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师范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研究毕业论文.doc
编号 1130804144 毕 业 (学位) 论 文 ( 2013 届本科)题 目: 新课改背景下师范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研究 以河西学院师范专业为例 学 院: 教师教育学院 专 业: 小学教育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5 月 28 日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诚信声明()任 务 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正 文()参考文献()附 录()致 谢()教师指导记录登记表 ()指导教师评审表 ()答辩记录表()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任务书论 文 题 目新课改背景下师范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研究以河西学院师范专业为例作 者 姓 名王彦清单 位 教师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09级111班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王进才 副教授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11月10日一、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1.在学术道德上,必须单独完成并且原创,杜绝抄袭拼凑;2.在写作程序上,按照学校及指导教师规定的毕业论文写作程序进行,逐步完成;3.在写作格式上,要严格遵守河西学院本科生毕业(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与要求,不得存在错误;4.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要严格注意实测过程及数据的统计过程,以确保最终结果的客观性和有效性;5.在写作内容上,鼓励学术创新,但要求对大胆的假设予以细心的求证,注意观点的合理性、论证的逻辑性,避免论据与论点的脱节及结论的唐突。二、论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其他问题 (一)在搜集研究资料方面1要在开始时就制定一个搜集材料的目录2. 要着重搜集第一手材料3. 对搜集来的资料要认真阅读,并做细密的归纳整理(二)研究方法方面根据研究题目,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三)在毕业论文内容方面首先,论文内容要有全局观念。就是从整体出发考虑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要看各部分的比例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其次,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内容的取舍。再次,要考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文献资料获取的方法和途径 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查找相关电子文献资料 河西学院图书馆中社科厅查找有关教育方面的著图书 河西学院图书馆网页“读秀”、“百链云”、“省科情所”等查阅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 河西学院期刊厅查阅相关中文期刊四、需要收集和参阅的文献资料1孔建益,顾杰.科学规划与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6).2张荣伟.新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2).3侯宝珍.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实践研究,2011,(02).4孟庆元,牟宗花,吴忠明.大学专业课交叉学习模式初探J.教育管理研究,2009,(3).5杨泉良.师范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师范性的现状及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6李广,杨宏丽,许伟光,高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问题调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孙彦,孙祝从师范教育的课程教育问题看课程方案的构建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6).8李乐为,王龙梅.论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2,(4).9曾雪东,吴燕波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策略研究J.课程研究,2009,(2).10刘晓峰,孟万忠.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9).11苏洁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专科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12彭海蕾,潞.师范生免费教育背景下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13刘强.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4).14王嘉卫.从美日高等师范课程设置看我国师范课程体系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院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河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 文 题 目新课改背景下师范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研究以河西学院师范专业为例作者姓名王彦清所属学院、专业、年级 教师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09级111班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王进才、副教授预计字数2200开题日期2012年12月25日一、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现状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我们发现,现阶段对该题目的研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教育政策从教育培养人才的宏观目标出发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实施课程标准做出了总体的规划;第二,来自专家、学者的对新课改教育实施背景下的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程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理论方面的策略;第三,来自一线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经验基础对师范专业建设专业课程提出的具体的可行的见解;第四,来自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和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中某种理论为依据,探讨师范生专业课课堂标准模式的研究。目前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师范类生专业课课堂“好课”建设的重要性,都积极的加入到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潮中。他们能够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建设的策略。 对于师范专业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探讨,这类研究主要是探讨在高校师范教育专业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使得专业课更好的发展。虽然师范专业类别较多,在高校不同层次下划分和名称不同,但是培养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在不同层次名称不一样而已。 总的来说,随着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师范生专业课课堂教学也随着基础教育在发展的情况下越来越趋向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以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二、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校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建设针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服务度,针对河西学院师范专业培养中小学合格、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够通过高校师范教育专业课建设能够更好的适应和发展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对中小学教育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探究高校师范类生专业课课堂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用来调整和完善高校师范生专业课课堂不合理的格局,提出相关建议,使高校师范专业课堂教学与基础教育实际需求紧密衔接。结合新课改最新理念,面对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教师专业不专的情况,有目地有计划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专业合格、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三、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一)研究的思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有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了解国内外高校师范专业培养的专业化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写出本题目的文献综述。编制问卷、通过问卷抽样调查了解师范学科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发现师范学科专业课堂教学“好课”标准现实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师范学科专业课堂“好课”标准建设的相关对策。(二)研究方法1.文献法 以“新课改”、“师范学科课堂教学专业化”、“师范学科课堂教学专业化好课标准策略” 等为关键词,检索了河西学院图书馆平台下的中国知网(CNKI),读秀等,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信息资源;利用河西学院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著作。2.抽样调查法通过向河西学院师范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了解目前师范学科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利用SPSS11.5 、Excel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专门统计处理,充分利用统计出的数据,来了解和发现师范学科专业课堂“好课”标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四、论文(设计)进度安排阶段论文(设计)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1选题2012.11.102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2012.11.11-2012.12.203撰写开题报告、开题2012.12.20-2012.12.274编制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2012.12.285实地调研、收集整理资料2013.3.1 -2013.3.206完成论文初稿2013.3.21-2013.4.107完成论文二稿及修改2013.4.11-2013.5.318完成终稿2013年6月初五、参考文献1孔建益,顾杰.科学规划与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6).2张荣伟.新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2).3侯宝珍.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实践研究,2010,(02).4孟庆元,宗花,吴忠明.大学专业课交叉学习模式初探J.教育管理研究,2009,(3).5杨泉良.师范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师范性的现状及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4).6李广,杨宏丽,许伟光,高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及实施问题调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008,(6).7孙彦,孙祝.师范教育的课程教育问题看课程方案的构建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6).8李乐为,王龙梅.论新课改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2,(4).9曾雪东,吴燕波.通高等师范院校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策略研究J.课程研究,2009,(2).10刘晓峰,孟万忠.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9).11苏洁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专科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12彭海蕾,王潞.师范生免费教育背景下对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 名: 年 月 日七、开题小组意见开题成绩签 名: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学院意见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研究文献综述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师范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那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中小学课程体系的不断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目的的深化,教育核心思想的升华,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推新,为适应新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教育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了培养新时期的人才,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教育不断的调整推新。师范专业学生担负着未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践行者和履行者的重任,怎么样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在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前提下更好的与实际的学科教学相互衔接,能够更好的做到学科教学专业化的水平,专业课应该如何设置,一直是专家学者探讨的问题。虽然各个高校的师范专业都各具特色,但是师范教育专业课课堂“好课”的标准成为目前最主要最迫切探讨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师范教育专业课课堂“好课”的标准?本文通过此次对师范教育专业课课堂“好课”的标准探讨,来注重和优化加以有效的使得师范教育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有效的衔接,使师范教育人才素质的培养得以全面的提升。二、概念的界定(一)新课改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四川课改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二)专业课概念的界定专业课按其性质可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大类。专业理论课是专业的学科理论,是专业技术课的基础,它着重探讨学习专业课得以建立的理论、方法,阐明学科专业规律和发展方向。3因此它在专业课程中占有“垫脚石”的地位。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践课在于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它也是为大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打基础的必修课程。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4三、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专业课课堂的现状纵观大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虽然教学改革的理念倡导了很多年,但是许多高校的大学课堂教育仍旧存在诸多问题。1.相当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认为凡是教材上的内容都要讲解,常常出现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更多教师认为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2.“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学生“60 分万岁”的错误思想以及目前以单一的卷面成绩作为测评手段的不合理的考评制度,使得目前的大学课堂教学仿佛成了一种合同关系。教师自己讲自己的,学生也忙自己的,逃课、上课迟到、睡觉、玩手机等课堂气氛死气沉沉。5另外,部分教师基本功不扎实,对学科教学整体把握不够、自我认识不强,他们认为自己对知识了解透彻,在本领域是权威,没必要钻研教材,认为自己的水平不比别人差。3.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他们认为教师就是讲课,讲完任务就完成了,学生掌握与否与自己无关,对教学结果不负责任,这也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4.课堂知识与基层教育实际需要衔接不够。长期以来高校课堂教学只注重理论教学,教师和学生很少、甚至根本不了解基础教育实际学科的需要,造成高校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需要的脱节。(二)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存在的问题1.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学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识。一直以来,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则端坐在座位上听课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在下面做笔记。现在,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开始自己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来教学。由于多媒体不仅有文字,还有图像,相对于原来的仅靠黑板作教具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实践证明。教学工具的更新并没有必然地带动教学方法的更新, 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上听,除了多媒体代替了黑板,教师上课节省了板书时间,其他的都没有太大改变。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依然是满堂灌输知识,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更谈不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仅记住老师讲过的知识,却不会灵活运用知识,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的教条性教学内容的教条性充分体现在教师的唯教材是从,教师只按教材的内容来上课。即使是高等院校,情况也多是如此。有些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认为教材之所以称为教材,就是编得好,因此没有必要再去搜集资料进行补充更新,所以上课只拿教材,只讲教材,对教材中没有的,他不做补充,教材中有内容需要更新的,他不更新,总之,一切按教材教学。3.教学目的的应试性应试性教学通常出现在中小学的教学中, 但在高等院校里,这种情况也常出现。在高等教育中,因为课程的专业性相对较强, 而课时又有限, 所以,教师通常就讲一些考试中常出现的问题,在授课时,也往往以考试中常出现的内容作为授课重点。 教师只是为了考试的需要传授那些事实上的或结论性的知识, 而对程序性的东西, 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涉及甚少, 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只是为了通过考试。 4.教学中情感的缺乏性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各种各样的行为中, 既包含有认知的成分, 有包含有情感与意志的成分。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教师在课堂中只负责传授知识, 学生则在课堂中学习掌握知识, 导致教学与人的隔离, 教学与生活出现了断裂, 教学以理性知识为本位, 忘却了教学应该是科学世界、生活世界和人文世界的统一。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65.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现实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没有对学生主体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强烈的控制学生、控制局面、控制课堂的倾向。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提什么问题、学生怎么回答,教师如何反馈,都已经写进教案。7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的问题的回答,必须符合教师的备课时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如果学生即兴提出超出教师备课范围、具有独创性的问题或答案,很多教师的反映是不置可否。因为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位置上,而是过多注意自己的教学活动如何安排得环环相扣,过多地注意了自身的教学行为的设计和执行,恰恰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这样的“教教案”、“教教材”的课堂教学中,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主体参与。8 6.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技能培养和实际义务教育科目的衔接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一味的满堂灌,教师对基层教育实际的需要几乎不了解,以至于缺乏课堂教学培养过程中对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同基层教育实际学科的衔接不够。四、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对策(一)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教师应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架子,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地位,尊重学生意见,多鼓励、多引导、多与学生沟通,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9总之,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以及与学生及时的交流沟通是创造良好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交流型的教学模式,开展师生教学互动, 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使教与学得到有机的统一,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10教师除了参考教材外,应借助网络课堂辅助教学,将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中来,初步建立数字化的教学环境。11这些形式多变的授课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从被动的角色中走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感受学科求知的乐趣,可以更主动、更积极地去学习,去主动地思考、讨论、探索、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的。12精减课堂讲解,开展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新看法和新见解,培养创新意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教学,进入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动脑、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辨析事物的方法,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加强所学课程与社会的联系,把学生现在所学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所需结合起来,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13(四)关注个体大学生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身心发展阶段,个性鲜明,兴趣差异很大。在教学中,不能对每个人都用统一的模式和要求,要重视对个体的关注,鼓励不同个体树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本专业以外的课程,有的放矢地去学习。14同时,他们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个人都有权利对教学改革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价。(五)集体备课,相互听课,交流教学经验高校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以及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都还比较欠缺。因此可以开展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交流教学经验、开展教学讨论。而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则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监督作用,从而使新老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相互取长补短。15每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也能在集体活动中得以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六)积极与学生沟通定期与学生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反思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另外,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个体所需,关心帮助每个学生,对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七)课程与职业所需相联系教师及相关决策者应不断关注与专业相关行业的变化,了解学生的专业所需,及时调整专业方向、专业结构以及课程内容,以便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以后的职业需求联系起来,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八)改变考核方式逐步改变目前以卷面成绩作为测评手段的单一考核方式,尝试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从而更公平、公正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 (九)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改善课堂教学条件,建设精品课程,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增加实验仪器设备,加强实验教学,促使理论课程与实验结合;增加实习基地,促使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传统意义的课堂,进入社会课堂。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良好的教学条件也是保证良好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16 只有教师、学生和决策者一起行动起来,不断探索、尝试,使先进的教学观念真正体现于教学实践,将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落到实处,真正取得成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现代教育快速发展需要,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17大学也才能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成为学生实现崇高理想、塑造完美人格的殿堂。五、结束语(一)研究的主要来源现阶段对该题目的研究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教育政策从教育培养人才的宏观目标出发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的教育实施课程标准做出了总体的规划;第二,来自专家、学者的对新课改教育实施背景下的高等师范院校专业课程课堂建设提出了一些理论方面的策略;第三,来自一线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的经验基础对师范专业建设专业课程课堂提出的具体的可行的见解;第四,来自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和研究生的学术论文中则已某种理论为依据,探讨师范专业专业课标准模式的研究。18(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1对于甘肃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启示笔者收集收集二十多篇有关高校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建设的相关文章和文献中,出自邰付菊、袁祖丽、李家美、教育研究的一篇文章“浅谈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出自河西地区的笔者暂时还没有发现。因此面对河西地区本科高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好课”标准的系统的研究还是比较欠缺的。限于本人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本文研究虽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但能够为河西地区的师范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目标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2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全面的提升,高等师范生课程课堂“好课”标准将更加趋向于科学,能够对师范生的自身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能更好地培养师范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够使的高等师范院校在引导基础教育的同时更好的与中小学的实际相联系,培养出更适合基础教育发展的合格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参考文献1 许亚非,王顺克,臧小林等编著.成才·成人·成功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7).2 张荣伟.新课程改革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12).3 纪芳莲.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4).4 朱慕菊.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5 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3,(1).6 蒋国艳.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策分析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9).7 侯宝珍.大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实践研究,2010,(2).8 邰付菊,袁祖丽,李家美.浅谈大学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2010,(2).9 杨 冲.谈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J.专业视窗·决策管理,2008,(7).10 陈梦稀.高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1).11 张春辉.关于课堂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1).12 谭桂荣.浅析高师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13 李贵安,刘婵玉,赵志鹏.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实践研究,2005,(5).14 易奇志.探索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15 贺继红,吕鸿雁.论大学课堂教学的七个协同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6 张家,艳郑璐.大学课堂教学与改革J.国高教研究,2003,(8).17 杨冲.谈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J.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4).18 吕明生,王淑军.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8,(1).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的研究以河西学院师范类专业为例王彦清(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摘 要:师范专业学生担负着未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践行者和履行者的重任,怎么样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在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前提下更好的做到学科教学专业化的水平,在专业课课堂中的学习更好的把握课堂学习,与实际的学科教学相互衔接。通过对河西学院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师范生在专业课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以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为师范类学生在专业课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与基础教育实际需要的有效衔接做出几点建议。关键词:新课改;课堂教学;好课标准策略Abstract: Normal professional students for the futur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task, how to make normal education of higher normal colleges in leading the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eaching under the premise of better achieve professional level, the teaching in professional course learning better grasp the classroom learning in classroom, and the actual subject teaching each other. Through normal classes of hexi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learning specialized course, the status quo.Key word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the standard strategy of"Good lesson" 一、新课改背景下师范专业课程的设置高等师范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起到引领和指导的作用。那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中小学课程体系的不断的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目的的深化,教育核心思想的升华,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推新,为适应新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和综合国力的发展需要,传统的教育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为了培养新时期的人才,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教育不断的调整推新。师范专业学生担负着未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践行者和履行者的重任,怎么样使得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教育在引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前提下更好的与实际的学科教学相互衔接,能够更好的做到学科教学专业化的水平,专业课应该如何设置,一直是专家学者探讨的问题。虽然各个高校的师范专业都各具特色,但是师范教育专业课课堂“好课”的标准成为目前最主要最迫切探讨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标准才是师范教育专业课课堂“好课”的标准?本文希望通过此次对师范教育专业课课堂“好课”的标准探讨,来注重和优化加以有效的使得师范教育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有效的衔接,使师范教育人才素质的培养得以全面的提升。二、新课改背景下专业课的概述(一)新课改概念的界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将新课改定义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有时也被指认为: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成绩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二)专业课概念的界定专业课按其性质可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践课三大类。专业理论课是专业的学科理论,是专业技术课的基础,它着重探讨学习专业课得以建立的理论、方法,阐明学科专业规律和发展方向。3因此它在专业课程中占有“垫脚石”的地位。专业技术课和专业实践课在于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它也是为大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打基础的必修课程。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好课”标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校师范生专业课课堂建设针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服务度,针对河西学院师范专业培养中小学合格、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够通过高校师范教育专业课建设能够更好的适应和发展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对中小学教育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探究高校师范类生专业课课堂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用来调整和完善高校师范生专业课课堂不合理的格局,提出相关建议,使高校师范专业课堂教学与基础教育实际需求紧密衔接。结合新课改最新理念,面对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教师专业不专的情况,有目地有计划的培养新课改背景下专业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