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孔子、柏拉图的美学思想ppt课件.ppt

    • 资源ID:29996336       资源大小:62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孔子、柏拉图的美学思想ppt课件.ppt

    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尼山乡,位于曲阜城东南五十华里。仲是因为他排行老二,名丘和字中的“尼”字,则是因为他生于尼丘山之故。 关于孔子的出生,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有如下的记载: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吁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祷于尼丘得孔子”,则是关于孔子诞生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见于孔氏祖庭广记、阙里谱序、孔庭摘要等许多文献。大致的意思是说,叔梁纥与颜徵在成婚后,盼子心切,经常去附近的尼山上祈祷。夫妻俩的诚意终于感动了上苍。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 年)农历八月二十七这一天,夫妻俩又一次去尼山上祈祷,下山在一个山洞里休息时,生下了孔子。 后人把这个山洞称为“坤灵洞”,也称“夫子洞”,并陆续在山上建起庙宇,进行祭祀和纪念。经过历代的不断修缮,“夫子洞”和尼山孔庙至今仍然完好无损。 论语子罕记载孔子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所谓“鄙事”,当包括一般平民所从事的种地、放牧等。孟子万章下云:“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委吏”是为贵族看管仓库的小吏。“会计当”是说出入仓库的东西没有差错。“乘田”是管理牛羊的,“牛羊茁壮长而已矣”,说明孔子把牛羊养的茁壮。 史记孔子世家亦云:“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表达了与孟子相同的意思。孔子的弟子樊迟还曾经向孔子请教过种庄稼、管理菜圃等事。 这说明,孔子少年时的生活是比较清苦的。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言论很多,也多次受到鲁、齐、卫等国国君的称赏。但在五十一岁之前,他没有做过官,这不是说他不想做官。相反他多次表现出了从政入仕的愿望。据有关文献记载,这期间,孔子曾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委吏”,管理牛羊的“乘田”,但这算不上是出仕。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打得大败,被迫逃到齐国。在这情况下,孔子也离开了鲁国,到了齐国。在齐国,孔子生活了两年,曾多次和齐景公谈论过政治。 孔子终于有机会仕鲁是在鲁定公九年(前501年)。这一年,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今山东汶上县西)宰。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做中都宰一年,“四方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司寇”。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至于具体的政绩,我们只能从其它的典籍中窥见。 关于孔子宰中都的政绩首最早见之于礼记檀弓上: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 王肃孔子家语相鲁篇: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途,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四方之诸侯则焉。 大意是说,孔子做中都长官时,规定了一些养生送死的礼节:年长的和年幼的饭食不同,强壮和弱小的从事的工作不同,男女走路不同,丢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拾取据为己有,大家使用的器具没有假冒伪劣的,为死者做的棺尺寸是四寸、椁的尺寸是五寸。死者的坟墓因丘陵高低而做,不另增土植树。 孔子规定的的这些制度实行了一年,各地诸侯都来学习仿效。孔子家语的记载实际上继承并发挥了史记、礼记的说法。如果孔子家语的记载不谬,那么,可以说孔子宰中都实行的礼治。继任司空之后,孔子又做了鲁国的大司寇。这是一个足可以和三卿(司徒、司马、司空)并列的、较为显要的高官。 孔子在鲁国的卓越政绩,尤其是他提出尊王室、复礼制的理念,试图削弱贵族势力,触犯到以鲁国三桓为首的贵族阶层的利益,因此受到鲁国贵族的排挤。 而邻国的齐国惧怕鲁国强盛起来,威胁自己的安全,便多选美女骏马送给鲁国君臣,使其耽于享乐,怠于政事,疏远和排挤孔子。鲁国国君每天流连于美女良马之间,不理朝政。 孔子无奈离开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行程。孟子万章下记载孔子离开鲁国时说:“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其伤感悲哀之情不言自明。 孔子周游列国的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到过的诸侯国有卫、陈、曹、宋、郑、蔡等,停留最多的诸侯国有卫、楚两国。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六十八岁,鲁国季康子派人来请孔子回鲁国。这时孔子弟子如冉有、子贡、樊迟等人都在鲁国做官。孔子自卫国回到鲁国,还是满心希望能有机会从政,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据文献记载,鲁国执政者鲁哀公和季康子都向孔子问过治理国家的事,而孔子也不厌其烦地认真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鲁国还是没有任用孔子,孔子也最终决定不再求仕了。 孔子晚年主要将精力投注在在教学和著书立说上。因此,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理论最为重要的奠基者。孔子美学思想的基础仁学 孔子的美学是他的整个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它同孔子整个思想的核心仁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孔子的美学实际是他从仁学出发去观察和解决审美和文艺问题所得出的结论。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他所向往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理想社会已经不复存在了。他认识到,单纯地用强制手段使人们遵守和履行“周礼”已经不可能了。 于是孔子创造性地采取了以“仁”释“礼”的办法,说明“礼”是植根于人的本性的,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而且能够实行的东西。孔子的仁学即由此产生。 在孔子看来,“礼”所规定的上下等级、尊卑老幼的秩序,并不是人为的强制的东西,而是建立在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上的,它们是人性的内在欲求。 这种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的根本,只要唤起人所共有的这种亲子之爱,并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那就极少有“犯上”作乱的事情发生,社会就可得到和谐的发展,“礼”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恢复。 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如果再从亲亲推而广之,做到学孔子讲的“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那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天下也就大治了。 但另一方面,孔子认为“仁”是每一个人只要经过自觉的努力都可以做到的。“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因为那事关重大的“仁”,本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内在要求。 和仁学直接相联,孔子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极大地转变了对于人的本质的看法。 首先,他把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放置在由血缘关系所产生的亲子之爱的基础之上,极大地突出了人的相互依存的社会性。 其次,孔于高扬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并把个体人格的发展和完成,看作是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条件。他宣称“匹夫不可夺志”(于罕),“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不应该“违仁”,而要以行“仁”为最大的快乐。 据此,孔子明确提出个体是受其内在心理伦理自觉要求所支配的,是在社会的道德实践之中,积极寻求自身欲望的合理满足的人。 对人的本质给予新的认识,特别是强调人作为主体在伦理道德追求上的自觉性,能动性,可以说是孔子对审美和艺术这种社会现象提出的极具有普遍意义和长远价值的见解。因为审美与艺术这种社会现象,归根到底是人从“自然向社会的人生成”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结果和产物,一定的美学理论总是向人的本质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 孔子美学的出现决非偶然现象,它的重大价值正在于它第一次充分自觉地和明确地从人的内在要求出发去考察审美和艺术。他发现诗、乐等艺术有着启发、陶冶人们性情,使人乐于为“仁”的内在功能。 孔子以亲子之爱为他的整个仁学的根基,高度重视个体的社会性情感等心理因素对于实行“仁”的重要作用。 这就使得孔子对于以作用于人的感情为其重要特征的审美和艺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很自然地从他的“仁学”导引出他的美学。孔子的美学实际上是他的“仁学”的自然延伸,我们可以称之为审美的心理学一伦理学,或心理学一伦理学的美学。 总结总结:因此孔子的仁学思想与美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就表现为: 一方面,孔子充分肯定了满足个体官能欲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努力把这种心理欲求的满足导向符合于社会伦理的道德规范。 一方面,孔子高度重视发挥审美和艺术对个体的情感心理感染愉悦作用,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这种作用只有在能够导向群体的和谐发展时才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个体的心理欲求同社会的伦理规范两者的交融统一,成为孔子美学的最为显著的特征。孔子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观“成于乐”、“游于艺” 孔子认为要使人们实行“仁”,最重要的是要使“仁”成为人们内心情感上的自觉要求而不是依靠外部强制。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其中“知”、“好”、“乐”可以说是循序而进的三种境界。知道什么是“仁”的,不如喜好“仁”的,喜好“仁”的,又不如以“仁”为快乐的。因为“好”可以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而“乐”则是内心情感的要求和满足。 “乐” 外在的规范最终转化为内在的心灵的愉快和满足,外在和内在、社会和自然在这里获得了人的统一,这也就是“仁”的最高境界。它不只是认识、语言,不只是规范、善行,而是美、艺术。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仁”的这种最高境界呢?除了施政上“道之以德”(用德政去引导感化人心),行为规范上“齐之以礼”(用礼法规范人们的行为),孔子还意识到,艺术的审美教育功用也至关重要。孔子的美学思想集中体现为以下两个观点。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在这里,孔子把诗和乐同礼并立,看作是塑造一个仁人君子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1、“兴于诗”: “兴,起也,言修身先当学诗。”要成为一个仁人君子首先要学诗,这当然是由于诗在古代本来是一种政治性、宗教性、历史性的文献,不是单纯的艺术品;通过学诗可以取得做一个仁人君子所必需的有关政治、伦理、历史等等的各种知识。 但是,在孔子的时代,诗在被当作古代文献来看的同时,也已开始被当作艺术品来对待了。所以,作为君子修身所必须从事的第一个项目的学诗,不但具有从古代文献中学取各种知识的意义,而且具有陶冶情感的意义。 对此朱熹解释说:“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己者,必于此得之”。显然,诗的独特功用在于通过打动人的情感,以感化和陶冶人的心灵,培养其社会道德情操,所以成为君子修身必须从事的首要项目。 2、“立于礼”:“礼”相传为周公旦总结地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固定制度。 “周礼”实际上就是一套从祭祀到起居,从军事、政治到日常生活的制度等礼仪的总称。 它的基本特点便是从外在行为、活动、动作、仪表上对个体所作出的强制性的要求、限定和管理,通过这种对个体的约束、限制,以维护和保证群体组织的秩序和稳定。这种“礼”到殷周,最主要的内容和目的便在于维护已有了尊卑长幼等级制的统治秩序,即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个体以其遵循的行为、动作、仪式来标志和履行其特定的社会地位、职能、权利、义务。 “礼”既然是在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规范,也就存在着仪容、动作、程式等感性形式方面。 所谓“习礼”,其中就包括对各种动作、行为、表情、言语、服饰、色彩等一系列感性秩序的建立和要求。 所谓“立于礼”就是说人必须经过“礼”的各种训练,自觉接受这些“感性秩序”的制约,人只有在“礼”中才能建立和成熟为人,以获得人性。 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 3、“成于乐”: 关于“成于乐”孔子自己曾经作过说明。 论语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所谓“文之以礼乐”,孔安国注说;“加之以礼乐:文,成也。”这就是说,君子的修身如果不学习礼乐,那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的人的。这说明孔子所谓的“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学习来造就一个完全的人。 而就具体的音乐作品而言,孔子必然倾向于那些体现儒家仁学精神的作品。孔子认为这些音乐对于人性有感染陶冶的作用,感发人的心灵,使人自觉地接受和实行仁道。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也。”(述而) 第一段是讲音乐的形象和形式本身就是美的,第二段是讲音乐形象和形式之美能唤起人的美感,使人获得难以意料的精神享乐和愉悦。 这两段话的重要意义在于孔子对音乐的美与伦理善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阐明。孔子对韶乐和武乐作出两种不同的评价,认为歌颂尧、舜以圣德受禅的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而歌颂武王以征伐取天下的武乐则“尽美矣,未尽善也”。 可见,孔子既看到美与善的联系和一致,又注意到美与善的矛盾和区别,并以美与善的完满统一作为艺术追求的理想目标。 孔子认识到乐能感动人的心灵,改变人的性情,使人潜移默化地受到“仁”的薰陶,从而使君子修身得以完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说是孔子提出的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的思想,即通过感发于诗,立足于礼,完成于乐,使诗、礼、乐融合为一,在情感的感染与愉悦中,使人成为一个道德修养和性格上完美的人。 在中国美学史上,如此自觉地提倡和重视艺术审美教育,孔子可算是第一人。 二、“游于艺” 除了提出“成于乐”之外,孔子还提出了“游于艺”。他曾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讲的也是君子应当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满的人(述而)。 在孔于看来,首先要以学道为志向,其次要遵循德,再次要归依于仁,最后还要涉历游观各种艺事。 这里所说的“游于艺”的“艺”,虽然不仅指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但包含艺术在内,何晏认为是指“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 但“六艺”中又有高低之分。射、御之类是较低级的,是“六艺之卑”,属于“技艺”。“书”、“数”也属于此范围。 “六艺”中的高者“礼”之所以被看作是“艺”,是因为“礼”的实行,包含着仪式、礼器、服饰等等的安排以及左右周旋、进退俯仰等一套琐细而又严格的规定,熟习掌握这些需要有专门的训练,所以带有“技艺”性质。 “乐”之被列入“艺”,也同“技艺”密切相关,因为它要求对特定乐器及音韵、音调等的熟练技能的拿握。 总之,孔子所说的“游于艺”的“艺”, 虽并不等于后世所说的艺术,但包含了当时和后世所说的艺术在内,而主要是从熟练掌握其物质技巧的角度来强调的。 其中的“乐”在孔子的时代又是同诗、歌、舞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孔子说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是说君子对于与物质技能有关的一切训练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其中自然包括对带有“技艺”性质的“乐”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诗、歌、舞也要涉历和掌握。 “游于艺”:一切物质技能的掌握,都包含着对自然合规律性的了解和运用。具有一定技能性质的乐,更是如此。这种对技能的熟练掌握是产生自由感的基础,所谓“游于艺”的“游”,正是强调了这种掌握中的自由感。 所以,如果说“成于乐”主要是强调乐对人的伦理上的作用,强调心理伦理的交融统一,那么“游于艺”则要求熟练掌握各种自然规律来服务于人的社会生活,在这种掌握中,人获得了自由感。“成于乐”的“成”指的是人格上的圆满、成熟和完成,主要和伦理道德相关,“游于艺”的“游”固然包含有涉历的意思,同时更带有一种自由感或自由愉悦的含义。其中当然也包含有游息、观赏、娱乐的意思。 孔子主张君子在志道、据德、依仁之外还要“游于艺”,不仅是指掌握射、御之类的各种技艺,而且是指在这种技能掌握中所获得的自由的感受,这其实就正是艺术创造的感受,亦即审美的感受。 在志道等等之外提出“游于艺”,表现了孔子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主张人应当在驾驭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中取得身心的全面自由,同时也说明了孔子对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 就这一层面而言,孔子所强调的“仁”的最高境界,是自由的境界,是审美的境界,也即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孔子要求把对仁学精神的向往和对礼法制度的遵从变为人们出自天性的自觉要求,最终成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成于乐”、“游于艺”),以完成全面的人的发展。把本来是维系氏族社会的原始歌舞(乐)转化为与发展完满的自觉的人性相联系,这正是孔子的美学思想最为深刻的地方。西 方 美 学 思 想(古希腊) 西方的美学思想注重自觉地抓住“美”这个字来对其作理性分析的。即他们主要是从外在物体本身的属性或外在的客观“理念”、“原则”来判断一个事物是美还是不美的,表现出一种求“真”的科学精神。从客观“物”出发表现出求“真”精神。可以说西方美学是一种理性分析的美学。 希腊美学思想发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利特等人的思想。毕达哥拉斯派大都是数学家,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一切现象。他们认为美就在于数的和谐,“音乐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把杂多导致统一,把不协调导致协调”,把美归结为外在事物自身的比例、数量关系。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地、火、水、风四大元素的相互转变运动而形成的,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思想,他把美看成是事物自身各种对立因素经过斗争后趋于和谐的结果,他认为“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 古希腊还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则明显呈现出一种抽象思辩的哲学深度。柏拉图认为他要研究的美是“美本身”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美的东西”,具体的美的东西是千变万化、各不一样的,而它们都是美的,这说明它们包含有一个共同的不变的要素“美”,世间总有一个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为美所必须满足的共同的条件或者原则,这种条件或者原则就是“美本身”。 它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理念”,“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柏拉图要求人们不要“专注于某一个个别的美的对象上”,不要去追寻那些“凡人皮肉色泽之类凡俗的美,而是那神圣的纯然一体的美”,他把“只以美本身为对象的那种学问,彻悟美的本体”当成一种最高的学问,柏拉图贬低具体感性的美,要人们投身于对美的知识的理性观照中。在柏拉图那里,美不是一种活生生的感受,而是一种客观的知识。 从西方思想家的美学思想来看,他们都注重从外在客观存在物出发来研究美,表现出一种科学的求知、求真的价值取向。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相信外在世界有一个客观的规律存在,人能够而且必须去寻求到这个客观规律,以认识自然来征服自然。 恰如胡塞尔在其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所总结的,西方人们总是相信:“世界本身是一个理性系统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的每一个个别细节必须加以理性的规定。它的系统形式是可以被我们获得的,而且它甚至预先为我们准备好和被我们所知晓,” 这种信念使得西方人注重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描绘、分析研究,注重对客观知识、真理的寻求。 这种思维方式与中国体验式、经验式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柏拉图在回答“美是什么”的时候,从一个小姐的美,一个花瓶的美等一系列具体事物的探讨中总结出“美本身”的定义,最后把美归结为一种理念。 而在论语里我们看到孔子从没有想到要给“美本身”下一个什么定义,他只给出一个个具体的“美的东西”,孔子不关心“美是什么”,他只是说怎样做是美的,他并不想给一个抽象的概念,这与西方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是中西美学呈现出不同特色的根源。 总结:西方这种知识主义的美学观使得西方的主流艺术观念把艺术只是当作一种认识真理、获取知识的手段和工具。艺术如果受到赞美,不是由于艺术自身是各种优美形式的自由创造,而是由于艺术是科学真理和道德理想的适当体现。 艺术实际上是哲学的“侍女”,人们只是把艺术看作是通达哲学之境的一个途径而已,而不是把艺术本身作为最终目的。 在西方感性的审美境界一直被看作达到更高知识、理性、信仰或者哲学境界的一个中间过度环节或者最低级的环节。柏拉图重视理性贬低情欲;中世纪要人们抛弃感性,皈依上帝;在康德知、情、意的世界里,把审美的“情”看作是连接知与意(志)的中间环节,是向最高的道德境界的过度环节。 中国对美的认识主要都是围绕着人自身来进行的,人们关心的是人自己的世界,从人的日用伦常、实际生活中去体悟一切世界的精义,表现出极大的实用性,中国人采取的是“反求诸己”,每日“三省吾身”的体悟式的思维方式,在日用伦常中体悟那些形上的概念。 这使他们的认识一开始就具有一种整体性、朦胧性、主观情感性的色彩,带上了很强的抒情性。这使得中国的美学观、艺术观一开始就有浓厚的抒情意味、现世情怀。

    注意事项

    本文(孔子、柏拉图的美学思想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