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2+5试题(1).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中数学必修2+5试题(1)高中数学必修2+5试题(1)彭山一中高一下期数学考试题(必修2+5)(一)注: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必须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一律无效。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若,则下列不等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2、若等比数列的前3项和,则等于A、24 B、48 C、54 D、123、已知的面积为,且,则等于A、B、 C、 D、 4、已知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B、C、 D、 5、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A、 B、 C、 D、6、已知一个铜质的五棱柱的底面积为16cm2,高为4cm,现将它熔化后铸成一个正方体的铜块(不计损耗),那么铸成的铜块的棱长是A. 2cm; B.; C.4cm; D.8cm7、已知过点P的直线与两坐标轴正半轴交于点,则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值为A、4 B、8 C、10 D、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8、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B、 C、 D、1219、在下列表格中,每格填上一个数字后,使每一横行成等差数列,每一纵列成等比数列,则的值为A、1 B、2 C、3 D、410、在等差数列中,为数列的前项和,则使的的最小值为A、10 B、11 C、20 D、2111、正方体的全面积为a,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 B.; C.; D.12、如图,在正三棱柱中,侧棱长为,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则与侧面所成的角为 A、 B、 C、 D、 彭山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数学考试题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第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在中,若,则为 三角形。14、平面点P到得距离分别为3、4,则的距离为 15、两平行直线的距离是 16、已知、都为等差数列,前项和分别为,且,那么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12分)在ABC中, 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且tanA=, sinB=. (1) 求tanC的值; (2) 若ABC最长的边为1, 求b. 18、(本小题12分)已知两条直线l1: axby+4=0和l2: (a1)x+y+b=0,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a, b的值. (1) l1l2, 且l1过点(3, 1); (2) l1l2, 且l2过点(1,3)。ABCDPEF19、(本小题12分)如图,在边长为a的菱形ABCD中,E,F是PA和AB的中点。(1)求证: EF|平面PBC ; (2)求E到平面PBC的距离。20、(本小题12分)已知在等比数列中,设.()求数列的通项; ()求数列前项和的最大值 21、 (本小题12分)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等比数列,且.()求的通项公式; ()设,求前项和22、(本小题14分)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 PA底面ABCD, PA2, PDA=45°, 点E、F分别为棱AB、PD的中点. (1) 求证: AF平面PCE; (2) 求证: 平面PCE平面PCD; (3) 求AF与平面PCB所成的角的大小. 彭山一中高一下期数学考试题(必修2+5)(一)参考答案一、BADDB CBCAC BD二、13、等腰直角 14、1或7 15、3 16、2三、17、(1) (2)18、(1) (2)19、略;提示:作BC中点M,连结AM。20、(1) 可得 (2),当n=5时,21、(1) (2) 由错位相减22、提示(1)取PC的中点G,连结FG、EG (2)略(3)过E作EQPB于Q点, 连QG, CB面PAB QE面PCB, 则QGE为所求的角. SPEB=BE·PA=PB·EQEQ= 在PEC中, PEEC, G为PC的中点, EG,在RtEGQ中, sinEGQ= EGQ=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