡邻 与世隔绝的地方 桃花源以外的人 隔断 不用说,更不必说 不值得 没有实现 访求,探求 指小孩4、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5、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生活的恬适。或:美丽富饶,安宁和平,人们安居乐业。6、 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7、 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8、 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9、 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10、 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11、 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12、 桃花林芳草鲜美,桃花源土地平旷。13、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3)“往来种作”和“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5)豁然开朗。(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7)落英缤纷。14、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15、景物描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6、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小石潭记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该文选自 ,作者 ,唐朝著名 。2、注音:篁( ) 洌( ) 翕( )邃 ( ) 坻( )3、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 ;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 。4、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闻:隔篁竹,闻水声 余闻之也久、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其:以其境过清 不可知其源 、差: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幽邃: )隶而从者 (隶: )6、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7、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8、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 、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却又无处不在写 。9、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闻水声,如鸣佩环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10、解释下列多义词:环:如鸣佩环( ) 四面竹树环合( )清:水尤清洌( ) 以其境过清 (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不可知其源( )11、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写鱼静态的句子:_写鱼动态的句子:_写鱼情态的句子:_12、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 、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二阅读理解、分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_ 14、回答下边的问题。“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这个说法有根据吗?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15、 “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打比喻。试分析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闻水声,如鸣佩环 _皆若空游无所依 _似与游者相乐 _16、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三段的段意。一段:_ 二段:_三段:_1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_。参考答案一、 1、柳河东集;柳宗元;文学家 2、(huang2) (lie4) ( xi1) (sui4) (chi2 ) 3、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4、 5、向西凭借,依靠像狗的牙齿那样寂静得使人忧伤跟随 6、愉悦;抑郁忧伤 7、潭中鱼可百许头往来翕忽 8、游鱼、阳光、影子、水、水 9、 10、玉制的装饰品;环绕;清澈;凄清;大约;可以,能 11、日光不动;俶尔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2、 二、 13、潭中大约有鱼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游鱼)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14、上文“斗折蛇行”是指溪说的;下文“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指溪岸说的,这就是“明灭可见”指的是一条小溪的根据。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水声时,当看到鱼儿“往来翕忽”的游态时,他感到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成为作者当时的心情的反衬,跟全文的忧伤凄苦的基调形成了对立的统一,从而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意近即可) 15、“鸣佩环”比喻“水声”的嘹亮。“空”,意为空中,比喻水的透明度。不是比喻,“似”表示作者的猜想。 16、一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二段:写潭的水源。三段:写潭四周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 17、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核舟记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1)罔不 (2)贻 (3)箬篷(4)八方有奇 (5)石青糝之 (6)髯(7)天启壬戌 (8)篆章2解释加粗词。(1)罔不: (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 (4)诎右臂支船:(5)篆章: (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 (8)桃核修狭者:3核舟记选自_朝人_编辑的_,核舟记的作者是_朝人_。4核舟的主题是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二、阅读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B苏黄共阅一手卷(jun)C石青糁之(sn)D神情与苏黄不属(zh)(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可(大约)二黍许B矫(举)首昂视C两膝相比(比较)D清风徐(缓缓地)来(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同_解释_(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士卒多为用者C为人五,为窗八D中轩敞者为舱(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a_b_c_(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参考答案:一、lwng yí ruò j sn rán rén x zhuàn2无不 曾经 极 同“屈”,弯曲 篆字图章 神色 还 长而窄3清 张潮虞初新志 明 魏学洢4大苏泛赤壁 奇巧 技亦灵怪5古汉语中无专门的量词,常用数词加名词表示数量。二、(1)C (2)C (3)诎屈弯曲 (4)D (5) A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B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c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6)说明雕刻技艺娴熟高超。关雎蒹葭选择题练习1、. (1)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2).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3)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求,然而可望不可即,始终求之不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 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D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2、.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北冥有鱼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并写出一个含有跟该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怒而飞。怒:成语:志怪者也。志:成语:则芥为之舟。芥:成语:适千里者。适:成语:(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跟现代汉语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野马也,尘埃也。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背负青天D腹犹果然(3)说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两句的论证特点和表达作用。答:_(4)有关蜩与学鸠的分析,是什么论证方法?有怎样的效果?答:_答案:2D;解析:(1)怒:奋发;百花怒放。记载;开张志喜。小草;视如草芥。往,到;适可而止。(2)句中义:(吃得)饱饱的样子;现代汉语义:副词,表示跟预料的相同。(3)比喻论证。用浅水托不起大舟这一喻体,说明没有崇高的志向,心灵终究飞不远。(4)对比论证。用没有远大志向的蜩与学鸠反衬鲲鹏的雄才大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固:_             (2)请循其本。    循:_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之:_           2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_ 3通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可以看出两个人的心境有什么不同?_ 4请概括庄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_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下面是其中看法之一:     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请你对谁是胜者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_所属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题难度系数:中档答案1(1)固然(2)顺着,沿着(3)代词,鱼的快乐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3惠子求实的态度近乎呆板,而庄子极富灵性,有诗人一般的心境。  4机智、幽默、富有想像力。  5“略”。 虽有佳肴导学案学习过程: 背景链接(介绍作者):本文节选自 ( ),又名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 弗食( ) 不知其旨也( ) 不知其善也( ) 然后能自强也( ) 虽有至道( ) 教学相长(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教然后知困( ) 然后能自反也( ) 然后能自强( ) 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 ) 今义:( )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 ) 今义:( ) 教然后知困 古义 :( ) 今义:( ) 学学半 古义:( ) 今义: ( )5翻译下列句子。(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6、(1)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 (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合作探究:1. 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5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背景链接(介绍作者):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4)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5)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6)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jiá) ( yáo ) 自强( qing )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即使 弗食 不 不知其旨也 甘美 不知其善也 好,妙 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虽有至道 达到极点 教学相长 促进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然后能自反也 反省自己 然后能自强 勉励 学学半 教 其此之谓乎 大概,表示推测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 甘美 今义:主旨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5、 翻译下列句子。(4)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5)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6)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6、(1)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共 篇。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 (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教学相长 。合作探究:1、 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  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4)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文填空)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 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大道之行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1)选贤与能,讲求修睦 与: 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 (3)男有分,女有归 分: (4)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选贤与能。 通 意思: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通 意思: (3)可爱者甚蕃。 通 意思: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通 意思: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男有分,女有归 分: 归:(2)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3)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 作:(4)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闭: 大同:4.翻译下列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盗窃乱贼而不作。 5.指出加点字在句中的词性及用法。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 子:6.填空(1)礼记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由 (朝代)的 (人名)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全书共有 篇。(2)“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不是一本书,而是 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这两篇文章的统称。其中大学中庸是 中的两个篇章。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文中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同”社会的特征。 二、阅读8.给下列各字注音。睦( ) 矜( ) 分( ) 恶(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讲信修睦 信: 修:(2)货恶其弃于地也 货:(3)盗窃乱贼而不作 贼: 作:(4)故外户而不闭 闭:10.给选文加标点。在“ ”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11.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1.(1)y mù (2)un (3)fèn (4)wù2.(1)“与” “举” 推举(2)“矜” “鳏” 老而无妻的人(3)“蕃” “番” 多(4)“说” “悦” 愉悦、高兴3.(1)分:职分 归:女子出嫁(2)恶:憎恶(3)乱:造反 作:兴起(4)闭:用门闩插门大同:指理想社会4.(1)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拥戴品质好能力强的人担任领导,讲究信实,培养和睦的气氛。(2)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够受到供养。(3)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4)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5.亲、子,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6.(1)西汉 戴圣 49(2)论语 孟子 礼记7.课文从干部的选拔任用、公民的道德素质、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论述大同社会的特征。二、(一)8.ù è ù9.(1)信:诚信 修:培养、修致(2)货:财货(3)贼:指害人 作:兴起(4)闭:用门闩插门。10.,。,。,;,。,11.(仅作参考)古代时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无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到“夜不闭户”,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马说练习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练习(教师版).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