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随堂作业--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资源ID:30269253
资源大小:45.2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随堂作业--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1“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该文中“人”的航程的起点与终点是()A欧洲非洲B欧洲亚洲C亚洲美洲D非洲美洲2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至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了当时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指哥伦布的航行()A导致了当地部落之间的频繁战争B加剧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C导致了西方人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戮D将印第安人掠卖到非洲为奴3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国际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跨洲移民浪潮,约5000万欧洲人到海外其他国家或地区寻求发展,而印度、中国、日本、非洲等地也有数量可观的人前往美洲大陆、加勒比海等地区,成为契约劳工。促成这种超大规模移民浪潮的因素主要有()奴隶贸易的盛行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欧美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ABCD418201850年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1823年,英国议会通过相关司法条例,规定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英国被迫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变换统治方式。这说明英国对澳大利亚的统治()A顺应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的变化B削弱了当地地主资产阶级对议会的控制C根据澳大利亚的实际主动进行调整D遏止了自由移民大批涌入澳大利亚5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下列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A美洲的人口结构被改变出现了新的族群B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C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D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6阅读欧洲移民表,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美国18211932年3 420万俄国亚洲地区18001939年1 200万阿根廷18561932年640万加拿大18211932年520万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7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工人的作战英勇 B法国缺乏作战的兵力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 D华工对协约国贡献大8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 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9.16世纪初,第一批非洲奴隶被运送到美洲,奴隶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奴隶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奴隶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0.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等。这一现象的出现()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始终保持着较大规模,起了缓解地方饥饿危险的安全阀作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迁入,1700年,万人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7个,1750年,增加到了20个,由于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居住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形成了一个个贫民窟。物价上涨,许多人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贫困境地,为了生存常常被迫组成各种帮派,从事偷窃和抢劫活动,对社会公共治安和政府的统治造成严重威胁。摘编自江立华论转型期英国人口迁移模式的变化材料二 欧洲移民运动,既有美国的“拉力”作用,又有欧洲的“推力”影响。由于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欧洲开始发生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欧洲各国意识到人口外流可以减轻国内人口过剩的负担,因而逐渐取消了限制移民的法令和措施。从18世纪末开始,美国的工业革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急需大量熟练技工和廉价劳动力。此外,美国的西进运动,更为移民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19世纪上半期,不少人为逃避欧洲国家的政治和宗教迫害,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摘编自陆月娟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1)根据材料一,说明16至18世纪人口大规模流动对英国社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拉力”和“推力”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欧洲移民迁徙运动产生的背景。1D由材料信息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黑人被贩卖的情况,殖民者把黑人从非洲贩卖到美洲作奴隶,故该文中“人”的航程的起点与终点分别是非洲和美洲,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开辟美洲航路后,随之而来的是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进行殖民掠夺、屠杀和奴役,因此C项正确。A项只是殖民侵略的一种,表述片面;B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说法错误,是非洲的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为奴。3 B结合材料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国际上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跨洲移民浪潮,而19世纪初期,英法等国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排除,两次工业革命使欧美工业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欧美殖民国家对外侵略加剧,促使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交通工具的不断革新,方便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大规模的移民,正确,由此可知B项正确。4 A“流放到澳大利亚的犯人为10万人左右,而自由移民高达20万人以上”反映了澳大利亚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自由移民数量超过了流放犯人的数量,进而出现了阶级差别,为此英国政府改变了对澳大利亚的统治方式,故A项正确。“新南威尔士和范迪门地区分别建立起57人的立法会议”此后又被迫进行一次次改革,这间接表明当地地主资产阶级控制议会的力量日益膨胀,排除B项。C项错在“主动”,题干中所提及的“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是被动的。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5.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并且出现新的族群,故A项符合题意;玉米原产地是美洲,B项不符合题意;由于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于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卖为奴隶,C项不符合题意;欧洲人将天花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故D项不符合题意。6.D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人口的流动既促进了世界整体化,同时也是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故D项正确。7.D根据题干可知,法国将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甚至称赞他们“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华工对协约国的贡献非常大,故选D项。8.C由题干可知,清政府注重维护华工的各种权益,这是近代维权意识的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1866年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国际地位因战败而明显下降,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天朝上国的尊严,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华工权益,而不是大力提倡华工出国,故D项错误。9.B依据题干材料“19世纪中后期”可知,此时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停止奴隶贸易,故B项正确。10.A根据材料“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等”可知欧洲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故选A项。11.(1)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生计压力(缓解了农村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紧张关系);促进了农村经济变革;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2)“拉力”: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交通工具的进步;西进运动的影响。“推力”:劳动力过剩(人口压力);移民政策的改变;政治和宗教迫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