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训练.doc
-
资源ID:2989267
资源大小:18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训练.doc
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课时跟踪训练一、选择题1.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来表示,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C置换反应与复分解反应没有相交的关系,离子反应与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分别有相交的关系。2.(2019山东荣成市第六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醋酸B.Na2CO3溶液与盐酸;CaCO3与盐酸C.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Cl2溶液与NaHSO4溶液D.Fe(OH)3胶体的制备;Fe(OH)3沉淀的制备解析:选C前者离子方程式为HOH=H2O,后者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H2OCH3COO,二者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项错误;前者离子方程式为2HCO=H2OCO2,后者离子方程式为2HCaCO3=Ca2H2OCO2,二者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项错误;前者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后者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二者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同,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项正确;前者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后者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二者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故D项错误。3.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Zn和H2SO4(稀)反应B.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C.C和O2反应D.Fe和CuSO4溶液反应解析:选CA、B、D选项中的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且每一组中都有拆写出的离子参与反应,所以都是离子反应;C与O2反应无论产物是CO还是CO2,都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故不属于离子反应。4.(2019安徽宿州高一质检)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胆矾、石膏、漂白粉都是纯净物B.氢氧化钙、盐酸、硫酸铜均为强电解质C.熟石灰、烧碱、纯碱都是碱D.玻璃、水泥、陶瓷都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选D胆矾是CuSO45H2O,石膏是CaSO42H2O,均属于纯净物,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A错误;氢氧化钙、硫酸铜均为强电解质,盐酸是氯化氢溶于水,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错误;熟石灰、烧碱都是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C错误;玻璃、水泥、陶瓷都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5.(2019江西奉新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三次月考)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铜与盐酸反应:Cu2H=Cu2H2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2H=H2OCO2C.硝酸银溶液与铜粉反应:2AgCu=Cu22AgD.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SO=BaSO4解析:选C铜与盐酸不反应,A错误;碳酸钙难溶,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B错误;硝酸银溶液与铜粉发生置换反应:2AgCu=Cu22Ag,C正确;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2OHBa2SO2H=BaSO42H2O,D错误。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CO2H=CO2H2OBa22OH2HSO=BaSO42H2OAgCl=AgClFeCu2=Fe2CuCl2H2O=HClHClOA.B.C. D.只有解析:选D表示可溶性碳酸正盐与强酸的反应,表示一类反应;表示Ba(OH)2与H2SO4、Ba(OH)2与足量NaHSO4(KHSO4等)反应;表示可溶性银盐(如AgNO3)与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间的反应;表示Fe与可溶性铜盐溶液间的一类反应;只表示Cl2和H2O的反应。7.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HCl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NaHCO3溶液B.NaOH溶液HCl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C.BaCl2溶液H2SO4溶液,Ba(OH)2溶液Na2SO4溶液D.CaCO3HCl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解析:选CA项,第1组反应为2HCO=CO2H2O,第2组反应为HHCO=CO2H2O,两者不同;B项,第1组反应为HOH=H2O,第2组反应为Ba22OH2HSO=BaSO42H2O,两者不同;C项,两组反应均为Ba2SO=BaSO4;D项,第1组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第2组反应为CO2H=CO2H2O,两者不同。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B.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C.碳酸镁与稀H2SO4反应:MgCO32H=Mg2H2OCO2D.石灰乳与稀盐酸反应:HOH=H2O解析:选CA项,电荷不守恒,应为Cu2Ag=2AgCu2;B项,CH3COOH应写成分子形式,应为CH3COOHOH=CH3COOH2O;D项,石灰乳应写成化学式,应为Ca(OH)22H=Ca22H2O。9.(2019河南新乡市高一期中)不用其他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NaOH溶液Mg(NO3)2溶液FeCl3溶液K2SO4溶液,正确的鉴别顺序是()A. B.C. D.解析:选B通过观察颜色可以鉴别出FeCl3溶液,然后把FeCl3溶液分别加入其他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把NaOH溶液分别加入剩余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的是Mg(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K2SO4溶液,正确的顺序是。故选B。10.(2019广东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第一次大考)2018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授予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 H. Arnold)、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George P.Smith)及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 温特尔(Sir Gregory P.Winter)三位科学家2018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在物质的分类上,酶属于()A.单质 B.无机物C.有机物 D.氧化物解析:选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因此酶属于有机物。11.下列碱性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MnO、ClB.K、Ag、NO、ClC.Ba2、Na、Cl、SOD.Na、Cu2、NO、Cl解析:选A有色不等于不透明,如有色玻璃,所以不必排除有色离子的干扰。溶液显碱性:B中,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AgCl=AgCl,且Ag与OH也不能大量共存:AgOH=AgOH、2AgOH=Ag2OH2O(AgOH不稳定);C中,Ba2与SO不能大量共存:Ba2SO=BaSO4;D中,Cu2与OH不能大量共存:Cu22OH=Cu(OH)2。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Na、SO、NOB.OH、Na、Cl、SOC.Ba2、K、Cl、SOD.K、NH、HCO、Cl 解析:选A强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H,则OH(与H反应生成H2O)、HCO(与H反应生成CO2)不能大量共存;Ba2与SO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二、简答题13.(2019山西应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溶液中可能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OH、CO、HCO、SO、SO。(1)当溶液中有大量的H存在时,则上述离子只有 存在。(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则上述离子只有 或 其中的一种存在。(3)当溶液中有大量 和 两种阳离子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解析:(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OH、CO、HCO、SO均与H反应而不能大量存在,因此只有硫酸根离子存在。(2)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存在时,SO、SO、CO与Ba2分别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由于OH与HCO反应,所以二者只能有一种存在。(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溶液中有大量Ba2和H两种阳离子存在时,上述所有阴离子都不可能存在。答案:(1)SO(2)OHHCO(3)Ba2H14.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 。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加入 ,使沉淀完全溶解。将所得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解析:正确理解题中信息,写出相应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即可。答案:(1)Ca2CO=CaCO3CaCO32H=Ca2CO2H2O(2)碳酸钠溶液稀硝酸15.(2019吉林长春二中高一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三次检验,每次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检验次数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第一次KCl、K2SO4、Na2CO3、NH4Cl第二次BaCl2、Na2SO4、K2CO3、NH4Cl第三次NaCl、Na2SO4、K2CO3、NH4Cl(1)三次检验结果中第 次检验结果不正确。(2)检验时,为了证明溶液中存在SO、Cl、CO,取一份溶液,进行下列实验: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第二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 。解析:(1)第二次中BaCl2和Na2SO4发生反应,不可能共存,检验结果不正确。(2)首先可加入HNO3,如有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CO,其次加入Ba(NO3)2溶液至过量,可用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可通过是否有沉淀来判断,最后向溶液中加入AgNO3,如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Cl。答案:(1)二(2)HNO3检验CO,并除去COBa(NO3)2检验SO,并除去SOAgNO3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Cl16.为证实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实验设计和过程如下: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向烧杯中加入25 mL 1 molL1的Ba(OH)2溶液和2滴酚酞溶液,再一边不断地滴加1 molL1的H2SO4溶液,并轻轻振荡。试完成下列内容:(1)实验现象及分析:溶液颜色变化为 ,原因是 。灯泡亮度变化: ,原因是 。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2)实验结论:稀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解析:要证实Ba(OH)2和H2SO4溶液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则需证明发生反应的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而离子浓度变化和溶液导电性是有联系的,分析反应原理及实验设计过程,则该题不难作答。答案:(1)由红色逐渐变为浅红色,最后颜色褪去Ba(OH)2电离出的OH与H2SO4电离出的H中和生成H2O,使烧杯中的c(OH)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随着H2SO4溶液的不断加入,灯泡亮度由明到暗直至熄灭,再逐渐变亮随着H2SO4溶液的加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故灯泡变暗,当烧杯中的Ba(OH)2完全反应时灯泡熄灭,后再加H2SO4,离子浓度又变大,灯泡又变亮Ba2与SO结合生成了BaSO4沉淀(2)2HSOBa22OH=Ba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