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时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做出决定性贡献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贡献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2下图为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晚期丝织墨书“张掖都尉棨信”。“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都尉”为汉朝官名,“棨信”为古代传信的一种符证。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汉朝疆域西至陇西地区汉朝用丝绸作为书写材料汉朝丝绸之路存在军事保障汉朝公文用隶书书写ABCD3不同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线路有所不同。下图反映的是哪一个朝代的路线()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4根据国外陶瓷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也门等地,非洲的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甚至远到津巴布韦都有不等数量出土,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发现最多。考古发现能够证明()A宋代的瓷器制造技术高超B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C亚、非各地人民喜爱宋瓷D日本、菲律宾已开始仿制5.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运用不同史观,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B.近代化史观下中国社会日益进步C.整体史观下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6.外来农作物传入古代中国有三次高潮,其中前两次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多带“胡”字,如“胡麻”“胡萝卜”,第三次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则多带“番”字,如“番茄”“番薯”。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对外贸易对象的变化B.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C.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7.高僧鉴真(688-763年)是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和日本豆制品业、制糖业的祖师。他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日本,带去了大量书籍、食物原料、器具,还有懂医学、艺术的随行弟子及各种工匠,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有“文化之父”的美誉。鉴真东渡( )A.推动日本社会转型B.开辟了中日新商道C.传播了中华文化D.扩大了唐朝的疆域8.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B.丝绸之路的产生主要体现古代中国的棉纺织业成就C.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丝路商贸繁荣D.汉朝的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9.在古代,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也是广泛种植。从社会史观方面看,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 )A.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B.使中国社会日益进步,逐步走向近代化C.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体现了不同文明间的激烈碰撞10.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对抗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信众的汇集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比如,佛教源自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在东南亚得到传承。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状况。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C材料指出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已经开通,这一部分交通体系,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范围,C项正确;材料指出张骞通西域之前丝绸之路西段实际上已经开通,不是在强调张骞的贡献,也没有指出开辟丝绸之路的必然性,A、B两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D项错误。2 C题干“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镇”只表明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不能说明汉朝的疆域范围到达陇西地区,故错误;材料“丝织墨书”“棨信为古代传信的一种符证”说明汉朝用丝绸作为书写的材料,故正确;都尉为武官,西汉在张掖设都尉,说明丝绸之路存在军事保障,故正确;根据题干中的图片可知该字体是篆书而不是隶书,故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3 B据材料可得从长安出发,大体上有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西汉时期,中国仅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并未开辟通往波斯湾的海路,故A项错误;唐代的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且开辟了通往波斯湾的海上丝绸之路,故B项正确;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但陆上丝绸之路已衰落,故C项错误;元代时期,同中国贸易的国家和地区得以扩大,海陆丝绸之路比图中的路线更广,故D项错误。4 B据考古发现,宋代瓷器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等地都有出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宋代瓷器的远销范围,即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故B项正确。瓷器的销售范围不能说明瓷器的制造水平,故A项错误;亚、非各地人民喜爱宋瓷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日本、菲律宾已开始仿制中国瓷器,故D项错误。5.A材料信息“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等反映了社会史观视角下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A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6.A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大致上前两次“高潮”分别出现在汉、唐,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第三次则出现在明清时期,主要通过西方开辟的新航路。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对外贸易对象的变化是导致这一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B项出现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C项不合题干主旨,排除;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东西方贸易的正常发展,排除D项。7.C由材料可知,鉴真东渡传佛法,同时也促进中国的医术、手工业技术、艺术等科技文化成果对外传播,传播了中华文化,C项正确。题干无法体现日本社会转型,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了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未体现开辟新商道,排除B项;鉴真东渡属于对外和平友好交往,唐朝疆域没有因此而扩大,排除D项。8.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A项正确。丝绸之路主要运输的货物不是棉纺织品,B项错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C项错误;汉朝时期丝绸之路主要输送丝绸,称为“丝路”,D项错误。9.A“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也是广泛种植”,说明丝绸之路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A正确;B中近代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从社会史观方面看”的题目要求不符,排除;D中激烈碰撞说法错误,排除。10.C依据材料“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对抗匈奴的侵扰”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因此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对商路贸易的重视和管理,不是攫取西域的经济利益,也不是抑商政策的体现,A、B错误;D错误,汉代并未将西域纳入郡国体制。11.示例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之路。阐述: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逐渐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中国的丝绸、瓷器等远销中亚、北非、欧洲,中亚和欧洲的商品和物种也传到中国,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中国的四大发明、各种生产技术等外传,佛教、伊斯兰教等也传播到中国,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并日益本土化。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交融发展的载体。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可提出论题: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交融之路。阐述根据材料“沿着古丝绸之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可知汉朝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丰富了各自的社会生活。根据材料“沿着古丝绸之路,佛教、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由此传向世界。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可知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流和交融。最后总结升华,说明丝绸之路成为中外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文明交融发展的载体。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