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情景式默写.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高二语文情景式默写2016高二语文情景式默写2016版高二语文情景式默写2016版本学期高考考纲要求的三篇:庄子逍遥游阿房宫赋虞美人庄子逍遥游理解性默写(1)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 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2)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迁往南海的鹏鸟振翼拍水、乘风高飞的名句是“_,_”。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才是真正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 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6) 逍遥游中,指出大鹏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7)庄周在逍遥游中运用夸张和比喻写鲲鹏之大的句子分别是“ ”“ ”。不知其几年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8)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9)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两句是“ ,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0)庄子在逍遥游中赞赏宋荣子能分辨内外荣辱的两句是: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11) 庄子逍遥游中作者认为“至人无己,_,_。”才能“无待”,从而达到逍遥的境界。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红楼梦中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_,_”两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人们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名句是:“_,_。”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_,_”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5、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 “_,_” 两个四字短语,写出了秦人对六国的金银珠宝不甚珍惜。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一声慨叹之后,以否定句的形式提出了“_ ,_;_ ,_”的中心论点,又由感慨历史言及当下,提醒唐朝皇帝要爱惜民力,不要重蹈秦国灭亡的覆辙。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阿房宫赋中写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8、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 ”两句,写出了楼阁各随地势而建、错落有致的状态,也写出了宫室结构的精巧。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仪仗远去的名句是:“ , 。”辘辘远听 杳不知其所之也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李煜在虞美人中通过故国江山、旧日宫殿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传达出无限惆怅之感,这两句是:“_,_。”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2、李煜在虞美人中把无形的愁思化作形象化描写的两句诗是_,_。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_?_。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情景式默写1.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_,_。_,_ _。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原为连理枝。天长地 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3.“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酌酒似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4.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5. 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诗句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6. 蜀相中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7.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8.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9.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0.咏怀八十二首(其一)直抒胸臆点破忧思伤心的诗句是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11. 杂诗十二首(其一)运用移情修辞手法的诗句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12.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以地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是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13.一剪梅中最能使人领略到女词人万千愁绪的诗句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4.一剪梅中词人惦念游子盼望锦书的遐想的诗句是云中谁记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15.今别离写出离别匆匆的句子是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16.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息处。17.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8.登岳阳楼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19. 登岳阳楼描写洞庭的浩濣无边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0. 登岳阳楼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1.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一词中表达今日“莫还乡”的缘故是未若莫还乡,还乡须断肠。22.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田家生活的诗句是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3. 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是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24. 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闲适恬静的禅寂生活的诗句是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25. 积雨辋川庄作中体现诗人淡泊名利的旷达心境的诗句是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26.旅夜抒怀中描写旅夜处境的诗句是细草微风岸,桅樯独夜舟。27. 旅夜抒怀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心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28. 旅夜抒怀中正话反说含蓄表达情感的诗句是名岂文章著,官就老病休。29。旅夜抒怀中用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心境的诗句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30.新城道中(其一)中描写野外远景的诗句是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征钲。31. 新城道中(其一)描写农家近景的诗句是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32.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尽荠麦青青。33. 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自“胡马窥江” 去后,废池乔木,犹言厌兵。34. 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渐清角吹寒,都在空城。35.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36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37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波心荡,冷月无声。38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39长相思中作者身在征途: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心在故园:风一更,雨一更,梦不成聒碎乡心,故园无此声。40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不用,千金散布尽还复来。41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42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43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44阁夜是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的诗句是岁暮阴阴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45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46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志渔樵。47.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寞。48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49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50. 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51虞美人中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2苏幕遮中把荷花写得出神入化的诗句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53国殇对阵亡将士进行热烈的礼赞的诗句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54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55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5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中描写风急雨骤景象的诗句是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57菩萨蛮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58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59阿房宫赋中描写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秦被灭亡,阿房宫被焚烧的诗句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60. 阿房宫赋中写六国衰亡,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61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62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63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6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65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66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春江花月夜1.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了对生命本源和宇宙无穷思索的诗句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2.古人善于用典。在春江花月夜中,“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运用典故,暗含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两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3. 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句子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4.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5.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6.“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写出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7.写出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的句子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8.写出江天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夜归鹿门歌1、(2014江西卷)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2、(2015湖北卷)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3、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中,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的诗句是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4、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中,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的诗句是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5、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中,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的诗句是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归嵩山作6、王维归嵩山作中,写自己归山悠然自得之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的诗句是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7、王维归嵩山作中,诗人缓缓而行,沿着清川,经过荒城、古渡,在夕阳西下时来到了秋意浓浓的嵩山诗句是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赠孟浩然 8、李白赠孟浩然中,通过摒弃官职,白首归隐这一弃一取的对比,突出了孟浩然的高风亮节写的诗句是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9、李白赠孟浩然中,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仰止的诗句是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梦游天姥吟留别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天姥山高大的诗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本文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或李白的梦游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霓为衣兮风为马”和“虎鼓瑟兮鸾回车”令人叹为观止。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门山打开后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9、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是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作者不愿违背心意,趋炎附势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的雄伟气势的一番气象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1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洞外恐怖景象的诗句是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5、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16、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17、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登岳阳楼1、(2006四川卷)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杜甫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的雄浑景象。3、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和旅夜书怀中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4、登岳阳楼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岳阳楼真是幸运,有过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苍凉,也有过孟浩然“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的豪情。范仲淹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为山水添色,使岳阳楼名震天下。与夏十二登岳阳楼1、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的诗句是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2、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的诗句是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菩萨蛮韦庄1、描写江南风景之美的句子: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2、描写江南人物之美的句子: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3、抒发诗人漂泊难归的愁苦之感的句子是: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忆江南1、忆江南白居易写江面如火江水如蓝的句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忆江南中写在杭州的美好回忆的句子: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积雨辋川庄作1、积雨辋川庄作中王维用典来表达淡泊自然的心境的句子: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2、积雨辋川庄作中描写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旅夜书怀1.(2015年山东)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2.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3.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的诗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4.旅夜书怀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5.旅夜书怀中诗人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新城道中(其一)1.新城道中(其一)中描写野外远景的诗句是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2.新城道中(其一)描写农家近景的诗句是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扬州慢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2、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在物是人非中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3、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4、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5、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6、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7、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8、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9、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0、好的诗文往往表现在情景交融上。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写战后萧条之景。11、“月”在古代诗文中是经常被描写到的形象,如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长相思1.长相思中作者身在征途: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心在故园: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将进酒1.(2007江西卷)李白将进酒中写曹植饮酒豪情的两句是: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2.(2008湖北卷)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2009四川卷)李白将进酒说:“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4.(2015届河南模拟)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布尽还复来。”5.将进酒中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6.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7.将进酒中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感慨的诗句是“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阁夜1.阁夜是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的诗句是“岁暮阴阴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2.阁夜中用听觉视觉表现诗人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的诗句是“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3.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志渔樵。”4.阁夜中表达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的诗句是“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寞。”李凭箜篌引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 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虞美人1.(2006福建卷)李煜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2015届黑龙江模拟)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2015届全国卷三省联考)李煜在虞美人中以物是人非来抒发亡国之痛的名句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苏幕遮1.苏幕遮中把荷花写得出神入化的诗句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国殇1.国殇对阵亡将士进行热烈的礼赞的诗句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燕歌行1.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2.燕歌行运用对比手法把矛头直指汉将的诗句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1.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中描写风急雨骤景象的诗句是“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菩萨蛮1.菩萨蛮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2.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阿房宫赋1.(2004北京卷)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2.(2008天津卷)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多于在瘐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3.(2009湖北卷)同是写秦朝暴政的,有过秦论中的“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还有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4.阿房宫赋中描写暴政导致农民起义,秦被灭亡,阿房宫被焚烧的诗句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5.阿房宫赋中写六国衰亡,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是“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6.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六国论1.(2004北京卷)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苏洵六国论:“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用六国破灭的教训讽刺北宋赂辽。2.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3.六国论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伶官传序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必修5情景式默写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在归去来兮辞中,当我们读到: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时,能够感受到陶渊明“无官一身轻”的轻松。、归去来兮辞中体现诗人急于归家的热切细节: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来表现山野的宁静与恬淡,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来强调自然的生机,让自然田园倍添诗情画意。、归去来兮辞中直接交代诗人归隐缘由的句子: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题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俨骖(cn)騑(f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3、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4、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5、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6、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7、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_,_。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8、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9、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10、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11、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12、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13、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14、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_,_。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15、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16 、 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17、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8、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9、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_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_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_,并以_作结,总束上文。、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陈情表理解性默写1、李密陈情表中开头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概括自己坎坷命运。“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表明家门冷落,人丁稀少;2、形象刻画自己幼年寂寞、孤独惨境的句子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容祖母垂危之状。4、整篇陈情表密布着感情的浓云。在作者的笔下,展现出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二人关系正如李密所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5、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李密在文中表明自己很想官职显达:“本图宦达,不矜名节6、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7、陈情表中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是:“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8、文中李密用委婉曲折的语气表明自己并非怀念旧朝,先自贬身份,说自己:“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的地位,对晋武帝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感到无比荣幸,所以不可能“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委婉得体,消除了晋武帝的疑惑。9、文章结尾用“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10、李密形象表明自己是否应诏,进退两难的句子是“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11、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申述了孝敬祖母,不能远离的拳拳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