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doc
.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简介课程教学方案及大纲(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代码:590.060.1课程名称(中文):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简介课程名称(英文):THE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课程性质:选修预修课程:无修读对象:本科、专科任课教师:董传英办公地点:学院楼A楼415室答疑时间:周五下午联系电话:67703794E-mail地址:dongchuanying44hotmail.com参考教材: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阅读书目:西方哲学史(罗素)、悲剧的诞生(尼采)、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存在与虚无(萨特)。主要内容:十九世纪到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从十九世纪到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思潮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情况。力图理清近、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和当代西方哲学流派之间以及当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与区别。能够理解当代西方哲学的思想特征和主要内容。教学模式:课堂上由教师介绍课程理论内容并组织学生适当讨论;课堂外由学生阅读原著并写读后感。考核与评分:项目比例课堂出勤10%平时作业20%课堂讨论10%期末考试60%试卷题型论文(开卷完成)教学进度:周 次教 学 内 容(每次课时)1绪论、第一章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尼采)2第二章实用主义(杜威)3第三章分析哲学(罗素)4第四章现象学(胡塞尔)5第五章海德格尔哲学6第六章萨特的存在主义7第七章弗洛伊德主义8第八章西方马克思主义(霍克海默)9考试学生须知:1、课前预习,阅读原著。2、课上听讲,积极发言。3、课后总结,提出疑问。4、详细阅读参考教材,认真思考。5、按照学校本、专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第五章第十七条的相关要求,“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0分的,该门课程总评成绩为不及格,按期末考试成绩计。”及第十八条“学生一学期某门课程缺课时数达到三分之一的,取消参加该门课程考核资格,并不能申请缓考、补考,应当重新学习该课程。”教学大纲(只作参考,具体主讲人可作改动):绪论第一章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一、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第二章实用主义一、实用主义概况二、杜威与实用主义的发展第三章分析哲学一、分析哲学概况二、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第四章现象学一、现象学概况二、胡塞尔现象学第五章海德格尔哲学一、海德格尔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的革命意义二、此在及其存在的基本结构(存在及其在世)三、自由、沉沦和异化:人的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第六章萨特的存在主义一、萨特其人萨特的生平活动二、自由理论(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第七章 弗洛伊德主义一、弗洛伊德主义概况二、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三、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广泛应用第八章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二、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思考题:、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杜威的工具主义。、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胡塞尔的“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海德格尔论自由、沉沦和异化。、萨特关于自我和他者的关系的观点。、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及其意义。、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意义。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简介课程教学讲义(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绪论一、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三、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四、现代西方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第一章 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非理性主义包括唯意志主义在内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是在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方向性转折的背景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的情感意志、本能冲动等非理性的活动在人的整个精神和物质存在中的决定作用,批判传统理性主义对人的个性、创造性和生命本能的扼杀和压抑以及造成人的异化,以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等活动和倾向取代传统理性主义的实体而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对此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概况(一)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含义 (二)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 就个别的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思想观点来说,从西方思想和精神发展的最初阶段起就已存在了。(三)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与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的形成包括唯意志主义在内的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整个哲学发展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哲学思潮,是随着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走向终结、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方向性转折的背景下形成的。从文艺复兴以来,理性取代信仰成为西方哲学发展的主轴。然而到19世纪中期英法德主要西方国家资本主义革命先后结束、资本主义制度先后确立后,在西方各国掀起了一个范围广泛、表现强烈的批判传统理性主义的浪潮。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批判和超越传统理性主义并强调人的情感意志、本能冲动等非理性活动在人的整个精神和物质存在中的决定作用为其最一般的特征。因而往往被列入“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二、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一)尼采的生平活动及其思想的基本倾向现代西方哲学的开拓者尼采(FW. Nietzches , 1844-1890),是对西方哲学由近代向现当代转型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主要著作:悲剧的诞生(1872)、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快乐的知识(1882)、札拉图士特拉如此说(18831891,亦译苏鲁支语录)、超越善恶(1886)、道德的谱系(1887)、偶像的黄昏(1888)、看哪这人(1888)、权力意志:论重新估价一切价值。(二)尼采对传统价值的批判1、重估一切价值“重新估价一切价值”是尼采提出来作为其全部理论出发点的著名口号,其含义就是要求批判被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当作真理的以往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破除它们的权威,这也就是对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尼采要求建立一种能够发现和表达人的生命和本能这种深层存在的哲学。他从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形象中找到了这面镜子。2、认识和真理正是从狄俄尼索斯精神出发,尼采认为哲学不应当译认识论为中心,而应以人的生活和行为为中心,使哲学成为伦理学意义上的实践哲学。“我是哲学家狄奥尼索斯的弟子。我宁肯做一个酒色之徒,而不愿意做一个圣者。”尼采但与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观主义的不同在于,他对作为主体的人作了非理性主义的解释。3、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尼采对欧洲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基督教以及与基督教教义密切相关的传统道德观念的批判。尼采在超越善恶中指出两种主要道德类型: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三)权力意志 “这个世界就是强力意志岂有他哉。” 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改善、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即“权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尼采由人的生命取决于权力意志,进而推论出生物的本质也是权力意志。海德格尔在高度评价尼采哲学的同时又称尼采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家”。(四)尼采的超人学说尼采认为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关于人的哲学,而超人则是人的目标和理想,因此真正的哲学应当成为超人哲学。从一种意义上说,尼采的超人是用来取代基督教的上帝和传统理性派哲学的绝对理性概念的。超人是人的生命力即权力意志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是与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所确立的人的价值相反的新的价值观念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或者说是狄饿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和人格化。第二章实用主义一、实用主义概况(一)实用主义的基本特点 实用主义是19世纪末以来在美国流行的一个哲学流派,也是现代美国各派哲学中对该国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其最主要代表是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二)美国实用主义的背景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活动中心也在美国,被认为是美国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的理论象征。它最能体现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国社会的生活的特点。(三)实用主义的产生和流传二、杜威与实用主义的发展(一)杜威的生平活动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实用主义的最大传播者,著名的政论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主要著作:伦理学(合著,1908)、我们怎样思维(1910)、实验逻辑论文集(1910)、哲学的改造、经验与自然(1925)、确定性的追求(1929)、逻辑:探索的理论(1938)、人的问题(1946)、认知与所知(合著,1949)。(二)经验自然主义杜威以改造以往哲学为己任,试图建立一种以人的生活、行动、实践为核心而贯通心物主客的新哲学。杜威用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代替詹姆士的意识流,更加强调经验只是作为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精神事物。(三)实践与方法杜威的生活、行动、实践是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行为。人不应在环境目前显得无能为力,而应主动地使环境适应自己的需要。人怎样用“创造的智慧”来适应和改造环境呢?他的方法论常被称为试验探索方法(理论),它接近皮尔士的“怀疑信念”的探索理论。他提出了思想五步说。(四)工具主义广义地说,工具主义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别称,狭义地说指他关于认识和真理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认为思想、观念、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它们的真理性的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任何思想、概念都只能看作是运用的假设,是人们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设计的工具。工具无所谓真假,只有有效或无效、适当或不适当、经济或不经济之分。(五)社会政治理论“民主与自由的哲学家”归根到底,民主主义的问题是个人的尊严与价值的道德问题。应通过道德教育这一根本途径,把民主思想渗透于人的本性之中,使民主的思想与行为的习惯变成人民素质的一部分,使民主成为个人和社会的生活方式。第三章分析哲学一、分析哲学概况产生于20世纪初的分析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主要思潮之一,在英语国家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除了在哲学领域的巨大影响之外,还对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分析哲学的形成与基本特征(二)分析哲学的发展历程(三)分析哲学与“语言的转向” 二、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一)罗素的生平与思想发展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二)逻辑分析方法罗素对分析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的逻辑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主要是一种下定义的方法,包括“实在定义”和“语境定义”。(三)逻辑原子主义逻辑原子主义是罗素把另据分析方法应用于解决本体论问题而提出的,由他和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共同创建。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是从逻辑哲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世界的构造,他的研究动机在于追求知识的确定性,企图把复杂的、不确定的知识逐步分解为一些简单的、能够得到经验证实的原子命题。(四)摹状词理论摹状词理论显示了逻辑分析在哲学中的作用,它强调了自然语言结构与逻辑命题结构的差异性,取消了肯定虚构事物的本体论,指出了专有名词是实体的灵魂,突出了罗素关于逻辑是哲学的本质的基本论点。摹状词理论作为一种逻辑理论,已经被现代逻辑所采纳,它被分析哲学家们誉为“哲学分析的楷模”。第四章现象学一、现象学概况和胡塞尔的哲学活动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l,1859-1938)开创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它对整个当代西方哲学产生过重大影响 。广义的现象学包括舍勒、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人的哲学。本章主要介绍胡塞尔的现象学。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l,1859-1938)胡塞尔生于当时属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是犹太血统的德国人。主要著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19001901)、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内在的时间意识的现象学的讲演(1929)(1928)、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1936)等。胡塞尔的目标是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格的哲学。为此他寻求建立一种可以用来这样的哲学的可靠方法。二、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心理主义哲学思潮的主要观点是把逻辑当作一种思维艺术,把逻辑概率归结为经验的心理活动的规律,认为真理是相对于这些规律而言的,因而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胡塞尔断定心理主义必然导致怀疑论和相对主义。三、意向性理论(一)逻辑研究中的意向性理论(二)观念中的意向性理论四、现象学方法(一)现象学的中止判断中止判断(epoche)这个术语表示对给予的东西是否存在暂不表态。其功用主要有两点:1用于帮助寻找可靠的开端。2、用于防止转移论题,防止在反省问题过程中重新运用间接知识,防止循环论证。胡塞尔时常用“加括号”表示中止判断。(二)本质还原的方法本质直觉的方法就是以获得非经验的、无预先假定的本质和本质的规律为目标的方法。本质直觉的方法的基本原则是“面向事物本身”,在此事物不是指物理事物,而是指“直接的给予”或“纯粹现象”。本质还原要求把对个别东西的存在的信念悬置起来,但不要求把对意识的存在的信念悬置起来。(三)先验还原的方法先验的还原是指把那种有关世界是自在地、客观地存在的观点还原为世界是相对于先验的主体而存在的观点。五、生活世界和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一)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之概略胡塞尔的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是一种释义学,它有助于理解自在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历史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和人类的根本任务。(二)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解释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解释的出发点是一个类似于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科学和哲学的理念世界,实践活动的生活世界,纯粹自我和纯粹意识的世界。严格地说,胡塞尔反对“三个世界”的理论,因为还原的结果表明只存在一个世界,即实践的生活世界。胡塞尔企图通过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把抽象的理念化了的世界还原为作为实践活动之总和的生活世界。(三)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与先验还原和本质还原的关系胡塞尔的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对当代释义学,特别是伽达默尔的释义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不少哲学家认为目的论的历史解释方法比现象学的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方法意义更加重大。六、胡塞尔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关系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但另一方面胡塞尔在晚年又曾激烈地批判存在主义。胡塞尔认为实证主义导致欧洲人性危机,而存在主义由于背弃理性主义从另一方面加深了这种危机。第五章海德格尔哲学一、海德格尔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的革命意义黑森林小路上的哲学家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生于德国巴登州。二、海德格尔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海德格尔的根本问题是以对“存在”本身的研究为核心的本体论问题。他认为真正的哲学是存在哲学,他要用现象学方法建立新的存在哲学,他前期经常谈论的基础本体论正是这种存在哲学的典型形态。 由于只有先弄清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才能懂得存在者的意义,因而哲学对科学和知识具有始源意义。三、对现象学方法的继承和超越海德格尔的现象就是存在者的存在的显现。现象学方法就是揭示存在者的存在的方法。他的现象学方法是一种直接显示存在的意义的结构的方法,也就是解释学的方法。海德格尔在这点上与胡塞尔的主要区别,在于他排除了胡塞尔的先验主体以及由其建立的世界。他比胡塞尔更加彻底地贯彻了超越主客二分和主体性的方向他使现象学方法完全消除认识论的痕迹,成为存在论化的方法。他认为应当按存在本身的显现来揭示存在的意义,让“存在”自己显现,在“存在”的显现中体验存在的意义。存在、现象、显现具有同等意义。四、此在及其存在的基本结构(存在及其在世)(一)此在的含义及其优先地位海德格尔肯定,任何一个存在者均有其存在。只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才能在其存在过程中提出和追问存在问题,揭示存在者的存在的意义。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被他称为此在(Dasein),即先于主客心物之分的、没有规定性的原始状态下的人的存在。此在的存在称为生存(Existenz)。(二)此在的基本存在结构在世此在的存在,即生存的原始的基本结构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的在世意味着它与其世界处于一种浑然一体的关系之中。此在的这种在世结构是此在与其他存在者处于某种空间关系之中的先决条件。哲学所谈论的世界只能是与此在浑然一体并为其所领悟和揭示的世界,它毋宁说是作为此在的存在状态的世界,是此在存在的敞开状态。(三)在世的存在状态烦此在的基本此在结构是在世,而在世的存在状态是烦。此在的此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环节,它们构成一个统一的结构整体,这个结构整体即是烦。此在彻头彻尾地被烦所支配。烦分为烦忙和烦神。烦忙指与他物发生关系的存在状态。烦神指此在与他人发生关系的存在状态。海德格尔关于此在及其在世的学说突出地表现了他以存在论(本体论)思维方式取代认识论思维方式的基本倾向。(四)此在的时间性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时间是一个与存在同样重要的概念。此在的存在,即生存的意义就在于其时间性。此在的时间性为“原始的本真的时间性”,它不同于经验意义上的时间性。此在的存在、人生是不间断的绵延过程,其过去、现在与将来不可分割。此在的过去和现在的意义都在于其向将来的超越,也就是都出自将来。五、自由、沉沦和异化:人的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一)人的自由和超越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先行于其自身的此在。这也意味着自由是此在的先天特性,人注定了是自由的,注定了必需自由选择。(二)人的沉沦和异化这样此在就成了非本真的存在。在非本真存在的方式下,此在以“常人”的标准看待自己。这种状况即为此在的沉沦。沉沦的特性之一是异化。异化状态就是此在在沉沦中离开了自己的本真的存在,或其本真的存在被遮蔽起来的状态。人们不能不生活于日常生活之中,而日常生活意味着此在的沉沦和异化。 (三)此在的基本情绪畏此在在世的基本结构是烦,而烦的展开状态是通过畏来现身和领会的。畏作为此在的基本情绪是先天地固有的,它不同于怕。因此对畏的情绪的揭示同时又是对此在的存在的揭示。海德格尔由此把畏看作是沉沦和异化的根源。由于畏是此在的本真的、原始的存在方式,只要此在在世,畏就永远在此。因此,任凭此在如何逃避到麻木的、沉沦的日常生活中去,畏永远追逼着它。因此人生怎么也避免不了惶惶不可终日的命运。(四)“先行到死中去”死亡概念由此成为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海德格尔所谓找出先行到死中去的具体结构,指的是揭示死的本体论意义,即分析死对领会生(此在的生存)的作用。死是此在(人生)的终结,是使此在失去其本身的东西。然而死又是此在的存在的一种可能性。所谓“本真的为死而生”或“先行到死中去”意思正是把死看作此在的最本己的、无涉的、不可超越的和不确定的可能性。总之,“先行到死中去”是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的关键命题。他不仅企图用之来解释人的真正存在,也用它 来恢复受到社会和外部世界制约的人的个性和自由,使人摆脱沉沦和被异化的境况。(五)良心的呼唤“先行到死中去”只是供此在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只有当此在实际做出选择时,他的可能性才成为现实。良心本来是一个伦理学范畴,但海德格尔赋予它以本体论的意义,将其当作此在体现其本真存在的一种内在呼声。海德格尔不是要求废除任何伦理学,而是要建立以此在的本真状态为基础的所谓原始伦理学,后者与他所要建立的以此在的存在为基础的本体论实际上是一回事。为什么良心的呼唤是此在的本真的存在的体现呢?这是因为呼唤者、呼唤所向者、呼唤出来者均是此在。总的说来,海德格尔关于良心的理论不只是一种非道德的道德理论,也是他的基础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存在的真理、思想和语言(一)超越此在在1947年出版的论人道主义中,关于超出此在的界限的存在的真理问题已成了其哲学的核心问题。这样,关于存在的真理问题、思和语言的本来意义及它们与诗的关系的问题就成了其后期哲学的主要问题。(二)存在的真理真理本质上是存在的真理,对真理的揭示就是对存在的揭示。存在本身作为人的意识之外的力量和过程决定了人的生存。既然真理是存在的真理,因此真理的本质揭示自由。(三)存在的“天命” 作为真理的本质的自由不是人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更无伦理或政治含义,而仅仅是存在的一种打开敞开领域的力量,是使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无可名状的、神奇的力量。海德格尔有时干脆称之为存在的“天命”。(四)思想和语言思想通过语言呈现存在。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就是思中之在,即把思所思的存在说出来。(五)哲学的终结和思想的复兴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的主要错误就是在存在者状态下看待思想和语言,不把它们当作存在的直接呈现,而当作知识,或者说对它们作了技术性和工具性的解释。 “思”的时代到来了。而后者的根本特点是超越主客二分、超越对知识和确定性的追求,而去直接谛听存在的声音,去澄明、显示存在本身的意义。诗人的语言是抒发性的而非描述性的,未受到概念和逻辑思维的扭曲。从中可以谛听到存在的信息。在海德格尔看来,诗并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具有本体论意义。正像传统形而上学的时代被“思”的时代所取代一样,传统本体论将被时化本体论所取代。“思”的时代就是诗的时代。第六章萨特的存在主义一、萨特其人萨特的生平活动 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是法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存在主义的最大代表。主要著作有:自我的超越(1936)、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意向性(1939)、影像论(1936)、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唯物主义与革命(1946)、共产党人与和平(1952)、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二、现象学本体论(一)现象的一元论现象作为存在的直接显现的系列(现象的存在)只能是有限的,而存在本身可以显现的系列(存在的现象)在原则上却是无限的。现象的存在和存在的现象的区分意味着存在本身除了现象的存在之外还有未显现的即超现象的“东西”存在。它们构成现象的条件的两个方面:一是意识,也就是使存在得以显现的东西;一是存在本身,即意识所显现的东西。(二)反思前的我思反思的意识是把意识本身当作对象的意识。反思的意识可以是是第二位的。反思前的意识则直接指向对象而不是关于对象的意识,因此它是原始的、第一位的。萨特强调在进行哲学思维之前必须是意识净化,即排除掉通常的意识中所包含的各种具体内容,是意识还原为纯粹意识。再由纯粹意识揭示直接呈现于意识的事实,这种事实也就是胡塞尔“面向事实本身”中的事实。但萨特不同意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概念。他认为纯粹意识应是全部清澈的、透明的,类似柏格森哲学中的流变。(三)自在和自为、存在和虚无 萨特认为意识的意向性也就是超越性,即越出意识自身的范围而达到非意识的存在。后者可以呈现于意识中,成为现象的存在;但不依赖于意识,而是独立自在的。这就是自在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属于存在的现象,而意识所及外部世界的存在则是现象的存在。现象的存在作为意识所呈现的存在由意识赋予意义;意识所向不同,意义也不同。因此现象的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意识怎样显现它或者说与意识处于什么联系之中。作为人的认识和科学研究对象的世界正是这样的世界。至于未为意识所呈现、未为意识授予意义的自在的存在,本身没有意义。它的特性是:纯粹地、绝对地存在,不以人的意识是否显现它为转移;既不与他物发生关系,也不与自身发生关系;其存在没有任何变化和发展,无所谓过去和将来.在自在的存在的世界里不可能存在辩证法。 意识是自为的存在。它的特性正好与自在的存在相反。它不是存在,而是对存在的否定,即非存在、虚无;它不是自在的,而必然超越自身;它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不是。它作为存在的缺乏却趋向存在。它永远不是什么,但又趋向于成为什么。这种趋向性的结构是一种虚无化或者说否定运动。自在的存在本身是充实的,没有裂缝的,因而它本身不可能分割开和虚无化。然而意识的活动可以只涉及其中一部分,将其显现出来而将其他一切隐去,而隐去就是化为虚无。人们平常所谓认识某物实际上正是将此物的背景虚无化,从而将此物突出出来。意识对存在的显现过程实际上就是虚无化的过程。自为的存在无非是一种超越性、否定性。意识必然超出自身的界限,而且它不能作为现成已有的东西而存在。自为不断地追求和趋向存在使人不断地超越、否定自己和世界。萨特把人的这种不断地超越和创造说成是人的自由。自在和自为二者是统一的。自为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与自在相联系才有存在的意义;而自在如果没有自为,便是没有意义的东西。三、自由理论(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的学说,并主张每一真理,每一行动,都包含有人类的背景和人类的主观性在内。结合超越性和主观性(纯粹意识活动),即他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二)人的存在和自由 自由是萨特哲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以主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纯粹意识活动,和自为同义。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存在先于本质,这指的是人的本质出于人的自由创造。这里所谓认定本质,泛指人的各种有质的规定性的特征(包括人的才能、专长、职业、地位等)。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原理也就是所谓的主观性。物总是消极被动的,没有自由,不能自己造就自己。它们的本质是当它们作为人(自为)的对象而存在的时候由人赋予的。就它们作为人的对象来说,它们的本质先于其存在。以往哲学的一个重要失足之处就是把本质先于存在这种情况绝对化,把它推广于人,以致认为人的本质也先于存在。他们全都把人降低到动物的地位。人作为的存在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否定性),即按照自己的意向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而这正意味着人不断地设计、谋划、选择、造就自己。(三)自由选择与道德责任 由于萨特把自由等同于人的意识活动(自为)。因此只要人有意识人就是自由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自由要受到各种具体条件的制约。与自为同一的自由则是人们在思想上对自己面临的各种可能性加以选择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选择是否成功与具体的自由相关,而与自由本身无关。因为自由就是选择的行为本身,而不是通过选择获得自由。人们即使不选择也仍然是作了自由选择,那就是选择了不选择。所有选择都是个人单独地进行的,完全根据个人在特定境遇下的意愿,不遵循任何普遍的或先天的标准,不受任何因果和逻辑关系的约束。但他又强调要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所应担负的道德责任联系起来。个人在做出任何一个选择时,要为此既对自己、又对他人和世界负责。因为选择完全是我个人的自由行动,我们前无托词,后无推诿;因为个人的选择要牵涉到他人以至于全人类。人们之感到烦恼。正是由于人被判定是自由的,人不能逃避自由,不能逃避在各种可能性面前进行选择,不能逃避对所进行的选择要担负的责任。烦恼意味着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责任感。逃避是一种自我欺骗,是不诚。烦恼、孤寂、绝望等情绪是对自由的领悟的根本方式。(四)个人与他人萨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即每个人都力图维持自己的主体性,把他人当作随自己的意向转移的对象(奴隶)。个人之间的关系必然是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关系,不管个人对他人抱什么态度。因此,尊重别人无非是一句空话,即使我打算尊重别人的自由,我对别人所采取的态度仍将是对别人的侵犯。他人就是地狱。彼此都是刽子手。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他又提出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相互依赖。50年代以后,萨特更多地强调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必然受到历史情境的制约。四、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萨特后期表现出了接近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他在辩证理性批判中系统地表述了怎样用存在主义来医治和补充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惟一有生命力的哲学应当是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学”,存在主义正是这样的入学,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原本应当包括存在主义。可是马克思的继承人却把人丢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出现了“人学的空场”。他医治和补充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法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离开来。一方面否定和排斥辩证唯物主义,代之以所谓人学辩证法;另一方面重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把它当作存在主义新历史人学。(二)人学辩证法萨特把辩证唯物主义归结为自然辩证法,对之全盘否定和排斥。他认为辩证法只能是人的实践所造成的社会历史领域的规律,不是自然规律,因此只有历史辩证法,没有自然辩证法。(三)历史人学 萨特说马克思主义是当代惟一有生命力的哲学时,指的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他所谓的补充指的是把存在主义当作“历史人学”而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第七章 弗洛伊德主义一、弗洛伊德主义概况(一)弗洛伊德的生平和著作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生于奥地利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梦达到解释(1900)、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1904)、性欲理论三讲(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0)、图腾和禁忌(1913)、自我和本我(1923)、摩西与一神教(1939)等。(二)精神分析学的历史演变(三)精神分析学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提二、弗洛伊德早期的两大“发现”(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处于不同层次的三个系统: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状态中的最高形式,是诸心理因素的统帅者,它面向外部世界,完成着感觉器官的作用。前意识是存储记忆中的东西,它居留在意识的近处。离开意识更远,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的是无意识系统。它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这种本能、欲望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的负荷,服从快乐原则,总是迫切地为自己寻找发泄的出路,力图渗透到意识中去得到满足。他认为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总是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心灵中的动物本能。而心理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种无意识的原始阶段。他通过详尽考察无意识而归纳出其主要特点,即原始性、主动性、非逻辑性、非语言性、和非道德性。(二)“性本能”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核心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并把无意识归结为人的基本的本能或内驱力,又把后者归结为原始性欲。原始性欲的能量称为“里必多”。他 认为在人的个体发展中要经历一系列心理性欲阶段,每个性欲发展阶段,在身体上都有一个能使“里必多”兴奋满足中心“动欲区”。第一阶段是口腔阶段,动欲区是嘴和唇;第二阶段是肛门阶段,动欲区是肛门;第三阶段是36岁的“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动欲区是生殖器,出现恋父或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的第二个“发现”是一种唯性论,即把性本能当作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东西,并用它来解释人格的形成。三、两大“发现”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广泛应用(一)文明社会建立在压抑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基础上弗洛伊德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冲突,人类的历史就是其本能遭受压抑的历史,文明社会起源于对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压抑和升华。他把人的心理垂直地划为三个组成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结构。自我是受知觉系统影响经过修改来自本我的一部分,它代表理性和常识。超我是一个根据社会行为标准和要求而在人的内部世界中起作用、由父母和师长的指示所形成的结构。它以理性和良知的形式严格支配着自我,鼓励和指导自我去压抑本我。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致的。整个社会是一个禁令和限制系统,它总是从外部对人的根据快乐原则支配其活动的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冲动施加压力。被压抑的本能、欲望总是力图通过迂回的道路得到满足。途径之一就是根据升华原则,以社会所能接受和赞许的活动的形式(例如文艺创造、科技发明等形式)表现出来。(二)人的行为、活动由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所决定他认为人的全部活动都受无意识的本能、欲望的支配。在早期他把人的本能分为个体自我保存的本能和保存种族繁衍的本能,即性本能。一战后把上述两种本能合为生存本能,另外又增加了死本能。人的行为、活动受这两种本能支配,实际上也就是受快乐原则和强迫重复原则支配。后者要求回到无机状态,是比前者更原始。更基本的本能。此外,现实原则也影响着人的行为,但它是非本质的、外在的东西,不能把它看成是人的一切行为的最基本的动机。(三)“爱的联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力量他认为建立在性本能基础上的“爱的联系”是在一个集体中把众多人联结在一起的纽带,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力量。这种“爱的联系”(里必多联系)的实质是自恋性的自爱受到了某些在集体之外所没有的限制,这就使人从利己主义走向利他主义。(四)“俄狄浦斯情结”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终根源在史前的原始部落中,俄狄浦斯情结驱使儿子们杀死父亲统治全部落的最高权威,并且分而食之。但在这过程中,在满足妒恨父亲的感觉的同时,却又产生了对父亲的敬仰。这种犯罪感驱使他们搞起了图腾崇拜。在第一个禁忌(保护图腾动物不受伤害针对着杀害父亲的罪恶)的基础上萌发了宗教,而第二个禁忌(禁止与相同图腾的妇女发生性关系)则是人类道德观念的起源。因此,俄狄浦斯情结是道德和宗教的最终根源。第八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况(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四)法兰克福学派概况1、法兰克福学派的由来和发展2、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渊源和理论特征二、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一)霍克海默的生平(二)社会批判理论的基本纲领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第一次使用“批判理论”这一概念来表述自己的哲学世界观,为之制订了详尽的纲领。该文被认为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宣言,它清楚、全面、系统地说明了什么是社会批判理论,确定了其对象、性质、特征、方法和批判主体,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堪定“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的界限来完成的。(三)实证主义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一直把实证主义作为哲学上的主要批判对象,而霍克海默是这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