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5新教学案:2.2等差数列(第2课时).doc
-
资源ID:29893966
资源大小:1.62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数学必修5新教学案:2.2等差数列(第2课时).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中数学必修5新教学案:2.2等差数列(第2课时)必修5 2必修5 2.2等差数列(学案)(第2课时) 【知识要点】1.等差中项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性质;3.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4.等差数列的常用设法.【学习要求】1.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并会运用等差中项和等差数列的性质解题;3.体会等差数列和一次函数的关系. 【预习提纲】(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第 36 页第39页)1.等差中项(1)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 .(2)如果对任意正整数都成立,则数列是 . 2.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是等差数列且,(N)则有_.(2) 若是等差数列且,(N)则有_.(3) 思考:若是等差数列且,(N)则有吗?3.等差数列的设项技巧(1)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这三个数一般可设为_,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这四个数一般可设为_.【基础练习】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2.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1) 是否成立?呢?为什么?(2) (>1) 是否成立?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0) 是否成立?据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典型例题】例1 等差数列是递增数列,试求.变式1:等差数列中,已知求例2 已知:成等差数列,求证也成等差数列.变式2:若和的等差中项为4,和的等差中项为5,则与的等差中项是 . 例3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变式3:已知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四个数之和为2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积为40,求这个等差数列. 1.在等差数列中,则( ).(A) (B) (C) (D) .2.若,两个等差数列与的公差分别是,则 ( ).(A) (B) (C) (D)3.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且若,则( ).(A)8 (B)4 (C)6 (D)124. 数列中, ,则= .5.48,-12是等差数列中的连续五项,则的值依次为_.6已知等差数列中,和是方程的两根,则=_. 7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公差 .8. 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9,前两项之积为后一项的6倍,求此三个数. 1. 数列满足,是常数.(1)当时,求及的值;(2)数列是否可能为等差数列?若可能,求出它的通项公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必修5 2.2 等差数列(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 2. 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并会运用等差中项和等差数列的性质解题.3. 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联系.【重点】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会用等差中项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正确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题. 【预习提纲】(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第 36 页第39页)1.等差中项(1)如果成等差数列,那么叫做与的.(2)如果对任意正整数都成立,则数列是. 2.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是等差数列且,(N)则有.(2) 若是等差数列且,(N)则有.(3) 思考:若是等差数列且,(N)则有吗?分析: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所以当首项和公差相等时成立,否则不成立.3.等差数列的设项技巧(1)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这三个数一般可设为,若四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这四个数一般可设为.【基础练习】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解:,.所以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2.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1) 是否成立?呢?为什么?(2) (>1) 是否成立?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0) 是否成立?据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解:(1)因为,所以.同理有也成立.(2) (>1),此结论说明,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有限数列末项除外)都是它前后两项的等差中项;同样有 (>>0)成立,结论说明在等差数列中,任取数列中的某项都是与它前后等距离两项的等差中项(保证前后两项存在).【典型例题】 例1 等差数列是递增数列,试求.【审题要津】以性质知,运用方程思想求得和,则公差可求;也可都用和表示,求解和.解:,又,且数列为递增数列,.由.【方法总结】解题过程中运用性质进行了过度,而能用性质求解的题目只是一部分,使用基本量与列方程的方法适用于任何与等差数列通项有关的题目,是通法.变式1:变式1:等差数列中,已知求解:.又.例2 已知:成等差数列,求证也成等差数列.【审题要津】由于所求证的是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可用等差中项.证明:成等差数列,=.而.成等差数列.【方法总结】对于证三数成等差数列,常用等差中项法,即证即可.变式2 若和的等差中项为4,和的等差中项为5,则与的等差中项是. 解:和的等差中项为4,.又和的等差中项为5,两式相加,得.与的等差中项为.例3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审题要津】要求通项公式,需要求出首项及公差d ,由直接求解很困难,这样促使我们转换思路.如果考虑到等差数列的性质,注意到问题就好解了.解:又,解得:或,或.由,得或.【方法总结】等差数列的性质应牢记,在解题中应用非常广泛.变式3 已知成等差数列的四个数,四个数之和为2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之积为40,求这个等差数列.解:设成等差数列的这四个数依次为由题设知解之得或这个数列为2,5,8,11或11,8,5,2. 1.在等差数列中,则( A ).(A) (B) (C) (D) .2.若,两个等差数列与的公差分别是,则 ( C ).(A) (B) (C) (D)3.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且若,则( A ).(A)8 (B)4 (C)6 (D)124. 数列中, ,则=.5.48,-12是等差数列中的连续五项,则的值依次为.6已知等差数列中,和是方程的两根,则=. 7在等差数列中,已知,求公差 .解:由,知,又.或.所以或.8. 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和为9,前两项之积为后一项的6倍,求此三个数.解:设三个数分别为,由题意有解得:.所以这三个数为4,3,2. 1. 数列满足,是常数.(1)当时,求及的值;(2)数列是否可能为等差数列?若可能,求出它的通项公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解:(1)由于且,所以当时,得,故.从而.(2)数列不可能为等差数列.证明如下:由,得.若存在,使为等差数列,则,即,解得=3.于是.这与为等差数列矛盾.所以,对任意,都不可能是等差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