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GIS数据采集软件GIStar使用说明.doc
-
资源ID:3018772
资源大小:5.96M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手持GIS数据采集软件GIStar使用说明.doc
手持手持 GISGIS 数据采集软件数据采集软件 GIStarGIStar 说说 明明 书书 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七月 - 目录 一、产品介绍.5 1.1产品简介.5 1.2版本说明.5 1.3软件的安装、卸载.6 1.4软件的注册.6 二、软件界面概述.8 2.1快捷工具栏.8 2.2信息显示窗口.9 2.3状态栏.9 2.4菜单栏.11 三、软件设置说明(“管理”菜单操作说明) .12 3.1“工程”设置.12 3.1.1新建工程.12 3.1.2工程设置更改.14 3.2“GPS”设置.16 3.2.1信息查看.16 3.2.2GPS 基本设置 .18 3.2.3SBAS 差分设置.18 3.2.4外部源连接.20 3.3“坐标系统”设置.21 3.4“图层”设置.21 3.5“地图”设置.23 3.6“工具栏”设置.23 3.7“帮助”说明.24 3.8“退出”.24 - 四、软件操作说明(“作业”菜单操作说明) 25 4.1“测量”操作.25 4.1.1动态测量.25 4.1.2静态测量.30 4.1.3放样操作.31 4.1.4NEMA 输出 .37 4.2“采集”操作.38 4.2.1 采集要素.38 4.2.2 地图取点.38 4.2.3 偏移采集.38 4.2.4 添加要素.41 4.2.5 辅助点库.41 4.3“数据”查看.42 4.3.1 统计分析.43 4.4“设置”操作.44 4.5“工具”操作.44 4.6“输入”与“输出”.44 4.6.1数据输出.44 4.6.2数据输入.48 五、配套软件说明.53 5.1数据导出软件.53 5.1.1 导出数据文件.53 5.1.2 导出轨迹文件.55 5.1.3 附表 .56 5.2数据字典软件.57 5.2.1新建数据字典.58 5.2.2新建点要素.58 - 5.2.3新建点要素属性.59 5.2.4新建线要素.60 5.2.5新建线要素属性.61 5.2.6新建面要素.63 5.2.7新建面要素属性.63 5.2.8附加属性.64 5.2.9保存数据字典.65 5.3图像处理软件.65 5.3.1软件基本功能介绍.66 5.3.2导入影像.67 5.3.3选择校正方式.67 5.3.4校正.70 5.3.5文件导出.70 5.3.6影像数据的加载与显示.70 5.3.7特别说明.72 5.3.8附件.72 附录 A 联系方式.74 附录 B 全国销售及服务网络列表.75 - GIStarGIStar 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 一、一、产品介绍产品介绍 1.1产品简介产品简介 GIStar 是一套利用 GIS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采集、管理、 导入、导出地理信息数据的软件系统。GIStar 集 HandStar 和工程之星 的功能为一身,并升级加强了图形和数据采集功能;可以对现实世界的 GIS 信息进行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图形化信息处理,从而提高地理信息 的管理水平;为有关部门提供 GIS 数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GISTAR 系列软件有手持机上的 GISTAR 程序,并包含了一些 PC 端的配套 软件。 软件下载地址: 1.2版本说明版本说明 说明书基于目前最新版本:GIStar for 750G2(Mobile) 20110929,发布于 2011 年 9 月 29 号;推出新版本软件将继续发布在南 方卫星导航官方网站,改动不大情况下将会在发布软件下方用文字说明 软件更新的内容,而不再更新说明书。 软件使用对象:MOBILE 系统和 CE 系统 750G2(后期将有新版本的 GIStar) 。 压缩包内包括:GIStar(PDA 端软件) ;数据导出、数据字典及影像图处 理软件(PC 端) 。 主要特征如下: 1、GISTAR 在 HandStar 和 HandCtrl 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加强了 图形处理和数据采集功能。 2、增加数据字典软件,可以实现采集属性的自定义。 3、增加了数据导出软件。 4、增加了静态采集功能。 - 5、增加了 NMEA 输出功能(为第三方软件提供 GGA) 。 1.3软件的安装、卸载软件的安装、卸载 1、安装:安装:同步手持机,将解压缩下载包,将 GIStar 文件夹拷贝到 手持机中。在资源管理器内找到拷贝文件,运行 GIStar.exe 如图 1.3-1 所示,按提示步骤操作。安装完毕后,系统会在菜单中自动创建快捷方 式“GIS 数据采集” ,双击快捷方式进入 GIStar(如图 1.3-2 所示) 。也 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找到 GIStar.exe(如图 1.3-1 所示) 。直接双击 运行。 1.3-1 1.3-2 1.4软件的注册软件的注册 GIStar 为南方手持机标配软件,可以免费获取注册码,注册码的发 放权限已移交各地分公司或办事处,客户需要向所购买设备对应的分公 司和办事处申请注册码。 注册码规则:注册码规则: 以机身号 S117511*的手持机为例,在 GIStar 软件的注册界面查 看 GIStar 软件的注册 ID(即注册串号)为 S117511*06。将使用注 册 ID 申请到的注册码,如“临 GISStarS117511*0F6DC4650C42A64*-20120207,20111107,无输 - 20 位提示,不输后 4 位”中 S117511*之后的 20 位注册码输入注册文 本框,点击“注册”即可。 - 二、二、软件界面概述软件界面概述 运行 GIStar 软件,进入主界面视图(如图 2-1 所示): 2-1 快捷工具栏快捷工具栏 2.1-1 图形基本操作界面(如图 2.1-1 所示)包括:放大、缩小、全局、 拖动、属性查看、距离量算、GPS 信息查看、CORS 设置、数据采集、当 前定位。 放 大 缩 小 全 图 显 示 拖 动 属 性 查 看 距 离 量 算 G PS 查 看 C O R S 连 接 数 据 采 集 当 前 定 位 放 样 点 库 最 前 点 上 一 个 点 下 一 点 最 后 点 显 示 方 向 放 样 配 置 预 留 - 2.1-2 放样操作界面(如图 2.1-2 所示)包括:放样点设置、最前点、上 一个点、下一个点、最后点、显示方向、放样配置、 (预留) 。 2.2信息显示窗口信息显示窗口 2.2-1 信息显示窗口(如图 2.2-1 所示)主要用于坐标点、线放样。主要 包括:指北针、比例尺、信息窗口。其中信息窗口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将 在放样中详细说明。 2.3状态栏状态栏 状态栏由四个可以改变的窗口组成(如图 2.3-1 所示) 。用户可根 据实际情况任意调节显示内容。例如,图上 2.3-1 显示的是纬度、经度、 GPS、差分四种状态,可通过图 2.3-2 所示的操作改为显示北坐标、东 坐标、高程、水平残差四种状态(如图 2.3-3 所示) ,具体可根据需求 随意选择。 - 定位信息可显示内容包括:经度、纬度、椭球高、北坐标、东坐标、 高程、PDOP、时间、状态、差分、水平残差、竖直残差、其他(高差、 平距、斜距、历程、航向、速度等) 。 放样操作时可显示内容包括(如图 2.3-2 所示):目标、距离、方 位、向北、向东、向上、剩余时间、定位信息。 2.3-1 2.3-2 2.3-3 2.4菜单栏菜单栏 工具栏包括左右端两个 Windows Mobile 系统按钮, “作业” 、 “管理” 两个 GIStar 菜单按钮,还包括中间的输入法切换按钮。Windows Mobile 系统按钮分别为开始菜单和返回桌面(如图 2.4-1 所示) 。 - 注:CE 系统显示的状态栏略有不同,本说明书截图都按 Mobile 操 作来进行说明,与 CE 系统界面略有不同的地方,请大家操作时注意。 2.4-1 - 三、三、软件设置说明(软件设置说明(“管理管理”菜单操作说明)菜单操作说明) “工程工程”设置设置 GIStar 是以工程文件的形式对软件进行管理的,所有的软件操作 都是在某个自定义的工程下完成的(建议野外作业每天养成新建工程的 习惯) 。每次进入 GIStar 软件,软件会自动使用上一次使用 GIStar 所 建的工程文件。一般情况下,每次开始一个地区的测量施工前都要新建 一个与当前工程测量所匹配的工程文件。 “管理工程”菜单种包括五个子菜单:新建工程、打开工程、新 建文件、打开文件、工程信息。以下分别对各个子菜单的操作方法和使 用情况进行具体说明。 新建工程新建工程 管理工程新建工程(如图 3.1.1-1 所示) 。 3.1.1-1 3.1.1-2 选择“新建工程” ,弹出工程信息界面(如图 3.1.1-2 所示) 。 对工程名称、储存路径、创建日期、操作人员、工程说明等工程信 息进行设定后,点击“下一步” ,进入坐标系统界面(如图 3.1.1-3 所 示) 。 此界面可以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统,默认坐标系统为北京 54 坐标系 统。点击“编辑”进入坐标参数设置(如图 3.1.1-4 所示) 。 - 3.1.1-3 3.1.1-4 选项卡包括:椭球、投影、七参、四参、高程、垂直、校正。 此界面可以对坐标系统参数进行编辑,以适应各种测量需求。以修 改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例来说明参数修改方法。点击“投影”选项卡, 在中央子午线处输入当地中央子午线,如广东为 114(如图 3.1.1-5 所 示) 。 3.1.1-5 3.1.1-6 参数设置完成后“确定”返回坐标系统界面,点击“下一步”进入 记录条件界面(如图 3.1.1-6 所示) 。 此界面下可对记录限差进行更改。限差包括:状态限制、HRMS 限 制、VRMS 限制、PDOP 限制,其中状态限差建议差分 3D,其他限差越小 误差越小。如无特殊要求按默认即可。点击“下一步”进入文件信息界 - 面(如图 3.1.1-7 所示) 。 3.1.1-7 3.1.1-8 此界面对文件信息进行修改,具有数据字典功能,点击“浏览” , 选择相应的数据字典(如图 3.1.1-8 所示) 。 完成设置后,点击“完成” ,完成新建工程。 数据字典设置功能在配套软件“5.2 数据字典软件”中有详细说明。 3.1.2 工程设置更改工程设置更改 管理工程(如图 3.1.2-1 所示) 。 3.1.2-1 3.1.2-2 工程菜单下除“新建工程”外,还可以更改已有工程,并对打开工 程下的文件进行新建和更改。工程信息中能显示选定工程的信息。 - 1、 工程更改 点击“打开工程” (如图 3.1.2-2 所示) 。 在工程列表中,可以选择打开一个已建立的工程文件。选定该工程 文件后,点击“确定”即完成工程切换,表示后续操作都在这个选定的 工程文件下进行。 2、 新建文件 点击“新建文件” (如图 3.1.2-3 所示) 。 3.1.2-3 3.1.2-4 设置好文件信息后,点击“创建”即可在选定工程下新建一个文件。 3、 文件更改 如果同一工程下建了不同的文件,想将操作从当前文件切换到另一 个文件,操作如下: 点击“打开文件” (如图 3.1.2-4 所示) 。 点击文件名称下“浏览”按钮,可以选择一个已有文件,选择后点 击“打开”完成文件更改。点击数据字典下“浏览”按钮,可以更改文 件的数据字典,选择需要的数据字典后点击“打开”完成数据字典更改。 设置好文件信息后,点击“确定”完成文件更改。 4、 坐标系统更改 管理坐标系统(如图 3.1.2-5 所示) 。坐标系统更变与新建工程 - 过程中坐标系统建立方法相同。 注:坐标系统更改后,选择作业数据坐标刷新(如图 3.1.2-6) , 刷新后坐标将以新的方式投影、显示。 3.1.2-5 3.1.2-6 点击“确认” (如图 3.1.2-7 所示) 。 3.1.2-7 则整个工程下已采集的要素的坐标都将发生变化。 3.2“GPS”“GPS”设置设置 信息查看信息查看 管理GPS信息查看(如图 3.2.1-1 所示) 。 - 3.2.1-13.2.1-2 选择“信息查看” ,弹出 GPS 信息界面(如图 3.2.1-2) , 点击“星表” (如图 3.2.1-3)对 GPS 收星信息进行查看, 3.2.1-3 3.2.1-4 点击“详细”与“测试”可以查看定位状态与 GPS 信息接收情况 (如图 3.2.1-4 与图 3.2.1-5 所示) , - 3.2.1-5 GIS 数据接收界面中可以看到 GPS 数据接收情况,G2 中 GPS 信息是 以二进制格式传输的。 3.2.2 GPSGPS 基本设置基本设置 管理GPS基本设置(如图 3.2.2-1 所示) 。 3.2.2-1 3.2.2-2 选择“基本设置” ,在对话框中对 GPS 进行基本设置,设置内容包 括:仪器型号、定位端口、差分端口、高度角、时区,并对差分模式进 行设置。 (如图 3.2.2-2 所示) 3.2.3 SBASSBAS 差分设置差分设置 GPS 基本设置中,将差分模式选为“SBAS” ,开启 SBAS 差分(如图 3.2.3-1 所示) 。 - 3.2.3-13.2.3-2 单击“SBAS 设置”按钮,进入 SBAS 设置(如图 3.2.3-2 所示) 。 在选择模式下拉菜单中可以选择跟踪 SBAS 卫星模式。设置完成确 认退出。 注:西部地区无法得到差分 3D 时,需要定制 SBAS 卫星为 MTSAT- 1、MTSAT-2。方法如下:选择模式下下拉菜单中选择“定制 SBAS 卫星” (如图 3.2.3-3 所示) 。 3.2.3-3 选定“定制 SBAS 卫星”后,在“MTSAT-1、MTSAT-2”两颗卫星前 打钩,点击“确定”完成定制。 3.2.4 外部源连接外部源连接 GPS 基本设置中,将差分模式选为外部源模式,开启外部源差分 - (如图 3.2.4-1 所示) 。 3.2.4-1 3.2.4-2 单击外部源设置(如图 3.2.4-2 所示) 。 输入 IP、端口、用户名、密码,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完成外部 源设置。 管理GPS外部源连接(如图 3.2.4-3 所示) 。 3.2.4-3 3.2.4-4 在外部源连接界面内,选择合适的接入点(单频手持机一般选择 RTCM2.3、RTD 或者 DGPS) ,点“开始”连接外部源。 (如图 3.2.4-4 所 示) 选择“开始” ,连接成功后,在主界面状态栏显示传输数据(如图 3.2.4-5 所示) 。 - 3.2.4-5 3.3“坐标系统坐标系统”设置设置 “坐标系统”设置参照“3.1.1 新建工程”中的坐标系统建立方法 和“3.1.2 工程设置更改”中的“坐标更改”说明。 3.4“图层图层”设置设置 卫片处理参照“5.3 图像处理软件” ,分割处理以后通过 GIStar 软 件直接打开。 管理图层图层管理(如图 3.4-1 所示) 。 3.4-1 3.4-2 选择“图层管理” ,进入 GIStar 图层管理界面(如图 3.4-2 所示) 。 - 点击“添加” ,选择需要加载的影像数据(如图 3.4-3 所示) 。 3.4-3 3.4-4 单击“打开” ,完成图层添加(如图 3.4-4) , 图层加载格式:.gcp、.shp、.tab、.dxf、.dat 格式。其中.gcp 为南方影像数据处理格式,.shp 为 ArcGIS 数据格式,.tab 为 Mapinfo 数据格式,.dxf 为绘图交换文件。图层可以进行多个层次的叠加。 图层的叠加顺序: 栅格图层置于所有图层的最底层; 矢量面图层置于栅格图层之上; 矢量线图层置于矢量面图层之上; 矢量点图层置于所有图层的最顶层。 强烈建议用户叠加图层时,每种类型的图层最多使用一个;否则可 能导致最终的叠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对暂不使用的图层,可在该图层的设置中,取消勾选“可见” 、 “可 选择” 、 “可查找” 。 另外,栅格图在使用之前要先进行配准和切割,请参考图像处理软 件。 管理图层(如图 3.4-5 所示) 。 - 3.4-5 可以对图层进行定位、查看和地图更新。 3.5“地图地图”设置设置 “管理地图”包括放大、缩小、全局、移动、选择和当前位置六 个子菜单项,可以分别实现对地图的相应操作功能。 3.6“工具栏工具栏”设置设置 目前 GIStar 暂不支持更改工具栏。在后续版本中将会增加此功能。 3.7“帮助帮助”说明说明 “管理帮助”包括软件注册和关于 GIStar 两个子菜单项,其中 “软件注册”请参照“1.4 软件注册”操作, “关于 GIStar”则记录了 软件版本、版权所有、编辑日期、注册日期等软件信息。 3.8“退出退出” “管理退出”为 GIStar 软件退出的正确方式。 - 四、四、软件操作说明(软件操作说明(“作业作业”菜单操作说明)菜单操作说明) “测量测量”操作操作 动态测量动态测量 依次点选作业测量动态采集(勾选) (如图 4.1.1-1 所示) 。切 换到动态采集模式。动态采集模式界面为 GIStar 默认界面(如图 4.1.1-2 所示) 。 - 4.1.1-1 4.1.1-2 4.1.1.1 采集要素方法 采集要素方式较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点击快捷工具栏上面 的;2、依次选择作业采集采集要素;3、作业采集地图取 点;4、作业采集偏移采集;5、作业采集添加要素,直接添加 要素。 进入采集界面。当精度达到要求,自动显示出要素状态(如图 4.1.1.1-1 所示) 。单击“确定” ,在弹出界面中可以进行采集要素设置 和采集坐标设置。 4.1.1.1-1 4.1.1.1-2 - 采集的数据类型包括:采集点和辅助点。采集要素的方式包括:新 建、更新、添加要素。还包括坐标采集个数、方式、间隔的设置(如图 4.1.1.1-2 所示) 。 采集要素分为:点、线、面和数据字典中定义的要素(如图 4.1.1.1-3 所示) 。 4.1.1.1-3 4.1.1.1-4 点击“确定”进入下一步。如果采集要素选择默认点、线、面,则 进入名称、编码设置(如图 4.1.1.1-4 所示) ; 采集要素选择数据字典中定义的要素,则进入相应的属性输入界面 (如图 4.1.1.1-5 所示) 。 点击“确定”完成采集。 4.1.1.1-5 4.1.1.1-6 - 注:属性输入界面中,要素的属性由 GISDataDictionary 数据字典 工具(参考数据字典软件)编辑,方便、简化野外 GIS 数据采集。 其中要素为线和面积时,多个要素的添加应在采集方式中选择“添 加到” (如图 4.1.1.1-6 所示) 。然后按照点采集方法采集要素,直到 采集完成所有点的采集,进行下一个元素采集则选择“更新元素” 。 若选择采集数据类型为“辅助点” ,则可在“采集”“辅助点 库”中对已经采集到的辅助点进行相应的操作(具体操作请参考辅助点 库) 。 对于采集过的要素,可用“属性查看”工具查看其属性。先点击工 具栏上的“属性查看”工具(如图 4.1.1.1-7) ,再选中要查看的要素, 将会弹出如图 4.1.1.1-8 所示 4.1.1.1-7 4.1.1.1-8 4.1.1.2 要素查看 作业数据要素查看(如图 4.1.1.2-1 所示) 。 - 4.1.1.2-1 4.1.1.2-2 通过要素查看查看所有要素(如图 4.1.1.2-2 所示) 。 4.1.1.3 坐标查看与记录设置 作业数据坐标查看,可查看所有坐标点的坐标。 (如图 4.1.1.3-1 所示) 。 4.1.1.3-1 作业设置记录设置(如图 4.1.1.4-1 所示) 。 - 4.1.1.4-1 4.1.1.4-2 选择“记录设置” ,弹出记录设置对话框(如图 4.1.1.4-2 所示) 。 可以对采集条件、采集方式、天线进行设置。此操作也可以在采集 状态界面中(如图 4.1.1.4-3 所示) 。 4.1.1.4-3 选择“采集设置”对限差等设置。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里程、查 看精度。 4.1.2 静态测量静态测量 工作测量静态测量(如图 4.1.2-1) 。 - 4.1.2-1 4.1.2-2 选择“静态测量”进入设置界面(如图 4.1.2-2 所示) 。 界面中对静态测量的文件名、天线高和时长进行设置。设置好后点 击“开始”进行静态测量。 注:需连接外部天线之后才可以进行静态测量。 测量完成或者取消后,弹出是否查看静态数据对话框,选择“是” 查看静态数据(如图 4. 1.2-3 所示) 。 4.1.2-3 数据导出后使用静态数据处理软件对静态数据进行处理。方法与一 般 GPS 静态处理方法相同。 4.1.3 放样操作放样操作 点选作业测量点放样、线放样(勾选) (如图 4.1.3-1 所示) 。 - 切换到动态采集模式。 4.1.3-1 4.1.3.1 放样界面介绍 放样主界面(如图 4.1.3.1-1 所示): 4. 1.3.1-1 当前位置:显示 GPS 定位位置,可通过进行居中。 放样点位置:显示放样点位置,可通过选择各个 放样点。通过开关方向红线。 提示范围:当前位置距离放样点位置指定距离是显示。可点击 进行设置。 轨迹:显示 GPS 定位位置的移动轨迹。可点击进行设置。并通 - 过作业输出轨迹文件,对轨迹文件进行输出。 4.1.3.2 放样点、线添加 在放样模式下进行点、线放样操作。 作业输入坐标点库(如图 4.1.3.2-1 所示) 。 4.1.3.2-1 4.1.3.2-2 也可以在快捷工具栏中点击进入放样点设置界面。点击“增 加”加入需要放样的点或线的数据坐标(如图 4.1.3.2-2 所示) 。 点击确定增加放样数据(如图 4. 1.3.2-3 所示) 。 4.1.3.2-3 4.1.3.2-4 同时也可以点击“导入” ,选择要导入的坐标文件,导入需要放样 - 的坐标数据(如图 4. 1.3.2-4 所示) 。 设置好格式之后,点击“确定”进入文件选择界面(如图 4. 1.3.2-5 所示) 。 4.1.3.2-5 4.1.3.2-6 选择需要的放样文件后,点击“打开”完成放样坐标导入。 除此之外也可以直接点击主窗口直接放样坐标点(如图 4. 1.3.2- 6 所示) 。 在放样点设置界面中,还可以对已有坐标点进行编辑、删除。点击 “过滤”按钮可以对不同属性的坐标点进行过滤,极大方便了野外放样 作业。 放样线的增加请参照增加放样点操作,在此就不作介绍。 注:点放样坐标可导入平面坐标和大地坐标,但线放样坐标只能导 入平面坐标。 4.1.3.3 点、线放样 作业测量点放样(如图 4.1.3.3-1 所示) 。 - 4.1.3.3-1 选取需要放样的坐标点,点击“确定”返回放样主界面(如图 4.1.3.3-2、4.1.3.3-3 所示) 。界面显示当前点与放样点之间的关系。 4.1.3.3-2 4.1.3.3-3 作业测量线放样(如图 4.1.3.3-4 所示) , - 4.1.3.3-4 4.1.3.3-5 选取需要放样的线坐标(如图 4.1.3.3-5、4.1.3.3-6 所示) , 4.1.3.3-6 4.1.3.3-7 点击“确定”返回放样主界面(如图 4.1.3.3-7 所示) ,界面显示 当前点与放样线之间的关系。 4.1.3.4 轨迹设置 作业设置轨迹设置(如图 4.1.3.4-1 所示) 。 - 4.1.3.4-1 4.1.3.4-2 选择“轨迹设置” ,弹出轨迹设置对话框,此界面可以选择是否开 启轨迹,并对记录方式、时间间隔进行设置(如图 4.1.3.4-2 所示) 。 4.1.4 NEMANEMA 输出输出 第三方软件接入 GPS 格式都为标准的 NMEA 0183 格式,而手持机会 将 GPS 的数据格式改为二进制,让其他软件无法接收到 GPS 数据。传统 方式是安装“南方 GPS 二次开发示例 GPSDemo” ,通过软件将 GPS 改为 0183 格式。GIStar 已经具备 NMEA 输出,省去了安装其他软件的麻烦。 作业测量NMEA 输出(如图 4.1.4-1 所示) 。 4.1.4-1 4.1.4-2 点击“NMEA 输出”进入 NMEA 输出界面。我们可以看到串口输出窗 口中的数据是“$BIN”开头的二进制数据(如图 4.1.4-2 所示) 。 - 在“输出选项”中选择要输出的 GPS 信息,设置完成后,点击“开 始” ,进行 GPS 数据模式切换,稍后提示设置完成(如图 4.1.4-3 所示) 。 4.1.4-34.1.4-4 点击”OK” ,此时串口输出窗口中的数据变成的 0183 格式(如图 4.1.4-4 所示) ,再在第三方软件中,设置端口为 COM5,波特率为 57600 即可正常使用(请勿退出 GIStar 软件) 。 4.2“采集采集”操作操作 4.2.1 采集要素 即动态采集,由于采集要素操作属于动态测量范畴,请参照 “4.1.1.1 采集要素方法”章节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4.2.2 地图取点 即点击屏幕上的某一点,采集其坐标。 4.2.3 偏移采集 一般在无法直接在目标点进行测量时使用。 - 4.2.3-1 4.2.3.1 一点线角 一点线角示意图: 点击“起点坐标” ,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用于获取坐标的方式,获 取到起点坐标之后,再点击“方位距离” ,在弹出的界面中输入偏角、 距离和高差,确定后即可得到偏移点的坐标。 4.2.3.2 两点线角 两点线角示意图: - 操作与一点线角类似,不再赘述。 4.2.3.3 两点两线 两点两线示意图: 操作与一点线角类似,不再赘述。 4.2.3.4 两点两角 两点两角示意图: - 操作与一点线角类似,不再赘述。 4.2.3.5 四点交会 四点交会示意图: 操作与一点线角类似,不再赘述。 4.2.4 添加要素 若之前采集要素时,没有采集完,可以用添加要素的功能继续采集。 4.2.5 辅助点库 打开辅助点库,可以看到已经采集过的辅助点。 - 4.2.5-1 4.2.5-2 4.2.5-3 可在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