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检测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资源ID:30269078
资源大小:190.4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检测作业--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2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A完善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 D弥合君相矛盾3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能免”。类似现象在明代多次出现,这在本质中反映了当时中国()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军机处效率低下C宦官易于听从皇帝的命令D八股取士使官吏无能4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A控制军队 B强化皇权C钳制思想 D改革科举5下面是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图可知,明朝 ()A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B宦官专权问题突出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6国家邮政局曾发行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三枚: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其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A历史悠久 B和平交往C航海创举 D技术先进7“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8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岭关的一张照片。铁岭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匾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岳飞抗金 B郑和下西洋C戚继光抗倭 D文天祥抗元9据明代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载:“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毕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这表明朝贡贸易()A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B削弱了明朝政府的实力C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繁荣D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10有学者说,“郑和所率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料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可以增加宫廷生活之色彩,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这可以反映出明朝()A已经废除“海禁”政策 B传统手工业呈衰落之势C郑和远洋的政治性特征 D失去世界经济领先地位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朝,内阁阁臣的选拔方式大致有两种:特简和廷推。特简是指由皇帝直接以圣旨的方式任命阁臣,而不通过吏部。这种方式大致又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由皇帝本人亲自选拔出阁臣;二是皇帝采纳大臣们的荐举,或由中官们的援引而任命;再有一种形式是由现任阁臣们推举若干名人选,再由皇帝点用。万历以前,阁臣的选任大多是通过特简。而万历以后,则多是廷推。廷推是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共同推举,推举出的往往是一些威望素著的大臣。明代的廷推大典形式很严格,大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和言官们,所以,廷推能够采纳众议,较为公正。特简和廷推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在皇帝手中,因而皇帝的喜欢与否是能否入阁的决定因素。摘编自冯宪军明代内阁阁臣的选任材料二 明朝内阁相当于一个秘书处,这在法理上来说内阁是没有宰相之名,由此也就没有宰相之责,可又确有宰相之权。内阁行使相权缺乏律法依据,所以外廷同内阁之间会出现一些权力上的纷争,在责任上也会相互推脱。明朝的内阁,受到皇权和宦官势力的牵制,当年张居正任首辅,仍须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结好才能执掌大权。明朝内阁其本意是想要分担皇帝的政务压力,但是后来却因为内阁权力划分和律法等问题,使得内阁是一种不健全的存在,在皇权的压制下,内阁被夹在了皇权和外任官员之间,极其容易受到君主意志的影响。摘编自陶佳城浅谈明朝内阁制度的优缺点(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内阁阁臣选拔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BA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排除;内阁取代六部与史实不符合,这二者不存在政治隶属关系,六部直接受皇帝统领。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合,材料中所说的首辅权力来源于皇帝,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不断加强。2.B据材料可知,该图主要涉及中央官制改革,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A项错误;提高行政效率只是表面现象,故C项错误;宰相制度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已废止,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均不涉及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3.A据题干“明代受到皇帝信任的宦官汪直权倾朝野,自京师及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能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都由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故选A项。4.B明朝初期,明太祖担心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以“胡惟庸案”为理由废丞相,主要是为了强化皇权,加强统治,故选B项。5.A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内阁首辅和司礼监大太监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力制衡,说明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存在制约因素,故A项正确;示意图反映的是内阁与司礼监之间的政治关系,不是宦官专权问题,排除B项;示意图反映的是这一体制维护明朝统治,不是体现其弊端,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能限制皇权,并且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6.C从“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中可以分析出,发行邮票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的创举,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能准确反映邮票主旨,故排除。7.A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明朝的国威,不是赚取经济利益,故不可能利润丰厚,故选A项。8.C根据“1557年”“御寇安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戚继光抗倭,故选C项。9.C根据材料“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羡裕矣”表明永乐年间大规模的朝贡贸易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繁荣,选项C正确;根据材料“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可见朝贡贸易对于部分贫民有一定好处,选项A排除;“国用亦羡裕”可见朝贡贸易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选项B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外文化交流,选项D排除。10.C“郑和所率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料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可以增加宫廷生活之色彩,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体现了郑和远洋的政治性特征,故C正确;海禁政策是指禁止中国商人出国经商,而材料中的出海行为是官方的,与海禁政策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传统手工业衰落,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明朝经济在世界的地位,排除D。11.(1)特点:皇帝主导,专制色彩浓厚;方式多样;形式趋于严格;具有一定的公正性。(2)问题:内阁的地位和权力缺乏法律保障;内阁与外廷之间存在权力之争和责任推诿;易导致结党营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