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罐区储运系统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doc
苯罐区储运系统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1.1 安全知识1.1.1着火与爆炸装置内各种产品均属可燃物,具有高度的挥发性,闪点低,这些产品的挥发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遇到火源或其它热量就将发生燃烧或爆炸。燃烧性。石油产品的燃烧性是根据其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高低而决定的,当它们与助燃物(氧或空气)遇到火源或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即发生燃烧。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爆炸性。油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泄漏或人为排放可燃气体或油气,存于地面、地沟处时,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到火源或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会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和爆炸的主要因素。1.1.1.1违章用火、私自用火或用火措施不当而引起着火爆炸。1.1.1.2加热保温的部位、其温度已超过油品的闪点和自燃点,一旦设备管线发生泄漏,高温油与空气接触将会发生燃烧或爆炸。1.1.1.3使用非防爆电器或通讯工具产生火花引起的爆炸。1.1.1.4操作失误造成的人为排放而致的着火爆炸。1.1.1.5操作失误或违章操作,造成超温超压而引起的着火爆炸。 1.1.1.6操作失误或违章操作,置换不合格或置换介质不对而引起的爆炸。1.1.1.7电器故障产生火花引起着火爆炸。1.1.2空气呼吸器7.5.1工作原理空气呼吸器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正压自给开放式呼吸器,佩戴人员从肺部呼出的气体通过全面罩上的呼气阀排入大气中,当作业者吸气时,有适量的新鲜空气由气体贮存气瓶开关、减压器、空气输出管、供给阀、全面罩将气体吸入人体肺部,完成了整个呼吸循环过程。在这一呼吸循环过程中,由于在全面罩内口鼻罩上设有吸气阀和呼气阀,他们在呼吸过程中是单方向开启,因此整个气流方向始终是沿着一个方向前进,构成整个的呼吸循环过程。7.5.2使用方法a使用前准备工作a)佩戴前首先打开气瓶开关,随着管路,减压器系统中压力的上升,会听到报警器发出短暂的音响。气瓶开足后,检查气瓶的贮存压力,一般应在2030 MP1a。b)关闭气瓶开关,观察压力表的读数,在5分钟时间内压力下降不大于2 MP1a,表明供气管系高压气密完好。b使用方法a)呼吸器背在人体身后,气瓶开关朝下,根据身材可调节肩带、腰带、并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b)全面罩的镜片应经常保持清洁、明亮。将面罩戴在头部,收紧面罩系带,使全面罩与面部有贴合良好的气密性。系带不必收得过紧,面部应感觉舒适,无明显的压迫感及头痛。c)使用时首先打开气瓶开关,检查气瓶压力。将供给阀与面罩连接。在进入作业现场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检查压力表压力是否正常,各部件是否好用。d)在佩戴呼吸器时,佩戴者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指示数值。当压力下降到45 MP1a时,应撤离现场。这时报警器也会发出报警音响告戒佩戴者撤离现场。e)使用后可将全面罩系带卡子松开,从面部摘下全面罩,同时将气瓶开关关闭,从身体上拆下呼吸器。7.5.3注意事项a由于容器为耐压容器,因此不要将空气呼吸器置于有明火及高温处,特别是夏季,不要将其曝晒,防止发生意外事故。b器材附件属橡胶制品,因此避免阳光曝晒。c使用该器材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作业时要求一人作业,一人监护。1.1.3灭火器1.1.3.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上下颠倒几次,一只手握住喷嘴,人站上风,对准火源根部;另一只手摘去铅封,拔出保险销,然后提起环(或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扑救地面油火时,要平射,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注意防止复燃。维护保养:干粉灭火器应放在通风干燥及取用方便的地方,各连接部件要拧紧,喷嘴要堵好,以防干粉受潮结块,存放期间应避免目光曝晒和高温,以防动力瓶内的CO2因温度升高,压力增大而漏气。1.1.3.2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推到起火地点,一手握住喷粉胶管,对准火源,另一只手逆时针方向旋转动力瓶手枪,待压力表指针达到0.98MP1a(10kg/cm2)时,打开灭火器开关,干粉即可喷出,左右摇摆喷管,快速推进,防止复燃。维护保养: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维护与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维护保养大体相同。1.1.4防硫化氢常识1.1.4.1硫化氢中毒处理a一旦发生H2S中毒应迅速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立即施行人工呼吸(禁止口对口法)及吸氧,对呼吸困难或面色青紫者要立即给与氧气吸入。b抢救别人,保护自己。c迅速切断毒源,尽快把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口腔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d进行边抢救,边转运至医院治疗。1.1.4.2防护措施a硫化氢分布场所应设置警告牌,进入的作业场所要有防中毒注意事项;b进入硫化氢场所作业,要经过可靠的气体检测分析,并有人监护,作业人员必须戴供气式和适宜的过滤式防毒面具,监护人要准备救生设备;c工作场所安装硫化氢报警器,工作人员配备便携式检测仪;d生产过程较密闭处,加强通风排气;e强化防硫化氢中毒知识教育。H2S浓度mg/m3/tdtd=1,1,70 接触时间/tdtd=1,1,439 毒性反应/td/tr0.035/tdtd=1,1,70/tdtd=1,1,439嗅觉阈、开始闻到臭味/td/tr0.4/tdtd=1,1,70/tdtd=1,1,439臭味明显/td/tr47/tdtd=1,1,70/tdtd=1,1,439感到中等强度难闻的臭味/td/tr3040/tdtd=1,1,70/tdtd=1,1,439臭味强烈,仍然忍受,是引起症状的阈浓度/td/tr70150/tdtd=1,1,70 12小时/tdtd=1,1,439呼吸道及眼剌激症状,吸入21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味/td/tr300/tdtd=1,1,70 1小时/tdtd=1,1,43968分钟出现眼急性剌激性,长期接触引发肺气肿/td/tr760/tdtd=1,1,70 7560分钟/tdtd=1,1,439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接触时间长时引起头疼、头昏、步态不稳、恶心、呕吐、排尿困难/td/tr1000/tdtd=1,1,70 数秒钟/tdtd=1,1,439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麻痹死亡/td/tr1400/tdtd=1,1,70 立即/tdtd=1,1,439昏迷、呼吸麻痹死亡/td/tr1.1.5消防蒸汽1.1.5.1消防蒸汽布置: 消防蒸汽分成固定式蒸汽灭火系统和移动消防蒸汽胶管。固定式灭火蒸汽布置在泵房;移动消防蒸汽胶管分布在室外现场,布置在罐区等区域。1.1.5.2使用方法:消防蒸汽胶管使用时注意戴上手套,防止烫伤等,喷气的一头勿对准人。当泵房火大不易进人或罐区周围有易燃易爆气体时,开启固定式蒸汽灭火装置。1.1.5.3维护与保养:移动消防蒸汽胶管,要注意定期检查是否有老化或有泄漏的地方,固定蒸汽灭火设备要注意定期检查各蒸汽分布管上的气孔是否畅通,开关灵活好用。1.1.6消防栓与快速接头1.1.6.1使用方法:当火灾初起时,迅速接好快速接头,喷头对准火区,打开开关,控制火势等待消防车到来,消防栓一般为消防部门使用,如遇特殊情况也可起快速接头使用。1.1.6.2维护与保养:快速接头与消防栓要注意防堵、防锈。定期检查备用情况。1.1.7中毒现场抢救:1.1.7.1救护者应做好个人防护,带好防毒面具。1.1.7.2切断毒物来源,关闭地漏管道阀门。1.1.7.3应尽快将中毒人员救离现场,移至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部纽扣和腰带,以保持呼吸畅通,同时要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严密注意患者神志,呼吸状态和循环状态等。1.1.7.4尽快制止工业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并设法排除已注入人体内的毒物,消除和中和进入体内的毒物作用。1.1.7.5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立即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冲洗时间要求1530分钟,如毒物系水溶性,现场无中和剂,可用大量水冲洗,遇水能反应的则先用干布或其他能吸收液体的东西抹去粘染物,再用水冲洗,要注意防止着凉、感冒。1.1.7.6毒物经口引起人体急性中毒,可用催吐和洗胃法。1.1.7.7生命器官功能恢复,可用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法。1.1.8触电救护1.1.8.1对人体的危害a 电伤: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局部伤害,如电流引起人体外部的烧伤;b 电击伤: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心脏,肺部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动作,及至危及生命;c电损伤人体的变化:细胞内离子失衡,导致肌肉收缩、麻木,在高电压下肌肉强烈收缩,组织发生病理性变化;d 临床表现:全身情况:神志清楚,机体抽搐麻木,有电灼伤;神志不清楚,休克状态,心律失常,假死;局部情况,电弧灼、焦化、碳化。1.1.8.2触电急救:a 紧急处置:迅速拉开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触电状态;b 就地抢救:轻微触电者:神志清楚,触电部位感到疼痛、麻木、抽搐,应使触电者应地安静、舒适地躺下来,并注意观察;中度触电者:有知觉且呼吸和心脏跳动还正常,瞳孔不放光,对光反应存在,血压无明显变化,此时,应使触电者平卧,四周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衣服解开,以利呼吸;重度触电者:触电者有假死现象。呼吸时快时慢,长短不一,深度不等,贴心听不到心音,用手摸不到脉膊,证明心脏停止跳动,此时应马上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人工挤压,抢救工作不能间断,动作应准确无误。c 触电急救法:可采用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方法。1.1.9人工呼吸与心脏复苏的操作方法1.1.1.1准备工作a现场人员将伤者移至上风阴凉处呈仰卧状;b在离伤者鼻孔的5毫米处,用指腹检查是否有呼吸,同时轻按伤者颈部,观察是否有搏动;c现场人员可脱下上装叠好,置于伤者颈部,将颈部垫高,让呼吸道保持畅通;d检查并清除伤者口腔中异物。若伤者带有假牙,则必须将假牙取出,防止阻塞呼吸道。1.1.1.2人工呼吸法:a 将手帕置于伤者口唇上,施救者先深吸一口气;b 一手捏住伤者鼻孔,以防漏气,另一手托起伤者下颌,嘴唇封住伤者张开的嘴巴,用口将气经口腔吹入伤者肺部;c 松开捏鼻子的手使伤者将气呼出。注意此时施救者人员,必须将头转向一侧,防止伤者呼出的废气造成再伤害;d 救护换气时,放松触电者的嘴和鼻,让其自动呼吸,此时触电者有轻微自然呼吸时,人工呼吸与其规律保持一致。当自然呼吸有好转时,人工呼吸可停止,并观察触电者呼吸有无复原或呼吸梗阻现象。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进行1416次,连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恢复自然呼吸为止,做人工呼吸同时,要为伤者施行心脏挤压。1.1.1.3心脏挤压方法a 挤压部位为胸部骨中心下半段,即心窝稍高,两乳头略低,胸骨下三分之一处;b救护人两臂关节伸直,将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挤压部分,另一只手压在该手背上,五指翘起,以免损伤肋骨,采用冲击式向脊椎方向压迫,使胸部下陷三至四厘米,成人5分钟做6080次挤压后,随即放松;c二人操作对心脏每挤压4次,进行一次口对口人工呼吸;一人操作时,则比例为十五比二,当观察到伤者颈动脉开始搏动,就要停止挤压,但应继续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在施救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和观察伤者的呼吸与颈动脉搏动情况。一旦伤者心脏复苏,立即转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1.1.10创伤急救1.1.10.1人员自保a 若作业人员从高空坠落的紧急时刻,应立即将头前倾,下颌紧贴胸骨,这一姿势应保持到身体被悬托为止。b下坠时,应尽可能地去抓附近可能被抓住的物体,当被抓的某一物体松脱时,应迅速抓住另一物体,以减缓下坠速度。c凡有可能撞到构筑物和坠地时,坠落者应紧急弯脚曲腿以缓和撞击。1.1.10.2创伤急救的基本要求a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b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c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d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e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1.1.10.3创伤止血a 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b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c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图1),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再扎紧止血带以刚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上肢每60mP1n,下肢每80mP1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mP1n。开始扎紧与每次放松的时间均应书面标明在止血带旁。扎紧时间不宜超过四小时。不要在上臂中三分之一处和肢窝下使用止血带,以免损伤神经。若放松时观察已无大出血可暂停使用。注: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使用。d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膊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1.1.11骨折急救知识1.1.11.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 竹竿等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1.1.11.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1.1.11.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1.1.11.4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头使气道通畅,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1.1.11.5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 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1.1.12颅脑外伤1.1.12.1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1.1.12.2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可轻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力擤鼻,排除鼻内液体,或将液体再吸入鼻内。1.1.12.3颅脑外伤时,病情可能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速送医院诊治。1.1.13烧伤、烫伤急救1.1.13.1人员自保a伤员应迅速脱离现场,及时消除致伤原因。b处在浓烟中,应采用弯腰或匍匐爬行姿势。有条件的要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鼻子行走。c楼下着火时,可通过附近的管道或固定物上拴绳子下滑;或关严门,往门上泼水。d若身上着火应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如来不及脱着火衣服时,应迅速卧倒,慢慢就地滚动以压灭火苗;如邻近有凉水,应立即将受伤部位浸入水中,以降低局部温度。但切勿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助长燃烧和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1.1.13.2现场救护a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b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检查全身状况和有无并合损伤,电灼伤、火焰烧伤或高温气、水烫伤均应保持伤口清洁。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送医院。c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d烧毁的、打湿的、或污染的衣服除去后,应立即用三角巾、干净的衣物被单覆盖包裹,冬天用干净单子包裹伤面后,再盖棉被。e强酸或碱等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迅速将被侵蚀的衣物剪去。为防止酸、碱残留在伤口内,冲洗时一般不少于10mP1n。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保护表皮。同时检查有无化学中毒。f对危重的伤员,特别是对呼吸、心跳不好或停止的伤员立即就地紧急救护,待情况好转后再送医院。g未经医务人员同意,灼伤部位不宜敷搽任何东西和药物。h送医院途中,可给伤员多次少量口服精盐水。1.1.14冻伤、高温中暑急救知识1.1.14.1冻伤急救a冻伤使肌肉僵直,严重者深及骨骼,在救护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不要强使其肢体弯曲活动,以免加重损伤,应使用担架,将伤员平卧并抬至温暖室内救治。b将伤员身上潮湿的衣服剪去后,用干燥柔软的衣服覆盖,不得烤火或搓雪。c全身冻伤者呼吸和心跳有时十分微弱,不应该误认为死亡,应努力抢救。1.1.14.2高温中暑a烈日直射头部,环境温度过高,饮水过少或出汉过多等可以引起中暑现象,其症状一般为恶心、呕吐、胸闷、眩晕、嗜睡、虚脱,严重时抽搐、惊厥甚至昏迷。b应立即将病员从高温或日晒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用冷水擦浴,湿毛巾覆盖身体,电扇吹风,或在头部置冰袋等方法降温,并及时给病人口服盐水。严重者送医院治疗1.2安全规定1.2.1人身安全十大禁令1.2.1.1安全教育和岗位技术考核不合格者,严禁独立顶岗操作。1.2.1.2不按规定着装或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和施工现场。1.2.1.3不戴好安全帽者,严禁进入生产检修、施工现场或交叉作业现场。1.2.1.4未办理安全作业票及不系安全带者,严禁高处作业。1.2.1.5未办理安全作业票,严禁进入塔、容器、罐、油舱、反应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害、缺氧场所作业。1.2.1.6未办理维修工作票,严禁拆卸停用的与系统联通的管道、机泵等设备。1.2.1.7未办理电气作业“三票”,严禁电气施工作业。1.2.1.8未办理施工破土工作票,严禁破土施工。1.2.1.9机动设备或受压容器的安全附件、防护装置不齐全好用,严禁启动使用。1.2.1.10机动设备的转动部件,在运转中严禁擦洗或拆卸。1.2.2防火防爆十大禁令1.2.2.1严禁在厂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有毒、易腐蚀物品入厂。1.2.2.2严禁末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1.2.2.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1.2.2.4严禁穿带钉的高跟鞋、拖鞋进厂区。1.2.2.5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1.2.2.6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域、罐区及易燃易爆区。1.2.2.7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1.2.2.8严禁在油气区内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设备和管线,严禁生产区域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1.2.2.9严禁堵塞消防通道或随意那用消防器材,损坏消防设施1.2.2.10严禁损坏、乱动厂内生产、安全设施。1.2.3一般安全规定1.2.3.1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及程序卡、安全用火、岗位科检等各项规章制度。1.2.3.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用品,做到:班前不饮酒。1.2.3.3在岗要做到勤检查、勤分析、勤联系和不打瞌睡、不看与生产无关的书报、不随便大声叫喊、不串岗。1.2.3.4与本装置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装置。外来人员必须经公司有关部门批准或凭介绍信方能按续,一切机动车辆未经车间批准不得进入装置,实行进车票制度。岗位操作人员有权对进入装置的外来人员进行检查和询问,对没有正常手续进入装置的外来人员岗位操作人员要及时报告。1.2.3.5非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本岗位操作人员许可,不得擅自改变本岗位操作和插手操作,岗位人员暂时离岗位时,应找人代理和报告班长,班长同意后方可离岗。1.2.3.6对外来实习人员和本厂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新工人未取得上岗证,不得顶岗操作。1.2.3.7高温设备和管线上严禁放衣服、抹布及其他易燃物。1.2.3.8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所属的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使用及管理工作,安全设施和消防器材不得做它用。1.2.3.9严禁湿手操作、湿物擦洗电器开关。1.2.3.10装置发生事故时,操作人员要听从班长及车间统一指挥。1.2.3.11车间要根据各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对装置进行定期专业检查。1.2.3.12节假日前车间要对装置进行全面大检查。1.2.4安全用火管理制度1.2.4.1厂内生产建设上工作需要使用明火时(含电焊、水焊、喷灯、各种炉灶等),生产装置和罐区使用临时电线,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和罐区,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办理用火申请手续,并经有关部门批准,严禁随意用火。1.2.4.2用火应严格执行用火制度,做到“四不用火”。1.2.4.3防火人应选熟悉生产流程和现场情况的人员,防火人必须时刻掌握用火现场情况,检查防火措施,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或停止用火,必要时有权停止用火,收回火票。用火期间,防火人不得离开用火现场,确须离开的,必须停止用火,并收回火票。1.2.4.4必须按指定的时间、地点、部位用火。1.2.4.5用火必须有妥善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盛装油气的设备、容器、管线用火时,必须执行下列规定。a正常动火时,油罐总蒸煮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此外还必须安排充足时间用水冲洗,冲洗可交替进行,确保吹扫干净。b容器类用蒸汽吹扫24小时,并用水冲洗干净。c管线吹扫时,在用蒸汽扫通后,轻油管线继续吹扫4小时以上,必须将管线内的凝缩油彻底蒸吹干净。d用火部位必须用盲板与其他相连设备、管线隔绝,所用盲板应合于工艺管道设计压力等级的要求。e盛装油气的设备、容器要清扫干净并用盲板隔绝,进行气体分析合格,经检查后才准用火。设备内清理出的硫化铁必须妥善处理,不得在装置内任意堆放。f进入容器作业要办理作业票,作业票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可燃气及含氧合格的分析合格手续,对盛装含有H2S介质的容器要做H2S气体分析,合格后方可。1.2.4.6装置检修要有盲板图(表)、盲板员,所装设的盲板要按盲板图上的标号逐一挂牌,做好标记,并进行联合检查验收,设备吹扫设备及管线的盲板拆装要执行票据制度。1.2.4.7电焊机电源应按于指定地点开关上,电源线、把线、地线均应绝缘良好,地线必须固定于用火烧焊部位,电源线禁止从下水井口上方跨过。乙炔气瓶与氧气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米,乙炔气瓶、氧气瓶距动火点不得少于10米,氧气瓶应防止爆晒、瓶嘴严禁沾油污,乙炔胶管严禁用氧气吹扫。1.2.4.8用火现场应清除周围易燃物,附近的下水井、地沟、电缆沟等清除易燃物后要可靠封闭并用蒸汽掩护,并备有消防器材。1.2.4.9高空用火,要用石棉布等挡好火星,防止向外飞溅,遇有5级以上大风必须停止用火。1.2.4.10用火过程中,遇有跑油、串油和可燃气体泄漏威胁用火安全时应立即停止用火。1.2.4.11每次动火之前认真检查,注意周围条件是否有变化,下班时不得留有余火,电源开关应拉开,气焊作业完毕休工前,必须将焊枪拿出设备、容器外部。1.2.4.12禁止向地面、地沟、下水道和空气中排放油品。1.2.4.13临时照明灯电压不得超24V,行灯必须有防护罩,电线绝缘良好。1.2.5大检修安全规定1.2.5.1生产与设备交接单的条件具备并履行交接签字。1.2.5.2消防设施检查落实齐备,地沟通畅,盲板有专管、有明显标志。1.2.5.3生产单位与检修单位要有明确的交接程序,所有工艺处理必须经有关人员联合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检修施工,施工现场平面按施工及生产协商的意见布置。1.2.5.4施工人员进入厂区施工作业必须持有生产单位签发的检修作业票、用火票、进设备作业票等各类作业票证。严格杜绝无票作业,施工人员接票后要仔细阅读票面上的内容,检查各种措施的落实情况,严格按票面的规定界区检修,不得擅自更改施工范围。1.2.5.5凡装置检修用火均需办理用火票,经分析化验合格的设备一次动火,要办理一级用火票,第二次及以后的用火在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办理二级用火票。原则上夜间不得安排动火,若必须安排均按特殊用火对待。1.2.5.6动火气体分析合格指标为:当可燃气爆炸下限大于4%,指标为小于等于0.2%。1.2.5.7安装临时电气设备要做到选型合理、绝缘良好、保护可靠、地线牢固、按期拆除。1.2.5.8严禁一闸多路,36V和220V电源开关应分别控制。1.2.5.9电源线路应避免过道铺设,不能架空铺设时应加保护管埋入地下0.4米以下。1.2.5.10进入容器及油罐内一般行灯电压不超12V。1.2.5.11停运的转动设备和线路检修时,必须断电控闸,并有明显的标识。1.2.5.12检修用的电焊机,严禁放在管廊下面,电焊用的电源线绝缘必须良好,接头要用绝缘和防水包布包扎好。重物不得压在电线上,凡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装好零线或地线。1.2.5.13进入设备内、油罐内检修要有含氧合格、及可燃气合格的分析合格单、有生产车间的检修作业票及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方可进行检修,并要有人监护。1.2.5.14在清除容器内、油罐内少量可燃物料残渣沉淀物时必须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用铁器敲打、碰撞,并有人监护。1.2.5.15重大、复杂的吊装工程必须编制吊装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施工主管部门和安全技术监察部门审查,有审批手续。1.2.5.16动土作业必须办理手续,防止损坏地下设施。1.2.5.17按规定办理机动车进装置票,票面必须有实效性,标明行车路线。1.2.5.18进入现场车辆阻火设备齐备完好,检修期间要保证厂内消防通道畅通。1.2.5.19停工检修必须要制定科学严谨的处理、检修方案,并经相关领导批准。1.2.5.20生产部门在对检修部位进行处理完毕,达到检修条件后,应与设备检修人员进行认真的交接,明确目前检修部位的实际状况。1.2.6装置开工安全规定1.2.6.1装置开工前车间要组织岗位人员对装置进行全面大检查。1.2.6.2装置开工前的检查要依据装置开工方案中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1.2.6.3要有详细的开工方案,开工方案要经过各部门审核,开工前要对员工进行开工方案培训并考试合格,开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开工方案。1.2.6.4要认真细致地检查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工艺流程是否畅通、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安全设施、卫生条件等是否达到装置开工条件。1.2.6.5在设备、管线经过吹扫、冲洗、试压后单机试运、水联运符合要求后,彻底打扫装置的环境卫生。1.2.6.6所有设备、开关、法兰、管线,都要处于良好状态,按流程摆好线路,各排空、放空全部关死,安全阀底部阀全部投用,并打铅封。机泵润滑油端面密封要良好,冷却水要畅通,仪表灵活、好用、准确。1.2.6.7检查全部容器液面报警器是否好用。1.2.6.8要求消防设施齐全好用,位置适当。1.2.6.9要与有关单位做好联系工作。1.2.6.10装置进油后全面检查流程。同时联系仪表校对液面,防止液面假显示使开工被动。1.2.7装置停工检修安全规定1.2.7.1装置停工检修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组织用火,同时要制订管线设备蒸汽吹扫流程,要吹扫细致,加盲板要有人专门负责编号登记以便开工时拆除,下水井、地漏,必须用水或蒸汽冲扫干净并封严。1.2.7.2容器等大设备检修,要用蒸汽按规定时间吹扫。1.2.7.3凡通入罐容器的蒸汽应有专人管理,严禁随便开动,本装置与外单位可燃介质连接管线要打上盲板,防止串气爆炸。1.2.7.4凡要检修的电机等设备,必须切断电源。1.2.7.5在拆卸设备前,必须经上级负责人检查,对所有的油、汽、风、水管线看是否处理干净,经允许后,方准拆卸,以防残压伤人或油水流出污染工地,严禁在地面、钢架、平台上放污油。1.2.7.6容器检修时,临时照明灯应采用胶质软线(不能有破损)低压(12伏)安全灯,以防触电。1.2.7.7凡进容器、电缆沟、下水井等设备内必须办理作业证,通风,要有安全措施,(如要戴安全帽、防毒面具,外边有人看护),时间不得过长,督促轮换工作,严防中毒及事故发生。1.2.7.8凡进入检修现场的人员一律得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在2米以上,必须系安全带和携带工具袋,卸下零件螺栓等要摆齐,不用的废料及时清理拿走,高空吊物要做到“一看”、“二叫”、“三放下”。1.2.7.9装置内需要用电,用火及机动车辆进入装置时,要严格执行用电、用火管理制度,乙炔瓶与氧气防爆安全规定。1.2.7.10油罐在检修前要对检修方案的制定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符合有关安全规定。1.2.7.11油罐在检修前要检查方案中的各项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落实。1.2.7.12机泵在检修前要检查电机是否断电。1.2.7.13机泵在检修前要检查施工人员使用的工具是否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1.2.7.14机泵在检修前要对检修处的油料是否处理干净进行检查。1.2.7.15各项检修作业在检修前均要依据有关的专业安全规定进行检查。1.2.7.16各项检修作业在检修前均要持有合法的作业票据,并要检查票据上的各项措施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1.2.8防雷电、静电和触电规定1.2.8.1罐等设备和建筑物必须有防雷电设施,导电性能好,必须符合规范。1.2.8.2油罐进油时,流速不得过快,并有良好静电接地设施。1.2.8.3对罐区防雷、防静电接地线应每半月检查一次是否脱落,并对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应速向车间调度汇报,每年春、秋两季各测一次接地电阻。1.2.8.4操作工检查运转电器设备时,应先用手背触之外壳是否带电后,才可用手掌面检查,检查时要穿胶鞋。1.2.8.5油罐内作业、临时照明、通风机的电源线要保护好,不得与设备边角摩擦,防止触电。1.2.8.6在干燥的油罐中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在潮湿的油罐中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1.2.9设备安全技术规定1.2.1.1设备安全阀必须灵活好用,定压正确,不能任意调整定压值,或改变安全阀规格或降低安全阀排泄能力。1.2.1.2机泵设备的机械润滑,要严格执行“三级过滤”和“五定”制度。1.2.1.3换热器检修后,要进行试压,试压压力为操作压力的1.25倍,容器试压按规定进行,法兰泄漏,必须降压后处理。1.2.1.4装置内要使用防爆电动机、灯具开关、接线盒等电器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和静电接地。1.2.10油罐收油上限安全规定1.2.10.1油罐收油上限必须以高度上限为准。1.2.10.2各罐的收油高度上限见附表1.2.10.3收油时禁止超高收油。1.2.11罐区及油罐安全规定1.2.11.1未经有关单位批准,不得在罐区内私自进行安装架设电缆、用水、动土、动焊等施工作业。1.2.11.2罐区内下水、消防管道、防火堤不得随意破坏及占用。1.2.11.3罐区内要保持环境卫生,不得存放易燃物。1.2.11.4严禁携带非防爆的通讯工具进入罐区作业。1.2.11.5罐区排雨水阀下雨后及时开启,雨停后及时关闭。操作人员要注意检查雨水阀排水情况及雨水阀门是否灵活好用。罐区排雨水阀开启、关闭及检查情况在交接班日记中反映出来。1.2.11.6消防设施要齐全完好,并每半月检查一次,并对检查情况作好记录。1.2.11.7下雪后,各岗位人员要及时清理设备、道路上积雪,防止人员发生摔伤造成人身事故1.2.11.8各罐在静止储存时,应将确定为排空罐的贮罐管线的膨胀管阀门打开,防止管线发生气塞。1.2.11.9空罐收油时,开始收油流速控制在1m/s以下,待油面高于入口管线200mm以上时,再提高收油速度,内浮顶油罐收油时,浮船未起浮前,流速不大于1m/s,起浮后,可以提高流速,但不应大于4m/s。1.2.11.10计量员应对油罐随时监测。1.2.11.11管线中有不合格油品时,需输出合格油品时,则必须用合格油品进行置换合格后,方可输出。1.2.11.12禁止在调合、收输油品时上罐检尺、测温、采样。检尺、测温、采样必须在停止操作30分钟后进行。1.2.11.13上罐计量操作后应盖好油罐量油孔,防止进水或雷击引起爆炸着火。1.2.11.14上罐计量作业、脱水作业应站在上风向。1.2.11.15雷雨或刮风(六级以上)禁止上罐作业。1.2.11.16禁止用压缩空气、蒸汽对轻质油品进行调合和吹扫。1.2.11.17检查罐体外部防腐层有无脱落,发现缺陷、损坏要及时报告班长处理。 1.2.11.18经常检查罐壁、罐顶及浮盘的变形情况,仔细检查有无严重的凹陷、鼓包,折皱及渗漏穿孔。1.2.11.19检查进出口阀门、人孔、清扫孔等处的紧固件是否牢靠,有无渗漏。消防泡沫管是否有油气排出,端盖是否完好。1.2.11.20在清罐时,要仔细检查导向管滚轮有无脱落现象,转动是否灵活,与管子外壁接触是否良好。同时检查浮盘自动通气阀密封垫片有无损坏现象,检查密封装置有无破损。1.2.11.21每半月油罐负责人要对浮顶罐的浮盘、密封带、静电导出线、泡沫发生器检查一次,并对检查情况作好记录,班组在车间调度会上汇报检查情况。每年应根据情况对油罐浮盘上部气体空间进行采样分析,作为浮盘、密封带的检修依据。1.2.11.22浮顶油罐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浮盘不允许落底。1.2.11.23油罐的呼吸阀应经常维护,检查保养,保证灵活好用。1.2.11.24在气温低于0时,要将罐的呼吸阀铊取下,打开量油口,并用铁丝固定好,在邻近油罐发生火灾时,立即关闭量油口,附近动火时要采取临时措施,不使油气蔓延;当气温高于0时,装上呼吸阀铊,关闭量油口。1.2.11.25每半月油罐负责人要对拱顶罐的呼吸阀、阻火器、液压安全阀、泡沫发生器等附件检查保养一次,每半年对拱顶罐的阻火器检修一次,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处理,并对检查情况作好记录。1.2.12油罐区计量防静电操作规定1.2.12.1车间各级人员要严格执行厂规、厂法及有关防静电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1.2.12.2当班人员及进入现场人员应按规定着装,严禁穿带钉鞋及非防静电的服装上岗。1.2.12.3上罐计量人员着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允许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带钉子鞋,不准在罐上穿脱衣服、梳头。对未按规定着装者,操作人员有权令其更换,否则可拒绝操作。1.2.12.4操作人员上罐前,必须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如用手触摸油罐扶梯接地等。1.2.12.5当用金属量油尺进行测量时,在整个降落或提升过程中,特别是接触油面时速度要缓慢,应始终保持与检尺口的金属相接触。1.2.12.6采样时用的采样绳必须为铜线,采样壶在降落和提升的整个操作过程中,特别是采样壶接触油面时速度要缓慢,同时导绳应直接接地或与检尺口的金属保持接触以防产生火花放电。1.2.12.7上罐计量人员严禁携带通讯器材。1.2.12.8在计量过程中,严禁使用化纤抹布。1.2.12.9各项作业使用的照明灯或