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家属早期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毕业论文.doc
-
资源ID:29896632
资源大小:164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ICU病人家属早期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毕业论文.doc
ICU病人家属早期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嘉应学院医学院毕 业 论 文题目:ICU病人家属早期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学生姓名:专业:护理学班级:学号: 系(部):护理系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起止时间:二一六年十月二一七年五月中文摘要目的:病人病情危重转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对于家属来说通常是一件应激事件,通过对家属在应激状态下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帮助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ICU病人家属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危重病人家属需求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 CCFNI)中文修订版,在病人刚转入时(三十分钟内)由专业人员对其家属进行调查评定。结果:危重病人家属需求均分(3.1169±0.14261)分,其中病情保证(3.7414±0.18127)分、获取信息(3.4700±0.20652)分、接纳(3.2856±0.19930)分、支持(2.7013±0.26876)分、自身舒适(2.6983±0.34952)分。不同年龄段的病人家属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士应该重视早期ICU病人家属对于病情保证的需求,理解不同年龄阶段危重病人家属的不同需求,通过早期满足家属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关键词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因子AbstractObjective:Being moved in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s usually a stress events for famil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the relate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early psychological needs of families ,to meet this need ,to ease their burden and mental pressure ,to provide more high quality care .Method:Using Chinese revision of the CCFIN(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to make a investigation for family when patients have just moved into ICU. Results:Critically ill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demand divide (3.1169±0.14261) points, including Assurance Scal (3.7414±0.18127) points , Information Scale (3.4700±0.20652) points , Proximity Scale (3.2856±0.19930) points , Support Scale (2.7013±0.26876) points , Comfort Scale (2.6983±0.34952) points.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demand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ICU nurs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arly ICU patients family members demand for Assurance Scal,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ifferent age stages families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rough early to meet family needs to better carry out nursing work. Key words :ICU ; patients families ; psychological needs ;factor目 录前 言11对象与方法21.1 对象21.2 方法21.2.1调查问卷22结果22.1 ICU病人一般资料22.2 ICU病人家属一般资料42.3 ICU病人家属早期心理需求62.3.1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五个维度得分及排序62.3.2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前十位的条目62.3.3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后十位的条目72.3.4 ICU病人家属需求的多因素分析73讨论94对策10参考文献15致 谢17ICU病人家属早期心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前 言重症监护病房又叫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应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对危重病病人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危急生命的急性重症病人提供高级监测治疗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生理功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1。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往往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加上特殊的探视制度,当病人因病情变化或突发危重疾病住进ICU时,家庭往往会陷入混乱的应激状态,情绪波动较大,影响家属对疾病这一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易产生不良的应激心理行为反应,如果不能及时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满足家属需求,将引发家属对医院或医务人员不满,进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2-3。因此,通过早期对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评估,确定护理重点,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违反相关制度原则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去满足病人家属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家属精神心理负担,预防其不良心理反应乃至行为反应,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住汕头市中心医院ICU病人家属100名为调查对象,100份问卷都有效。纳入调查对象的标准如下:年龄在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或无精神病史,在照顾病人中起主要作用,其ICU病人入住的时间在一小时以内,自愿接受调查,有一定的中文阅读理解能力,可独立完成问卷。1.2 方法1.2.1调查问卷问卷分为3部分,第1部分为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付费方式、是否为第一次入住ICU、是否手术、是否机械通气以及入住ICU时意识状态;第2部分为家属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所在地、与病人的关系、家庭月收入、以往有无家属入住ICU、入院前是否与病人同住;第3部分为刘辉等4修订的中文版重危病人家属需求量表(CCFNI),该量表共有45个条目分为五个维度,其中病情保证(AA)7个条目、获取信息(IA)8个条目、支持(SS)15个条目、接纳(PS)9个条目、自身舒适(CS)6个条目。各个条目按重要程度按四级评分,分值越高代表重要程度越高,1分代表不重要,2分代表一般,3分代表重要,4分代表非常重要。CCFIN中文修订版五个维度Cronbachs a 系数在0.76-0.85,具有较好的信度5。1.2.2 调查方法研究者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在ICU病人转入ICU病房三十分钟后,遵循自愿的原则,在ICU病人家属等候休息区域与ICU病人家属解释本研究的目和填写并征得其同意完成ICU病人家属一般资料和CCFIN问卷调查,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本次问卷调查总共100份,有效收回100份,完成率达到100%。ICU病人一般资料均来自电子病历。1.2.3 统计方法ICU病人及其家属一般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输入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结果2.1 ICU病人及一般资料ICU病人一般资料如表一所示。表一 ICU病人一般资料项目 例数 百分比性别男 51 51%女 49 49%年龄30 6 6%30-60 49 49%60 45 4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33 33%初中 49 49%高中 9 9% 大学及以上 9 9%婚姻状况已婚 85 85%未婚 15 15%付费方式农村合作医疗 28 28%医疗保险 63 63%公费 5 5%自费 4 4%是否为第一次收住ICU是 84 84% 否 16 16%是否手术 是 75 75% 否 25 25%是否机械通气 是 85 85% 否 15 15%入住ICU时的意识状态 清醒 3 3% 嗜睡 16 16% 昏睡 45 45% 昏迷 36 36%2.2 ICU病人家属一般资料ICU病人家属一般情况如表二所示。表二 ICU病人家属一般情况项目 例数 百分比性别男 51 51% 女 49 49%年龄 30 10 10% 30-60 39 39% 60 51 51%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8 8% 初中 43 43% 高中 26 26% 大学及以上 23 23%婚姻状况 已婚 91 91% 未婚 9 9%户口所在地城镇 66 66% 农村 34 34%与病人关系 配偶 41 41% 父母 13 13% 子女 33 33% 兄弟姐妹 9 9% 其他 4 4% 家庭月收入 2000 3 3% 2000-5999 26 26% 6000-9999 54 54% 10000 17 17%以往有无家属入住ICU 有 9 9% 无 91 91%入院前是否与病人同住 是 75 75% 否 25 25% 2.3 ICU病人家属早期心理需求2.3.1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五个维度得分及排序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五个维度得分及排序如表三所示。 表三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五个维度得分及排序(±)排序 条目 得分1 病情保证(AS) 3.7414±0.181272 获取信息(IS) 3.4700±0.20652 3 接纳(PS) 3.2856±0.199304 自身舒适(CS) 2.7013±0.268765 支持(SS) 2.6983±0.349526 总分均值 3.1169±0.14261 2.3.2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前十位的条目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前十位的条目如表四所示 表四 ICU病人家属需求前十位的条目得分排序 (±)条目 因子 条目 得分 17 AS 保证病人得到最佳的救治 3.98±0.14071 43 AS 能知道有关病情进展的具体情况 3.95±0.2190416 IS 清楚病人目前接受的治疗 3.88±0.3266038 PS 希望能亲自照顾病人 3.83±0.45070 40 AS 当病情变化时,能有人打电话通知家人 3.83±0.3775314 AS 能感觉到病情好转的希望 3.81±0.39428 35 IS 医护人员给出的解释通俗易懂 3.81±0.442565 AS 医护人员能如实回答我的问题 3.79±0.4093636 PS 希望探视时间准时开放 3.79±0.5558727 PS 希望有医护人员关心家属的健康 3.74±0.561742.3.3 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后十位的条目ICU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后十位的条目如表五所示。表五 ICU病人家属需求后十位的条目得分排序 (±)条目编号 因子 条目 得分23 CS 希望在家属休息室附近设有电话 2.38±0.56461 32 CS 希望家属休息室附近还设有浴室 2.29±0.5737531 SS 希望了解其他可以解决病人问题的人员 2.24±0.8542218 CS 希望在医院有可以独处的地方 2.19±0.7063237 SS 了解医院能提供的宗教服务 2.15±0.8211230 SS 希望能允许有时大声哭叫 2.11±0.94168 33 SS 希望任何时候都能独处 1.96±0.2428834 SS 希望了解某些能帮助解决家庭问题的人员 1.91±0.7533828 SS 希望偶尔能允许暂时离开医院片刻 1.48±0.5218524 PS 允许牧师、其他宗教人员、心理医生等为 病人提供心理安慰 1.34±0.58981 2.3.4 ICU病人家属需求的多因素分析ICU病人家属需求的多因素分析如表六所示。其中,除了不同年龄层次家属的需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他因素的不同与家属的需求无显著性差异。ICU病人家属需求的总得分均值如图表1所示。表六 ICU病人家属需求的多因素分析 指标 偏回归系数 标准化回归系数 t p(sig)病人 性别 0.029 0.102 0.984 0.328年龄 0.062 0.262 1.830 0.071文化程度 0.004 0.022 0.176 0.861婚姻状况 -0.062 -0.156 -1.262 0.210付费方式 0.037 0.117 1.815 0.073是否为第一次收住ICU 0.040 -0.102 -1.147 0.255 是否手术 0.024 0.073 0.753 0.454是否机械通气 -0.003 -0.008 -0.066 0.947入住ICU时意识状态 0.010 0.056 0.473 0.637家属性别 0.017 0.061 0.556 0.580年龄 0.165 0.450 4.564 0.000文化程度 -0.033 -0.043 -1.823 0.072婚姻状况 -0.029 -0.059 -0.562 0.576户口所在地 -0.022 -0.075 -0.741 0.461与病人关系 -0.006 -0.050 -0.352 0.726家庭月收入 -0.028 -0.145 -1.365 0.176以往有无家属入住ICU 0.038 0.077 0.861 0.392入院前是否与病人同住 -0.031 -0.094 -0.709 0.480图表 13讨论4.1 ICU病人家属早期需求程度总体较高表三显示,病人入住ICU时其家属总的需求程度很高,且除了支持因子,各因子得分都高于王鹏6等研究得分,分析原因可能由于病人及其家属第一次进入ICU这个陌生环境并且还不到三十分钟,心理上还处在家人收住ICU这个应激状态,所以各因子得分均高于王鹏等的研究结果得分,病人家属在这一时期往往有着更高水平的心理需求,提示我们临床工作中在对刚刚转入ICU的病人实施救护的同时也要在最早期关注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关心安慰,主动询问,有效沟通,鼓励家属表达其心理需求并向医护工作者寻求支持和帮助,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有重点地去对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预防或应对其不良应激心理行为反应,提高满意度,获取家属信任,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4.2 ICU病人家属早期对病情保证的需求程度最高,对支持的需求程度最低4.2.1 对病情保证的需求程度最高 表三显示,病人入住ICU时其家属对五个维度的评分中,病情保证的得分最高,为(3.7414±0.18127),与沈乐7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病人进入ICU的初期家属最担心的是病人的安全,最希望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并且能够保证病情不再恶化,提示我们在对病人救治过程中操作要规范,动作要敏捷,不可给家属留下慌乱的印象,关于病人病情和治疗的问题应尽量让医师回答,以免医护回答不一致引来不必要的纠纷。4.2.2 对支持的需求程度最低 表三显示,ICU病人早期对支持的需求最低,说明尽管医护工作者的支持对于家属来说帮助较大,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应对能力,但家属传统意识中认为护理人员服务的对象只针对病人本身,并不包括家属,尤其是在病人病情重、ICU护士工作量大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家属一般不会主动向医护人员寻求支持,担心会浪费护理人员时间,影响对病人的护理,表明ICU病人家属并没有了解整体护理中护士工作内容的变化,提示我们在与家属交流过程中应鼓励家属向医护人员表达自己负面情绪并寻求心理上的支持。而结果显示病人家属对于自身舒适的需求高于对支持的需求,与柯卉和黄海燕10的观点“ICU病人家属对自身舒适的需求得分最低”不相符,分析原因可能是选取对象医院环境条件不同。4.2.3 早期病人家属心理需求排名前十与后十的条目 表四显示,ICU病人家属需求前十位的条目中病情保证因子占了五条,分别是“保证病人得到最佳的救治” “能知道有关病情进展的具体情况” “当病情变化时,能有人打电话通知家人” “能感觉到病情好转的希望” “医护人员能如实回答我的问题”。表五显示,在ICU病人家属需求排名后十位的条目中支持因子占了六条,分别是“希望了解其他可以解决病人问题的人员”“了解医院能提供的宗教服务”“希望能允许有时大声哭叫”“希望任何时候都能独处”“希望了解某些能帮助解决家庭问题的人员”“希望偶尔能允许暂时离开医院片刻”,说明在病人进入ICU的早期,家属内心最强烈地希望病人能够得到最好的诊疗及照顾,以及能够知道病情进展,对于医护人员的支持需求程度最低,与国外的危重症病人家属需求调查结果基本是一致的8-9,由于ICU工作性质的特殊,医护人员本身工作繁重,我们临床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提升我们的业务水平,同时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将有限的时间应用于病人家属最迫切的需求上,也就是满足家属对病情保证的需求,使其对我们护理诊疗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有利于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并且更好地开展。4.3 家属年龄影响需求表六显示,不同年龄层次的家属需求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图表一显示年龄60岁的病人家属需求程度最高,这由于年纪较大的家属往往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事物和理解能力较差,对病人诊疗手段、预后、病情变化等一系列信息接受能力较差,也正因为如此,年纪较大的家属更急切地想知道病人情况,心理需求程度也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在跟年纪较大的病人家属沟通交流时应更有耐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注意说话方式方法,关心安慰病人家属,发现其有不良情绪时要及时疏导。4.4 除年龄外,其他因素的不同均对家属需求无显著性差异 除年龄外,病人与家属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病人病情等均对ICU病人家属早期的心理需求未产生根本的影响,提示我们护理工作人员在临床工作中要一视同仁,不论病人和家属的身份、地位、职业、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等状况如何,都应该得到同样的护理待遇,我们应坚持以公正原则对待病人,给予同样的支持和关怀,在医疗资源的分配方面,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为基本原则,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医疗资源。4对策4.1 争取获得家属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是良好护患关系的主导者与引导者,要想取得患者家属百分百的信任,首先,我们应当在第一时间关注病人家属的需求,最先满足病人家属对病情保证的需求,比如如实回答病人家属的问题,如实解释病人病情与转归,向家属征集联系方式,告诉家属当病人病情发生变化会及时通知他们,对患者家属表现出的消极负面的情绪给予理解并关心安慰,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告诉他们医护人员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做最坏的打算,用最大的努力,使患者家属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心,进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同时护士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如果护士不能为危重病人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就不可能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这将成为护患冲突的导火索。因此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应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针对科室新引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护理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培训、考核,使每个护士都能熟料掌握,更应增强对病人的评估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患者病情并且对病情进展具有预见性,能够通过护理手段预防各种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再者,护士应提高道德修养,建立一种良好的慎独精神,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恪守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把对病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转化为自身的信念和道德观念,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4.2 对症心理护理与优化应对方式亲属因为病情危重转入ICU接受治疗而家属被隔绝于ICU门外,既要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又要承担与病人从此阴阳相隔的巨大心理压力,这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件危机事件,致使很多家属会出现紧张、恐惧、内疚、悲伤、无助的心理反应,甚至出现焦虑、抑郁、愤怒、仇视等一系列不良应激心理反应,既而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这对于病人病情的恢复、医护人员的治疗乃至家属自身的身心健康,都是大为不利的。因此对于病人家属心理护理,掌握一定的应对方式显得尤为重要。4.2.1 对于紧张恐惧的家属,医护工作者在与之沟通交流时,应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给家属支持和安慰,耐心倾听家属的倾述,并及时回答家属最关心的问题。4.2.2 对于内疚自责的家属,应引导其认识到病人的病情变化并非个人力量所能改变的现实,告诉家属现在首要任务是自己要振作起来,才能和医护人员还有病人一起战胜病魔。4.2.3 对于焦虑抑郁的家属,护士应向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如告知家属一些身体反应,如疲倦、心悸、腹泻、记忆力减退、月经失调等可能是由于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所致,避免家属因担心病人病情恶化而影响自身健康状况。亦可教授家属一些积极有效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想象平静的大海,充满阳光的森林等,可有效转移其注意力。4.2.4 对于愤怒仇视的家属,医护人员要宽容和理性,积极共情,体贴家属的遭遇和痛苦,谅解他们一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必要时可暂时回避;创造适时机会让他们发泄内心的不满,从而矫正心理失衡,以消除家属的愤怒和仇视心理。4.3 主动了解并满足重症病人需求,提高满意度家属在病人刚转入ICU这一时期往往有着更高水平的心理需求,关于病情保证方面的需求度最高。而因ICU特殊的探视制度,导致病人家属与病人分离,也缺乏与医生护士交流的机会,加剧了病人家属对病人病情的担心猜疑。因此,我们应主动并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如电话、微信、纸条等与病人保持长期联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如实向病人家属传达病人病情进展,尤其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家属,因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能力较差,情感又比较脆弱,所以我们更应该耐心解释疾病的进展与自然转归,尽量使用方言和非医学术语,争取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4.4 实施更为人性化的探视制度有研究表明弹性探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家属需求11,但为了控制院内感染,维持良好诊疗秩序和环境,绝大部分ICU有着严格的探视制度,在探视次数和时间上都有着严格要求,这恰恰与病人“不看见,不放心”的探视需求相矛盾。因此,我们应向家属告知限制陪护探视的必要性,征得家属的理解,然后根据病人病情和家属的探视需求制定弹性的探视时间和探视方式,满足家属接近病人的需求,保持家属和病人的情感交流,同时在探视时间应保持病床和病人的外表整洁,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注重细节管理12,减少对家属的刺激,耐心回答家属的提问,争取使家属放心,减轻其心理负担。4.5 建立家属休息室,为病人家属创造良好的等候环境医院应为病人家属提供休息场所且安排必要的休息设施,使病人家属能够放松下来,消除疲惫,调整情绪,有利于保持病人良好的身心状况。休息室内可粘贴科室规章制度、科室人员介绍或者相关疾病的预防和预后,让病人家属在休息的同时能够对ICU制度和人员更加了解,能够学习到一些疾病相关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转移注意力,有利于减轻病人心理压力。提供必要的便民设施如公共电话、洗浴室等等,还可在休息室内设立留言区,家属可在留言区留言然后写上病人床号姓名,由护士每天收集留言条并落实到每位病人,加强病人与家属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病人更积极地配合治疗,也有利于满足家属心理需求从而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更加配合。4.6 构建健康教育交流平台,提供优质护理现代护理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护理的对象由单纯的个人辐射到其家庭和社区,护理工作的职能也由单纯地照顾病人、执行治疗转换到承担病人、家庭、社区的卫生咨询和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其服务对象对健康知识采取“知信行”模式,起到预防疾病,减轻病痛的作用。ICU医护人员和家属进行第一次沟通时往往是在病人因病情加重刚转人ICU时,此时家属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情绪上的波动比较大,这时的宣教往往会显得比较仓促,甚至引发反感,不是一种较佳的宣教方式。因此,科室应创建更多的交流平台,例如可向家属分发宣传手册,在家属休息室设立病区宣传栏,介绍入科制度,家属探视时间及流程等。有研究表明构建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可促进医患、护患间有效沟通,提高家属满意度。医护工作者通过微信平台可利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科室制度、探视制度、家属注意事项、医学知识等相关健康教育,简单的文字,配以卡通图片,能够让家属更容易接受,缓解其焦虑情绪,语音及真实视频的拍摄可以使家属更加直观的去理解医护所宣教的内容,再者,家属只要有手机,都可以不受时间及地点限制进行学习,避免刚入科时的低效沟通。家属还能够通过微信平台向医护人员进行提问,医护也可通过平台对各个家属心理需求做出评估以利于更好地提供优质护理,这对于护患双方都是有利的。4.7 树立、落实、传播现代护理服务理念 现代护理提倡的整体护理、人文关怀、优质护理理念,整体护理提倡的服务对象已不仅仅针对病人,服务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疾病本身,而是辐射到家庭乃至社区,关注其身体、心理健康状态;人文关怀提倡对人、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在终极意义上的敬畏、尊重与关爱;优质护理则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从本研究调查结果来看,早期ICU病人家属对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