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时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1.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改革,“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赋税征收标准变革的主要因素是()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C社会形势的变化D弥补财政的亏空2.汉末学者徐干在其文章中论中写道:“庶功兴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数(户籍)周,民数周为国之本”。这说明,他已经认识到()A国家治理应当注重轻徭薄赋与民休息B户口统计是国家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C赋役公平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性因素D统治阶层应当重振重农的治国理念3.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记载:凡是没户籍而占有田宅或附会他人之名而占有田宅者,皆罚以卒戍边二年,并没入田宅归县官。对于冒名占有田宅者,在政府发现以前而自首的,免除其罪并把冒名占有的田宅赐予他。汉代这一规定()A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B有利于国家的赋役征发C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4.下表为汉代更赋表。据此可知,汉代的以钱代役()更赋类别服役内容代役价“更卒”23至50岁的男丁到本郡服兵役一年可纳钱200文,由政府雇人代役“正卒”23至50岁的男丁在郡县或京师服徭役一个月每月200文“戌卒”23至50岁的男丁一生必须去边境屯戌一年可以纳2 400文代役“戌边”男子每年须戌边三日可纳钱300文代役A加强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C有利于当时自耕农经济的发展D减少了官员的腐败和土地兼并5.元朝起初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泉州、庆元、广州三处。还制定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对外国商船载货进口,依例抽分,返航时由市舶司发给公验、公凭。这表明元朝()A.加强对外贸易管理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中外贸易往来频繁D.商业经济空前繁荣6.明嘉靖年间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按亩征银;清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征地丁银。这些改革()A.加速了新经济因素萌芽 B.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C.加剧明清后期政局混乱 D.减轻了民众赋役负担7.明代规定户部官吏不用赣、浙、苏、松(江)人,清代户部司官也不用苏、松、常、杭、嘉、湖人。据下面的图片史料推断,明清两代如此限制的用意是()A.保证赋税的正常征收B.警惕地方的经济渗透C.确保地方秩序的稳定D.加强对南方民族的监管8.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A.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9.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扬扬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A.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B.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C.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D.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10.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贸易章程规定,瑞典、挪威等国各口岸领事馆所用度量衡均以粤海关定式为标准。咸丰八年(1858年)通商条约规定,海关度量衡以英国和法国两种定式为标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的海关自主权遭到破坏B.西方逐步取得国际贸易主导权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侵略要求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时间政策内涵西周井田制由氏族社会土地公有制演变而来,公田由村社成员共同耕种,收获归国家,私田的使用权归村社成员。北魏均田制将国家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使用,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宋代“不抑兼并”法律保障土地自由买卖,鼓励民众垦荒作为私产。明代鱼鳞图册州县详细记录土地面积、土质、田主、税则高低。20世纪初“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将来地价上涨,现价归地主,上涨部分归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合作化以合作社将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土地归合作社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将经营权分给农民个体使用,允许农民有一定的分配自主权。根据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等整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关联信息,就它们的内在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C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重在征收人丁税,而唐代则侧重征收田税,导致征税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形势的变化,C项正确;改革者的愿望是主观因素,不是赋税征收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从商鞅变法到唐朝中期,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弥补财政亏空是目的而非原因,排除D项。2.C材料“事役均在民数(户籍)周,民数周为国之本”说明作者认识到赋税公平对于维护国家统治的重要性,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3.B根据材料可知,汉代鼓励百姓如实申报户口和田宅,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赋税和徭役的征发,故B项正确;“罚以卒戍边二年,并没入田宅归县官”的做法,不能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商业的抑制,故排除C项;材料中汉代立户的规定针对的是已占有田宅者,并非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故排除D项。4.C从材料信息看,汉代采取了以钱代役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以钱代役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A项;当时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没有改变,排除B项;以钱代役不会抑制腐败和土地兼并,排除D项。5.A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元朝在南方沿海增设、合并市舶司,制定市舶法则,明确市舶司的职责范围和程序等,表明元朝加强了对外贸易管理,A正确;元代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错误;“中外贸易往来频繁”与材料主旨不符,C错误;“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6.A材料中明清的税制改革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减轻,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A正确;B、C、D说法错误。7.A明清时期,苏州、松江等东南各地作为政府的主要赋税来源,户部官吏不用苏州、松江等当地人的规定,是为了避开职务贪污等嫌隙,保证国家赋税的正常征收,故选A;对户部官吏的个别限制,并不能防止其他地方的经济渗透,排除B;户部官吏不用的只是苏州、松江等当地的人,不能确保其他地方的统治秩序,排除C;题干没有反映南方民族的信息,排除D。8.D由材料“户部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可知,晚清时期地方财政为地方官僚把持,中央难以调度地方财政资金,说明中央政府权威下降,故选D;材料不能反映盐税是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排除A;“异常尖锐”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洋务运动资金匮乏问题,排除C。9.C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提高中国关税收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的说法与材料中官员对南京条约签订后扬扬得意的态度相矛盾,故B项错误;由材料“他们扬扬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可知清政府官员对丧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认识不足,说明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故C项正确;协定关税给中国带来巨大危害,故D项错误。10.A海关度量衡以英国和法国两种定式为标准,破坏了中国的海关自主权,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西方逐步取得国际贸易主导权,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帝国主义阶段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材料仍处于商品输出阶段,故D项错误。11.示例1论题:防范严重贫富分化是近现代土地政策的重要特征。论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思想,是为避免出现在西方日益明显化的贫富分化现象,他主张在保留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由国家参与土地收益的分配,从而避免社会革命。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实质上培育了大批的小农,但由于农民阶级的特性,中国很快再次出现土地兼并,进而造成贫富分化。1953年起,中国以合作社的形式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转变为集体所有,消除了土地兼并的前提,从而有利于贫富分化问题的解决。综上,在中国这样的农业与人口大国,土地政策需要考量现实经济状况和民众需求,避免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也符合社会治理发展的潮流。示例2论题:古代“抑制兼并”与“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均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论述:北魏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大批土地荒芜,同时由于豪强控制、隐匿了大量人口,政府的财政收入受到严重限制。北魏颁布“均田令”,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使用,要求他们为国家提供赋役。到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市场观念相对较为普及,而宋代人地矛盾又比较突出,前代的均田制早已瓦解,再加上宋代统治者对官僚士大夫较为温和,在这一时期不可能恢复“均田令”之类的限制土地交易的措施。于是宋代统治者顺应本时期的“国情”,提出“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综上,“抑制兼并”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都是与特定时期的国情相吻合的,政府政策不能抱残守缺,必须与时俱进,同时必须从社会治理的实效性来评价政策,而不是对它进行简单的道德判断。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