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及技术ppt课件.ppt

    • 资源ID:29998476       资源大小:1.61M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及技术ppt课件.ppt

    Page 1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及技术Page 21. 无线局域网的概念2.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3.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Page 3Page 4无线数据网的种类无线数据网的种类 无线个人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网桥、 无线城域网(WMAN)和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个人网无线个人网 主要用于个人用户工作空间,典型距离覆盖几米,可以与计算机同步传输文件,访问 本地外围设备,如打印机等。目前主要技术包括蓝牙(Bluetooth)和红外(IrDA)。*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主要用于宽带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距离覆盖几十米至上百米。目前主 要技术为802.11系列。*无线网桥无线网桥 主要用于大楼之间的联网通讯,典型距离几公里。*无线城域网和广域网无线城域网和广域网 覆盖城域和广域环境,主要用于Internet/email访问,但提供的带宽比无线局域网技 术要低很多。目前典型的技术是GRPS和CDMA。Page 5该频段是依据全球性国际组织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所定义出来,适用于全球各地来使用,无需授权使用。 ISM 工业(Industrial)、科学(Scientific)与医疗(Medical) ISM频段 12346 81020 30 40 60100G GH Hz z123欧美日Page 6 802.11a 802.11b 802.11g标准确立日期标准确立日期 19999 19999 仍在开发仍在开发 工作频段工作频段 5.150-5.350 GHz5.470-5.850 GHz 2.400-2.483GHz 2.400-2.483GHz 频宽频宽 580MHz 83.5MHz 83.5MHz 互不重迭互不重迭频道数量频道数量 13(U.S)19(Europe) 3 3 数据速率数据速率 6,9,12,18,24,36,48,54Mbps 1,2,5.5,11Mbps6,9,12,18,24,36,48,54Mbps UDP数据吞量数据吞量 30.9Mbps7.1Mbps16.4Mbps Page 7IEEE 802 LAN标准系列标准系列PHYMACOSI层层2OSI层层1IEEE 802.3Ethernet以太网IEEE 802.4Token Bus令牌总线IEEE 802.5Token Ring令牌环IEEE 802.15WPAN蓝牙IEEE 802.16BWA宽带无线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IEEE 802.11WLAN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定义了介质访问控制(MAC)和物理层的操作,包括MAC子层、MAC服务和协议以及三个物理层Page 8infrastructure网络ad-hoc 网络APAPAP有线网络AP: Access PointPage 9IBSS (Independent Basic Service Set)由数个无线工作站所级组成做点对多点运用的区域网络。Page 10BSS (Basic Service Set)同一台AP及数台无线工作站所组成的局域网Page 11ESS(Extended Service Set)一个或多个以上的BSS即可被定义成一个Extended Service Set ( ESS ),用户可在ESS上漫游及存取BSS系统中的任何资料,其中Access Points必须设定相同的ESSID才能允许漫游。Page 12 在一个基础结构网络中,如果一个新的站点想要加入该BSS,则需要获取该BSS的ID、TSF等参数 两种获取参数的方法 被动扫描:站点对每一个信道进行监听,寻找其希望加入的被动扫描:站点对每一个信道进行监听,寻找其希望加入的BSS的的AP发出的信标帧发出的信标帧 主动扫描:站点发送包含有该站希望加入的主动扫描:站点发送包含有该站希望加入的SSID信息的探询帧信息的探询帧 发现了希望加入的BSS的AP后,进行认证和其他连接工作Page 131.802.11最初定义的三个物理层包括了两个扩散频谱技术和一个红外传播规范, 无线传输的频道定义在2.4GHz的ISM波段内,这个频段,在各个国际无线管 理机构中,例如美国的USA,欧洲的ETSI和日本的MKK都是非注册使用频段。 2.802.11无线标准定义的传输速率是1Mbps和2Mbps,可以使用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和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技术,需要指出的是,FHSS和DHSS技术在运行机制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采用这 两种技术的设备没有互操作性。 3. 802.11b在无线局域网协议中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它在802.11协议的物理层增加了 两个新的速度:5.5Mbps和11Mbps。为了实现这个目标,DSSS被选作该标准的 唯一的物理层传输技术,这个决定使得802.11b可以和1Mbps和2Mbps的802.11 DSSS系统互操作。 4. 802.11b采用了动态速率调节技术,来允许用户在不同的环境下自动使用不同的连 接速度来补充环境的不利影响。在理想状态下,用户以11M的全速运行,然而,当 用户移出理想的11M速率传送的位置或者距离时,或者潜在地受到了干扰的话,这 把速度自动按序降低为5.5Mbps、2Mbps、1Mbps。同样,当用户回到理想环境的话, 连接速度也会以反向增加直至11Mbps。速率调节机制是在物理层自动实现而不会对 用户和其它上层协议产生任何影响。 Page 14物理层物理层红外技术红外技术 IR PHYIR PHY跳频展频跳频展频 FHSS PHYFHSS PHY直序展频直序展频 DSSS PHYDSSS PHY高速高速DS HR/DSDS HR/DS正交频分多路技术正交频分多路技术OFDMOFDMFor 802.11aFor 802.11bPHYPHY层层MACMAC层层Page 15 IEEE802.11: DBPSK、DQPSK、FSK IEEE802.11b: DBPSK、DQPSK、CCK IEEE802.11a: QAM/OFDM IEEE802.11g: DBPSK、DQPSK、QAM/OFDM、PBCC、CCKPage 16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扩频技术主要又分为频率跳频技术(FHSS)及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两种方式。而此两种技术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所使用的通讯技术,其目的是希望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依然能保持通信信号的稳定性及保密性。Page 17跳频技术是依靠快速地转换传输的频率来实现的,每一个时间段内使用的频率和前后时间段的都不一样,所以发送者和接收者必须保持一致的跳变频率,这样才能保证接受的信号正确。跳频技术可以避开许多干扰的出现,包括某些工作在特定频率下的信号,这样采用跳频后的802.11无线信号就只会丢失这个频率下的信息,损失不大;如果想分享带宽,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调频次序来实现。弱点:速度慢,只能达到1Mbps。Time slotFrequency slot012345678Signal 1 2,7,4,5Work 1 6Signal 2 4,3,1,7Page 18直扩技术是把使用11位的chippingBarker序列来将数据编码并发送的技术。发送端通过spreader把chips(就是一串的二进制码)添加入要传输的bit流中,称为编码;然后在接受端用同样的chips进行解码,就可以得到原始数据了。802.11协议中是使用Barker序列号来作为这个chips的,规定为10110111000,在编码过程,如果要传送的数据是0的话,数列不变;如果传送的数据是1的话,数列就相反。在相同的吞吐量下,直扩技术需要比跳频技术更多的能量;但以消耗能量为代价,它也能达到比跳频技术更高的吞吐量,802.11b能达到5.5Mbps和11Mbps就就是采用HR/DSSS技术。Scrambled dataBarker sequence01110111000 1011011 001001110111000 0100100 110101Transmitted dataPage 191.802.11的MAC和802.3协议的MAC非常相似,都是在一个共享媒体之上支持多个 用户共享资源,由发送者在发送数据前先进行网络的可用性。802.3协议冲突的 检测采用CSMA/CD 方式,而在802.11无线局域网协议中,采用了新的协议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2. 另一个的无线MAC层问题是“隐藏终端”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802.11在 MAC层上引入了一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选项,间接解决了 “hidden node”问题。由于RTS/CTS需要占用网络资源而增加了额外的网络负担, 一般只是在那些大数据报上采用(重传大数据报会耗费较大)。 3.802.11MAC子层提供了另两个强壮的功能,CRC校验和包分片。 CRC校验是指在802.11协议中,每一个在无线网络中传输的数据报都被附加上了校 验位,这和Ethernet中通过上层TCP/IP协议来对数据进行校验有所不同。 包分片的功能允许大的数据报在传送的时候被分成较小的部分分批传送。这项技术 大大减少了许多情况下数据报被重传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4. 另外几个部分: a. 802.11e - 提高和管理网络的QoS的能力; b. 802.11f - 采用IAPP协议,可以在不同的厂商的无线局域网内 实现访问互操作,保证网络内访 问点之间信息的互换。 c. 802.11i - 增强WLAN的安全和鉴别机制。 Page 20 DCF:分布式访问控制方式,类似于IEEE 802.3以太网的线路争用协议 PCF:中心网络控制方式,一个无竞争访问协议,适用于访问节点安装有点控制器的网络 DCF和PCF能够在同一个基本服务组(BSS)中提供并行的可选的竞争和无竞争访问期Page 21Page 22为了尽量避免冲突,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不同的IFS(InterFrame Space,帧间间隔),分别是SIFS(Short InterFrame Space,短帧间隔)、PIFS(PCF InterFrame Space,PCF帧间隔)和DIFS(DCF InterFrame Space,DCF帧间隔)。各种IFS的长短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DIFSPIFSSIFS。各种IFS的作用也不相同。SIFS是IEEE 802.11中规定的最小的IFS,用于满足所有需要立即响应的服务,如发送ACK帧、CTS(Clear to Send)帧以及主机对PCF机制中的轮询作出的应答帧。PIFS用于PCF机制中,无线接入点AP在媒体空闲达到PIFS时间以后,获得媒体的控制权,宣布CFP(Contention Free Period,无竞争期间)的开始。在无竞争期间,AP监听到媒体空闲时间达到PIFS时间以后,可以继续发送下一帧。DIFS用于DCF机制中,是发送数据帧和管理帧时使用的时间间隔。Page 23以DCF中的数据帧发送为例,CSMA/CA协议的算法过程如下:1. 发送主机监听媒体,如果媒体空闲达到DIFS时间,主机立即发出数据帧。2. 如果媒体忙,则等待媒体空闲时间达到DIFS以后,进入避退过程。3. 主机根据避退算法选择一个避退时间,并设置避退时间计数器。媒体空闲时避退时间计数器做减1计数,媒体忙时则停止计数。4. 在避退时间计数器减到零后,主机立即发出数据帧。5. 发出数据帧后,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ACK,表明数据帧发送失败,进入重传退避过程,回到2)。6. 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到ACK,表明数据帧发送成功。将退避窗口恢复为默认值。Page 24在步骤3中提到的避退算法由如下公式决定:其中,CW是避退窗口大小,random()是在(0, 1)之间的一个随机数, 代表小于等于x的最大整数,aSlotTime是时隙长度。 设W是避退窗口的初始值,m是避退级数,m1,mmax,mmax是最大避退级数,则退避窗口由下式决定:在CSMA/CA协议的算法中,如果是第一次进入避退过程,避退窗口CW和退避基数采用的是默认值。如果是重传避退过程,避退窗口CW采用的值是由以上公式计算出的新值,直到其达到最大值。CW值呈指数增长。 aSlotTimerandomCW*()*退避时间 x, 1 , 12*1naxmmmWCWPage 25在DCF机制中,为了增强CSMA/CA算法对异步数据业务传输的可靠性,IEEE 802.11协议建议在CSMA/CA算法基础上采用ACK确认机制。在上图中可以看出,在源主机成功发送数据帧以后,经过SIFS时间,目的主机发回一个ACK帧。这里要注意的是ACK帧在发送前没有监听信道的状态。如果源主机没有收到ACK消息,就表明数据帧发送出错,必需重新发送。 Page 26Page 27源主机在发送数据以前先发送RTS帧,发送规则和数据帧一样,在监听信道空闲DIFS时间以后传输。RTS帧中说明将要发送的数据帧的长度。目的主机收到RTS帧以后,只需监听信道空闲SIFS时间就发回CTS帧,CTS帧中也包括了源主机想发送的数据的长度(由RTS帧中复制到CTS帧中)。如果CTS帧没有收到,表明发送出错,必需重发RTS帧。在RTS/CTS帧交换成功以后,经过SIFS时间,源主机就可以发送数据帧,后续操作和基本的接入方法一样。其基本过程上图所示,在该图中我们忽略了无线信号由源主机传播到目的主机的时延。 在RTS和CTS帧包含一个duration字段,其指明了源和目的主机为传输数据将要占用信道的时间长度。其它所有的主机都可以用这个信息来设置其MAC参数NAV(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网络分配矢量),以确定信道将要被占用的时间。NAV的值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减少,在NAV值减到零之前,主机不会发起数据传输。这种用NAV值来判断信道忙/闲状态的方法叫做虚拟载波检测(Virtual Carrier Sense)机制。 Page 28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置于访问节点的中心控制器控制来自工作站的帧的传送。所有工作站均服从中心控制器的控制。 在无竞争期开始,中心控制器首先获得介质的控制权,并遵循PIFS对介质进行访问 中心控制节点向某个特定的工作站发送CF轮询帧,授权该工作站可以向任何目的端发送一个帧。 中心控制器发送CF结束帧来确定无竞争期的结束Page 29Page 30MANETs(Mobile Adhoc NETworks)网络是一个由移动节点或终端组成的自治系统,这些节点之间装备有无线收发装置,其天线设备可以是全向天线也可以是点到点的定向天线。在任何时刻,由于节点的地理位置、收发装置的覆盖范围、传输功率电平和邻信道干扰的不同,组成一个随机多跳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由于节点的移动和发送和接收参数的调整而动态变化。因为Ad hoc网络节点通信范围的限制,两个要交换信息的主机可能不能直接进行通信,因而需要其他节点帮助转发数据包,通过多跳路径到达目的节点。 Page 31 自组织性 :MANETs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构建,而不需要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下常用的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持,形成一个自治无线通信网络。 分布式控制:Ad hoc网络中所有的网络行为包括拓扑结构的发现和消息的传递都必须由节点自己来完成,也就是说,路由功能必须集成到移动节点中,不存在类似基站的集中网络中心控制点,因而是一种分布式控制网络。 动态网络拓扑结构:节点间通过无线信道连接形成一个任意的网状拓扑结构,节点之间的连接由于节点的离开和新的节点的到达以及节点的任意移动,可能导致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剧烈动态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预测。 Page 32 终端资源受限:通常Ad hoc网络的终端都是依靠蓄电池等可耗尽能源供电的手持设备,其CPU处理能力和可用内存都受到严格的限制,因而在网络协议设计是必须考虑如何节省信令开销和能源消耗。 节点的通信距离受限:由于终端的能源受限导致发射功率的减小,因而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并不一定可以收到某节点发出的信号。 安全保密性差:由于Ad hoc网络的自组性和分布式控制方式导致易受到窃听、拦截和拒绝服务等各种网络攻击。 Page 33信道接入协议 Ad hoc网络的无线信道是一个共享的广播信道,但它不是一跳共享的。因为当一个结点发送报文时,只有在它覆盖范围内的结点(称为邻居)才能够收到,而覆盖范围外的结点则感知不到任何通信的存在。这恰恰也是Ad hoc网络的优势所在,发送结点覆盖范围外的结点不受发送结点的影响,它们也可以同时发送报文。我们称Ad hoc网络的共享信道为多跳共享广播信道。多跳共享广播信道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报文冲突与结点所处的位置相关。即会产生“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的问题。 路由的问题Ad hoc网络中的结点不仅可以自由移动,还可以随时开机和关机。这将造成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考虑到Ad hoc网络的多跳特性,结点要有报文转发功能,这要求结点实现相应的路由协议。传统的基于因特网的路由协议是为相对稳定的网络拓扑而设计的,它们无法满足快速变化拓扑网络的需要。因此,路由协议也成了Ad hoc网络的研究热点。Page 34安全问题Ad hoc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来自无线信道和网络。无线信道容易被窃听和干扰。此外,无中心和自组织的网络组织形式不仅容易遭受冒充、欺骗等形式的攻击,还对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研究适用于Ad hoc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和用户认证、加密等安全技术。目前,针对Ad hoc网络安全的问题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还没有较完善的解决方案。电源问题作为移动终端的Ad hoc网络结点一般采用电池供电,这与普通的网络设备使用电源线供电有着显著的差异。为了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在设计网络协议时,要尽量节约电池的电能。这可以通过功率控制和在适当的时候关闭发射机来实现 协议设计Ad hoc网络使用无线通信技术。与有线信道相比,带宽窄,信道质量差。这对协议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节约有限的带宽,Ad hoc网络协议设计的原则是要尽量减少结点间交互的信息量。此外,由于无线信道的衰落、结点移动等因素会造成报文冲突和丢失,这将严重影响TCP的性能。因此,在Ad hoc网络中要对TCP的传输层服务进行改进,以满足数据传输的需要。 Page 35“隐藏终端”(Hidden Station)是指在接收者的通信范围内而在发送者通信范围外的终端。 隐藏终端问题包括隐发送终端问题和隐接收终端问题。如图1所示,当节点A向B发送数据时,C不知道A的发送,如果C向B发送数据就会产生碰撞,C成了隐发送终端。RTS-CTS握手信号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即每次发送数据之前通信双方先使用RTS、CTS控制报文进行握手。Page 36暴露终端是指在发送者的通信范围之内而在接收者通信范围之外的终端。暴露终端因听到发送者的发送而延迟发送,但因为它在接收者的通信范围之外,它的发送并不会造成冲突,因而引入了不必要的延迟。 如下图所示,当B向A发送报文时,C成了暴露终端。如果采用握手机制,当B向A发送数据时,C听到B发送的RTS但听不到A发送的CTS,C就知道自己是暴露终端。 Page 371.Ad hoc网络中主机间的无线信道可能存在单向信道。常规路由协议设计中常常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或者必须以双向链路作为工作的前提,由此它们计算出来的路由可能不能准确反映Ad hoc网络的拓扑结构,也没有利用单向信道的特性。2.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使得常规路由的网络选路过程中产生许多冗余路由。Ad hoc网络中的一个主机通常能覆盖周围多个主机,有线环境下的常规路由协议会在各个主机之间转发数据时产生过多的冗余路由。 3.常规路由协议在选路过程中,需要路由器定期发送路由更新消息,而路由器之间是通过交换路由消息进行邻节点检测的,这将消耗大量的网络带宽,对有限的无线信道带宽带来更多的压力。 4.常规路由协议周期性的路由更新报文会消耗大量的主机能源。 Page 38 Ad hoc网络路由协议可以分为Table-Driven Routing和On-Demand Routing两种路由协议。 Table-Driven Routing路由协议通过连续地检测链路质量,时刻维护准确的网络拓扑和路由信息。其优点是发送报文时可以立即得到正确的路由,缺点是开销太大。 而on-Demand Routing,并不时刻维护准确的路由信息,仅当需要时才查找路由。其优点是降低了路由维护的开销。缺点是查找路由会引入较大的时延。 结合Table-Driven Routing和On-Demand Routing特点的路由协议称为混合式路由协议。它在局部范围内使用Table-Driven路由协议,以缩小路由控制消息传播的范围。当目标结点较远时。通过查找发现路由。这样既可以减少路由协议的开销,时延特性也得到了改善。 Page 39AODV(Ad hoc On Demand Distance Vector Routing)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一种路由协议,它只在必要时请求路由,而且不要求节点维持当前通信中不使用的路由,也就是说,只要通信连接的节点之间有可用路由,AODV不起任何作用。AODV中的两个重要协议规程是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 Page 40当网络节点要发送数据时,如果没有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就要采用路由发现规程来寻找路由。路由发现规程广播一个RREQ(Route Request,路由请求),给它所有的邻节点,并等待RREP(Route Reply,路由应答)。RREQ包含了source_addr和broadcast_id,用来唯一标志这个RREQ。每当一个节点发送了一个新的RREQ,broadcast_id就会增加。每个收到RREQ的节点都回记录source_addr和broadcast_id,并以此来判断是否是重复的RREQ。如果一个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新的RREQ消息,但是它既不是目的节点又没有到目的节点的可达路由时,必须重新广播该RREQ消息,并将RREQ中的hop_cnt加1。广播的同时还要通过在它的路由表中建立一个到源节点的临时路由表项。这样做的目的是跟踪到达源节点的路由,为发送RREP消息提供返回路由。若路由请求消息到达目的节点或者一个可以直接到达该目的节点的中间节点时,该节点产生一个路由应答消息并以单播的方式发送回请求路由消息的源节点,路由应答消息到达源节点后就建立了新路由。 Page 41RREQ最终会到达包含有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的节点。当RREQ到达这种节点以后,就对RREQ中的dest_sequence_#和节点本身所维护着的目的序列号进行比较。如果自己的目的序列号小于RREQ的目的序列号,节点就会继续向其邻居广播这个RREQ。如果自己的目的序列号大于或者等于RREQ的目的序列号,并且在此之前还没有处理过由(source_addr,broadcast_id)唯一标志的RREQ,节点就会向原来把这个RREQ广播给它的节点单播一个RREP。在RREP返回源节点时,路径上经过的节点都会将上级节点记录下来,并且更新这条路由有关timeout信息,记录最新的目的序列号。路径上的中继节点会转发收到的第一个RREP。当收到更多的RREP的时候,如果新的RREP的目的序列号大于节点所保存的目的序列号,或者两者的目的序列号相等,但是新的RREP所记录的hop_count比原来的小,节点就会转发新的RREP,并更新自己的有关信息。否则,节点会丢弃这个RREP。Page 42 当一个节点检测到其邻节点的路由不再有效时,触发路由修复规程。路由修复规程删除路由表中的无效路由项,发送一个链路失败消息,通知正在使用该路由的邻节点该路由也不可用。 当源节点在传输过程中移动了,它就会重新发起一次路由发现过程。 当某个中继节点发现下一个节点不可达时,本节点就会发送一个主动生成的RREP,该RREP的目的序列大于原来所维护着的目的序列号(一般时增加1),hop count为。这条路径上所有这个节点的后继节点都会将此RREP进行相同的转发,直至所有活动的源节点都被通知到为止。 如果需要,源节点会在收到这类RREP以后,重新发起一次路径发现过程(目的序列号增加1)。Page 43 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允许网络节点动态多跳路由,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利用了源路由。也就是说,发送方的数据包头的源路由项中包含它必须要经过的所有节点的完整地址列表。 DSR不使用周期性的路由广播消息,所有操作都是按需进行的,因而可以有效的减少网络带宽的开销和主机的电源消耗,并可以有效的避免网络中大面积的路由更新。 DSR协议包含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两个重要规程。 Page 44 源节点广播带有路由请求选项的数据包来寻找路由。每一个中间节点接收到该数据包后搜寻其路由缓冲区看是否有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信息,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路由,则要转发该路由请求数据包,同时将自己的地址写入源路由项中。 到达目的节点或者和目的节点之间有可达路由的节点时才停止转发路由请求数据包。此时接收到路由请求数据包的节点发送一个带有路由应答选项的数据包到请求路由的源节点,该路由应答数据包中包含了可以到达目的节点的逐跳源路由(即接收到的路由请求选项中的源路由加上该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由组合而成的完整的源路由), Page 45Page 46Page 47 为了防止路由请求消息在网络中不停传播所造成的巨大开销,DSR为每个路由请求消息提供一个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值,中间节点重复接收到的路由请求消息或者TTL值已经为零的路由请求消息都要丢弃。 为了减少路由发现规程调用的次数,每个节点都要缓存所有路由。 每个节点都可以通过路由发现规程、探测路由应答消息和数据包中的源路由以及侦听本地广播消息等途径来学习新路由。Page 48 数据包在传输的过程中,如果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而不能使用原先的路由转发数据包时需要启动路由维护规程。 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因为源路由项中的某个节点移出了其他节点的覆盖范围,或者是关闭电源使得该路由不可用。 当路由维护规程检测到正在使用的路由有问题时发送一个错误报文给源节点,通知源节点停止使用该路由。 发现路由失效的节点除了发送错误报告外还有查找其缓冲区看是否有缓存的备用路由,尽量使用缓存的备用路由,否则丢弃数据包。 接收到错误报文以后,源节点将该节点从源路由选项中删除。 倘若还有数据包要发送,则源节点必须重新启动路由发现规程寻找新路由。Page 49Page 50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 蓝牙技术能为个人和商业的移动设备的无线连接带来一次革命,蓝牙技术能为个人和商业的移动设备的无线连接带来一次革命,它不需要电缆,能通过短距离的无线链路使得用户将多种设备方它不需要电缆,能通过短距离的无线链路使得用户将多种设备方便快速连接起来进行无缝的语音和数据通信。便快速连接起来进行无缝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蓝牙区别于其它无线技术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它能基于各设备各自蓝牙区别于其它无线技术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它能基于各设备各自的功能提供的功能提供“联合使用模型联合使用模型”。 通过数据访问点通过数据访问点DAP,蓝牙还可将个人网络连接到有线的基础设,蓝牙还可将个人网络连接到有线的基础设施上。施上。 Page 51蓝牙使用国际上无需授权的2.4Ghz的ISM频段。蓝牙设备之间可互相探查,进行连接形成Ad-hoc自组网,而不需人为设置。 每个设备都是对等的,具有相同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并以每个设备都是对等的,具有相同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并以48位的设备地位的设备地址址BD_ADDR来区别。来区别。 主单元发起并控制连接,从单元被暂时分配一个主单元发起并控制连接,从单元被暂时分配一个3位的活跃成员地址位的活跃成员地址AM_ADDR以减少通信过程中的信息流量。以减少通信过程中的信息流量。一个主单元和一个或多个从单元组成自组网微微网(piconet),一个微微网最多只可以有7个从单元。多个微微网结合形成了散射网(scatternet)。为了避免ISM频带的干扰,蓝牙采用了多种技术 自动重传应答(自动重传应答(ARQ) 循环冗余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RC) 前向纠错(前向纠错(FEC) 时分双工和分组交换技术。时分双工和分组交换技术。 跳频技术跳频技术Page 52传输距离为10m采用FHSS,1600hops/sec,支持720kbps的最大数据速率蓝牙基带技术支持两种连接方式: 面向连接面向连接(SCO)方式:主要用于话音传输;方式:主要用于话音传输; 无连接无连接(ACL)方式:主要用于分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用于分组数据传输。 Page 53蓝牙无线蓝牙无线基带基带LMPL2CAP主控制器接口主控制器接口音频音频RFCOMMPPPIPUDPTCPWAPWAEBOEXvCard/vCalAT命令集命令集TCS BINSDPPage 54蓝牙设备没有建立连接的时,处于睡眠状态待机模式(Standby)。这种模式下,它将每1.28s或2.56s醒过来一次,选择一个信道侦听发送给它的信息。由一个设备发起连接,这个设备以后就成为微微网的主单元。 发起连接时,主单元可能并不知道其余设备的存在以及它们的地址。这发起连接时,主单元可能并不知道其余设备的存在以及它们的地址。这时主单元需要先执行查询(时主单元需要先执行查询(Inquiry)操作。)操作。有了其它各设备的地址,就可进行寻呼(Page),真正建立起连接。连接完成后,就可通信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时,主单元和从单元交替进行收和发。主单元根据从单元的数据流通信时,主单元和从单元交替进行收和发。主单元根据从单元的数据流量来决定从单元何时收发。量来决定从单元何时收发。 如果从单元暂时不需收发数据,它就切换入保持模式(如果从单元暂时不需收发数据,它就切换入保持模式(Hold)直到主单)直到主单元下次发信息给它,在这期间主单元定期给它发送信息以使得从单元对元下次发信息给它,在这期间主单元定期给它发送信息以使得从单元对跳频信道同步,其余时间它不需要侦听信道。跳频信道同步,其余时间它不需要侦听信道。数据传输完成后,可使用断连(Detach)命令来结束连接,这样,单元又回到待机模式。Page 55没有连接的待机状态连接进行中状态活跃状态低能耗状态释放成员地址保持成员地址查询(不知道地址时)寻呼(知道地址时)建立连接停靠保持嗅探待机传输数据断开连接Page 56 嗅探(Sniff)模式该模式下从单元收发信息的周期变长,主单元只在指定的时隙才能发送信息。 保持(Hold)模式该模式下从单元只有内部时钟在运行,但一旦切换出该模式,从单元能立即开始收发信息。处于该模式时,从单元可以参加别的微微网,所以可用来连接几个微微网。 停靠(Park)模式当从单元不参与通信,但仍想保持和跳频信道的同步时,就进入该模式。Page 57 蓝牙技术的优点 可以消除不同数字装置之间的界限。当蓝牙设备在可以消除不同数字装置之间的界限。当蓝牙设备在10米之内并满米之内并满足一定要求时,它们就能快速建立可靠的无线联系。足一定要求时,它们就能快速建立可靠的无线联系。 消除千头万绪的电缆线。消除千头万绪的电缆线。 使用国际上无需授权的使用国际上无需授权的ISM频段,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频段,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使蓝牙设备在全世界通用。统一的标准,使蓝牙设备在全世界通用。 “自组网自组网”“即连即用即连即用” 。 采用跳频技术,具有扩频通信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采用跳频技术,具有扩频通信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 蓝牙技术的缺点 成本问题成本问题 不支持漫游不支持漫游 ISM频段带来的麻烦频段带来的麻烦Page 58Page 59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架构在现有的GSM系统上,是GSM网络提供的无线点对点分组交换服务。 GSRS使用的物理无线信道与GSM完全相同,但是定义了新的逻辑GPRS无线信道。 GPRS可提供以下两类服务:点-点(PTP)服务和点-多点(PTM)服务。 GPRS的标准化工作分3个阶段。目前的标准是1999年底完成的GPRS Phase2。Page 60ADGbGn/GpUmGPRS/GSM访问网GSM核心网GPRS网络IP主干网数据网络(IP)语音网络(ISDN)PDNGiPage 61 GPRS网络是基于现有的GSM网络来实现的。 在现有的GSM网络中需要增加一些节点 GGSN(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网关,网关GPRS支持节支持节点)点) SGSN(Serving GSN,服务,服务GPRS支持节点)。支持节点)。 SGSN的主要作用是记录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并且在移动台的主要作用是记录移动台的当前位置信息,并且在移动台和和GGSN之间完成移动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之间完成移动分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GGSN主要是起网关作用,它可以和多种不同的数据网络连接,主要是起网关作用,它可以和多种不同的数据网络连接,如如ISDN、PSPDN和和LAN等。等。GGSN可以把可以把GSM网中的网中的GPRS分分组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可以把这些分组数据包传送到远端组数据包进行协议转换,从而可以把这些分组数据包传送到远端的的TCPIP或或X.25网络。网络。Page 62Page 63 从移动台到公用数据网 当移动台产生了一个当移动台产生了一个PDU,这个,这个PDU经过经过SNDC层处理,称为层处理,称为SNDC数据单元。数据单元。 然后经过然后经过LLC层处理为层处理为LLC帧帧 通过空中接口送到通过空中接口送到GSM网络中移动台所处的网络中移动台所处的SGSN SGSN把数据送到把数据送到GGSN GGSN把收到的消息进行解装处理,转换为可在公用数据网中传把收到的消息进行解装处理,转换为可在公用数据网中传送的格式,最终送给公用数据网的用户。送的格式,最终送给公用数据网的用户。 从公用数据网到移动台 首先通过数据网的标准协议建立数据网和首先通过数据网的标准协议建立数据网和GGSN之间的路由之间的路由 通过建立好的路由把数据单元通过建立好的路由把数据单元PDU送给送给GGSN GGSN再把再把PDU送给移动台所在的送给移动台所在的SGSN上上 GSN把把PDU封装成封装成SNDC数据单元数据单元 再经过再经过LLC层处理为层处理为LLC帧单元,最终通过空中接口送给移动台。帧单元,最终通过空中接口送给移动台。

    注意事项

    本文(无线局域网基本原理及技术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