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doc
-
资源ID:29892170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年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doc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内涵1) 教育的语义A.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B.20世纪初“教育”成为常用词:1901年5月,罗振玉教育世界最早以“教育”命名的杂志;王国维最早将“教育”、“教育学”作为术语使用。C.基本涵义具有“上所施,下所效”之义指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灌输,是一种积极的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外塑的行为。2) 教育的层次广义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特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教育是一种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精神影响活动;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教育是以一种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教育发生在学校中并以教与学为外在表达形式;教育有时候特指思想品德教育3) 教育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方法2、教育起源与发展1) 教育的各种起源说生物起源论:勒图尔诺、沛西·能(本能、冲动)心理起源论:孟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论(凯洛夫)与其他(神话起源说、人生发展说、交往起源说)2) 教育的形态3) 教育的历史发展非形式化教育阶段(从人类诞生到原始社会解体)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具有不稳定性;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教育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教育的内容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教育传播媒介主要是靠语言和形体示范;儿童在模仿成人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活动场所、教育内容、媒介)形式化教育(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所传播的文化逐步规范化;大抵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由于以上种种因素而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制度化教育(19世纪下半期、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学校化、制度化、封闭化、标准化未来的教育:伊里奇:学校消亡论;学会生存(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3、教育学的发展1) 教育学的基本流派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文化教育学(理解、唤醒、解释;狄尔泰)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第三世界追求解放;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元教育学2) 教育家及代表作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独立的教育学诞生1632 宗教徒夸美纽斯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的教授(学生编订康德论教育)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教育学的诞生四段教学法、四阶段教学论(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之父)杜威现代教育学之父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法我国 杨贤江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学制的概念: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关系。1) 根据权力支配主体划分中央集权制(法)地方分权制(美)中央与地方合作制(英)2) 根据选拔分层功能划分双轨制(英)一轨:大学-中学系统。学术性大学向下发展衍伸出一些预备性学校。一轨:小学-初等职业学校系统。初等教育学校面向普通劳动者而设,后来又增添了初等(与小学相衔接)和中等(与中学相衔接)职业教育学校。单轨制(美)由普及初等教育为起点,推动中等教育的发展,最终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单轨制学校教育系统。分支型(前苏联)学制包括四年制小学、七年制学校和普通教育学校高年级阶段(第九、十年级)。它们相互衔接,又分别作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的基础。我国学制的发展:1、壬寅学制(最早、未实施;钦定学堂章程)19022、癸卯学制(最早颁布并实施;奏定学堂章程)19043、壬子癸丑学制(北大蔡元培允许女生入学 1912男女可同小学,废除读经,小学7年中学7年)4、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19225、现行学制:学前教育(36、7岁幼儿)、初等教育(全日制小学教育;67岁儿童;成人初等业余教育)、中等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高等教育(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义务教育特点:普通性、基础性、强制性、免费性、公共性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若干理论1、教育万能论-人是教育的产物柏拉图(主观唯心主义)、洛克(白板论、感觉主义的认识论)、爱尔维修(唯物主义)2、教育独立论蔡元培、胡适(独立于政治、独立于宗教、独立的教育经费、由教育家主办)3、人力资本论-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舒尔茨、丹尼逊、贝克尔、文沙(人口质量胜于人口数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4、筛选假设理论-标签理论(强调文凭的重要性)迈克尔·斯宾塞、罗伯特·索洛5、劳动力市场划分论-教育层次决定劳动力的市场分配皮奥里、多林格、戈登、爱德华兹、卡诺伊(工资决定机制;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劳动力本身的素质和偏好)(一)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制约教育目的的制定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制度制约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制约教育内容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文化观念制约教育观念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式4、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制约人口波动对教育的制约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制约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制约人口分布对教育的制约(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1、教育的政治功能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变革2、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具有完成劳动力的社会“再生产”的功能教育具有知识“再生产”的功能教育具有更新知识与社会生产技术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功能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丰富文化选择-提升文化创造-更新文化4、教育的人口功能减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流动二、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人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中心四周律和头尾律;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个桃)在对青少年教育时,必须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低级到高级的循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能一刀切;少年期:危险期、心理断乳期)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01岁和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时期;关键期)指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有的阶段发展快,有的阶段发展慢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教师要了解人的发展的关键期,并抓住时机,加强教育力度。4、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5、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每一年龄阶段都会表现出一些基本的特征。但随着社会条件和教育条件的改变,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针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特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掌握每一年龄阶段中那些比较稳定的共同特点,按照这些共同特征,确定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可变性特点,教育者也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措施,切不可死抱住传统不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前提)、环境(条件)、教育(主导)、主观能动性(决定)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2)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教育目的有核心指导性、概括统一性;教育方针有指令性、政治指向性;教育目标有具体多样性、实践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组成部分,教育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性,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2、教育目的相关理论1)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福禄贝尔)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需要决定。人生来就具有发展其身心的本能。教育目的就是要使这种本能得到高度完善和发展。社会本位论(柏拉图、荀子、涂尔干)否认个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的目的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2)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目的论科学主义目的观(弗兰西斯、培根)以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物质需要为出发点,以社会物质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中心的关于教育目的的功利主义主张。人文主义目的观(亚里士多德、阿德勒)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性。3)马克思主义目的论3、我国的教育目的1)不同时期教育方针的表述2)现行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劳动者”;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提高民族素质4、全面发展教育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五育”既各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联系;各育有自己独特的任务、作用和特殊的教育方法手段,不能相互取代;各育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综合而言,德育是方向,智育是主体,体育是基础,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渗透到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起着辅德、益智、健体的作用。2)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应注意的问题正确处理五育关系,科学设计教育活动;正确认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师生潜能;树立崇高理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3)我国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教育研究的分类: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在班级、学校、市实践)、开发研究(在省、全国推行)2、定性研究(文字)、定量研究(数字、量度,等级评价)3、描述性研究(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干预性研究(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达到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的目的)二、教育研究的过程: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计划;搜集与分析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与评价阶段文献的等级分类:一次文献(未经任何改动),二次文献(分类处理,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三次文献(综述)研究报告格式:题目、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的分析、研究结论、讨论和建议、附录学术论文结构:题目、署名、摘要、序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三、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一)教育调查法1、问卷法(包括标题、介绍词、题目)2、访谈法(结构性访谈、非结构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3、观察法(二)实验法1、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顺序:建立假设;选取被试并配组;实验前测;引进自变量进行实验处理;后测;比较前后差异;验证假设2、教育实验研究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三)经验总结法:具体经验总结(实践性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理论性经验总结。中学课程一、课程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以学科教学为中心,掌握基础知识基础技能)2、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卢梭等)选择组织评价课程设置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教材编排应注意儿童的心理结构;强调教师的作用是协助和引导。3、社会中心课程论(康茨)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但不是按儿童的活动来组织课程,而是把社会现实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二、课程类型1、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科目化、预设化、结构化、学问化、专业化、系统化。活动课程(杜威):活动性、经验性、主体性、综合性、开放性、心理学化、乡土性。综合课程(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整合课程)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2、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显露性、计划性、行政性、规范性、可评估性。隐性课程:整体性、非公开性、依附性、潜隐性、愉悦性、易接受性、持久性、难评估性。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强制性、同一性、公共性、基础性、神圣性。地方课程:地方性、多样性、特色化、自主性。校本课程:校本性、多样性、特色化、自主性、灵活性、动态性、个性化。三、课程开发(一)课程开发模式1、目标模式(泰勒模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强调教育过程本身的价值;主张按学生的需要,相对灵活地选择和组织内容。3、情景模式(斯基尔贝克、劳顿)分析情境;拟定目标;设计教与学的课程方案;诠释和实施课程方案;评估、反馈和重新建构。2、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儿童发展、社会需求、学科特征、文化系统。四、课程改革1、课程改革理念与目标理念:课程适应性、管理民主化、课程结构、和谐发展、学生主体性、学生经验目标:1)三维目标;2)改革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经验精选4)改革课程实施:从被动到主动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从仅仅评价知识走向评价多方面5)改革课程评价:评价目标从甄别选拔走向促进师生发展;从单元评价走向多元评价;从终结性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6)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2、课程改革内容重建课程结构、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改善课程实施过程、规范教材开发与管理、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初中(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学科:语数外科、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要求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语文、艺术、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高中(分科课程为主)课程结构三个层次:学习领域、科目、模块。3、课程改革趋势: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课程综合化;课程社会化和生活化;课程管理民主化;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中学教学一、教学与教学过程1、教学及其意义教学是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二、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经验是指前人的经验,一般表现为书本知识;直接经验是指个体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属于感性认识。直接经验是间接经验的基础。教学以间接经验为主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前提。知识的掌握促进能力的发展。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赫尔巴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教师的言行具有教育性。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指教学在授予学生系统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挖掘教材自身的思想因素;通过教学的各方面进行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2、启发性原则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能力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3、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形成系统而周密的思维能力。注意:按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4、因材施教原则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注意:了解学生的发展基础和现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善于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联系;正确对待个别差异,针对学生个性特点有区别地进行教学。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量力性原则三、教学组织1、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制、特普朗制课的基本类型:任务: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新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小结、布置作业。复习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提出复习的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复习、小结、布置作业。综合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提出教学目的并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辅助形式的基本类型是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备教材、被学生、备教法。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单元(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上课: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紧凑、积极性高(好课的标准)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集体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考查: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书面测验和日常观察等。评定:记分、写评语四、教学方法与改革1、中学常用的教学法(一)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讲读)要求:讲授内容正确,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讲授条理、系统、重点突出,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讲究语言艺术;适当运用板书。(二)谈话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判断推理来获得新知识的方法。类型:启发性谈话、问答式谈话、指导总结性谈话。要求:要有充分的准备;注意谈话的技巧;创造良好的谈话氛围;谈话结束时要善于总结。(三)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启发、学习的一种方法。要求:讨论前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课题和具体要求,做好讨论工作的准备;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中心,层层深入地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进行小结。(四)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通过观察事物及其发生变化过程,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要求:实验前制定试验计划,明确实验课题、目的要求和实验程序,做好各种仪器和物品的准备工作以及学生编组工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具体指导,包括适当提示实验方法,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克服实验中遇到的困难等。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指定学生报告其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然后由教师对实验中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2、教学改革的趋势中学德育一、品德结构与品德发展1、品德结构与影响因素品德结构: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意志(意)、道德行为(行)。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时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产生的内心体验,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形成过程:依从、认同、内化影响品德形成的内外因素:外在因素:家庭教育方式、社会风气、同伴影响自身因素:智力因素、教育程度、情绪因素2、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与方法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价值辨析二、中学德育内容的新发展: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三、德育规律与德育原则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具体实施过程具有多种开端)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一)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马卡连柯)在德育过程中,教师要教育集体、培养集体,并通过集体的活动、舆论、优良风气和传统教育个人,又通过教育个人影响集体的形成和发展,把教育集体和教育个人辩证统一起来。基本要求:1. 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2.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3. 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三)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指德育必须说理启迪,疏通引导,启发自觉,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以使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基本要求:1. 要正确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2. 要善于以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 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四)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必须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品德健康顺利地发展。基本要求:1.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3.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是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基本要求:1. 教育者要尊重信任学生2. 要善于正确地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原则即要求各种教育力量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施加统一的、系统连贯的德育影响。基本要求:校内各方面、学校和家庭的、学校和社会的德育影响要一致;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四、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途径:教学(思想品德课、个课教学)、活动(团队活动、班会活动、评优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劳动、班主任工作、学校环境、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德育方法:(一)说服教育(知)说服教育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的方法。具体方式:讲解与报告、谈话、讨论、参观访问与调查等。注意事项:1. 明确目的性 2. 富有知识性与趣味性 3. 注意教育时机 4. 坚持以诚待人(二)情感陶冶(情)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原有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通过耳濡目染使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类型: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注意事项:1. 创设良好的情境 2.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3.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三)实际锻炼法(意)(四)榜样模仿法(行)(五)品德修养法 (六)品德评价法(奖惩法)。五、现代德育理论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一)道德发展是儿童积极思维的产物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11-15)(二)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受认知结构水平的制约前道德阶段(0-4)、他律阶段(4-8)、自律阶段(8-12)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1)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2)个体的道德判断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前习俗水平 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 2.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 习俗水平 3.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男孩-好女孩”为定向 4.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后习俗水平 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 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中学班级管理一、班集体与班主任(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组建阶段来自老师的任务 形核阶段班干部的形成 发展阶段舆论形成 成熟阶段人际和谐(优良班集体的标志)(二)班集体建设的内容与方法:(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类型: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方法:目标必须包括目标方针、目标项目、目标值三部分。目标方针是总体方向与规划;目标项目是班集体发展的具体项目;目标值是要达到的标准。根据学校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某阶段的工作重点制定。由学生、教师共同制定,必要时可以要求家长参与。目标的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口号式、规划式、目标阐述式等。(2)建设班干部队伍、健全班集体组织(班干部选拔与培养的方法)选拔方式:民主选举、学生组阁、竞争上岗、学生自荐培养时注意: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加强管理,量化考核;注意新生力量的培养。(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班主任的工作内容:(1)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日常管理,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级活动。(4)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5)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了解学生)(1)翻阅书面材料,如学生的相关档案、试卷、奖惩记录等等。(2)观察。通过日常观察与课堂观察了解学生。(3)个别访谈。这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做法。(4)调查。日常的闲聊、座谈,正式的书面问卷调查。(5)组织活动。在各种活动中了解学生。(6)书面沟通。周记、qq等。二、课堂管理与课堂气氛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1)班级规模、(2)课堂环境、(3)班风与学风、(4)学生期望、(5)教师威信、(6)教师能力、(7)师生关系、(8)教师的管理方式(民主式、参与式、监督式、专制型)、(9)家长的个性特征。课堂气氛的类型:积极的、消极的、一般的、对抗的三、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课堂纪律的分类: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课堂结构:课堂情境结构安排要求: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1)学生(2)教师(内容不当、方法不宜、要求过多)(3)环境(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矫正策略:(1)熟悉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内容(正确认识课堂问题行为、消退处理、积极塑造)(2)遵循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多奖少惩原则、一致性原则、结合性原则)(3)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程序(觉察、诊断、目标、改正、检评、追踪)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课堂问题行为是一种普遍行为、一种消极行为、一个教育性概念。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意义:(1)对个体发展:培养意志品质、提供多元发展空间、远离不健康的活动、促进班级成员交往。(2)对班集体建设:提升班级凝聚力、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巩固、形成良好的班风、形成自觉的纪律。课外活动类型:教育性活动、知识性活动、休闲娱乐性活动课外活动特点:(1)自愿性和选择性(活动性质)(2)伸缩性和多面性(活动内容)(3)灵活性和多样性(活动形式)(4)独立性和自主性(活动方法)(5)开放性和实践性(活动过程)(6)轻松性和娱乐性(成果的考核方式)(7)竞争性和激励性(活动的评估)(8)针对性和层次性(活动的教育意义)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五、学校家庭与社会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家校联系的形式与途径:(1)互相访问和通信联系(2)家长会(3)开放日活动(4)家长学校(5)家长委员会(6)家教咨询教师的“师爱”“师爱”特点:广泛性、无私性、教育性表现:始于对学生的了解、表现为尊重学生、表现为信任并寄希望于学生中学教师成长心理教师成长的历程: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福勒和布朗分类)教师成长心理过程:(1)情绪高涨期、(2)心理困惑期、(3)反思求解期、(4)心理倦怠期、(5)情绪回归期、(6)心理愉悦期作业布置的要求:(1)目的明确,为学生知识巩固、技能训练服务(2)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3)必须联系学生实际(4)形式符合学科特点(5)分量难度要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