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高中历史 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课时36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学案(教师版).docx
课时36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主干知识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1.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战国国家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汉朝(1)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2)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入户籍后,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唐朝户籍三年一造宋朝户籍分主户和客户元朝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朝(1)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2)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清朝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特别提醒:明朝“黄册”库的意义(1)为明朝的统治和“黄册”制度的推行提供了保障。(2)对历代档案工作的进步进行了延续。(3)为后世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2.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基层组织: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乡里制度。(2)社会治理: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保甲制度。(3)两制合一:清朝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易错提醒:乡里制与保甲制的区别(1)乡、里是我国古代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区划和基本社会组织,乡里制度出现于秦汉,沿袭至明清,是宗法性和行政性的高度整合。(2)保甲制度则是一种社会基层民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社会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连坐。清朝时期的保甲制将具有户籍管理职能的乡里制与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二为一,通过乡约教化,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3.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概况形式内容储粮赈灾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优抚弱势群体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明初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宗族救助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出现慈善组织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2)综合认识材料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历史思考: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历史悠久;由民间发起;属于宗族慈善,由大家族主持;帮扶对象以族内成员为主;形式多样,帮扶内容广泛。二、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1)古希腊时期:基层治理依靠实行自治的村社进行,村社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2)西欧封建社会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其上层分子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近代背景: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a.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b.美国: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c.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其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表现: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社区提供各项服务,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5)20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易错提醒:西方社区与我国社区的不同点(1)西方社区从管理机构到具体运作突出社会性,即社会工作社会办,政府主要实施宏观管理,具体运作由民间组织来实施。(2)我国社区则强调各级政府和政府业务部门参与管理,方法是派代表参加。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率先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北欧及法国、加拿大等国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现代中国1951年2月,政务院发布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拓展延伸: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方面功能(1)政治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2)经济功能: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发展。(3)道德功能:体现合理责任、提升社会道德。热考主题一、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一、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1.概念:户籍制度指中国封建社会对全国人口进行管理,并据以征调赋税、劳役和征集兵员以及区分人户职业和等级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2.核心: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3.内容:登记制度;管理制度。4.特点:5.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调查并制定和执行一套严密户籍管理制度的国家。6.影响:(1)积极性: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的有力武器;便于充分合理地征发赋役,汲取社会资源为国家服务;有利于强化基层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2)局限性: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动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延伸: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1)地域性。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同时人身束缚导致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2)等级性。反映在户籍上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界限分明。(3)世袭性。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注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4)被赋予社会治安职能。在中国历史上,政府通过户口管理对人口活动进行控制和制约。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1.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1)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社会,因此乡村治理表现出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2)宗族内互助性非常强。由于宗族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安定相一致,因此宗族势力往往得到皇权的认可,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二为一。2.忠孝治理乡村:(1)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首要的特征是家国同构,家庭成了国家的缩影,国家成了家庭的放大。(2)家国意识反映在乡村政治文化中,就是忠孝治村,忠和孝作为两种重要的价值观,维系了乡村的政治秩序。3.乡绅有限自治:(1)政府在乡村选择的管理者,主要是有德行的长者、有名望的乡绅、有财产的地主等,这些人往往都读过书,在知识、智力和财富上占有优势,能够解释乡规民约,用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2)乡绅的身份是双重的,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他们要帮助国家做事;而作为乡村的代表,他们又要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拓展延伸: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及原因(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2)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素养提升(2021·湖南选择考·T17)(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从194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接管各大城市后,中国共产党废除了保甲制度。参照乡村经验,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种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城市“集中”的特点。不久,街政府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进一步探索城市基层管理模式。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规定在城市基层设立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民委员会,正式确立街居体制。通过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以上材料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9分)解题思维: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审读关键具体情况限定项“从194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求答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提示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步读材料·提信息抓关键信息转化信息信息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城市基层管理经验信息国民党战败,保甲制度废除信息市区街三级管理体制弊端多,不适应城市特点信息新中国成立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提供了政治前提信息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954年宪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具有法律保障信息颁布了专门的法律,居委会职能扩大信息实行社区式管理信息社区新兴组织兴起信息基层管理民主化程度提高,协商式民主逐渐发展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1)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积累了城市基层管理经验;国民党战败,保甲制度废除;市区街三级管理体制弊端多,不适应城市特点;新中国成立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提供了政治前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954年宪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具有法律保障。(6分)(2)变化:颁布了专门的法律,居委会职能扩大;实行社区式管理;社区新兴组织兴起;基层管理民主化程度提高,协商式民主逐渐发展。(9分)二、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拓展延伸:近代西方社区的特点(1)社区的事情由社区居民自己决定,建设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2)从社会救济入手;自上而下推行。(3)将社会福利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4)社区委员会是社区管理的核心机构。(5)社区委员为本社区内有一定的号召力、有一定的威望或具有某方面特长的人士。素养提升(2020·天津等级考·T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解题思维:明立意(1)主题是中国古代乡村自治(2)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简题干中国古代乡村基本自治的依据排干扰定选项B真题体验角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2018·全国卷·T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宋代“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即可得出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是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等;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政治上主要从维护统治和社会安定等方面分析,经济上主要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分析,思想文化上主要从促进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传播方面分析。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新题预测1.西晋末年,北方战乱,大量北民南迁,他们在南方被称为侨人。东晋政府在侨人聚居地按其原籍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侨州、侨郡、侨县,登记户口、进行管理,任命侨人大族为长官。侨州郡县的设置()A.妨碍了南方的开发B.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推动门阀政治的发展D.促进北方的民族交融解析:选B。侨州郡县的设置有利于安置移民,有效管理移民,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B正确;大量人口迁入南方有利于南方的开发,故A错误;材料与门阀政治无关,故C错误;侨州郡县设置于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无关,故D错误。2.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对材料信息认识正确的是()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的权力纷争B.确立了古代社会保障体系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社会秩序D.阻碍了封建农耕经济发展解析:选C。根据材料“义庄、义田、义塾等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可知,族田义庄兼有社会保障和慈善双重性质,这有利于维护宗族的稳定,进而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政府统治,故C正确;材料只体现宗族内部的经济救助,与宗族内部的权力纷争无关,故A错误;族田义庄只是针对同一宗族内的族人进行帮助,并非社会保障体系,故B错误;族田义庄有利于封建农耕经济发展,故D错误。3.社区是以一定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社区组织开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的确立B.工业革命导致社会问题丛生C.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增加D.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欧洲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丛生,欧洲各国不得不探索社会救济的新方法,以缓和社会矛盾,社区组织开始形成,B正确;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的确立并非欧洲各国社区组织形成的主要原因,排除A;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增加是欧洲社区组织发展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并非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纷纷组织社区组织的主要原因,排除D。4.在古代中国,农村基层管理起初是“宗族制,缘于礼,重血缘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正)变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撤换村委会成员”。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农村基层管理制度变化的特点是()A.保证基层社会管理稳定B.建立在小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C.保证政府对人民的控制D.由血缘“自治”转向直接民主解析:选D。古代中国的农村基层强调血缘关系,现在我国实行基层民主,这种转变的特点是由血缘“自治”转向直接民主,D正确;古代的基层治理并不能保证基层社会稳定,排除A;现在的基层民主并非建立在小农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排除B;实施基层民主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排除C。第 19 页 共 19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