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经济师工商管理视频讲义第5章到第9章第33讲第11章劳动力市场-第2节.docx
-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本节知识点知识点 1劳动力供给总量 知识点 2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知识点 3家庭劳动力供给与周期劳动力供给 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 1劳动力供给总量一、劳动力质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获得的劳动力供给总量都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劳动力质量主要是指劳动力队伍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受教育和训练的程度,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知二、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数量主要受到人日总量、劳动力参与率以及劳动者的周平均工作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一)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最重要基础,主要取决于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净流1.人口规模与人口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日总量通常被划分为劳动年龄内人口和劳动年龄外人口两类,在我国目前是指女性 16 -55 周岁和男性 16 -60 周岁(随着退休年龄的延迟,劳动年龄的口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人口构成如下表:劳动适龄就业人口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有报酬的社会劳动失业人口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参加社会劳动+尚未找到工作劳动年龄就学人口或在校人口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正在从事正规学习内人口家务劳动人口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完全从事无报酬的家务劳动现役军人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 劳动年龄内其他人口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未参加社会劳动+没有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未成年就业人口尚未达到劳动年龄但是已经在从事有报酬的社会劳动劳动年龄的人口外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已经超过劳动年龄但是仍然在继续从事有报酬社会劳动的人口。环球网校学员专用1课程咨询:-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劳动年龄外其他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外且未就业的其他人口,主要是指老人和孩子。(二)劳动力参与率1.概念劳动力参与率通常是指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16 岁以上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就业人口=劳动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人口+老年就业人口;“实际劳动力供给人口”或“经 济活动人口”,有时简称“劳动力人口”,即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劳动力参与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希望走出家庭,到劳动力市场上去寻找并实际从事工作 的意愿高低。2.公式劳动力参与率(%)=(就业人口+失业人口)/16 岁以上总人口100% =(经济活动人口或劳动力人口)/16 岁以上总人口100% 3.与保留工资的关系保留工资是指为了使一位劳动者愿意到市场上来工作,而不是待在家里所必须达到的最低工资水平。 这 种保留工资是一种工资的心理价位,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保留工资水平也存在差异。在劳动者个人 的保留工资水平和其他情况一定的前提下,市场工资率越高,则劳动者到市场上来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社会的劳动力参与率也就会越高。(三)周平均工作时间1.概念劳动者平均每周在劳动力市场上供给的工作小时总和;即一位劳动者在愿意到劳动力市场上来工作的情况下,平均每周愿意提供的工时总量2.取决的因素(1)劳动力需求方提出的具体要求,即企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有决定员工的周工作时间的权利 (2)劳动力供给方在选择方的自主权(3)企业的经营波动一级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 例题精讲真题2014 单选 2013 年某县总人口为 100 万人, 其中 16 岁以下人口为 20 万人, 就业人口 50 万人, 失业人 10 万人,则该县 2013 年的劳动力参与率为() 。A50B 60 C75D 80 答案:C解析 : 劳动力参与率主要是指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16 岁以上人口所占的 百分比;即(50+10)/(100-20)=75知识点 2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一)概念某一特定的工资水平或工资率下,一位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工作小时数量。(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工资率或工资水平 (三)劳动者可利用的时间划分 除了劳动者可利用的除正常睡眠以外所有时间分为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环球网校学员专用2课程咨询:-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四)影响个人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 1.工资率工资率上升对于个人劳动力供给决策会产生两方面的作用 (1)收入效应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工资率上升,要想获得原来的收入水平,就可以比原来工作时间少,则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 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工资率下降,要想获得原来的收入水平,需要工作比原来时间长,则个人劳动力供 给时间增加。(2)替代效应劳动者在工资率上升时减少对闲暇的消费,将更多时间用到工作上,这就是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替代效应。 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工资率上升,人们享受闲暇时间的成本提高,人们减少闲暇,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 增加。 若其他条件不变而工资率下降,人们享受闲暇时间的成本降低,人们增加闲暇,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 减少总的来说,工资上涨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是相反的。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变动工资率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替代替代收入上升减少增加减少增 加 下降增加减少增加减少2.非劳动收入指个人在不参加工作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的收人,如遗产及其他馈赠、 资本利息等; 一旦人有了非劳动收人,则倾向于少工作甚至不工作。因此,个人非劳动收人或财富总量越大,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动机越弱。3.个人偏好在非劳动收人或个人财富总量、 市场工资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两位相同技能的劳动者是否参加工作或愿意提供的工作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这两个人各自的不同偏好,偏好闲暇的人比偏好工作的人更不愿意增加劳动力供给; 个人偏好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每个人的性格、 爱好及受教育程度等,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整体 氛围、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二、个人及市场劳动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一)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环球网校学员专用3课程咨询:-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1.当工资率上升所带来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时,工资率上升,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呈现为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即图中 A-B 段(穷人效应) 2.当工资率上升所带来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时,工资率上升,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劳动力供 给曲线呈现由右下方向左上方的倾斜,即图中 B-C 段(富人效应) 3.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二)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描述的是市场工资率变化与劳动者个人的劳动力供给时间之间的关系,而市场劳 动力供给曲线显示的则是市场工资率的变化对于整个市场上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总劳动力供给状况的 变化。 (1)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该曲线的形状是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工资率提高,愿 意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会增加,工资率下降必然引起市场劳动力供给减少。(2)欠发达国家面临的是无限劳动力的情形或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企业面对的劳动力供给情况;该曲线的形状是平行与横轴的,呈水平状;工资率为 W0,可以在市场上得到任意数量劳动力供给;(3)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无弹性) :市场工资率变动对于劳动力供给数量完全没有影响。 原因: 某种类型的劳动力在短时间内非常稀缺,培养这种类型的劳动力又需要一段时间(劳动力供给存在环球网校学员专用4课程咨询:-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滞后性)已经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的社会面临的劳动力供给状况(三)劳动力供给弹性1.概念指劳动力供给数量随工资率(W)变动而发生变动的灵敏程度,一般用劳动工时变动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来显示。2.公式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 =(工时增加或减少绝对数量/初始工时)100%/(工资率上升或下降绝对数量/初始工资率)100%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符号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但通常情况下,工资率的上升必然会导致劳动力供给量 的增加,劳动力供给弹性为正数。3.劳动力供给弹性的类型形式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1富有弹性30%/20%1.51缺乏弹性20%/30%0.671单位弹性30%/30%1.00无弹性0/20%0无限弹性30%/0例题精讲真题2014 单选工资率的提高意味着劳动者享受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从而促使劳动者增加劳动 力供给时间,这种效应称为()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规模效应D产出效应答案B解析工资率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消费闲暇的机会成本,这种情况会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 费,转而增加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这种效应称为替代效应。真题2013 单选其他条件不变时,工资率上升的()效应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下降。A收入B替代C规模D产出环球网校学员专用5课程咨询:-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答案A解析工资率上升以后,劳动者实际上类似于获得了一种“非劳动收入”,而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所以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 会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多享受闲暇。真题2012 单选在一个以工作小时数为横轴,工资率为纵轴的坐标系中,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 形状为()A.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B.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直线 D.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答案D解析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故选择 D 选项。真题2014 单选某市制鞋的工人工资率为每小时 40 元,该市制鞋的工人的劳动力总供给人数为 2 万人,当工资率提高到每小时 50 元时,该市制鞋的工人的劳动力总供给人数上升到 3 万人,则该市制 鞋的工人的劳动力供给是() 。A缺乏弹性的B富有弹性的C单位弹性的D无弹性的答案B解析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工资率变动,该市制鞋的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30000-20000)20000100(50-40)40100=2。真题2017 多选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包括() A.人口规模B.人口构成C.劳动力参与率D.周平均工作时间E.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决定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决定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因素有:人口规模 与人口构成;劳动力参与率;周平均工作时间知识点 3家庭劳动力供给与周期性劳动力供给 一、家庭生产理论名称理论要点 家庭生产理论以家庭为单位来分析劳动力供给问题,一个家庭会把它生产出家庭生产理论把家庭的可分配时间分为:市场工作时间,家庭生产时间。 一个家庭所需要做出的选择就是多少时间用于市场工作,多少时间用于家庭 生产;家庭内部分工决策采用比较优势的原理。家庭生产涉及的问题:理论(1)家庭需要消费什么样的家庭物品。(2)家庭希望怎样来生产这些家庭物品;将家务劳动也看成是一种生产性 劳动,分为:时间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和商品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市场环球网校学员专用6课程咨询:-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工作和家庭生产时间比例。 (3)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分配各自在劳动力市场工作、家庭生产方面的时间。(二)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名称理论要点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家庭中主要收入获得者失去工作或工资被削减之后, (类似于收入效应)力队伍, 力图通过找到工作而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 (由于寻找工作的失业人数增加,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衰退中出现的, 一些本来可以寻找工作的劳动者由于在经 济 周(类似于替代效应)某种可行工资率水平下寻找工作比较悲观,因而停止期 中 的劳 动 力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 (由于失业人数减少, 导致失业率供给下降)下,劳动力队伍在经济衰退时萎缩,在经济复苏时则倾向于扩张。(三)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名称理论要点工资率增加;市场工作的偏好和态度发生了变化;家庭生产生活的生产率提高;出生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工作机会增加。生 命 周 期(1)老年退休年龄的决定因素:工资率和养老金中 的 劳 动(2) 部分老年人会选择逐渐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并且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力供给代效应。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下降也使得他们更倾向于享受闲暇。养老金福利的增加会导致退休时的收人大大提高,从而鼓励老年人更早退休,国家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在扩大,社会保障福利的实际上升速度快,私人养老金计划的普及和水平不断提高。例题精讲真题2017 单选导致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上升的因素不包括() A.女性的相对工资率上升B.家庭生产生活的生产率提高 C.出生率上升D.离婚率上升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发达国家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稳步上升 的总体趋势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受教育程度增加导致工资率增加;市场工作的偏好和态 度发生了变化;家庭生产生活的生产率提高;出生率下降;离婚率上升;工作机会增加。 真题2017 单选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和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都是在()中可能发生的促使劳动者 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因素A.经济周期B.生命周期环球网校学员专用7课程咨询:-学员专用 请勿外泄C.家庭D.企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在现实中无论是家庭的劳动力供给决策,还是劳动者个 人的劳动力供给决策,都有可能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具体影响因素有附加的劳动者效应,灰心丧气 的劳动者效应以及两种不同劳动力供给效应的共同作用结果真题2018 多选家庭生产理论认为() A.家庭可以用时间密集型和商品密集型两种方式生产家庭物品 B.家庭的可支配时间可以划分为市场工作时间和家庭生产时间两大类 C.家庭的直接效用的来源是整个家庭获得的总劳动收入 D.家庭需要决定消费有些家庭物品 E.家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是家庭成员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简单加总 答案ABD解析选项 C 错误,一个家庭会把它生产出来的家庭物品看成是效用的直接来源;选项 E 错误,家 庭的劳动力供给行为不是家庭成员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简单加总真题2013 多选关于家庭生产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劳动力供给决策的主体是家庭而不是单个的劳动者 B家庭生产理论将家庭物品视为家庭的直接效用来源 C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家庭会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来决定家庭成员的时间利用方式 D家庭生产理论认为一个家庭需要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是,家庭成员需要将多少时间用于市场工作, 多少时间用于家庭生产E家庭生产理论是一种劳动力需求理论 答案:ABCD解析:选项 E 错误,家庭生产理论不是从单个劳动者的角度来分析劳动力供给问题,属于劳动力 供给理论环球网校学员专用8课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