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堂课更精彩.doc
浅谈如何使堂课更精彩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在于创新,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发展的基础,如何让课堂更加精彩、高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是本篇文章重点讨论的问题,只有构建出高效的课堂,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同时作为老师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认真研究参与校本教研才能创造出精彩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创新精神;校本教研 一 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基础真正高效的课堂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在竖着耳朵认真听,而是每个孩子都在认真地想,认真的思考。前段时间听了几节助学课堂,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好,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是属于孩子的课堂,才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孩子。回来后我试着给班里的孩子上了一节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课堂效率并不高,整节课下来一直都是班里几个平时爱发言的孩子在回答并提出问题,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孩子根本不举手,有一部分同学回答但是自己知道怎么做却表达不出来。几年来大家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当然构建高效课堂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只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可以了吗,这还远远不够,这只是一个好的开始。真正的高效课堂是基于学生有兴趣去学、有兴趣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能用连贯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能正真的融入到课堂。这样的课堂每一个孩子都将积极的表现自己,并乐于表现自己,一旦孩子敢于表现自己那么他就会不自觉地去思考,去聆听别人的发言,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呢?其实兴趣的源泉在于让每一个孩子善于表达、善于交流、勇于表现自己。就这个问题我有以下两点建议:首先我认为在课堂上老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比较害羞性格内向的学生要经常鼓励他们多思考,鼓励这些孩子勇于表达自己,这些孩子在课堂上的每一次表现不管好与坏,都应该得到表扬与鼓励,我所执教的班级就有一部分同学性格内向不爱表达,虽然有时他们并不举手,但我也会尝试着让他们来回答问题,可能一开始他们的表达会很不连贯、意思表达不清晰,这是我就会稍微提示或帮助他们一下,并且及时的赞扬鼓励他们。与此同时我还会在课下找孩子们聊天,这种朋友式的聊天可以让一些对老师有畏惧心理的孩子释放自己、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的课堂积极性有力明显的提高,但有些同学的表达能力不是很强,其实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表达自己的想法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表达能力是孩子课堂表现自己的基础,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去。在这方面我认为家长是关键,经常有家长会向我反映这样的问题:孩子的题不会我给他讲了他也明白了,但下次遇到类似的题还是不会,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家长给孩子灌输的太多了。我们不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家长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话语权,我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讲过不会的题后再让孩子给家长讲一遍,这在无形中就会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不管孩子讲得好不好都要鼓励孩子并及时的赞扬孩子,得到家长的认可后孩子会越来越愿意表达自己,这样慢慢的孩子就会爱上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 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那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学习、爱上思考、喜欢去表达自己。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课堂,课堂上每一位孩子都会为了产生好的创意、好的想法而认真去聆听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去表现自己。高效课堂一直是我的目标,当然现在可能还没到达但我相信只要我一直不断的努力,与家长朋友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高效课堂一定会在我的课堂上实现。 二、创新思维是学生不断发展的灵魂在进入21世纪以来,创新在这个世界中占据越来越多地位,掌握一个领先的创新技术是怎样的重要。但结果却令人堪忧,我们越来越依靠着他国的技术生存下去。众所周知,中国学生的应试能力占据世界前列,但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却站在一个较为尴尬的水平上。2010年DI创新思维全球赛上,中国派出了23支代表队200多名中小学生参赛,最好的一支参赛队成绩仅为第六名。在这项顶级赛事上,中国学生却流露出了难为情的一幕。然而创新在中小学生中愈发的重要。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在反思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远远低于他人。又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创新能力一点一点的减弱。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义务,要让孩子不仅赢在起点还要赢在终点。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能力前,我们需要把问题揪出并加以解决。第一,学生和家长习惯了以分数至上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侧重点在于书本。他们对书本的各种重点加强记忆,对其他方面却松懈对待。这下导致了学生只对课本的内容死记硬背,却对于内容从何而来不管不问。这将极大的束缚学生的思维模式与思考欲望。第二,学生习惯听从家长的嘱咐把课本学死,不认其他,没有了思维能力,单方面停在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学的浅表状态。这下导致了学生的生活全部在于书本。第三,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固封自守。这样导致学生一味的不接受外来思想的进入,不去想只去做。只为分数来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以上三个问题中,老师应该去解决的问题是:第一,老师应该时常与家长联系,通过外来信息的书本改变学生的思想模式,鼓励他们各方面发展,培养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有动力去搞些研究。在遇到问题时,加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生心中培养起自己制造的快乐感觉和欣慰。这样时间长久后,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动手能力以及多方面思想思维。第二,老师在课堂上更多的应该侧重于告诫学生书本的知识从何而来,培养孩子多学多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第三,周末时间多搞些社会实践活动,激起孩子对外来世界的好奇感,引发孩子的思维扩散。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个形势严峻的社会下,学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与家长多加联系,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环境气氛,加强学生多方面素质培养的提升。三 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1、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撰写教学反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教研组要重视组员理论知识的积累,以便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每次教研活动中都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如: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开放教学 激活思维和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策略等等书籍,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指导我们的教学。平时,在翻阅一些教育教学刊物时,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文章摘录下来,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探讨。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我们全组教师的共识。2、加强交往互动,共同发展。(1)、注重备课交流。教研组内实施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在学期初,教研组根据个人的情况,商量制定了一学期各个组员的备课任务,及完成的时间。每次教研活动,都留有一定的时间对备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研究,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回去后,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和自己上课的习惯,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并注明修改的原因,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为教研组交流和以后的教学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2)、课堂教学交流。每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教学看作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教学活动的开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和探讨的机会。通过评课各组内教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找到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讨论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这样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将公开课上的精华延伸运用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不仅上课老师在教学方面会有所提高,其他听课老师也会从中获取教学经验。 当下时代环境,我们老师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老师应该对我们的学生与家长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当下的时代环境负责;我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中小学生的思想接触还处于萌芽的状态,我们要在他们萌芽状态下灌输各种对他们未来负责的思想模式,培养他们多方面发展,无论是在兴趣、创新能力上都让他们在欢快的气氛下快速成长,他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责任是艰巨的,同时对于我们提出了重大的要求,我相信在我们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在学生年少时建立起有效的良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