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doc
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科研课题计划书课题名称:谈医院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周巧玲所在班级:10秋护理2班学号:1034001257945地方电大教学点:铜陵电大科研指导教师:胡金兰课题计划经费: 元研究起止年月:课题类别: 实验性研究 类实验性研究 非实验性研究课题来源: 自选 指导老师 其他是否为立项课题: 否 是: 国家级 省/部级 市/局级 校级 院级1选题依据 随着预防保健工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间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使护理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展它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具有牢固的医学、护理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具有广博的预防保健知识把防病治病的手段与方法教给广大群众加强护理工作的社会性和预防为主的普及性, 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水平。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不仅指没有躯体性疾病,还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通过文献学习和长期工作体会,笔者现提出以下几条见解,望与同僚们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 李银雪.在整体护理中如何进行患者教育.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53. 2 张艳兰.住院精神患者健康心理指导的实施与体会.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33. 3 张晓霞,殷文容,刘月琴.医院健康教育进展.现代护理,2007,9(13):178.2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患者达到知、信、行。本文主要论述了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对健康教育的观念、目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护士忙于非业务性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这些对策有: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时间还给护士;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最后并阐述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内容有:入院时的宣教;住院期间的宣教;出院时的宣教;出院后的宣教。方法有:利用医院优势、重视宣教工作;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让患者达到知、信、行;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进行健康教育;重视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认识,加强学习。3研究的阶段计划2012年12月选题2013年元月查阅文献2013年元月列论文大纲2013年5月初稿2013年6月在指导老师下修改论文2013年12月定稿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生毕业科研论文题目:卵巢癌患者的心理护理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2012 年 7 月 8 日 卵巢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了解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疏导方式。方法:应用症状来自评量表(SCL-90)对198例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其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卵巢肿瘤患者,其抑郁、焦虑、恐惧、躯化、强迫、敌对、人际关系等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结论:加强护理宣教,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精神支持的疗法,改变不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增强治疗信心,促进健康恢复。【关键词】卵巢癌;心理;护理卵巢癌不但在身体上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而且在心理上也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许多临床证据表明,心理健康的患者能坚持自理和争取自理权,这部分人比那些听任护士代劳的患者恢复快。患者病根长、治疗过程长、治疗不良反应大,因此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在卵巢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卵巢癌患者的异常心理表现更为突出:如多疑、焦虑等。笔者对168例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了测评,根据其特有的心理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22007年妇科住院卵巢癌患者168例,均为确诊后初次接受治疗者,年龄2474岁,平均49.5岁。同时选取妇科住院其他恶性肿瘤患者2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子宫内膜癌89例,宫颈癌127例,外阴癌22例。均排除其他躯体和精神疾病。1.2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分别对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在评定前向受试者解释评定方法和注意点,力求获得可靠的结果,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及妇科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2、 结果 见附录表1。由表1可见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表现出一系列异常的心理特征,其抑郁、焦虑、恐惧、躯体化、强迫、敌对等六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组(P<0.01),而人际关系分值与国内常模组比较野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表2可见其他种类的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心理反应比较平和,仅抑郁和焦虑2项因子分值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表3可见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组患者相比较其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反应比较强烈,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3、 护理 非正常的心理往往使患者角色增强,自理能力下降,对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恢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正确的心理疏导是支持患者健康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临床上多采用精神支持疗法,即劝导、解释、疏泄、保证、鼓励、培养兴趣、调整环境等方式帮助患者分析、认识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协助他们改变不适当的态度和行为,以增强治疗信心促进健康恢复。在掌握了妇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反应更加强烈这个信息后看,在临床护理中对他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3.1 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康复的信息,使患者掌握特定的知识,消除因知识缺乏带来的不良情绪反应。教给患者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如做治疗前向患者讲明其目的、方法、有何不适等,使患者掌握如何配合治疗及治疗中如何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护理。3.2 加强护理联系: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卵巢癌症患者表现出的过度焦虑、抑郁和其独特的人际关系性格更应加强与之进行心理沟通,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掌握患者个性特征,并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特性给予正确心理引导和帮助。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可取的家属及同事的合作,共同协助患者做好角色转换,及时建立新角色下的健康生活方式。协助患者积极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患者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消除其孤独感和失助感,保持积极的心态。3.3 掌握病情遇到问题能给予合理解释:有针对性的支持疗法或保证心理治疗,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对每位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病情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合理解释、正确引导,以缓解和消除过度紧张、焦虑的心理,增加心理适应能力。3.4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科护理:卵巢癌症患者手术过后往往需要做多次化疗,治疗过程长达数月甚至几年,治疗疾病的同时既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更增加了其躯体的痛苦,而且随着治疗的进行,护理难度越来越大。诚然恰如其分的心理能为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但患者同样需要高水平的护理技术以减轻躯体上的痛苦。高质量的专科护理能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安全感,从而提高其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4、 讨论 当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意识到死亡的迫近,心理上承受巨大的痛苦,形成恐慌、惧怕心理。而对疾病本身及治疗过程的认识不足使患者对自己病情的发展、转归心理无底,患者处于心理上的彷徨期,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心理。患者住院后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原来生活上的特殊性和习惯都丧失,必须接受医院的饮食,睡眠习惯,受医院作息制度管制,不能随便会见亲人及各种治疗对患者心理上产生的权威性,都会给患者造成心理上的失助感与孤独感。患者的“自我”概念常常会受到威胁,心理斗争十分激烈,因而患者多处于否认、冲突和病态依赖心理,故其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敌对等因子的分值升高。卵巢癌往往会引起体内某系激素的升高如:雌性激素、人绒毛膜促进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G)等,无疑会使女性的某些特征强化,从而导致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项因子分高于妇科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在性格特征上更具有特殊性。5、 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能使患者消除不健康的心态,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及良好的自理能力,从而很好的配合治疗,尽早恢复健康。致谢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胡金兰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胡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除了敬佩胡金兰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胡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最后我还要感谢铜陵电视广播大学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参考文献1刘俐,孙世良.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J.中国肿瘤, 2004,13( 3) ; 194 一1962左月然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13邵明莉,李寅芝,徐玉兰,等115例乳腺癌患者负性事件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03,10(3):80814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766775朱广迎. 放射肿瘤学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47. 6张惠兰. 肿瘤护理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52-155._7钟立国.断指再植患者不同时期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7(4):128王荣光.妇产科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1997:4.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