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docx
本文为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操作20××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中的化学比学校的化学要难许多,有些同学学校化学很好,但等到了高中,化学成果直线下降,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_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盼望能够关心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 一、化学试验平安 1、(1)做有毒气体的试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留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汲取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试验时应留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试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洁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试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洁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快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 分别和提纯的(方法),分别的物质,应留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别,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别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别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渐渐流出,准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消失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别NaCl和KNO3混合物 最适合高考同学的书,淘宝搜寻高考蝶变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留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需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试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依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留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需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看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快速学好化学的诀窍 (一)观 观即观看。闻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试验室的墙壁上写着六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看、观看、观看!瓦特由于敏锐的观看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而受到有益的启发后,创造了蒸汽机,这些都说明白观看的重要性。我们在化学试验中,培育自己良好的观看习惯和科学的观看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去观看试验呢?首先应留意克服把观看停留在奇怪好玩的爱好中,要明确观看什么、为什么观看,在老师指导下有方案、有目的地去观看试验现象。观看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挨次进行,详细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最终对观看到的各种现象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推断、综合、概括,得出科学结论,形成精确的概念,达到理解、把握学问的目的。例如绪言部分的第四个试验,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观看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看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渐渐变黑,试管壁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黑,试管壁有水滴生成,澄清石灰水全部浑浊。经分析得知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生成了新物质黑色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最终与前面三个试验现象比较、概括出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动 动即乐观动手试验。这也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同学们必需形成的一种力量。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验,亲自动手试验不仅能培育自己的动手力量,而且能加深我们对学问的熟悉、理解和巩固,成倍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试验室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动手试验比只凭看老师做和自己硬记要把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们要在老师的支配下乐观动手试验,努力达到各次试验的目的。 (三)记 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由于:(l)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娴熟把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需记忆;(2)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需记忆才能把握它们的规律。怎样去记呢?本人认为:(1)要因材施记,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概念、定律、性质等要仔细听老师讲,认真观看老师演示试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元素符号、化合价和一些物质俗名及某些特性则要进行机械记忆(死记硬背);(2)不断查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四)思 思指勤于动脑,即多分析、思索。要擅长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别想到规律,上课要动口、动手,主要是动脑,想为什么想怎么办?遇到疑难,不行知难而退,要深钻细研,直到豁然开朗;对似是而非的问题,不行朦胧而过,应深化思索,弄个水落石出。多想、深想、独立想,就是会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了。 (五)练 练即保证做肯定的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题,它是应用所学学问的一种书面形式,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更好地巩固学问、把握学问,并能检验出自己学习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果。 化学是一门记忆加试验的科学”,这或许不太符合一些同学的思维习惯。特殊是我们许多同学在学校化学学得还算可以的状况下,是觉着没有花多少时间去记忆的。其实不然,说句武断一点的话,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主要是由于把握了化学的记忆方法,高效而又轻松地记忆化学学问。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学问,应当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留意学习化学中讨论问题的方法,把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把握学问更重要。由于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力量。 学好高中化学的技巧是什么 1.注意(课前预习) 既然高中化学学科内容较难那么课前预习所学新学问就很有必要,这是学习化学的初级阶段,是保证听课质量的前提。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要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将老师下节课所讲的内容熟识一遍,明确所学学问的主要任务。 在预习过程中将自己不懂的学问点以及疑问用笔做记号,这样就可以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听讲自己所不会的问题,同时要与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结合,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以旧带新,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预习,更有利于对新学问的学习。 2.加强学问点的记忆 化学是一门很紧密规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同时化学由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我们生活中使用的许多东西都有化学的功劳。因此同学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对化学的学问点进行记忆和理解,化学学问比较琐碎,每种物质的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化学性质以及物理性质,每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又有不同的化学反应现象。 把握这些学问对化学的学习有很大关心,许多的化学推断题都是需要同学依据题干对物质的描述或者物质之间反应的现象来确定是那种物质,从而将题解答,可见记忆对于化学的学习室很重要的,比如:Cl2、NO2、Na等物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都要记忆。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