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 资源ID:29953522       资源大小:50.2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

    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2.1)               A2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  B4岁  C5岁以前    D13岁  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桑代克  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B对活动的影响  C对记忆的促进  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  B聪明过人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  B情感迁移  C知识与技能迁移  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  B同化学习迁移说  C经验类化迁移说  D认知结构迁移说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6.1)               A感受与体验  B前人经验  C记忆的内容  D信息及其组织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A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A言语直观  B形象直观  C感知直观  D表象直观   A 23.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               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A 24.    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土2个组块   D 25.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C 26.    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             A艾宾浩斯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弗洛伊德 A 27.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  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  D当天复习  A 28.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  B命题学习  C原理学习  D推理学习 29.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威廉?冯特 B 30.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被称作 (7.1) A操作技能 B技巧C操作能力 D能力  A  31.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C智力 D思维程序 A  32.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8.1)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A 33.    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B 34.    对学习过程中制定自我学习计划、实施自我监督以及自我调控的策略,一般称为             A智力技能  B学习自觉性  C元认知策略  D自我意识  C  35.    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D 36.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A意识和能力构成  B规则和技能构成  C认知策略构成  D经验和方法构成 B 37.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9.1)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A 38.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D39.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 C 40.    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10.1)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D 41.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D 42.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策略系统  D价值体系  D 43.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D 44.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 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A 45.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B 46.    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份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份 A 47.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  B意向或意图  C行为习惯  D语言或行为 B 48.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11.1) A社会适应  B社会化人格  C精神面貌  D精神状态 A 49.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浑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  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  D道德精神面貌 A 50.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 A怪异观念  B强迫行为  C强迫洗手  D强迫恐惧  B 51.    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D 52.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严重惧怕  B原因不明地惧怕  C非理性惧怕  D持久性地惧怕  C 53.    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A不容易矫正  B容易矫正  C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D也属于心理障碍  C 54.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12.1)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C 55.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A若干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B 56.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A信息加工  B智力活动 C 信息输入  D心理变化 D 57.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  A各种智力活动 B各种子目标C各种课堂行为 D教学阶段  B 58.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D 59.    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 B师生互动策略 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习 D合作学习策略  A 60.    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 A有所不同  B相类似  C有一定联系  D没有必然联系  B 61.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A 62.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  B学习自觉性  C要花多少时间  D智力水平  C 63.    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A 64.    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C 65.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明了学习的结果和方法,以免 A迷失方向  B错用方法 C措手不及  D产生焦虑 A 66.    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13.1)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B 67.    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A一定的帮助  B较弱的影响  C间接的影响  D直接的影响  D 68.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 A可用因素  B微弱因素  C重要因素  D利弊兼有的因素  C 69.    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 A目的和内容  B共同语言  C深厚友谊  D约束力量  A 70.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D 71.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B小集团意义 C依赖兴趣的作用 D没有政治意义 A 72.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A极大的影响 B不大的影响 C积极的影响 D消极的影响 A 73.    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 A集体观念  B从众  C服从大局  D集体凝聚  B 74.    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A是权威意见  B将有助于他  C旁观者的意见  D是客观的意见  A 75.    课堂气氛也会使许多学生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学生间发生 A连锁性感染  B互相监督  C互相帮助  D遵守纪律 A 76.    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B和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D不成文的被动规范 A 77.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A 78.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A态度一致  B行动一致  C观点趋同 D相互理解与扶持B 79.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A行动对抗  B不团结、不信任  C拉帮结伙  D互相为难 A 80.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 A主要因素 B辅助因素 C外部互动因素 D环境因素  A 81.    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C 82.    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  B 83.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 A感情关系 B心理距离 C友谊关系 D互助关系B 84.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 B身份和地位 C交往方式与方法 D需要满足的程度D 85.    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 A人际关系 B对立统一关系 C心理互动过程 D人与人的矛盾 A 86.    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 A必要条件 B辅助条件 C重要表现 D主要过程  A 87.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度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 A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B养成竞争意识 C导致教师管理公正 D促进团结协作 A 88.    竞争有可能会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 A积极价值 B创造性功能 C内在价值和创造性 D真正目的 C 89.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 A监控与管理 B准则与控制 C限制性影响 D限制与规范  B 90.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A课堂情境 B课堂结构 C课堂形势 D课堂教学 B 91.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 A课堂约定 B课堂行为准则 C课堂纪律 D课堂行为B 92.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 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 D人际关系的影响 D 93.    课堂情境结构包括班级规模的控制、课堂常规的建立和 A教室的布置 B教师的行为表现 C学生的学习方式 D学生座位的分配 D 94.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 A教学过程的规划 B教学内容设计 C教学方法的实施 D教学方法的选择 A 95.    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采用适当的惩罚 A也是不行的 B也是违法的 C也是不必要的 D是必要的 D 96.    编制课程表时,尽量将文科与理科、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 A随机安排 B分类安排 C集中安排 D交错安排D 97.    长时间地集中学习同一学科或同一类学科,使大脑皮层的同一部位接受同一种刺激,会导致 A兴趣形成 B自发复习 C过度学习 D疲劳和厌烦 D 98.    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等表现,一般称作 A心理异常 B不适应表现 C不良表现 D问题行为 D 99.    班级里学习成绩差生和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优秀学生 A也全都有问题行为 B没有问题行为 C只有问题行为萌芽 D也有问题行为D 100.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A冲动型问题行为 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多动型问题行为 D自律障碍行为 B 101.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14.1)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D 102.    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量值 B一种题型 C某种题型 D多种题型 A 103.    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 B全部过程 C主要过程 D系统程序 D 104.    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严格规则 B系统规则 C标准规则 D系统程序D 105.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 A教师随堂评价 B教师自编测验 C随常考试 D课堂提问测验 B 106.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A 107.    一般人们认为标准化考试与学校课程之间关系 A比较密切 B缺乏学业效度 C很不协调 D基本协调C 108.    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 A教育目的服务的 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 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D当前工作服务的C 二、填空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1.1) 2、    教育心理学是 应用心理学 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体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心理变化 。 (2.1) 4、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 与差异性。 5、    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 6、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7、    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 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 8、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情感体验 ,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9、    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 、自我追求等。 10、    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 11、    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 行为规范 学习三类。(3.1) 12、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它的呈现或撤除能够 增加反应 发生的概率。 13、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 (撤消惩罚) 之分。 14、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 认知结构 。 15、    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 同化新知识 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    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 处理和转换 。 17、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 引起和维持  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4.1) 18、    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 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9、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成败经验  。 20、    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6.1)。 21、    如果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22、    关于遗忘产生原因的解释有许多学说,比如 痕迹衰退说  、干扰说、同化说和动机说等。 23、    所谓 变式  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24、    短时记忆  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         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5、    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 先快后慢  的负加速趋势。 26、    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 活动方式 。(7.1) 27、    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 心智动作 (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28、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复杂方案 。(8.1) 29、    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 等环节构成。 30、    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31、    交互式教学旨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预测。 32、    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9.1) 33、    人们一般倾向于根据问题是否界定清晰而分为两类,即有结构问题与 无结构问题。 34、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 目标状态 的过程。 35、    创造有真正的创造和 类似的创造 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 36、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 和验证假设。 37、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 准备状态 或反应倾向性。(10.1) 38、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 通过个体与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39、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 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0、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 认识与体验 ,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41、    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 大多数人 一致的行为。 42、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 模仿 ,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43、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 心理状态 与过程。(11.1) 4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 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 分类诊断 的过程。45、    习惯上,人们用 心理困扰 、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46、    焦虑症是一种与 客观威胁 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47、    抑郁症是以持久的 心境低落 为特征的神经症。 48、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 压力应对 或问题解决   方式所构成。 49、    教学目标是 预期 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12.1) 50、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 51、    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 52、    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53、    对所学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54、    知识领会过程中的转换,即指用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55、    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56、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 57、    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 58、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59、    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具体目标、产生条件 和行为标准。  60、    行为目标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61、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 62、    任务分析必须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 63、    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 为止。 64、    教学方法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65、    课堂教学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堂物理环境和课堂社会环境。 66、    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 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 67、    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 活动而发现合作学习概念或原理。 68、    课堂管理就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_人际关系_ ,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13,1) 69、    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 。  70、    课堂管理_始终制约_ 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促进和维持功能。 71、    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_持久地_ 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 72、    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_学习环境_ ,激励学生潜能的   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73、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群体规范_ 、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74、    班内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行为会形成_定型的期望_ 。他们期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 75、    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共同活动_ 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76、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_固定的编制_ ,责任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77、    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_正式群体_。 78、    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_联合群体_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79、    集体则是群体发展_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80、    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_约定俗称_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8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_软情境_,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82、    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_,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83、    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够维持_相当长_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 笼罩。84、    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_期望_ 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 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85、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_投射_ 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 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86、    处罚学生的消极的课堂行为,但不能采用讽刺挖苦、体罚和_剥夺学习权利_等手段。 87、    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 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88、    只有当教师_焦虑适中_ 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 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89、    人们往往相信_大多数人_ 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 90、    个人可能为了避免他人的_非议或排斥_ ,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91、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消极的_ 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92、    积极的课堂气氛是_恬静与活跃_ 、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93、    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_心不在焉_ 、反应迟钝为特征。 94、    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_失控的气愤_ 、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95、    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_传递信息_ ,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96、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_认知协调_ 、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97、    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_人际交往_ 。 98、    也有的心理学家把问题行为分为:品行性问题_ 、性格问题行为、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类 99、    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价值判断_ 的过程。(14.1) 100、    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_描述并分析_ 资料、形成价值 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101、    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_行为与结果_ 确 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102、    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量化描述_ 人们心理特征。 103、    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_非测验性_ 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 谈话等。104、    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包括论文题、_问题解决_ 题。 105、    教师自编测验的客观题包括_选择题_ 、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106、    评分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_相对标准_ 两种。 107、    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15.1) 108、    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_诊断学生_学习困难的能力,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109、    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他们的_思维的条理性_、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 三、简答1、    布鲁纳的教学观(3.1)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       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                          迁移。       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2、    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建构主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