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实战训练)--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一轮复习.docx
-
资源ID:30270144
资源大小:527.4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实战训练)--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一轮复习.docx
【配套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 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实战训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基础练】1.下图所示为发现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塟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A.丝绸之路助推不同文化交流B.中国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C.西域的饮食习俗传入中原地区D.西域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2.“置”是汉代邮驿系统的一个行政单位跟“亭”“邮”“驿”类似。下图为汉代敦煌邮驿系统示意图。这可以佐证此时期( )A.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B.与西域地区交流频繁C.对西域地区直接管辖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3.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输入商品则以香料、珠宝等为主。广州、泉州、明州等贸易港口非常繁荣,外贸税收成为政府国库的重要财源。这反映了( )A.海上丝绸之路刚刚开辟的情形B.隋唐王朝对外开放的成就辉煌C.宋元王朝重视海外贸易的结果D.郑和下西洋后外贸事业的发展4.婆罗门曲,原为印度舞曲,沿丝绸之路传入唐朝,经凉州(今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为“霓裳羽衣曲”,风靡一时。这反映了( )A.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D.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5.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可划分为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如下图)。据此可知( )A.“价格革命”导致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区C.英国、荷兰、法国逐渐成为贸易半边缘区D.不同贸易区域划分体现国际分工的差异6.下表表明,20世纪初(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表英国德国美国法国俄国1870年22%13%8%10%1913年15%13%11%8%4%A.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仍然落后于英国B.英、法两国对外贸易额大幅度下降C.德国统一促使其取得对外贸易优势D.第二次工业革命削弱英国贸易优势7.在荷兰画家维米尔16321675窗前读信的少女画作中(如下图),有一条颇具东方风情的毛毯和一个中国风格的瓷碗。从中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 )A.印象派画风盛行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发展C.中国瓷器进入西方寻常百姓家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8.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巴黎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C.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D.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 郭物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新现象(见下图)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交通网络”的名称及汉朝为其“提供军事保护”的机构。根据材料一,概括“交通网络”形成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位与图一现象有关的航海家。写出图二反映出的历史事件。结合图一、图二,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重要贸易通道,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这一主题,同学们展开了一次跨区域的交流。下表给出了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组别材料结论粤东组材料1 自曰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缗而往。班固汉书·地理志材料2 柘林、黄冈、南澳、樟林、东里、达濠、海门、神泉等处皆为出洋之口,巨舶往来海上,运载土货至广州及闽浙,或远达南洋、日本,转贩外货输入。饶宗颐潮州志结论1:汉代已经开通海上丝绸之路。结论2:潮州地区港口众多,贸易范围广,产品远销海外。珠三角组材料3 南越王墓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昧(又称赵胡)的陵墓。墓葬中尤其珍贵的是来自波斯的银盒、非洲大象牙、漆盒、熏炉和深蓝色玻璃片。这些文物证明南越国早期或更早时期广州已与波斯和非洲东岸有海上贸易。材料4 依历史阶段统计,广东先秦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有4处、秦汉13处、六朝5处、隋唐五代43处、宋元72处、明代110处、清代188处。张晓斌、郑君雷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的类型及其文化遗产价值结论3:广州已经成为当时中外贸易的中心。结论4:史迹的数量代表历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程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两个结论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同学们所使用的史料哪些属于第一手史料?(2)本次研究交流的主题是“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提升练】11.考古学家在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俑的形象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这表明当时( )A.东亚风俗深受西方文化影响B.中西交流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C.丝绸之路已延伸到朝鲜半岛D.中国与东罗马建立了外交关系12.为了打破波斯人对传统丝绸之路的贸易垄断,西突厥决定将生丝直接销售给西方的拜占庭人。由于波斯的贸易垄断,拜占庭人也经常苦于丝绸等东方物资高昂的价格。双方遂互派使团,建立联盟关系,开辟了新的贸易通道。据此可知( )A.商贸竞争拓展了丝绸之路的支线B.商业危机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拜占庭人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西突厥人揭开了世界交流的序幕13.17世纪,在荷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19世纪末,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建立( )A.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然结果14.英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在书中曾写道:在某些情况下,生活中很少有比把时间用在名为下午茶的仪式上更令人惬意的事了。结合下图,你认为英国下午茶( )A.是英国上流社会时髦的一种社交形式B.是达官贵族炫耀财富身份的一种方式C.是英国工薪阶层补充能量的重要途径D.是高档酒店举行大型舞会的伴生现象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二 如图:汉朝丝绸之路示意图材料三 人类文明的交流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1)世界古代史上多次出现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促进了这一地区文明的交流,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各举出文明交流的一个实例。(2)据材料二,指出“丝绸之路”路线上的A的城市名称、F的国家名称,并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3)公元1500年前后,使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遭遇”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4)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中的“冲击”指的是什么?我们应如何评价?(5)综上,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2.答案:B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这主要得益于宋元王朝对海外贸易的重视,C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海外贸易已经非常繁荣,因此不应该是海上丝绸之路刚刚开辟的情形,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而非隋唐时期的对外开放,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时期,与材料反映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4.答案:D解析:婆罗门曲流传入中国属于中外文化交融,而杨敬述的改制、加工以及唐玄宗的润色、更名则带有创新的色彩,因此体现了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项;材料叙述的是一首印度舞曲在中国的流传,属于文化交融,并未体现民族交融,排除A项;三教合一指的是隋朝儒学家提出的“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部分构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心区从边缘区获得原料,向半边缘区、边缘区销售工业品,这体现了国际分工的差异,故D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促使西北欧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A项错误;殖民扩张导致美洲沦为贸易边缘区,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法国成为贸易中心区,C项错误。6.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材料数据表明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下降,原因在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落后于美、德两国,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英、法两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下降,不能说明对外贸易额的下降,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在世界贸易中英国仍占据优势地位,故C项错误。7.答案:B解析: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印象派画风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期,这与给定的时间点明显不相符,A错误;根据材料“有一条颇具东方风情的毛毯和一个中国风格的瓷碗”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亚欧间及全球贸易发展,B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东西方之间尚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海上贸易,此时中国的瓷器在西方依旧属于较为珍贵的物品,C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只是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其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D错误。8.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主要是因为上海紧随世界潮流,体现了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D正确。题干体现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没有体现巴黎已成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排除A。题干体现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没有体现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排除B。题干信息没有体现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排除C。9.答案:(1)交通网络:丝绸之路。(2)机构:西域都护。因素:贸易(或对中国丝绸)的需求;对外交往的需求;政府的支持;沿线国家的促进。(2)航海家:哥伦布(或麦哲伦)。事件:三角贸易。影响:促进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或世界各大洲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为西欧的殖民掠夺打通了道路(或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10.答案:(1)结论1、2。一手史料:汉书、南越王墓的墓葬出土文物。(2)认识:发展概况:汉代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隋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兴衰原因。兴盛原因:国内商品经济繁荣;手工业品技艺高超,畅销海内外;北方战乱,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经济中心不断南移;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衰落原因:明清政府长时间的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种类和规模;近代中国遭受西方侵略,中国海权的丧失,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新航路开辟,新的贸易路线的建立。影响:促进了亚、非、欧国家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现今“一带一路”的历史依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中的“合浦船行可五月”“汉书”等可知,汉代已经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结论1正确;根据“潮州志”“等处皆为出洋之口”“远达南洋、日本”可得出结论2。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的史料知识作答。第(2)问,“认识”可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概况、兴衰原因、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阐述,要求至少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谈。11.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俑的发现证明了唐代丝绸之路已经延伸到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朝鲜半岛。这或许也说明了当时的陆上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以长安为起点、直接向西延伸,而是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向辐射的一个交通网络;海上丝绸之路也并不仅仅是从中国向西、与西方国家往来的交通道路,还应包括从中国向东、与朝:鲜半岛往来的交通道路。故C正确。A项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B项“主要依赖于海上交通”说法片面,故排除。D项题干不能体现,故排除。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突厥人和拜占庭人为了突破波斯人对传统丝绸之路的贸易垄断而联手开辟新的贸易通道,拓展了丝绸之路的支线,A项符合题意;两次工业革命导致世界市场形成,故B项错误;“保证了”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西突厥的做法有利于丝绸之路的新发展,但是“揭开”“序幕”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合,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发展的推动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以及美国的垄断组织,均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组织,均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是欧洲早期殖民扩张阶段的产物,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垄断组织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产物,因此A、B项不是二者的共同点,排除。题干中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和垄断组织,均与国家干预经济无关,D项错误。14.答案:A解析:从题干中的“生活中很少有比把时间用在名为下午茶的仪式上更令人惬意的事了”可得出,英国的下午茶仪式是为了惬意地度过下午的某段时光,从图中可看出两位贵妇人在优雅地喝着下午茶,由此可知当时的下午茶是英国上流社会时髦的一种社交形式,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下午茶是一种社交形式,没有体现炫耀财富身份的意图,故B项错误;图中两位不是工薪阶层,故C项错误;从题于材料及图片中无法看出是否是在高档酒店举行大型舞会,故D项错误。15.答案:(1)经济:西亚的农耕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文化:西亚的神话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西亚的腓尼基文字,传到埃及,印度,希腊等地。(2)路线:A长安F罗马帝国。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两大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影响。(3)标志性事件:新航路的开辟(答出“哥伦布发现美洲”等亦可)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开始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评价:一方面,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殖民扩张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的社会进步。(5)文明交流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方式;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应尊重文明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用宽容的心态尊重人类社会的不同文明;文明交流应以和平方式进行等。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